上世纪90年代,脓毒症(sepsis)首次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被提出,渐渐的使医学界对于感染这一领域产生了新的认识,促进了人们对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进一步研究。随着医学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虽然在治疗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现代医学对于脓毒症治疗还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预后和防治方面,死亡率仍处于偏高位置。而中医学在预后和防治方面的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使得许多专家学者目光投向中医学希望探索出一条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笔者应用自创的脓毒清在抗感染、维持有效循环、清除感染源,支持营养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有效的降低了病死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瘀毒互结证)患者60例,符合2007年制定的《全国危重病会议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均有高热,或神昏,或疼痛状如针刺刀割,或有心悸,痛处固定不移,常在夜间加重,肿块,呕血,舌质紫暗或有癖斑,脉沉迟或沉弦等瘀毒互结证的症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脱落2例(均在治疗过程中死亡),男16例,女12例,男女比例为4∶3;年龄最小为25岁,最大为64岁,平均(48.12±16.63)岁。对照组30例,脱落2例(主动退出1例、死亡1例),男17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1.55∶1;年龄最小为24岁,最大为64岁,平均(47.81±16.4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方法
2.1 常规治疗
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清除感染源
液体复苏:在确诊之后的第一个6h内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早期液体复苏的目标为:中心静脉压(CVP)需达到8~12mmHg;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70%;平均动脉压(MAP)≥65mmHg;尿量>0.5ml/kg/h。同时在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些血管活性药物,首选血管活性药物是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此外也可选择多巴酚丁胺、血管加压素。
抗生素治疗:在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后或严重脓毒症而没有发性休克后的1h之内应当先经验性地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在获得微生物培养结果后,重新选择窄谱抗生素进行靶向治疗,必要时可使用小剂量抗炎药如糖皮质激素。
支持和保护脏器:根据实际情况,可使用机械通气、血液滤过、适当镇静镇痛药、纠正电解质、输血治疗、控制血糖等。支持和保证营养代谢: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肠内还是肠外营养,保证每日营养所需,适当提供微量元素及维生素。
加强护理:注意对口腔、气道的护理,积极预防褥疮、静脉血栓等。
2.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脓毒清灌肠治疗。脓毒清组方:红花10g,桃仁15g,大黄15g,川芎15g,赤芍15g,丹参15g,当归15g,生地黄15g,水牛角20g。灌肠液用量为每日早晚2次,每次50ml,疗程为7天(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煎药室提供)。首先将灌肠液加温至37℃,患者体位由患者自行掌握,然后在导管前端涂以润滑液,将导管慢慢插入直肠约10~15cm,将导管内药液徐徐推入直肠,药液注完后捏紧导管勿使药液流出,用卫生纸包住导管徐徐拔出导管,使药液在体内至少保持半小时。
对照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37℃0.5%肥皂水50ml不保留灌肠,每日早晚2次,疗程7天。
2.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各项症状的评分标准,计算出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分值比并根据分值来确定证候疗效,计算公式为:
[(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
治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证候累计分值下降>90%;
显效:70%<证候累计分值下降<90%;有效:30%<证候累计分值下降<70%;无效:证候累计分值下降<30%。见表2。
2.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均用SPSS19.0统计软件。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均数,每组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类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t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有差异,P<0.01为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3 结果
由表3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53.57%。经过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说明了治疗组在中医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中医学中并无“脓毒症”这一概念,也无相对应的病名,但从症状和其以后的发展演变过程及规律来看,其跟温热病存在诸多共同点,于是多数医家将脓毒症归于“外感热病”范畴,并将更严重的脓毒症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则将其归属于“厥证”、“脱证”。多数医家认为,脓毒症的基本病机是正虚毒结、脉络瘀滞,其中的关键就是正气不足,毒邪内结(这当中的毒范围比较广包括痰、湿浊、瘀血等),血脉瘀滞,气不行血,四肢百骸失于濡养。《黄帝内经》对此也存在着大量的记载,如:“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就从本质上阐述了疾病的内在病机是正气不足、耗气伤阴,阳脱阴竭。治疗本病以扶正祛邪,清热解毒,通腑泄热,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
脓毒清其主要功用为通腑泄热、活血化瘀或化瘀生新。既入血分活血化瘀,又可攻积滞解毒、清热泻火,适用于所有的脓毒症(瘀毒互结证)。脓毒清是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方加味而成。方中用红花10g,桃仁15g,入血分活血通经,两药共奏破血行瘀之效为君药;大黄15g,意在通腑泄热解毒助君药活血化瘀;川芎15g,赤芍15g,丹参15g,当归15g,生地黄15g,水牛角20g,意在凉血活血。诸药并用,阴阳皆有,补通结合,温凉共济,动中有静,和血而不伤血,补血而不滞血,共奏活血化瘀,化瘀生新,凉血补血,清热通脉,通腑泄下功效,则脓毒症(瘀毒互结证)之证自解。
中医在治疗脓毒症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疗效。陈树广在痰热清注射液早期干预脓毒症的临床中总有效率达到80.8%。贾艳娥在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有效性临床观察中,治疗组治愈率达62.1%,对照组为42.3%。
本临床观察发现,应用脓毒清煎剂,在桃红四物汤的基础上加入清热解毒,通腑泄热之品,可取得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郭翠梅,郭加书,马吉红.78例产褥感染致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9):2242.
[2]何淼,熊旭东.脓毒症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608-609.
[3]王蕾,刘清泉,姜良铎.从络脉学说论治脓毒症[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4):391-392.
[4]陈树广.痰热清注射液早期干预脓毒症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5]贾艳娥.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有效性临床观察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