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工程论文 > 机械工程论文

转盘轴承加工注意事项与具体工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7-25 共2683字
摘要

  转盘轴承主要由座圈、轴圈、滚动体、隔离块等四大部件构成,其核心部件利用了回转支承,能够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等。转动轴承主要是将机器的上、下部紧密连接,用以支撑机器上部重量与机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强大负荷,保证机器上部相对于下部旋转。随着经济的发展,转盘轴承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掌握更多更全面、更详细的转盘轴承加工工艺流程,意义重大。

  1 转盘轴承含义

  转盘轴承又称之为回转支承,主要是一种能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等综合载荷的特殊轴承,是集支承、传动、旋转、固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有特殊结构的大型轴承。一般情况下,转盘轴承自身均带有安装孔、润滑油孔和密封装置等,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工况条件下工作的各类主机的不同需求,正是因为此种结构才让主机设计结构更紧凑,引导更简单、方便,便于维修,另一方面,转盘轴承自身还具有结构紧凑、引导旋转方便、安装简单、便于维护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采掘机、起重机、风力发电、雷达、医疗设备和港口机械等多种大型回转装置中。

  2 转盘轴承加工注意事项

  2.1 轴承尺寸基准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多使用对比测量法来测量轴承尺寸,对要求高的装配尺寸要求用量块或标准件作为对比测量的尺寸基准,量块一定要符合标准 JB/T1078《量块》规定,标准件一定要符合制造厂主管部门相关规定,滚道沟位的检测应设计专用沟位样板,以磨加工后的端面作测量基准。

  2.2 轴承尺寸测量的温度条件

  通常情况下,轴承尺寸测量环境温度为 20℃,其中轴承、量块、测量仪器、标准件之间的温度均相同,若将此放置于同一块金属平板上,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相应的温度平衡,若不采取任何措施,让其保持温度平衡需花费若干小时或多天时间。

  2.3 测量负荷的规定

  若测量 Kia、Kea 与 Sia、Sea 等多个项目,还应施加必要的测量负荷,让滚动体与套圈处在正常接触位置,最终获取更加稳定的测量值。

  2.4 轴承套圈加工注意事项

  在轴承套圈加工中 , 磨内、外径后会进行粗磨滚道(支内外径磨滚道),粗磨内滚道的最终要求应与粗磨外滚道类似,此做法能够让内径、滚道与内外径同心,减少成品轴承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与噪声。此外,轴承装配表面以及与其相匹配的零件表面,若有碰伤、磨屑、泥土、砂粒等,必需清理干净。

  3 转盘轴承的加工工艺

  3.1 锻件毛坯检查

  加工前需将毛坯材质、锻后状态等情况全部了解清楚(通常为正回火状态,并仔细、全面了解锻件合格证与材质书)。认真检查毛坯有无叠层、裂纹等不足。在毛坯外形大小的测量过程中,也应认真测定毛坯高度、内外径计算加工余量等,精确估算出车削加工分刀次数。

  3.2 车削加工

  (1)粗车。依照车削工艺图纸来完成粗车加工,切削速度、切削量等均需严格依照加工工艺规定制定(通常情况下,切削速度应保持在 5 转 /min),切削量多为 10mm-12mm)。

  (2)粗车时效。轴承零件粗车工作结束后,需使用三点支承,并平放,时效时间不得低于 48h,此时间段后方可进行精车加工。

  (3)套圈精车时,切削速度需保持 6-8 转 /min,切削量需保持在 0.3-0.5mm.

  (4)成型精车。轴承零件到成型精车后,为了避免零部件严重变形,还应将零件固定夹紧,在把装置松开,让零件处在无受力状态,车削速度应保持在 8 转 /min,切削量应定为0.2mm.

  (5)减少热处理后变形。车削加工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成对加工,即滚道背靠背加工,在热处理前无需切断,直接热处理后切断成型。

  (6)磨加工,轴承内外圈经过热处理等一系列措施,即可实施磨加工工序。

  3.3 钻孔

  (1)划线。准确测量零部件外型尺寸后,则应根据图纸规定的尺寸情况来完成划线、定位等工序,每孔相互差不得超过3%.

  (2)钻孔。根据图纸实际内容对划线尺寸进行检测,保证尺寸精确无误,在完成最终的钻孔工序,分体转盘轴承安装孔需给予组合加工,孔与孔之间存在的误差不可超过 5%.

  3.4 热处理

  (1)滚道表面淬火。轴承滚道表面高频淬火,硬度最低不可在 55HRC 以下,硬化层深度不可低于 4mm,软带宽度不可低于 50mm,此过程中,需在对应处用“S”符号标记出(若客户明确指出需渗氨、碳氨共渗,则应严格按照客户需求而定。

  (2)回火加工。轴承套圈中频淬火时间与温度均有要求。通常情况下,需在 200℃的温度中淬火 48h 才能出炉,方可保证内应力完全消失[1].

  3.5 磨削加工

  (1)粗磨。选择合适的砂轮来完成磨削,并将线速度严格控制在 1500 转 /min,避免滚道烧伤。同时最高磨削深度不可高出 1mm.

  (2)精磨。通过颗粒度 46°或 60°树脂砂轮磨削,磨削量不得超过粗磨加工,光洁度应符合图纸规定等级要求。

  3.6 滚、铣加工

  含有内外齿的转盘轴承,在磨削加工之后还应滚铣齿加工工序,并严格按照加工工艺加工,加工精度应尽可能超过 8 级。

  3.7 齿形加工

  在通常情况下齿圈材料多为调质钢,精度等级多超过8级,并给予粗、精滚齿加工。利用粗、精滚齿加工时,粗滚齿到精滚齿留量多为 0.5-0.6mm,而切削速度多为 15-20m/min,粗滚齿进给量多为 0.5-2.0mm/r,精滚齿进给量多为 0.6-5mm/r.同时,设计过程中,辅助支承应将齿圈的端面视作定位基准,提升加工精度。此外,加工时需以齿顶作测量基准,工艺图纸需按齿顶圆 h8-h9 级公差加工,并根据磨削加工来提升尺寸精度,在根据测量齿槽深度 h 来准确控制圆弧齿同步带轮节圆直径(准确测量方法如图 1 所示),并控制齿顶圆角半径。

  3.8 其它零件

  (1)滚动体。自行加工或通过定点厂家加工,钢球或滚子,精度等级需满足图纸要求,滚动体相互差不可高出 5%,轴承装配前需完成表面磁粉探伤与超声波探伤,并出示相应探伤报告。

  (2)保持器。选择定点厂家生产的保持器,保持器材料应满足相关图纸标准,装配使用前应严格检测,并出示检测报告。

  (3)密封圈。选择定点厂家生产的密封条,装配前应严格检测,并出示详细的检测记录单。

  3.9 装配

  (1)配制游隙。轴承磨削加工工序结束后,开始装配,以快速、准确测量出初步游隙,根据得出的计算数据值与试装游隙,完成最终磨削加工工序,配出最终图纸规定游隙。

  (2)零件检测。游隙配置结束后,即可完成最后阶段的零件检测,认真、详细记录。

  (3)退磁、清洗包装,并出示合格证明。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转盘轴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重视转盘轴承的加工注意事项,掌握转盘轴承加工工艺流程,对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铭忠,朱坚明等。转盘轴承齿圈铣、滚加工效率与成本研究[J].机床与液压 ,2013(11):46-48.

  [2] 李智 . 风电转盘轴承密封圈粘接及安装工艺分析 [J]. 金属加工 ,2014(15):30-31.

  [3] 李铭忠 , 朱坚明 , 洪荣晶 , 等 . 转盘轴承齿圈铣、滚加工效率与成本研究 [J]. 机床与液压 ,2013(11):46-48.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