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优选10篇之第五篇:探究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与机械设计发展的关系
摘要:随着我国现有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水平显著提升,无论是自动化的程度还是对网络技术的利用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慢慢融入各个行业和领域,国内的机械制造水平逐渐为企业所接受。文章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探究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与机械设计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 自动化技术; 发展趋势;
如今,国内的机械设计和自动化的水平越来越被国内社会所认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也成了工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来看,自动化已经向着越来越智能的方向前进了,而且自动化也是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让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齐头并进是社会最主要的发展趋势[1].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
1.1 智能化程度显著提高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一大显著进步就是智能化相较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之前智能化程度不高时,企业更加愿意采用费时费力的人工处理方法,但是人工的处理方法避免不了会出现错误,让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失。但是现在的机械制造和机械设计都和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了有效地结合,这样把多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智能化程度,将人从繁重的、大量的、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1.2 机械制造的生产效率高
随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水平不断提高,机械制造的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如果能将自动化与企业设备更好地结合,不仅可以缩短施工的时间,而且可以减少企业的人力资金投入,让企业赢得更高的利润[2].
1.3 自动化程度高
在很多的施工项目中,都会存在高难度、高风险的操作,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就是要用机器取代工人来完成高难度、高精度的作业,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和工作的安全性。
2 机械自动化的重要性
机械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工业的发展程度。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工业的发展更加高标准、严要求,这也就意味着机械自动化成为社会的必需品。工业的发展需要机械自动化作为它的基础。自动化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精确度的把握,自动化在某个方面来说可以算作人工智能,也就是通过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大脑进行模拟。要让自动化的机械代替人完成一些高难度的任务,切记不可急于求成,要在每一个步骤稳扎稳打,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小的细节,这样以来就能在施工时发挥自动化的自身特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更加注重机械对指令实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3].
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
3.1 尽力减少生产的耗能
在***主席的号召下,全中国都在奉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指示,各大企业也都在尽力减少废物的排放。减少污染和能源流失有两个主要途径,一个是加强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另一个就是让资源被尽可能充分利用,减少工业废物排放。让资源回收再利用是企业领导需要制定的政策,而加大资源的利用率就是要让设备更加的先进,降低能耗。如今政府的各个部门对企业排污的检查力度也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式下,就要求机械自动化向着降低能耗的方向发展。让生产实现低耗能也是各大企业都喜闻乐见的事情,拥有这项技术的机械设计也会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3.2 机械设计应结合数字化
当今时代是一个数字化的信息时代,要让机械设计在现在社会有长足的发展,就应该要把机械设计和数字化结合起来。数字化的优势在信息传播上显得尤为明显,它可以将信息快速、准确的整合并且传播。这一优势如果能结合到机械设计中,那么将会为各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提供很大的助力,减少工作中浪费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提升生产的效率。
3.3 图纸电子化
不管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还是其他工程,都需要先设计图纸,再进行有下一步的具体操作,图纸的设计尤为重要。在之前的图纸设计中,很多企业往往采用人工的方法测绘图纸,但是这样不仅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人力,图纸的精确度还不能得到很好地保障。如果能不断发展电子化的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时间,还能让图纸的精确度更加有保障[4].
4 结束语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现在社会所必需的一项技术,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优点,弥补自身的缺点,让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作用能充分的发挥,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荣宝。机械结构优化设计应用与趋势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18):86-87.
[2]丁虹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与优势及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8):110-111.
[3]宋建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优势和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19,50(16):157.
[4]周剑锋。浅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优势与发展趋势[J].内燃机与配件,2019(1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