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6种工业设计机构的现状调研(2)
来源: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作者:王刚
发布于:2017-02-09 共6519字
4.高校设计工作室缺乏实质性的项目支撑,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
厦门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大多都设置了高校设计工作室,以保持与产业的常态互动。其人员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由教师及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毕业生构成,主要从事某个特定领域的设计趋势、发展规律等研究,如华侨大学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所、厦门理工学院高龄者研究工作室; 二是由师生与企业设计师构成,开展“项目制”设计活动,如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卓越设计机构、厦门理工石材产品设计工作室等。在具体的项目执行上,高校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师生的时间不可控,沟通成本较高,大多不能满足企业高效的短线项目需求。
5.独立设计师品牌机构运营不连贯,市场接受度不高
此类机构具有鲜明的设计独创性,集研发、生产、推广、销售于一身,可最大程度上保持设计师品牌特征,但同时也带来运营机制上的约束,如WUU、易壹、nar家饰等设计师品牌。独立设计师因生产资源有限,作品多限于低技术领域,且停留在“手工打样”的阶段,产品成本较高; 另外,产品凸显更多的是设计师个人的美学理念,距离市场有一定的距离,商业化推进不顺畅。
6.政府支持的各种社会组织初具规模并稳步推进,但围绕厦门产业集群服务的功能定位不鲜明
平台的服务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其优势是开展产业政策研究、通用性设计研究、知识产权服务以及论坛展览形式的国内外设计交流等。自2010年3月厦门工业设计协会成立以来,厦门工业设计学会、厦门工业设计产业技术园、海西工业设计中心、厦门理工 ( 集美区) 工业设计服务平台陆续投入建设,营造了有利于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但厦门现阶段的设计服务平台分属不同的行政辖区,差异化定位不明显,交流协作较少,缺乏足够的活力。有的平台以事业单位为依托主体进行建设,如厦门理工 ( 集美区) 工业设计服务平台依托高校的师资,难以有效调动积极性; 有的平台以企业为依托主体进行建设,因为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的首要目标,服务的公共性受到质疑,如厦门工业设计产业技术园依托厦门大千振宇集团。
二、发展对策
工业设计从业机构所能提供的价值,一是能强化企业“技术社会化”的过程[4],二是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趋势。鉴于此,厦门工业设计领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一是要针对厦门的城市定位及地域产业特点,如针对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旅游会展、航运物流、软件信息等十二大“千亿产业链”与工业设计强相关的领域制定设计战略; 二是为区别于北上广的“大而全”,可定位“小而美”的设计战略,聚焦在光电、橱柜卫浴、健身器材、文创等优势领域; 三是要发挥厦门与台湾一水相隔的特殊地缘优势,将两岸工业设计产业交流纳入城市设计战略[5].而就各类型的工业设计从业机构而言,则应针对各自现状,逐步提升自己的设计意识、设计能力和服务功能。
1.企业自有工业设计部门应进一步提升设计意识
(1) 要努力争取本企业的大力支持。企业自有工业设计部门的组织架构与企业的设计战略直接相关,有的隶属销售部分,有的直属公司领导,有的隶属研发部,企业对其重视程度亦不尽相同。作为企业的必要性资源,设计部门要建议企业将“设计”融入到企业的战略发展机制中,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培养企业的全民设计意识,并逐渐把握设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协作过程中的主导权。(2)利用对行业的理解、企业需求的深入洞察,联合高校开展通用性研究及预研项目,如厦门联想集团的消费电子CMF研究,路达卫浴计划针对高龄者用户群体在卫生间的行为研究。(3) 建立与外协专业设计公司的互动,提高整合设计资源的能力。企业自有工业设计部门在把控核心技术,解决战略方向性问题的同时,可利用外协力量解决产品形式问题。另外,在合作的基础上,梳理固定的外协公司,以保证其对企业战略及产品的系统了解。(4) 有设计需求而又无法自建设计部门的小微型企业,既可与高校设计工作室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亦可与设计公司或众创平台合作研发,以便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步骤地推进、导入设计产品,逐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2.设计公司应细致定位产业服务及自有产品研发范围
工业设计由技术设计到理念设计,由单个产品设计到系列化设计 (PI) 的发展趋势,要求设计公司在服务内容、规模、手段上进行相应变化。因此,设计公司应细致定位产业服务范围,注重培养设计团队在某一领域的专业实力,努力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企业,这是公司建立品牌效应和业务衍生的基础[6].同时,公司应有选择地接受客户,做专业的设计服务,为客户提供包括宏观战略、产品规划、单品设计在内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具体对策有: (1) 提高自身在特定行业的影响力,定期发布行业趋势研究报告等,以显示公司的专业度。(2) 增加用户研究、交互设计、图形界面设计、可用性测试等新的内容,甚至可以直接将公司定位为针对互联网产品的交互设计服务公司。因为信息化社会,信息的获取与发布、娱乐与消费、人际间的交往均以互联网为载体,产品的定义已经被进一步扩展[7]; 工业设计也逐渐由传统的强调产品的物质性向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服务设计延展,关注的是人的活动,设计的重心已由功能的实现、可用向产品的易用、好用发展。(3) 可通过“设计投资”( 把产品研发当成资本投入企业) 的运营模式实现战略转型[8].设计公司可选择适宜的中小企业,针对产品开发实行技术入股的合作方式,在品牌策划、产品设计、技术跨界、供应链优化等方面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共同开拓自有品牌产品。
3.原型制作公司应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度”
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原型”能够很直观地呈现设计师的构思; 同时,产品形态、工艺、交互方式都需要用原型进行推敲验证。原型制作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提升“专业度”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对策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优化“作坊化”的存在形式,关键在于对原型制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避免在理解企业设计理念、交货期、质量控制等方面出现问题。(2) 定位某一个或几个行业,研究其产品共性,积累CMF知识,在为企业提供原型制作的同时,对产品提出可行的生产工艺建议,变被动实现企业需求为主动提升企业的产品开发速度和生产水平,不断增强与企业的合作粘度。(3) 加强功能原型的制作能力,使“原型”最大程度地接近“产品”,以帮助企业在模具开发之前,甚至是前期的销售准备工作中使用原型进行传播,快速占领市场。
原文出处:王刚. 厦门市工业设计从业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6,(02):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