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类型和预防措施

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作者:梅秀芹
发布于:2021-05-06 共3566字

  摘    要: 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着大量的国有资产,为了确保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效益,必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会计风险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对会计风险的识别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应对会计风险的对策,期望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风险防控提供一点参考信息。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风险; 风险识别; 风险应对;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管理过程中,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风险,如不对会计风险加强管理,会导致会计信息失实,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正确性,损害单位的经济利益。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识别及应对问题展开研究。

  一、会计风险概念

  风险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战略或工作目标的实现产生不确定性影响。风险既可能给单位带来不利后果,使单位不能顺利实现战略目标或工作目标,也可能给单位带来机会,使单位超额实现战略或工作目标。本文更偏向于风险不利的一面。

  会计风险是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错报、漏报会计信息,导致单位会计信息失实,或依据失实的会计信息而误导单位财务管理行为,进而对单位战略和经营目标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会计风险的存在会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决策造成重大影响,也会加大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性,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依法履行职能,因此必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管控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类型和预防措施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识别

  1. 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风险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记账不及时,有的业务在三年甚至更久之后才记账,由于时间长、人员更换等因素影响,业务的真实性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核实,即使业务真实发生,也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增加了会计核算风险。在记账工作中,基层财务人员不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比如存在记错会计科目、冲减应付款时直接从应付款科目的贷方以负数形式消减等不规范的会计核算方式,违反了会计制度规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增加了会计风险。

  2.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风险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多年前制定的,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有章难循,各相关岗位之间相互监督制约作用失效,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造成会计信息失实;没有规定明确的费用及支出范围,执行过程中随意性大又缺乏监督约束机制,导致费用及支出失去控制;有些领导、财务人员等甚至会利用内控制度漏洞,挪用单位资金,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这些行为都加大了会计风险,严重扰乱了单位正常工作秩序。

  3. 往来款项管理的风险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很多单位不积极处理应收应付款。第二,有的单位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低、缺乏责任心,导致同一单位设立多户挂账,或对发生的往来业务不调整往来款项而直接列收列支,致使账面不能反映往来款项的真实状况。第三,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有的是由于单位领导调离或财务人员更换导致暂付款长期挂账、得不到及时清理;有的因工作人员预借款项未履行正规报销程序并缺乏相关资料支撑,造成暂付款长期挂账。往来款项长期挂账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对资产变动不能真实反映。

  4. 固定资产管理风险

  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规模小、人员少,没有专设固定资产管理岗位,相关工作人员不熟悉资产管理的规定和流程,对资产的变动不能在账面上及时反映,不能如实反映资产现状,导致盲目购置、重复购置现象出现,造成了资产浪费;有的单位对一些已经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核销,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虚增、账实不符,造成会计信息失实,没有对应资产的支撑,严重影响行政事业单位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

  5. 内部稽核制度风险

  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照搬照抄其他相关单位的规章制度,虽然制度上了墙,但不适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可行性较差;有的单位对制度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未发挥规章制度的监督约束作用;还有的单位根本没有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缺乏健全的报销审批制度;有的单位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对审计结果不予采纳,会计工作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督,增加了会计风险。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原因分析

  1. 内部原因

  一是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很多基层财务人员没有会计证,缺乏财会及相关业务知识,甚至没有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不清楚各个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也认识不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严谨性,导致会计风险增加。

  二是缺乏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大都有内部控制制度,但缺乏具体明确的范围界定,实际操作性差,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造成有章难循的局面。其次,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减少单位的会计风险。

  三是往来款项管理混乱。受业务水平、人员频繁更换等因素的影响,往来款项台账混乱,与单位账面不符,债权、债务不清,容易造成资产的潜在流失。

  四是不重视资产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不重视资产管理工作、重采购轻管理、不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制度的情况,造成资产的闲置浪费、低效使用。

  2. 外部原因

  主要是监督约束机制未落到实处。很多单位虽然设立了内审机构,但由于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工作成了走形式,应付检查的一种方式、没有发挥其监督约束作用。

  四、行政事业单位应对会计风险的对策

  1. 从基础工作做起,规避会计核算风险

  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培训,及时掌握新的财经政策、制度;选拔一批具有财务或相关业务知识、懂业务、具有高度责任心、认真负责的专业人员到财务和审计岗位,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规范使用会计科目,在基础工作中规避会计核算风险。

  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要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不相容岗位坚决不能兼任;明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范围,不得越权处理事务,对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建立会签制度;完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对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日常监督,结合抽查等方式,实现对资产的保护控制,明确资产管理责任,在资产的购置、调拨、报废等环节严格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建立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处理程序;加强会计资料的审核,从源头上堵塞收支漏洞;定期内部公开财务信息,自觉接受监督。

  3. 往来款项管理风险的应对

  加强往来款项的管理,可以效仿企业财务管理上的账龄分析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进行详细的分析,先对近三年的往来款项采用催收、抵顶等方式进行清理,再对三年以上的往来款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清理,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领导者要有公心,既要及时清理自己任职期间的往来款项,也要对以前的往来款项尽力清理,长此以往,会有效减少长期挂账的往来款项,降低会计风险。

  4. 固定资产管理风险的应对

  第一,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配置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固定资产。第二,严格按照规定程序验收固定资产,拒收未通过验收的资产,拒绝人情面子购置的低档资产,以保证资产的正常使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按照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固定资产目录,详细列明资产的有关情况。第四,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并每月复核,确保资产信息的真实性。第五,由专业人员担任固定资产管理员,做好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保养,确保资产的安全使用。第六,严格按照处置程序办理资产的报废、毁损,不得随意处置。处置收入及时入账,杜绝不入账现象。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把制度落到实处,资产管理风险也会不断降低。

  5. 内部稽核风险的应对

  要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稽核制度并不断完善,与各部门和会计人员的绩效考核有效结合,做到奖惩有度,坚决落到实处,做到有的放矢,有效降低会计风险。会计人员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严格执行相关的会计制度,加强原始凭证审核力度,从源头上堵塞收支漏洞。各级领导和财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及时纠正偏差,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审计人员的工作,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促使财务人员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为会计风险的防范打下坚实基础。

  五、结语

  本文从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往来款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及内部稽核等五个方面分析了风险原因和应对措施,有针对性地去识别和应对会计风险,力争降低风险,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正常履行职能,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梨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分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0).
  [2].陈玟硕.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的探讨.商讯,2020(29).
  [3].万明星.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现代企业,2020(10).
  [4].张海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2).
  [5].卓爱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及防范方式研究.财经界(学术版),2020(14).

作者单位: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政府
原文出处:梅秀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识别及应对[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08):78-7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