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反复发作导致的阶梯式、渐进性认知功能障碍被称之为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典型的临床特征为认知缺损、记忆障碍以及行为异常等[1].相关资料报道称目前我国血管性痴呆患者人数每年呈现出上升趋势,本次研究将分析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选取收治于我院的8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44例以及对照组44例,给予观察组多奈哌齐,给予对照组石杉碱甲治疗。观察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62~76岁,平均年龄(68.3±3.2)岁;对照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64~82岁,平均年龄(70.3±2.8)岁;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符合《血管性痴呆》中相关诊断标准。两组间无论是年龄、性别以及一般资料均无显着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奈哌齐治疗,5毫克/次,1次/天,均在睡前服用。对照组患者采用石杉碱甲治疗,剂量为200 μg/d,治疗时间为6周。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停止采用任何影响胆碱能系统功能或抗痴呆以及促智类药物。除此之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患者的心、肝肾功能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测。
1.3 观察指标: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蒙特利尔评估量表(MoCA)评定,包括执行功能、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以及定向力和语言等。满分为30分。其中显效:患者分数为25分以上,计算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注意力等全部得到明显进步和改善。有效:患者分数>15分但<25分,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力、记忆能力以及执行功能等得到改善或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并未发生变化,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35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对照组患者18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35/4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发生1例头晕、1例恶心、1例食欲减退,不良反应为6.82%(3/44);对照组患者发生2例头晕、3例恶心、2例食欲减退、1例口干、1例闭塞,不良反应为20.45%(9/44),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血管性痴呆是指患者脑血管疾病后所导致的脑损害引发的痴呆现象,针对于此类患者给予患者早期的治疗显得非常关键和重要。因此治疗此类患者多以改善患者脑循环、对胆碱酯酶进行抑制以及患者的脑代谢功能进行改善为主[2].
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报道发现,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与乙酰胆碱合成下降、胆碱酶活性增高等有直接关系,因此胆碱酯酶抑制剂早已成为了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主要药物之一,而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的多奈哌齐则是六氢吡啶衍生物,是一种典型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其治疗效果较为显着[3-7].
通过本次研究中看出,在对4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中,采用多奈哌齐治疗的患者效果为95.45%,明显优于采用石杉碱甲的患者,同时采用多奈哌齐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仅有轻微的头晕、和食欲减退等,患者均能够耐受。这也说明了针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而言,在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多奈哌齐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效果优于石杉碱甲治疗,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赵静,苟云久,彭小兰,等。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1):1280-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