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家庭教育论文精心编辑10篇之第九篇:农村隔代教育对儿童品德形成的影响
摘要:当下家庭教育模式中农村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普遍, 其对于儿童品德发展带来的弊端日益凸显。农村隔代教育在儿童品格的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非观念的形成方面有着很大的弊端。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促进儿童品德更好地发展, 使农村隔代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是农村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隔代教育; 儿童品德; 弊端; 对策;
隔代教育是指父母无法陪伴在孩子左右,把孩子交给祖辈看管的现象。农村隔代教育具体指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年轻父母为了改善家庭经济条件,或者为了追求自我理想,选择外出务工,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由此祖辈就担负起了养育孙辈的责任。农村隔代教育对儿童品德发展影响重大,而儿童品德发展状况不仅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发展,还和国家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
一、农村隔代教育对儿童品德形成的影响
农村隔代教育为年轻父母提供了外出工作的便利,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但隔代教育对儿童品德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弊端。
(一)不利于儿童形成独立自主的品格
农村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祖辈由于早年过着艰苦的日子,只能满足基本温饱问题,无暇顾及子女其他方面的要求。如今他们想要弥补当年对子女"亏欠"下的爱,再加上如今生活条件改善,祖辈家长极力满足孙辈提出的各种要求,有时候甚至不去考虑这种要求合不合理。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处处迁就孩子,舍不得批评孩子,对于孩子所犯错误不加以批评指正,使得孩子很难认识到错误,长期得不到矫正。祖辈家长也经常为孩子的不良习惯感到头疼、束手无策,殊不知正是自己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导致的。比如有时候孩子想要动手去做家务,祖辈经常会以"做不好、怕累着孩子"的说辞去制止,久而久之,孩子会对家长的付出有理所当然的心态,并且稍有不如意之处就大哭大闹。诚然疼爱孩子的祖辈家长都希望孙辈健康快乐成长,只是有时候很难把握好关爱孩子的度。从某种程度上讲,过度的溺爱就是在害孩子,会让孩子养成缺乏主见、依赖性强等不良习惯,不利于他们以后步入社会独立去承担各种责任。
(二)制约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农村老人接收外界信息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还是靠电视机等传统媒介,有的甚至不了解时代发展情况,教育孙辈主要依靠的是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人生经验。他们中有的还比较顽固,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新思想,甚至思想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比如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他们宁愿相信流传下来的"土方子",也不愿带孩子接受科学治疗,最后极有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同时,祖辈教育理念往往落后于时代,他们认为思想行为中规中矩就是好孩子,所以对于他们提出的一些新奇想法以及做出的创造性行为要么置之不理,要么严厉制止。而当孩子对于事物的好奇心长期得不到大人的响应时,他们的探索创新积极性会受到打压。所以,祖辈落后的思想观念会制约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无益于儿童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
祖辈步入老年后,身体素质大不如前,倘若自身兴趣爱好缺乏以及不善社交,内心极易感到孤独、抑郁,甚至有的老年人对生活失去兴趣,对生活前景感到悲观迷茫等。而情绪在家庭成员中极易传染,祖辈在家里负面情绪过多,家庭氛围就会变得很压抑。研究表明,倘若祖辈在家里过多抱怨生活的压力以及对于未来的担忧等,孩子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本不该他们这个年龄有的焦虑、烦躁等负面心理,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给儿童品德形成带来了不利影响。所以祖辈家长要懂得调节自我情绪,这对于孙辈心理大有裨益。
(四)阻碍儿童基本是非观念的形成
由于祖、父辈生活年代不同,两代人在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上可能会产生分歧,双方教育理念不一致给孩子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听谁的才是正确的。孩子还有可能在不同的人面前做出不同的行为,期许得到家长的认可,所以容易出现双重性格。例如,年轻父母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节假日带孩子上各种培训班,而祖辈家长则认为孩子开心最重要,看着孩子每天的生活被满满的培训班占据,祖辈家长会心疼孩子,认为等孩子长大了再学也不迟。然而年轻父母认为兴趣爱好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这样两代人的观念就出现了分歧。而孩子心里觉得爷爷奶奶的做法对自己有利,所以就听爷爷奶奶的,从而使父母正常的教育无法进行下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对带自己长大的爷爷奶奶特别亲近,而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却显得有些生疏,甚至产生敌对心理,这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二、改善农村隔代教育对儿童品德不利影响的路径
农村隔代教育中对儿童品德形成的弊端日益显现,解决这些不利影响,为儿童的品德形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迫在眉睫。
(一)转变溺爱的教育方式,理智关爱孩子
祖辈家长要做到爱孩子却不娇惯,要深刻认识到溺爱孩子虽然表面上给予了悉心照顾,但却阻碍了儿童的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缺乏独立性,同时也会出现任性自私、受挫能力差等性格缺陷。理性的家长知道怎样去关爱孩子,在孩子跌倒时他们不会急于上去帮助孩子站起来,而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站起来。这样孩子就会慢慢明白,长辈不是所有时候都会在自己身边,大部分时候还是得靠自己的努力来面对挑战。多年后,他们会明白"逆境教育"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所以祖辈家长对于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一定不要包办代替,即使孩子刚开始做不好,让儿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容易使孩子获得成就感。就比如孩子今天学会了扫地,他们会在内心肯定自己的劳动成果,找到自己的劳动价值所在,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祖辈受自身所处年代以及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的限制,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些落后传统的观念,这使得他们不易接受新事物,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以及品德养成。所以祖辈们要深刻认识到自己在育儿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以及自身教育理念对于孩子一生的影响,积极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祖辈家长平时要多向年轻父母学习新理念,适时对孩子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各方面能力。其实祖辈家长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很有优势,只要把他们之前丰富的育儿经验与现代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祖辈家长同样可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好帮手。同时,祖辈家长要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比如儿童一般比较顽皮好动、好奇心强,遇到不懂的事物他们总想问个为什么,祖辈家长要转变之前的"觉得孩子拆掉好好的玩具是在搞破坏,孩子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等的观念。只要祖辈拥有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紧跟时代发展,他们同样可以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亲子互动,重视对儿童品德方面的教育
父母应当树立正确的亲子观,认识到抚养子女是为人父母者应尽的义务,千万不能一味为了金钱而忽略对孩子的身心教育。儿童时期孩子接受的教育主要来自家庭,如果在这一时期父母角色缺失,儿童很难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他们的内心极易缺乏安全感。因此家长不要再以自己工作忙为理由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席,要知道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他们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品德个性以后都很难再改变。所以如果你真爱自己的孩子,就请倾听一下他们的呼声,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陪着孩子一起长大,带孩子一起做游戏,教会孩子各方面知识与技能等,年轻父母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实在没办法要与孩子分离一段时间,也要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多与孩子互动,而不至于发现孩子在品德行为习惯方面出现问题再后悔万分,那时候就太迟了。同时父母平时要注意自身的言行,把儿童品德教育及早提上家庭教育的日程。
(四)与祖辈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两代人之间因为在生活环境、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性,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分歧,关键是在出现分歧的时候如何恰当地去处理。首先,年轻父母要明确的一点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祖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有了这一点认识之后,年轻父母在对待老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不当的地方时就会尊重老人,注意自己劝说的方式,同时耐心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祖辈有时候虽然很顽固,但是为了孙辈更好地成长,他们还是乐意转变自己的观念。而且当祖辈看到自己教育理念的转变给孩子带来的进步时,他们就会更主动地学习接受新知识,努力使自己的思想紧跟时代发展。祖辈家长还要给自己定好位,深刻认识到当孩子的爸妈不在身边时,自己在孙辈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承担的责任,认识到从小对孙辈进行品德教育对其以后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年轻父母给自己提出的建议也要虚心接受,使农村隔代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
参考文献
[1]梁业昌。现代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12.
[2]熊洁。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以湖北省Z市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2.
[3]李玉菊。"隔代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4 (34) .
[4]崔荣荣, 国晓虹。对家庭隔代教育利弊的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6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