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学论文

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特点与管理对策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胥帆
发布于:2016-02-17 共3458字
摘要

  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一批能够掌握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具有从事教育专业教学的工作能力的教育科研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工作者。近些年,在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一批满足地方经济需求,因材施教的教师队伍,这就需要教育学研究生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创业精神以及高水平的实践能力。

  因此,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单位有必要建立和逐步完善主动适应自我发展的调节机制,实现培养模式的创新,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比重,不断提高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给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既适应形势又高效管理,促使研究生人才培养与教育质量提高是基层管理人员思考的重要问题。

  1 研究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为适应现代化的办学方针,结合高校两转两改的办学理念,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也列入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确立了以为地方输送应用性人才为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从近几年地方院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1 生源结构复杂,主体差异性大。

  由于国家对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总体控制,我校研究生教育规模总体偏小,每年招生人数有限,但研究生的生源结构比较复杂。

  一是年龄层次跨度大,有应届本科生直接考入的,有参加工作多年后考入的,也有同等学历进校的,年龄范围在 20 到 40 不等。

  二是专业背景不一,有入学前后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也有跨专业录取的,他们主要来源于招生时的调剂,专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三是来源不一,有从重点大学过来自愿服务地方经济的高才生,有从事中等教育的老师,也有本校在职的管理人员。他们的思想、思维因年龄段的不同而差别较大,管理也不能一刀切。

  1.2 学习方式不一,凝聚力不够。

  研究生除了集中学习理论课外,还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

  由于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上非常分散,差异很大,特别是在职研究生,他们既要完成学业又要照顾到家庭,二者兼顾比较困难。因而研究生整体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很多时间与学院安排的其他活动相冲突,工作上难以协同,组织集体活动比较困难。这种学习、工作模式,很容易使研究生的组织纪律性放松,集体观念淡化,团队意识薄弱,这些问题的出现给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3 科研条件有限,成果不突出。

  地方院校与综合性大学有所不同,狠抓科研工作起步较晚,存在着科研氛围、科研设备、科研经费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加之研究生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毕业论文质量上不了档次,消极等待毕业现象严重。

  上述各方面诸多特点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与本科生管理方式不同,要求我们要有独特的思路,从思政教育、日常管理、学术培养、生涯规划等多方面,全面、系统地开展研究,寻求正确的对策和方法,努力提高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

  2 提高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的对策。

  2.1 重视思想教育,树立正确导向。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较为丰富的知识底蕴和文化素质,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强烈的主体意识。所以,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工作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增强教育效果,树立正确的导向,确保成人成才。一是倡导自主教育,注重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2].采用集中学习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班主任、班干部定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观看有教育启示意义的电影电视专题片,参观教育基地,感受红色文化。同时班主任要摸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对个别学习不认真、情绪波动大的研究生要及时谈心,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二是开展心得交流,力争每人都容入研究生团队这个大家庭。在这个研究生队伍中有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在职研究生,可以让他们结合工作实际现身说法,畅谈工作体会,身边烦恼,以增强说服力,尽早设定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未来。三是拓展导师教育。导师是第一责任人,他不仅在学术和专业上给予自己的学生一定的指导,还应该承担起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充分发挥导师在学术和道德修养上的感召作用,共同做好对研究生日常思想状态的撑控、教育和引导,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答辩及毕业工作等各个重要环节,着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实现认同与管理的统一。同时导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将导师自身所具有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术态度对研究生起到垂范作用[3].

  2.2 强化专业学习,拓深业务能力。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相对较短,其培养重在学习实践,为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首先要制定一整套的培养方案,设计好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如开题,中期考核等,每个环节都实施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强调抓质量、重创新。可成立督导组,邀请老专家、教授参与研究生培养督导、检查,逐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其次是重视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实践性活动的展开,要积极主动联系基层单位或调查对象,与他们进行紧密的合作,确保科研成果的真实有效。我校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较多,我们加强与地方基础教育机构的沟通,成立了多个研究生工作站,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实践场所,这使得近几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了较大改观,理论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创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都有了显着提高,同时也丰富了研究生的社会知识与阅历。第三,鼓励研究生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学校除了鼓励研究生参加较高层次的本专业相关学术会议,开拓学术视野外,还鼓励学生申报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具备创业条件的直接将其成果推向社会[4].这样,学生有动力,有激情,学习有效果。

  2.3 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授课创新。

  我校是一所地方性的师范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以教育学为主,为服务地方经济输送优质人才,我校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保证理论教学课时的情况下,鼓励、引导研究生深入研究生工作站开展实地的教学研究,锻炼他们从教育实践、教育现象中去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从而深入研究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创新、创业能力,这些学与练的有机结合,打破了由导师单一指导的培养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由导师主导、社会参与、教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参与度高,效果好。其次是与兄弟院校实现优质课、精品课资源共享。我校紧邻武汉市,凡与本校专业相关的名师讲堂我们都积极联系、组织研究生前往学习,多与名人名家面对面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增长他们的见识,扩大他们的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也要努力倡导辩论式听课,允许研究生持不同意见与观点,与大师进行广泛讨论,既活跃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开辟第二课堂,提供互动平台。我校开设了学术论坛,每周除有知名的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外,还有博士讲座。研究生是参与的主体,他们既是忠实听众也是重要的组织者与参与者,这样可以锻炼他们学术能力和社交能力。

  2.4 利用信息管理,提高服务效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新的设备、软件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方便,可以积极利用 QQ 群、公共邮箱、BBS、网站、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等媒体实行研究生信息化管理,适应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在职研究生学习、工作双肩挑,与本班人员聚少离多,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使分散的研究生队伍走向整体。再者研究生自身具有的零散、凝聚力差等特点,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如果借用网络,难度就会大大降低。如发布会议通知、传递就业信息、传播学术知识,组织思想讨论等,借助网络媒体将更快捷、更高效,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部门分立、专业分散造成的学生信息重复采集、信息不统一等问题,既节省人力物力,又能实现信息共享。当然,网络也存在散布谣言快、电脑病毒、黑客、软件缺陷等潜在风险,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尽管如此,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

  3 结语。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注重品与德的兼修,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注重培养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工作一线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一个学校才能培养出一批既掌握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又具备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尹承昭。关于研究生学员管理的几点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12,28(9):85-87.

  [2]常正霞。浅谈学术活动对研究生探索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3(5):96-100.

  [3]潘婉茹,李洪修。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实践性缺失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3,34(1):6-7.

  [4]陈新,胡朝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管理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2013,12:183-18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