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是长期制约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难题。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应落实在职前、职后各个阶段。职前培养阶段重在培养在校生对乡土社会的了解和对乡土文化的认知,最后唤醒他们献身乡村教育的热情;职后培养阶段重在帮助乡村教师融入乡村、适应乡村,形成适合乡村教育教学的专业理念,最后成长为乡村教育的行家,甚至专家。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本土化培养; 阶段培养方式;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bout rural teachers that has long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localization" training of rural teachers should be implemented at various stages before and after their service. The pre-service training stage focus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rural society and local culture, and finally arouses their enthusiasm for rural education. The post-service stage focuses on helping rural teachers integrate into and adapt to the countryside, forming a professional concept suitable for rur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and finally growing into an expert in rural education.
Keyword: rural teachers; localization training; staged training;
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是长期制约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需求,本土化培养乡村教师。此计划公布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很多培养和选拔乡村教师的政策,尤其是定向师范生培养制度,为乡村学校输送了一批年轻有活力、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解决了师资缺乏的燃眉之急。“下不去”的问题得到缓解,然而,“留不住”的问题还是很突出,大量乡村教师急于离开乡村,摆脱乡村教师的身份,导致乡村教师缺口难以补足,甚至一边补一边又出窟窿。由此可见,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还须真正把“本土”的意义理解到位,不仅是培养来自本乡本土的教师,更是培养熟悉乡土、热爱乡土,对本地的乡村教育怀有炽热的教育情怀的教师。只有把本土化培养落实在教师培养的每个阶段,才能真正改变乡村教育的现状。
本土化培养应该贯穿乡村教师培养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职前阶段主要是在校培养,我国的教师在校培养主要依托师范类院校;职后阶段主要是就职后以教育职能部门为主导的培训与进修活动。在职前阶段,还未走上乡村教师工作岗位的学生,大多对乡村不够了解,即使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外出求学和社会风气等因素的影响,也对乡村产生疏离,最终导致他们对乡村产生陌生与隔阂。因此在职前阶段,了解乡村,增强对乡村社会的认同感,是保障师范生顺利走上乡村教师工作岗位的前提。职后阶段可以分为:职后适应阶段、职后稳定阶段、职后发展阶段。不同阶段,乡村教师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职后的培养应该有的放矢。在职后适应阶段,刚踏上工作岗位的乡村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有诸多困难,比如生活的不便、情感的空虚、教育理想的幻灭感等。在这一阶段,本土化培养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立乡村教师生活与工作的信心,尽快帮助乡村教师适应乡村社会。在职后稳定阶段,乡村教师已经对乡村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能适应乡村社会。然而,这个阶段却是最容易使乡村教师不思进取以致沉沦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本土化培养的重点应放在对乡村社会的深度解读与反思上,以增强乡村教师的社会使命感,从而克服随波逐流的不良心态。职后发展阶段是乡村教师利用乡村社会和乡村学校的平台,实现专业成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亟须得到引领与指导。乡村社会的教育研究是以长时间居于乡村,了解乡村,对乡村教育的问题有切实的感受为前提的。相比乡村社会外的学者的研究,乡村教师有更有利的条件。帮助乡村教师找准研究方向,引导他们深入研究乡村教育问题,最后形成能改变乡村教育落后面貌的教研科研成果,找到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好方向,从而真正培养出乡村教育的“名师”“大师”,是本阶段“本土化”培养的终极目标。
根据以上论述,笔者归纳了职前、职后本土化培养的主要步骤和主要形式。
第一个阶段———职前培养阶段,分为了解、认知、唤醒三个步骤。
(1)了解———了解乡村社会的基本情况。中国的乡村社会充满了矛盾统一,既古老又现代,既保守又开放,既崇尚精神又追求物质。乡村社会里,自有一套维持社会平衡的理念与秩序。为帮助还在学校的学生了解乡村,开设乡土类的校本课程是一个很有用的举措。80多年前,陶行知对晓庄师范新生进行“施肥”“垦荒”“筑路”等针对农事活动能力的特别考试,便是在考查将要成为乡村教师的师范生对农村生产生活的了解程度,并希望用考试的形式引导学生重视对乡村世界的关注和了解。[1]如今,我们无法实施这种特别的考试,在课堂上,有必要传授乡村社会最重要的内容,比如农事、风俗、伦理、地方史等。除了校本课程的开设,还可以开展一些针对乡村社会的实践活动,比如“寻根溯源”活动,从了解自己的家族到了解整个村庄,再到整个乡土社会。只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在乡村教师职前培养阶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认知———认知乡村社会的人情伦理。在乡村社会中蕴含着很多城市社会缺失的人际情感与伦理序列。乡村社会中即使没有亲族关系,也往往经历了数代人的相处,世代交替的情感,整体呈现出透明且盘根错节的社会状态。在乡村世界中,长幼有序,人情往来,使得乡村有了更多和谐与温馨的气息。特别是中国传统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伦理道德观念在乡村深入人心,且为大多数村民谨守,因此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弘扬乡村的文化精神,探索乡村的情感价值观,是帮助学生热爱乡村、认同乡村的重要一步。[2]例如以“我眼中的乡愁”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感悟乡土社会的美丽与价值。除此之外,乡村社会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比如爱面子、喜攀比、对读书人的敬畏、对未知事物的排斥等,这使得乡村人表现出既包容又排外的特殊状态。在职前培养阶段,帮助学生充分认知乡村的人情伦理,有助于师范生融入乡村社会,理解乡村,从而对乡村教师这一职业有足够的信心和兴趣。
(3)唤醒———唤起学生改造乡村社会的信心。乡村社会的温情背后,常常附带着狭隘与自私;乡村社会的淳朴表象下,也有生存重压下的沉沦与猥琐。对乡土田园的颂扬不能取代对乡土社会的理性审视。在课堂上,不用避讳乡村的贫穷落后,也不用刻意不谈村民的短视与功利,坦然面对乡村的种种弊端,把优秀的乡村教师请进学校、请进课堂,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成为乡村改造的志愿者与生力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扎根乡村,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个阶段———职后培养阶段,分为融合、发展、卓越三个步骤。
(1)融合——融入乡土社会的生活圈里。在对刚入职的老师进行培训时,应该因地制宜,在尽可能满足他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让他们熟悉本乡本土的生活方式,比如基本作息时间、购物的主要方式、衣食住行的基本方式等。只有新教师适应了乡村的生活,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创造机会让新老师更多地接触乡土,鼓励青年教师多方位多角度地参与乡间的文化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归属感。例如,参与针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言献策,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2)发展———形成乡村教育教学的理念,胜任乡村教育教学。在没有生活的后顾之忧后,教师个人在教学上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也能更好地融入教师团队,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在这个时候,多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和轮岗活动,能使教师开阔眼界,提升专业水准,尤其是在日常教学方面,从青涩走向成熟,从书本走向实践,从按部就班走向因势利导,教师已经开始成为乡村教育的主力和支柱,培养重点放在专业提升和教育教学理念的形成上,教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荣誉感也能随之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个时期的教师整体素质决定着乡村教育的发展水平。因此,充分有效的本土化培养更为重要。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教师教科研的主动性,为开阔乡村教师的眼界提供更多平台与机会。这一阶段是乡村教师流失率最高的阶段,只有让乡村教师感受到在乡村拥有与城市相同甚至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保证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
(3)卓越———成为乡村教育事业的领头人。经过专业发展期,乡村教师开始从胜任走向卓越。一批乡村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开始研究本地区的教育教学,找寻本地乡村教育的独特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将本地乡村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一阶段,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这些老师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例如引进师范院校的科研资源为乡村教师保驾护航;在课改和教改上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将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大力推广等。只有这样,乡村教师才能找到职业的方向,感受到在乡村更能实现人生价值,从而坚定地“留下来”。这些优秀教师也能成为其他乡村教师的榜样,对于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与成长来说意义重大。
总而言之,乡村教育事业需要一支稳定且优质的教师队伍,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在乡村教师的职前和职后的“本土化”培养上有的放矢,只有让乡村教师找到乡村教育的可为之处,才能坚定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1] 张松祥.本土化: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培养的必由之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62-68.
[2] 刘黎明.教育生态观下的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J].教育评论2016(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