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学论文

AR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及问题(5)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作者:周森;尹邦满
发布于:2017-06-21 共11260字
  教学方法及其技术手段不是孤立的,其发展和创新受到外部环境的巨大影响。 首先在各种环境因素中,文化理念和社会环境孕育的教育理念(教育哲学)最为重要:社会人才需求对教育提出培养目标,政治、科技、经济等文化环境决定了教育的实施水平,社会需求如牵引力,技术许可如推动力,二者一拉一推共同驱动着教育理论的创新发展。 其次,教学方法内在发展的逻辑,决定了教育理念和技术实施互相碰撞中的演化机制。 在教育理念引领下,教学方法不断地对技术手段提出新的要求,以此促进其不断发展。 由于教学方法是建立在人的心理学基础上的,所以有其独立的内在发展逻辑,在与 AR 技术平台的磨合中不断生成信息化教学素材,但是实践经验引发的新的教学方法一定是在某种科学理论指导下创生的。 最后,技术创生的动力在于理论发展和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对技术进行了有效的引导与控制,但在信息技术爆发式跃进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反而可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深刻影响而重塑某些基础的教育理念,从而真正完成教育水平的质的提升。
  
  如图 3 所示,教学方法、技术特点和教育理念三者互相影响,并将重塑彼此。 技术的革新让以往理想中的教学方法得以实施,新的教学方式将重塑基础的教育理念,新的理念又会指导和引领我们开发更优秀的技术[20].
  
  【3】  
  对 AR 技术教育案例的实证研究可以重塑教育学中的一些重要的基础概念,比如情境、生动和参与等,见表 2. 首先,AR 环境的存在感、即时性和沉浸感让学习者很快进入不同角色进行参与式模拟学习,通过角色扮演给学生以在场感,提供只有现实生活中才有的真实经验,这些学习体验将产生新的行为、情感和认知的参与形式。
  【12】 
    
       此外,基于位置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者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与移动 AR 技术相结合后,可以很好地衔接非正式和正式学习,实施移动学习、协作学习和情境学习。 这突破了课堂内外的边界,大大推动了情境认知理论,将其发展为“特定情景、校外事件或学生特定兴趣的应用”[21]. 任务型学习方法的优点也可以更充分地得以发挥,AR 通过不同的角度显示学习内容、任务或问题,使无形的指令和概念可视化,从而降低学习任务的复杂性。 一个精心设计的 AR 环境可以帮助学习者把学习任务联系到现实世界,赋予学习任务新的意义,从而让一个不真实的任务真实化。 但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一个任务在何种程度上是真实的,因为个人和真实世界的真实性在 AR 环境中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五、结 语。
  

  相比其他更成熟的技术,AR 在教育中的应用处于早期阶段,但在促进学习成效方面已经显示了强大的技术效力。 许多研究仍专注于开发 AR 工具的可用性和初步实现性, 但这些实证研究大多比较简单,时间变量短,样本数量也较小。 但教育领域对 AR 的研究不应仅仅着眼于这些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技术和设备支持有意义的学习。 将 AR 看作一个概念,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技术或者设备,会更有利于拓展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和设计师的思路。
  
  需要指出的是, 欧美国家的软件平台比国内较为强大且多样,这是我们需要学习和追赶的地方。但国内的优势在于庞大的教育规模, 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望尘莫及的, 如此众多的实践主体必然造就庞大的应用市场,同时也意味着海量的用户反馈。因此,AR 技术的细分应用和精细化发展更有可能出现在中国。 我们期待着有一天, 国内教育界率先通过 AR 技术摆脱教师口述讲授的限制, 将抽象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加以技术性地实施, 将过去可望而不可即的教育理念真正地贯彻下去。
  
  [参考文献]
  
  [1] MILGRAM P,TAKEMURA H,UTSUMI A, KISHINO F. Augmented reality: a class of displays on the reality – virtuality continuum[J].Proceedings the SPIE: telemanipulator and telepresence technologies,1994(2351):282-292. 
  [2] AZUMA R T. 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J]. Presence-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1997,6(4):355-385.  
  [3] KLOPFER E. Augmented learning: research and design of mobile educational games[M].Cambridge,MA: MIT Press,2008.  
  [4] BROLL W,LINDT I,HERBST I,OHLENBURG J,BRAUN A K, WETZEL R. Toward next-gen mobile AR games. Computer graphicsand applications[J].IEEE,2008,28(4):40-48.  
  [5] KAUFMANN H,STEINBUGL K,DUNSER A, GLUCK J. General training of spatial abilities by geometry education in augmentedreality[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5,8(4):330. 
  [6] ANDúJAR J M,MEJ魱AS A, M魣RQUEZ M A. Augmented realit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remote laboratories: an augmented remotelaboratory[J]. 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2011,54(3):492-500.  
  [7] LEDERMAN N G,LEDERMAN J S. The 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 implications for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science teachereducation[J].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2014,25(2):141.  
  [8] WU H -K,KRAJCIK J S, SOLOWAY E. Promoting understanding of chemical representations: students' use of a visualization toolin the classroom[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01,38(7):821-842. 
  [9] LI S,SHEN Y,WANG P,et al. A case study of teaching probability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in secondary school[C]//Proceedings of the2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India,2016.  
  [10] SQUIRE K, KLOPFER E. Augmented reality simulations on handheld computers [J].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2007,16(3):371-413.  
  [11] CHANG H Y,WU H K,HSU Y S. Integrating a mobile augmented reality activity to contextualize student learning of asocioscientific issue[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3,44(3):E95-E99.  
  [12] SOTIRIOU S, BOGNER F X. Visualizing the invisible: augmented reality as an innovative science education scheme [J]. Advancedscience letters,2008(1):114-122.  
  [13] LIU T -Y,TAN T -H, CHU Y -L. Outdoor natural science learning with an RFID -supported immersive ubiquitous learningenvironment[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2009,12(4):161-175. 
  [14] KLOPFER E,YOON S, RIVAS 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alm and wearable computers for participatory simulations [J]. Journal of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04,20(5):347-359.  
  [15] DE LUCIA A,FRANCESE R,PASSERO I, TORTORA G. A collaborative augmented campus based on location -aware mobiletechnolog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technologies,2012,10(1):55-73. 
  [16] ROSENBAUM E,KLOPFER E, PERRY J. On location learning: authentic applied science with networked augmented realities[J].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2007,16(1):31-45. 
  [17] 王萍。 移动增强现实型学习资源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3(12):60-67.  
  [18] BERGIG O,HAGBI N,EL-SANA J, BILLINGHURST M. In-place 3D sketching for authoring and augmenting mechanical systems(pp. 87-94)[C]//The 8th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xed and augmented reality (ISMAR)。Orlando,FL.2009.  
  [19] KLOPFER E. Augmented learning: research and design of mobile educational games[M].Cambridge,MA: MIT Press. 2008.  
  [20] 佩吉 A.艾特默,蒂莫西 J.纽比,杜丹丹,盛群力。 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一种互惠关系[J]. 电化教育研究,2016(12):5-14.  
  [21] RIVET A E, KRAJCIK J S. Contextualizing instruction: leveraging students' prio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to fosterunderstanding of middle school science[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08,45(1):79-100.
原文出处:周森,尹邦满. 增强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机遇[J]. 电化教育研究,2017,(03):86-9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