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职毕业生就业特点与问题研究
【第一章 第三章】中职生就业文献综述
【4.1】中职毕业生的人数分布情况
【4.2 4.3】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产业具体分布
【4.4 4.5】中职生的就业渠道分布情况
【4.6 4.7】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探析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第六章】中职毕业生就业建议对策
【参考文献】中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优化研究参考文献
4.4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分布情况
4.4.1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进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分为到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就业、合法从事个体经营、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就读、以其他方式就业四类。2006-2014 年中职毕业生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总人数为 3102.88 万人,占 9 年就业生总人数的 73.89%;毕业后进行个体经营的中职毕业生总人数为 521.35 万人,占 9 年就业生总人数的 12.34%;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毕业生总人数为 501.3 万人,占 9 年就业生总人数的 12.18%.从图 4-20 可以看出,中职毕业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最高,进行个体经营和升学的毕业生所占比例基本相同。
2006-2014 年 50%以上的中职毕业生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10%-15%的中职毕业生毕业后从事个体经营;9%-17%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从 2014 年开始统计毕业生以其他方式就业的人数,其他方式主要包括参军与出国、自谋出路、回原籍等,全国有 65.04 万毕业生通过其他方式就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14.3%.从图 4-21 可以看出,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从 2008 年开始减少,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在 2008年开始逐年增加,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毕业生在 2011 年人数开始回升。
4.4.2 不同地区的中职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
从地域跨度的角度分析 2012-2014 年中职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情况。全国 37 个省(市、区)的中职毕业生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占比例最高的是湖北,比例为 84.67%;其次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比例为 79.97%;占比例最低的是新疆,比例为 44.04%.中职毕业生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占比例在 40%-60%之间的有 12 个省(市、区),占比例在 60%-80%之间的有 24 个省(市、区)。全国 37 个省(市、区)的中职毕业生进行个体经营的占比例最高的是宁夏,比例为 38%;占比例最低的是北京,比例为 3.39%.中职毕业生进行个体经营占比例低于 10%的有 9 个省(市、区),占比例在 10%-20%之间的有 20个省(市、区),比例在 20%-30%之间的有 5 个省(市、区),比例高于 30%的有 3 个省(市、区)。全国 37 个省(市、区)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占比例最高的是上海,比例为 41.91%;占比例最低的是海南,比例为 4.9%.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占比例低于 10%的有 6 个省(市、区),占比例在 10%-20%之间的有 19 个省(市、区),比例在 20%-30%之间的有 7 个省(市、区),比例高于 30%的有 5 个省(市、区)。2014年中职毕业生以其他方式就业占比例最高的是山西,比例为 46.17%,占比例最低的是重庆,比例为 0.07%.31 个省(市、区)3的中职毕业生通过其他方式就业占比例低于 10%的有 15个省(市、区),占比例在 10%-30%之间的有 11 个省(市、区),占比例在 30%-50%之间的有 5 个省(市、区)。从图 4-22 可以看出,经济发展较好的一线城市,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比例高于其他地区,个体经营的比例低于其他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中职毕业生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高于其他地区。
4.5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分布情况
4.5.1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学校推荐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主要包括学校推荐就业、中介介绍就业、其他渠道就业三类。
2006-2014 年中职毕业生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总人数为 3203.74 万人,占 9 年就业生总人数的 77.68%;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为 345.16 万人,占 9 年毕业生总人数的8.48%;通过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为 572 万人,占 9 年毕业生总人数的 13.84%.
从图 4-23 可以看出,中职毕业生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比例最高。
2006-2014 年 70%以上的中职毕业生通过学校推荐就业,7%-10%的中职毕业生通过中介介绍就业,11%-18%的中职毕业生通过其他渠道就业。从图 4-24 可以看出,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中职毕业生占就业总人数比例在 2010 年最高,为 79.26%,之后呈现下降的趋势,在 2014 年比例最低,为 73.95%,比例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 5.31 个百分比。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中职毕业生占就业总人数比例在 2007 年、2009 年最高,比例为 9.77%,在 2012 年比例最低,为 7.02%,两者相差 2.75 个百分比,总体呈现稳定发展的趋势。通过其他渠道就业的中职毕业生占就业总人数比例在 2014 年最高,比例为 17.84%;在 2007 年比例最低,为 11.07%,两者相差 6.77 个百分点,总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
4.5.2 不同地区的中职毕业生就业渠道分布
从地域跨度的角度分析 2012-2014 年中职毕业生就业渠道分布情况。全国 37 个省(市、区)的中职毕业生通过学校推荐就业占比例最高的是山东,比例为 90.27%;占比例最低的是内蒙古,比例为 53.27%.中职毕业生通过学校推荐就业占比例在 50%-70%之间的有 8 个省(市、区),占比例在 70%-90%之间的有 28 个省(市、区)。全国 37 个省(市、区)的中职毕业生通过中介介绍就业占比例最高的是湖北,比例为 19.23%;占比例最低的是北京,比例为 0.63%.中职毕业生通过中介介绍就业占比例低于 1%的有 4 个省(市、区),占比例在 1%-5%之间的有 16 个省(市、区),比例在 5%-10%之间的有 11 个省(市、区),比例在 10%-20%之间的有 6 个省(市、区)。全国 37 个省(市、区)的中职毕业生通过其他渠道就业占比例最高的是海南,比例为 29.84%;占比例最低的是大连,比例为 6.4%.
中职毕业生通过其他渠道就业占比例低于 10%的有 5 个省(市、区),占比例在 10%-20%之间的有 18 个省(市、区),比例在 20%-30%之间的有 14 个省(市、区)。从图 4-25 可以看出,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能够为中职学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多数毕业生通过学校推荐找到工作。
4.6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分布情况
4.6.1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地域主要为本地就业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地域主要分为本地就业、异地就业、境外就业三种4.2006-2014 年中职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总人数为 2694.22 万人,占 9 年毕业生总人数的 65.14%;毕业后到异地就业的中职毕业生总人数为 1405.1 万人,占 9 年毕业生总人数的 34.32%;毕业后去境外就业的中职毕业生总人数为 21.58 万人,占 9 年毕业生总人数的 0.54%.从图 4-26可以看出,中职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比例最高。
2006-2014 年 60%以上的中职毕业生在本地就业,20%-30%的中职毕业生到异地就业,低于 2%的中职毕业生去境外就业。从图 4-27 可以看出,在本地就业的中职毕业生从 2010年开始回升,在 2013 年达到最高值,为 69.77%,2014 年开始回落;去异地就业的中职毕业生呈现下降的趋势,在 2014 年有回升;到境外就业的中职毕业生在 2009 年最高,比例为 1.33%,其余年份的比例均在 1%以下。
4.6.2 不同地区的中职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从地域跨度的角度分析 2011-2014 年中职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情况。全国 37 个省(市、区)的中职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占比例最高的是宁波,比例为 93.16%;占比例最低的是江西,比例为 37.67%.中职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占比例在 30%-50%之间的有 4 个省(市、区);占比例在 50%-70%之间的有 11 个省(市、区);占比例在 70%-90%之间的有 14 个省(市、区);占比例高于 90%的有 8 个省(市、区)。全国 37 个省(市、区)的中职毕业生到异地就业占比例最高的是江西,比例为 61.56%;占比例最低的是宁波,比例为 6.44%.中职毕业生到异地就业占比例低于 10%的有 10 个省(市、区);占比例在 10%-30%之间的有 14个省(市、区);比例在 30%-50%之间的有 9 个省(市、区);比例高于 50%的有 4 个省(市、区)。全国 37 个省(市、区)的中职毕业生去境外就业占比例最高的是大连,比例为 1.81%;宁夏、西藏和山西没有毕业生去境外工作。中职毕业生去境外就业占比例低于 0.1%的有 14 个省(市、区);占比例在 0.1%-0.5%之间的有 16 个省(市、区);比例在 0.5%-1%之间的有 5 个省(市、区);占比例高于 1%的有 2 个省(市、区)。从图 4-28可以看出,偏远地区的中职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比例高于去异地就业的比例,如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地。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中职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比例高于去异地就业的比例,如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江西、湖南、湖北和甘肃四个省的中职毕业生到异地就业的比例高于在本地就业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