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教学中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9-11 共1889字
摘要

  21 世纪的人才,应该是综合性的人才。这要求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要有高智商、高能力,更要有顺应时代发展的健康的心理。然而对于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独生子女来说,任性叛逆,自我表现意识强烈,却又缺乏行动,缺少自信,敏感脆弱。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1 挖掘教材内涵,把心理教育写进教学目标

  教师应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的放矢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挖掘教材因素,充分运用教材载体。

  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人,胸中有法。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养成持之以恒的处事原则,学习控制苦恼、焦虑、害怕、怨天尤人的不良情绪"、"遇事冷静、沉着的心理素质"等写进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为学生拓宽教学内容,拓宽学习空间,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补充教学内容,从而激起他们对所学科目的学习兴趣。

  2 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心理状态是直接影响其学习效率的内部条件。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时,会表现出感受性提高,思维活跃,记忆清晰、迅速,情绪稳定,求知欲强烈、持久,学习效率高。处于不良心理状态时,则表现为感受性降低,思维迟钝,情绪压抑、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明确动机,学习效率低。

  成功的课堂教学,师生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其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是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自觉激发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产生,有意识消除不良心理状态,这在某种意义上,比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教师要建立宽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坚持因材施教,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积极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在教学中,教师要维持学生的良好心理状态,应做到以下几点:

  在课堂上,教师要将学生由"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要尽量用自己的正面情绪去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情绪上的共鸣,最终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微笑、点头、重述学生正确回答和说一些肯定和鼓励性的话等方式来对学生的正确反应给予积极强化,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机会。教师应尽量与每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积极交流,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设疑、质疑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应想办法通过各种方式来解除枯燥教学、减轻学习压力、更不能惩罚,不断消除学习的不良心态,以防止师生之间隔阂的产生。

  3 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调控,营造好的教学氛围

  赞可夫指出:要努力使课堂充满无拘无束的氛围,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创造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前提。教师要建立宽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坚持因材施教,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心理教育的显着特点,是教育者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4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使学生没有压力都参与到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联系有很多种,有单向交往,即只保持传授与接收知识的单线联系;有双向交往,即师生之间传授与接收知识时存在往返联系;多向交往,即师生、学生之间在课堂上存在交叉联系。师生之间的多向交往主要是注重小组与小组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更有助于学生接受多方面的知识信息,从而扩大知识面。多向交往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在教学中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从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并培养了合作学习的精神。同时,多向交往主张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反对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一言堂,可以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自学,也可以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融洽、彼此尊重,在学生之间互相介绍经验和评价时也使他们得到了锻炼。

  参考文献:
  [1] 李国胜。如何缓解学生过高的心理压力[J].新课程(教师版),2006,(10):133- 135.
  [2] 熊长英。穿针的启示 - 谈谈如何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J].科学咨询,2014,(15):78- 79.
  [3] 王亚宁。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保持学生心理健康[J].宁夏教育,2011,(Z1):26- 28.
  [4] 陈晓东。保持学生心理健康首先要减轻学生心理压力[J].宁夏教育,2005,(11):93- 94.
  [5] 张健。大学生心理压力和缓解方法[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20):12- 15.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