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积极心理构建的影响

来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作者:王燕李雪慧
发布于:2019-08-08 共4864字

  中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摘要:文章采用中国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EMBU) , 对遵义市368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六大维度积极心理品质处于一般到较好水平;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律己维度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且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女生比男生更多体验到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 较少体验到父母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的消极教养方式;除积极心理品质与父母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无明显相关外, 17项积极心理品质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均呈显着正相关, 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更有利于发展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关键词:中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父母教养方式;

  作者简介: 王燕, 女 (土家族) , 贵州遵义人, 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8-12-22

  基金: 遵义市家庭教育专项课题“关于家庭教育中儿童积极心理品质路径、对策研究” (JTJYYB2017003);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Parental Rearing Styl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NG Yan LI Xue-hui

  School of Education, Zunyi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In this paper, 368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Zunyi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scale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Parental rearing style scale (EMBU)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x dimens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in a general to good level, and there a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dimens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score of boy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girls. The parental rearing styl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different in gender. Girls experience more emotional warmth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parents than boys, and less negative rearing styles of severe punishment, excessive interference and refusal to deny. Except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excessive intervention and overprotection of parents, 17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ather's emotional warmth understanding and mother's emotional warmth understanding in parental rearing style. Parents' emotional warmth and understanding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Keyword:middle school student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parental rearing style;

  Received: 2018-12-22

  1 引言

  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成长及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较为持久的、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1]。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当个体承受压力时, 积极心理品质具有缓冲作用, 能够促使个体采取更为积极的应对策略。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人, 在学习及工作中一般不会手忙脚乱, 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实施健康的行为[2]。所以通过识别和增强人们身上固有的积极心理品质, 能够有效地对心理疾病进行预防[3]。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抚养教育孩子及与孩子的互动中形成并发展的一种方法和形式, 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由于父母教养方式具有跨情景的稳定性, 这就更加突出了其在家庭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甚至是决定性作用[4][5]。不良的教养方式, 很容易使青少年通过说谎来保护自己, 从而形成孤僻的性格和极端的心理, 产生失范行为, 有的人甚至走向犯罪道路[6]。

  中学阶段作为个体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时期, 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有研究表明[7],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众多家庭因素中,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其发展影响最大。为探讨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本研究对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 尝试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以促进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更好发展。

  2 研究方法

  2.1 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了368名中学生, 分别是遵义第十二中学、遵义第一高中、遵义第三高中的学生, 有效问卷312份, 有效率为85%。被试中初中生为131人, 高中生237人, 其中男生为127人, 女生为185人。

  2.2 方法

  通过团体施测的方式统一发放问卷, 当堂填答, 完成后当场统一收回。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3 研究工具

  2.3.1 积极心理品质量表

  采用孟万金[8]等人在2014年修订的《中国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 共63个项目组成, 每个项目采用1-5级计分法 (有非常不像我, 比较不像我, 一般, 比较像我和非常像我)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可用于大规模单独或混合测评中国初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

  2.3.2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采用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EMBU) 》, 该量表有11个因子:父亲的教养方式有6个因子, 其中有情感温暖理解、严厉惩罚、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的教养方式有5个因子, 其中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共有66个项目, 每个项目采用1-4四级计分法 (即从不到总是)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9]。

  3 结果

  3.1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特点

  3.1.1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如表1, 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在认知、情感、意志、律己、利群、超越等六大维度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中学生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是爱、信念与希望、心灵触动, 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是思维与洞察力、宽容、领导力。

  表1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 (M±SD)   

  

  3.1.2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性别差异分析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发现:律己维度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且男生的律己品质高于女生 (见表2) 。

  表2 不同性别的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平均分的差异检验 (M±SD)   

 

  3.2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3.2.1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分析

  采用t检验对家庭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进行检验, 结果显示:性别在父亲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中存在差异, 在母亲教养方式中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存在差异, 而且男生的分数都高于女生 (见表3) 。

  表3 不同性别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检验 (M±SD)    

  3.3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从表4中发现:除积极心理品质与父亲过分干涉、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无明显相关外, 17项积极心理品质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均呈显着正相关。父亲严厉惩罚与积极心理品质爱学习、友善、真诚、合作力呈显着负相关;父亲偏爱被试与积极心理品质思维与洞察力、创造力、爱、执着、幽默呈显着正相关;父亲拒绝否认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爱学习、友善、爱、执着、真诚、合作力、信念与希望呈显着负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积极心理品质爱学习、合作力呈显着负相关;母亲过分保护与过分干涉, 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爱学习呈负相关, 与幽默呈正相关;母亲拒绝否认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爱学习、友善、爱、执着、真诚、合作力、信念与希望呈显着负相关;母亲惩罚严厉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爱学习、友善、爱、执着、真诚、合作力呈显着负相关;母亲偏爱被试与积极心理品质思维与洞察力、创造力、社交智力、爱、执着、勇敢、合作力、领导力、幽默呈显着正相关。

  4 讨论

  4.1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特点

  本研究表明, 当前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在一般与较积极之间, 处于良好水平。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是爱、信念与希望、心灵触动, 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是思维与洞察力、宽容、领导力, 这与卫萍[10]等人的研究一致。这可能是父母和学校更加在意学生成绩, 即制约着学生个性的发展, 所以中学生的思维与洞察力、领导力发展较差。

  表4 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积差相关分析 (r值)    

  积极心理品质在律己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 男生的律己品质高于女生, 可能是因为律己维度中包括宽容的积极心理品质, 在面对问题时, 男生往往比女生更容易宽容原谅别人, 不愿意放在心上。

  4.2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特点

  本研究中, 在父亲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以及母亲教养方式中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上均存在性别差异, 男生的得分都高于女生。由此可以看出, 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体验到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 较少体验到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的消极教养方式。这与张志群, 郭兰婷[11]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父母在性别差异上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 对男孩子一般采用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等教养方式,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男孩子在以后的家庭中是作为顶梁柱的, 所以父母会更加严厉。

  4.3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相关分析发现, 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总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得分呈显着正相关, 父母在教养方式上情感温暖理解越多, 就越有利于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父亲严厉惩罚与积极心理品质爱学习、友善、真诚、合作力呈显着负相关;父亲拒绝否认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爱学习、友善、爱、执着、真诚、合作力、信念与希望呈显着负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积极心理品质爱学习、合作力呈显着负相关;母亲过分保护与过分干涉, 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爱学习呈负相关, 与幽默呈正相关;母亲拒绝否认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爱学习、友善、爱、执着、真诚、合作力、信念与希望呈显着负相关;母亲惩罚严厉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爱学习、友善、爱、执着、真诚、合作力呈显着负相关。这表明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有碍于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爱学习、友善、爱、执着、真诚、合作力等的发展。父亲偏爱被试与积极心理品质思维与洞察力、创造力、爱、执着、幽默呈显着正相关;母亲偏爱被试与积极心理品质思维与洞察力、创造力、社交智力、爱、执着、勇敢、合作力、领导力、幽默呈显着正相关。这表明父母偏爱被试有利于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思维与洞察力、创造力、爱、执着、幽默等的发展。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偏爱被试让中学生常常有新的主意和想法, 拥有开放的思维, 认定的事情都会去做, 能够接纳有挑战性的东西, 有信心并成功完成, 因为父母偏爱使被试常常有被爱的感觉, 久而久之拥有了爱的能力, 所以当别人有困难时, 都会选择去帮助他人, 从而形成一些较好的心理品质。

  5 结论

  (1) 中学生的六大维度积极心理品质处于一般到较好水平。

  (2)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 在律己维度上男生高于女生。

  (3)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

  (4) 17项积极心理品质, 除与父亲过分干涉、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无明显相关外, 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均呈显着正相关。

  参考文献

  [1]甘瑜.浅谈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亚太教育, 2015 (33) :64.
  [2]郭嫄.社会支持、积极心理品质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开封大学学报, 2017 (1) :67-71.
  [3]王燕.培养积极心理品质——预防和治疗家庭中问题孩子的新思路[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 (1) :149-151.
  [4]孙经, 李凤娟, 何健, 杨汴生, 王旭.中学生应对方式特征及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 (2) :256-260.
  [5]王一晶.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J].西部皮革, 2017 (2) :151-152.
  [6]袁霞.论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社会化[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 (5) :77-79.
  [7]王雁, 赵静.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 2014 (2) :60-64.
  [8]孟万金, 张冲, Richard Wagner.中国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测评量表修订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 2016 (2) :69-73.
  [9]李威, 刘俊茹.基于Web的心理测量系统构建——以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2) :15-17.
  [10]卫萍.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14 (9) :60-66.
  [11]张志群, 郭兰婷.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 (2) :69-71.

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原文出处:王燕,李雪慧.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21(04):154-15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