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高校先后建成具有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等功能的数字化校园系统,但是各应用系统是由不同的公司开发完成的,使用的信息标准是不统一的,资源共享比较困难,不能实现各系统间的最大化作用。因而,将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各应用系统整合成同一平台,最大化地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和质量,从而实现高校数字化校园的效益最大化。
1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1.1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讲,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信息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的目的[1]。将学校建设成为既向校园内部,又向校园外部(社会)开放的超越时空的虚拟大学。
1.2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基本理念。通过先进的管理手段,采用科学的网络技术去整合高校现有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校务管理、生活服务等相关资源,以实现资源分配、权限控制、用户管理和资源共享的统一,实现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实现管理过程和服务过程的优化,从而创造新的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这是传统教育模式很难实现的目标。高校数字化校园的本质就是革新传统的校园环境,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构建起一个集高校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校务管理、生活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环境,以满足教师对教学、管理和科研以及学生对学习、生活和科研的个性化需求。
1.3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框架。以师生为核心,围绕高校数字化校园的资源、管理和服务三大要素,依托数字化校园的数据中心和应用支撑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数字化校园资源中心、管理中心和服务中心三大应用系统,以形成高校校园数字化的教学环境、培养环境、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高校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由数据中心、资源中心、管理中心、服务中心、信息门户等构成。共享数据中心平台需要配置符合技术条件要求的主机 / 存储等基础硬件、数据库及应用平台软件,构成了高校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管理支撑、数据汇聚环境。资源中心的核心是网络化教学和数字化图书馆的应用系统,整合现有教学资源的制作、发布、管理和应用。管理中心的核心是大学资源规划(URP)系统,整合全校的各个管理系统需要共享和发布的数据,构建一个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处理系统,并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服务。服务中心的核心是一卡通和网络服务系统,对全校师生的消费情况、校内服务和社区生活进行资源整合与管理。信息门户包括部门级别的信息门户以及个人工作平台,为各类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与服务支持,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对外提供服务的窗口。
2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求分析
高校数字化校园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解决方案,是提供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施基础平台,也是高校依据自身的特点和应用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软件应用系统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并充分利用软件系统实现学校管理的快捷化和现代化,满足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求。具体来说,高校数字化校园需要满足五个方面的需求:
2.1 基础的运行环境需求。高校数字化校园需要基础环境的信息化,包括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硬件设备等,它的建设规模需要依据学校的应用需求来确定。一般来说,高校数字化校园信息化系统有巨大的信息资源量、广泛的应用范围和众多的用户数量等特点,需要性能高、可扩展的宽带网络和安全可靠、运行稳定的系统环境支持。[2]
2.2 用户管理及身份认证需求。在高校数字化校园中,每位成员都有一定的身份,如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等,成员的不同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在高校数字化校园中所享有的不同权限起了决定作用。对于用户管理及身份认证工作,可以实现对数字化校园不同的资源和使用的状况实施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
2.3 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需求。在高校数字化校园中,存储了海量的数字化信息,需要做好这些信息的管理工作,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因而,需要做好信息收集、信息分类、信息标准化等工作,不断地充实信息的资源库,完善各种类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服务的内容包括:信息发布、决策支持。信息发布是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资源按照系统用户的需求提取出来,并且展示给系统用户。决策支持其实是高级形式的信息服务,需要在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之上开发出决策支持系统,为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2.4 系统的应用需求。高校数字化校园需要提供大量的软件应用系统和服务支持系统,它包括:WWW、DNS、FTP、Email 和 BBS 等网络基本的应用系统,网上教学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保障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视频点播系统等高级的应用系统。此外,高校数字化校园还可采用一卡通技术,可以使身份不同的人员在数字化校园中使用 IC 卡完成注册、上机、图书借阅、就餐等一系列与其身份的相关活动。
2.5 网络安全管理需求。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是高校数字化校园中不可缺少的因素;需要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防止对非授权的数据访问;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在系统在发生灾难时,能够快速完整地得到恢复。数据中心需要建设严密的、分级安全的保障体系,综合采用防火墙、安全监控系统、身份认证系统和防病毒网关来保障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的安全。同时,采用强大功能的网络管理软件、机动灵活的管理方式和支持分层次的 IP 地址管理。网络管理系统支持配置管理、流量管理、个性化设置和故障管理等方式。
3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本效益分析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至今已经过了30 多年。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涉及到学校内部各部门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制定建设发展规划、技术支持建设、管理队伍建设、执行规范标准、资金的有效投入与分配等。使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本效益问题,是将建设、管理的成本和效益进行货币化以后的计算结果。把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一种生产活动,在给定的成本条件下,使产出量最大化(或在给定的产量条件下,使成本最小化)来描述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的过程。研究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本效益问题,不但要关注将其经济货币化的结果,而且要关注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等参与者的心理成本、机会成本和社会效益问题。本文从以下三种身份来研究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本效益问题。
3.1 教师对高校数字化校园的效益分析。高校数字化校园为教师提供了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平台,教师可通过这个网上平台进行电子的教案、课件、作业等学习途径开展网上教学。使用网上教学最大的优点是在网络上能够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获取知识面广而多,且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数字资源,学生增强了学习兴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节约了传统板书所需的时间,改变了传统的表现形式,延伸了教学课堂,学生课后也可通过网络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近年来,各个高校大力开发网络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已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可通过 Email、QQ 和微博等网络方式随时和教师沟通与交流,教师也可及时对学生进行远程辅导,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3]
网上办公系统是网络自动化办公的形式,具有公告、通知、信函和文件等的收发功能。若有用户名和账号,就都能够阅读学校各项通知和文件,而且可下载和发送文件和通知等。近些年来,办公自动化系统为高校带来了许多的效益,办公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节省了可观的办公经费,尤其是对于一校多区的高校,网上办公系统更能够体现其高效率和快捷性;突出表现在减少了打印费、电话费和交通费等费用。高校数字校园通过统一的网络入口,将教务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系统有机地整合在一个平台之中,教师只需通过账号登录就能够清晰地看到与自己相关各种信息,提高了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创建了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和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2 学生对高校数字化校园的效益分析。学生可通过高校数字化校园的账户登录,就可以全面地了解各种信息。从入学到毕业离校的各项事宜,如学生课表、选课、考试安排、成绩、就业信息等,学生提高了对学校的了解程度。通过高校数字化校园,学生能够清楚知道自己不同时期的任务和学校的一些最新动态,节省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通过高校数字化校园便于网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若按每天 2 小时,创建了数字化的学习空间和生活空间,实现了虚拟大学生活。通过虚拟课堂,学生可使用信息技术提供的环境将他们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方案表达出来,如 Word 电子作业和 PPT 演示文稿等。强化学生的互联网思维,主动接受网络学习方式,养成网络学习的习惯,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
3.3 管理人员对高校数字化校园的效益分析。高校数字化校园实现了学校内部各系统的接口统一的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提高其管理质量、水平和效益。具体效益表现在:a.发布通知公告,数字化校园可使管理人员从管理检索、数据输入中解放出来,管理人员把信息查询、计算和统计等工作任务交给系统去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的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管理人员与各部门、系院之间沟通起来更容易了。b.管理人员可通过网络及时掌握学校资源、办事流程、学习安排、各种申请状态等相关信息,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提高了办事效率和质量。c.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效益不能与社会网吧相提并论,它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直接体现在:节约了课时、办公、交通和通信等相关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潜在效益体现在,通过高校数字化校园师生员工可以获得资料及其他信息,学到了最新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高校数字化校园同时还是展示、宣传学校和对外交流的形象窗口。
参考文献
[1]塔帕斯·马久姆达.新教育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2]杨艳频,陈刚.数字化校园成本效益的经济学理论分析[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7,19(2):81-83.
[3]陈军.数字化校园成本效益的理论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1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