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核心素养背景下“因材施教”之教育路向探寻

来源:教育导刊 作者:王卓
发布于:2021-02-26 共5721字

  摘要:当前, 在教学中培育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 “因材施教”依然焕发新的活力, 被赋予新的意义, 其本质在于以人为本, 其价值体现在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推动核心素养的实现, 满足社会现实需求。但是, 学校对个性化管理认识不到位和教师对因材施教的偏差理解阻碍了因材施教的实施。因此, 需整合学校、教师、学生三种力量探寻因材施教的现代教育路径, 最终培育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促成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因材施教; 核心素养; 以人为本; 个性发展;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 因材施教被赋予新的含义, 现代价值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成为学生发展个性和养成健全人格必须遵循的一条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那么, 如何在培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 自觉、有效、创造性地运用好因材施教原则, 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一、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因材施教”之现代价值

  (一)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的人本价值

  教育学是人学, 当代教育的愿景不应仅仅归结为个体知识技能的最大提升而是要实现个体的个性特质独特发展与个体的素质全面发展[1]。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因材施教的实施尊重和承认个性差异, 培养和发展个性, 做到从“人”的立场出发, 满足“人”的需求, 使“人格不断成熟的各个阶段享有与之相符的受教育机会, 从而充分发挥个体的个性魅力, 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优化”[2]。在教学过程中, 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自身价值充分展现, 以及鼓励个性的张扬, 学生基于自愿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我提升。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多的是学生成长、学习、人生规划的引领者与陪伴者, 让学生有机会、有自信地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用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去理解和消化书本中的知识, 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教师站在尊重学生个性和主体性的立场出发,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 关注学生的全面性。因材施教既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又兼顾全面性, 是促进学生个体素养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教育原则。

  (二) 推动核心素养的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价值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 也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整个教育领域得到了创新, 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与核心素养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相符合的, 符合核心素养的需求。随着核心素养的不断推广和发展, 因材施教越来越得到关注, 凸显其价值所在。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素质教育的提升和完善, 它的核心既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 也不是单纯的兴趣、动机、态度, 而更在于重视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实问题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断力与表达力及人格品行。它的着力点倾向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社会属性, 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最终达到全面发展[3]。这就要求教育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要做好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 强调个别教育与全体教育, 帮助每一个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和人生道路, 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最终拥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素养。由此, 我们可以认识到:真正贯彻落实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离不开因材施教在教育实践上的运用。

  (三)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材施教的社会价值

  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其根本目标是满足社会现实的需求, 即人才的需求、教育民主、家庭培养等方面。从教育的功能来看, 教育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为社会培养劳动力的任务;启迪人的民主观念、促进教育民主化、政治民主化等,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满足家长对孩子的培养需求。从以上方面可以看出, 因材施教在社会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教育又担负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 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家长的盼望都表现出对“因材施教”的愿望, 如果不顾学生的差异, 采用同样的教育, 何以满足社会人才和家长的需求。所以, 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 “因材施教”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

  二、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因材施教”之现实境遇

  (一) 学校对个性化教学管理认识不到位

  因材施教的目标是在相同的要求下, 针对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类型的教育。但长久以来, 学校仅局限于单一的培养模式, 难以适应教育大众化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用“考试成绩”的标准来评价教师和学生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结果做出科学合理的判定, 目的是为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从而使教学工作达到既定的目标。教学评价可以让教育工作者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 好的教学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和教师奋进的情绪, 起到推动和督促作用。多元智力理论显示, 人的能力分为九种智力潜能, 学校以“考试成绩”的标准来评价教师和学生, 这无疑会导致教师只注重学生成绩, 对学生在能力、性格方面的差异欠考虑, 忽视学生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也会使一些学生背负沉重的学业负担, 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学习, 导致这些学生在生活中和学习上的不自信。这种评价方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片面追求升学率, 忽视对个性的评价。

  2. 课程单一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学校课程是学校文化系统的载体, 应把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作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工作。学校应开设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国家课程和具有区域性的地方特色课程, 开发立足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达成学校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 对课程进行优化以及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为学生成长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在核心素养背景下, 学校应担负起应有的重任, 与时俱进, 对学校课程进行重新定位以及思考, 规划设计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 将课程建设与学校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有机融合, 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进而因材施教。但从当前现象来看, 学校开展的课程形式单一, 只涉及传统的国家课程, 鲜有涉及动手实践的课程活动, 学生创造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 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 教师对“因材施教”的偏差理解

  “熟知并非真知”是教师对因材施教理解的准确描述。虽然因材施教对核心素养的实施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价值, 但教师并没有使这一教育思想凸显出它的应然价值, 教师对“因材施教”的偏差理解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 对“教师观”和“学生观”的固定化理解

  正确的“教师观”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引导者”的角色, 并且面向全体学生, 从学生实际出发,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仔细观察学生的特点,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学生观”就是教师必须要承认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 承认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但教师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加重了教师的权威在课堂上的地位, 习惯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安排教学活动, 对待每一个学生均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也习惯按照教师的节奏来学习, 任凭教师灌输和摆布。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 成为真理的代言人, 而学生成为“配角”, 学生不能有和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更不能和教师讨论和争辩。教师对“教师观”和“学生观”的错误理解, 让学生基本上丧失了应有的权利, 即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发展。

  2. 人为缩小“因材施教”的内涵

  “因材施教”的最终目标是在统一要求的目标下, 针对学生的个性和层次差异施以不同的教育, 让他们得到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理解“材”“教”和两者的关系。“材”是实施教学的依据, “教”则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手段。虽然这一教育思想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熟知, 但在付诸实践时产生的错误却屡见不鲜, 这正是因为教师缺乏对因材施教的科学、正确认识, 才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一步步地陷入困境。一方面, 教师对“材”的理解往往会出现失误的情况, 施教从而起不了作用。如:只对学优生和学困生这两种学生进行差异教学, 对中等生却进行集中统一教学。另外, 在教育模式中, 教师认为所谓的“差异发展”就是开展重点班和普通班, 进行分班教学, 殊不知这会导致学生同质发展。另一方面, 教师认为“教”只是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授书本知识, 进行“填鸭式”教学。由于教师对因材施教理解的偏颇, 人为地缩小其内涵, 导致教育脱离所要达到的面向全体, 实现每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因材施教”之教育路向探寻

  (一) 从学校探寻“因材施教”的教育路向———提供优化路径

  1. 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生态环境

  学校与教师是基本的环境, 这里不仅仅是学习空间或者场所的概念, 而是为学生提供包括空气、阳光、营养、文化氛围等在内的良好的生态型保障。其实, 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方法、考核类型、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依赖于教学环境, 建立一个良好、宽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生态环境, 既可以发挥因材施教的独特魅力, 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 学校可以从教室桌椅的安排、引进学校设备、合理布局校园环境等方面建设硬环境。另外, 从本校的理念、目标、方针以及当地特色建设本校的校园文化, 从而建设软环境。学生可以在这个氛围中, 找到表现自己的领域, 增加学习和生活的自信, 从而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 建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体系

  教育的终极旨趣在于育人, 而课程是这一旨趣实现的最重要的载体。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 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4]。2014年3月,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 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5]因此, 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制定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 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发挥个性发展的优势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对此, 学校应以顶层设计为起始点, 以强有力的组织管理系统为保障, 既要学校师生凝聚发展共识, 形成发展氛围, 优化管理机制, 又要用学校文化、先进的课程理念达成统一。在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实施方案等方面充分展现因材施教的特点和优势。

  3. 建立科学系统的多维标准的评价制度

  教育的本质在于对受教育者内在精神的关照, 因此对于教学这一精神活动结果的评价, 理应注重其对于受教育者内在精神的指引与提升, 而不是其他外在模式化的评价指标[6]。核心素养的提出顺应时代的潮流, 要求形成个性化的人才评价标准, 突破传统整齐划一的评价体系, 避免“千人一面”的教育结果。首先, “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的对象是人, 评价学生应该从学生这一主体出发, 应该注重的是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通过系统化的教育推动学生内在精神的发展和塑造。其次, “尊重差异”的原则。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人的遗传、成长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造成人在学习风格、能力、认知风格等方面的差异。评价者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应有一颗包容之心, 关注学生的差异和不同需求, 促使学生不断发展。再次, “注重过程”的原则。由传统注重学生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的转变, 依据课程标准, 以核心素养为指向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

  (二) 从教师探寻“因材施教”的教育路向———提供有力保障

  1. 加强理论培训, 更新教育观念

  关心每个学生, 促成每个学生自主地、活泼地发展, 尊重学生发展的规律, 为每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这是每位教师应追求的目标。每位教师需加强理论培训, 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首先, 明确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确定主客体的地位, 改变以往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 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 尊重学生的意愿、选择的自由, 宽容其个性的张扬, 促进创造能力的提升。因材施教培养的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复制品, 而是有着发展潜能、具有自我属性的人。其次,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式, 释放学生的潜能, 激活学生内在潜藏的因素。教师成为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提升的引导者。

  2. 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改进教育教学方式

  教师要承认、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走进学生独特的个性世界, 对他们加强引导和帮助。首先, 教师要留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特点, 从中发现学生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多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会重复出现这样的错误?”等, 在提问中观察学生的表现, 从而得知学生的学习动力、擅长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思维特点。其次, 有的学生思维水平高、记忆力强、善于解决发散性问题, 而有的学生因学习认知障碍, 导致学习动机不强, 教师在作业布置、上课提问等方面需区别对待学困生和学优生。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之后, 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特点, 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 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如尝试法、质疑法、情景教学法等, 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投入教学中来, 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三) 从学生探寻“因材施教”教育路向———提供内在动力

  1. 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挖掘自我的学习潜能, 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因材施教”并非是教育者单方面地实施和推进, 还需要受教育者主动性的发挥才能实现。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探索, 提升学习能力, 培养创造精神。在核心素养背景下, 教育从被动教育转变为主动教育,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 主动地完善自己、管理自己, 主动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要树立主体意识, 从自身做起, 促使自身的健康成长。这也是“因材施教”的目标之一。

  2. 改变学习风格

  学生的学习风格一旦形成, 变化的程度就会很小,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及时更新自身的学习风格,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尤其是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与学习任务的要求一致时, 学习者能够主动学习、努力。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学生自身根据环境和教学风格的不同, 具备学习策略的意识, 就能够主动调节学习风格, 与教师的风格形成融洽的状态,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而且还能加强因材施教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2][6]刘鸿儒, 凌秋千.基于“个性化”教育向度的“核心素养”培育[J].现代教育管理, 2015 (8) :95-99.

  [3]姚姿如.“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 2011 (3) :17-20.

  [4]辛涛.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 2016 (6) :3-7.

  [5]杨志成.论品牌学校的校本化核心素养体系——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全人格教育”为例[J].北京教育, 2016 (6) .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原文出处:王卓.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因材施教”的现代教育路径探寻[J].教育导刊,2018(02):43-46.
相关标签:因材施教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