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新生儿静脉输入免疫球蛋白渗漏的临床护理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2-30 共1550字
论文摘要

  由于患儿个体差异,宣传教育,操作等因素,我科在治疗一新生儿过程中因静脉输入免疫球蛋白渗漏,因观察、处理不及时,造成了病人局部炎症、组织坏死、瘢疤愈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患儿,女,30min,系孕 1 产 1 孕 36 周出生,以“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由产科转入新生儿科,于右手背处行 BD 公司生产的 Y 型静脉留置针穿刺,置温箱、行纠酸、改善微循环、改善呼吸、防治感染等对症治疗,d2,患儿因血小板低,遵医嘱给予免疫球蛋白 2.5g、50ml 静脉注射,以微量泵 10ml/h 输入。输注 5h 后,家属发现患儿哭吵。护士巡视发现手背部皮肤肿胀明显,立即拔针,给予 25%MgSO4湿敷。湿敷 8h 后肿胀明显减轻,仍给予 MgSO4湿敷。d2,手背部肿胀消失,但出现 3cm×3cm 面积紫色淤血,给予丹参、美宝交替湿敷。d4,家长因经济原因要求出院,仍指导丹参、美宝湿敷。d9,电话回访,皮肤无好转,要求家长返院。请整形科医生会诊,该处皮肤浅 3 度损伤,给予烧伤抑菌霜、表皮生长因子外敷。坚持每日换药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d30 患儿右手背处皮肤疤痕愈合,痊愈出院。

  2 原因分析

  2.1 对免疫球蛋白药理知识掌握不足,该药物高渗性,对血管刺激性大,药物外漏后对皮肤损伤大。

  2.2 当班护士责任心不强,巡视不够,重点观察内容不全面。

  2.3 药理外渗处理不及时,应及时请整形科会诊,提出合理性建议。

  3 处理措施

  3.1 一旦发现药物外渗应保留留置针头,及时回抽渗漏于皮下高渗药品,减轻对组织的损伤,再拔留置针。患处肢体保暖、制动,给予25% MgSO4湿敷。

  3.2 及时通知管床医生与护士长。

  3.3 积极处理,效果不佳时及时请整形科医生会诊。

  3.4 差错及时报告,24h 内上报科护士长,护理部。

  4 护理体会

  4.1 新生儿是一特殊人群,不会表达且皮肤娇嫩,因此,皮肤管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要有高度同情心、爱心、细心、耐心,护理操作宜轻柔,要熟悉专科知识,熟练使用仪器设备并掌握其性能(液体渗漏微量泵是不报警的)。

  4.2 加强全科室医护人员对贵重、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多巴胺、免疫球蛋白、碳酸氢钠、钙剂等药理知识的学习。静脉输液前应向家属交代药物的目的,注意事项宣教,必要时签订告知同意书。输注前,应由两名护士共同查对血管通路情况。输注过程中,严密巡视液体进行情况,每 30~60min 巡视一次,并作好护理记录。

  4.3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观察皮肤有无受损,并观察患儿末梢循环情况。若出现四肢皮肤受损,应加强手指功能锻炼,促进肌肉恢复。

  4.4 规范药物外渗处理流程,及时请整形科会诊。

  4.5 差错事故及时上报、讨论、制订改进措施,优化流程。

  4.6 做好家长心理护理工作,家长经历了焦虑、惊喜、担忧等过程,分时期作好心理护理。

  在新生儿疾病治疗中,静脉输液是常用的并且迅速有效的给药手段。但是,新生儿血管管腔小,且缺乏皮下脂肪的保护,在治疗过程中就会经常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现象。新生儿表皮组织薄弱,一旦发生液体外渗,相比较成人外渗程度更快、更严重。刺激性大的药物及缩血管药物外渗可引起组织损伤、皮肤坏死,甚至留下瘢痕,给患儿带来痛苦。因此,在输液过程中应积极预防药物外渗,一旦发生药物外渗,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陈晓瑜,陈伟霞.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的预防护理研究[J].护理实践及研究,2007(7).
  [2]王英.新生儿静脉渗漏性损伤的相关因素与护理[J].吉林医学,2009,30(16):1750-1751.
  [3]何海英.1 例新生儿注射葡萄糖酸钙致大面积渗漏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2).
  [4]王雅萍.小儿静脉应用葡萄糖酸钙外渗原因的分析及护理[J].天津护理,2008(1).
  [5]周海云,江丽君.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研究与应用[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9(4).
  [6]叶章宇.中等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性黄疸[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4).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