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具有高级思维意识的生灵, 其本身就拥有自然美的属性, 同时又具有善于发现自然美、探索自然美、创造自然美的特性。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自然生态的哲学基础决定了中国人体悟式的审美, 追求一种“道法自然”的审美理想。水墨人物画的审美意识是将具象的人在生活与环境中表现的自然美与画家自己的抽象艺术美形式相融合, 主观与客观的对应, 创造的是“形神兼备”的自然美的审美意识形象。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 审美意识; 自然美; 体验; 艺术;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Ink Figure Painting--The Natural Beauty of Art
Abstract:Man is a kind of creature with advanced thought in nature. He has the attribute of natural beauty,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covering natural beauty, exploring natural beauty and creating natural beauty.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of heaven, nature determines Chinese human enlightenment aesthetics, the pursuit of a “ aesthetic ideal of nature”. The ink painting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s combining the concrete performance in life and the environment of the natural beauty and the artist's own abstract beauty of art forms, corresponding to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is the creation of “ vivid” of art and the natural beauty of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image.
Keyword:ink figure painting;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natural beauty; experience; art;
什么是美?“美”字因“美”而有了美学, “美”是美学中一个概念。《说文解字》:“美, 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可以看出“美”的原意应该是指满足于人生存需要的欲望, 并不是触觉的精神享受。然《说文解字》虽着于汉代, 然后世所见则多为宋代版本或清代段玉裁的注释本。清末出土甲骨文中的“美”则为形如站立的人, 头戴花草饰物, 故而甲骨文中的“美”字更为准确, 而非“从羊从大”, “美”之创字原意应该还是源于早期人们在吃饱喝足之后视觉上的愉悦享受。《诗﹒关睢序》中“美, 谓服饰之盛也”.人类在生产力落后时, 对于自然界的一些现象无法做出解释, 于是将美好愿望以巫术形式奇托于神灵, 巫术活动中巫师为了显示其地位的重要性, 在形象上则要装扮成与众不同, 花草饰物简单方便, 视觉上也会造成一种愉悦感。也可能是早期人类在狩猎过程中, 以花草掩饰以便和其他动物战斗, 同时也带来乐趣[1].
关于“美”字的造字来源, 不是本文所要考究的, 但美因人而存在, 本文所要论述的是水墨人物画的审美意识。水墨人物画中创造美的人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具有高级思维意识的生灵, 他本身就拥有自然美的属性, 同时又具有善于发现自然美、探索自然美、创造自然美的特性。以人作为审美主体, 对审美客体的人进行主客观综合审美后, 以绘画艺术美形式表现出来, 而这样的美经主观臆造后必须表达出描绘对象的自然美, 水墨人物画这种艺术化的自然美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是符合艺术审美意识的。水墨人物画的审美意识是将具象的人在生活与环境中表现的自然美与画家自己的抽象艺术美形式相融合, 主观与客观的对应, 创造出具有自然美的审美形象。与注重笔墨文化内涵的花鸟画、山水画相比较, 水墨人物画的人物形象要求造型更加准确到位, 更加合乎人物结构规律, 在崇尚笔墨精神前提下, 通过写形传神, 形神并重来表达, 而不能过度的主观臆造, 轻形重神。东晋顾恺之《论画》:“凡画, 人最难, 次山水, 次狗马, 台榭一定器耳, 难成而易好, 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以巧历不能差其品也[2].”人物画从根本上来说较其他绘画更难把握, 讲究的是人物外貌自然美与内在自然美的流露, 通过“以形写神”, 寻求艺术创造之“形神兼备”, 在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影响下的水墨人物画更是如此。水墨人物画的自然美既不同于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主观意象性绘画特征, 也不同于西方人物绘画的精准人体解剖、科学透视、光影体积等客观具象写实性绘画特征, 是将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自然人, 经主观臆造后, 以水墨形态表现出具有自然美的典型形象, 是中西审美意识下融合出来的绘画产物, 是艺术家们不断进行绘画实践后总结出来的全新审美意识形态。
人的审美意识的出现, 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人类审美活动不断实践、深入、扩展后逐渐总结并累积的结果, 它包含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自然生态美的哲学基础决定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是一种内心体验、感悟式的审美意识, 中国人要求“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取向, 审美观念讲究“道法自然”, 审美理想讲究“天人合一”……从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社会性与人的精神美。总的来说, 在审美意识形态与概念中, 中国人讲究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的平等与和谐, 并塑造“气韵生动”的艺术形象, 寻找通向那个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生生不息的“道”.水墨人物画通过对客观自然物的感知与审美想象后, 形成伟大的生命自然美感体验和德性象征, 是水墨人物画自然美的逻辑理性探讨, 同时形成以审美意识为基础的美感表达。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意识决定了水墨人物画的审美意识, 而水墨人物画是在不断的审美实践后总结出的超于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自然美的审美意识, 在水墨人物画艺术中极尽探索与追求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的表现, 将自然美的一切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并创造出具有自然美的艺术作品。“要由人的第一自然的形相, 以发现出人的第二自然的形相, 因而成就人的艺术形相之美[3]”.
表达客观人物对象造型的外在与内在自然美是水墨人物画自然美的基础。水墨人物画自然美首先是以客观存在的纯自然人物与景物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美, 它是直观的, 是客观存在的, 不会随着意识的改变而改变。“自然事物的美, 包括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田野等等。在工艺美术品上, 直接使用天然材料而显示其美质的, 如大理石、木材的纹理等也称自然美[4]”.这样的自然美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变化多端的, 是因人的意识参与, 但不受人为控制而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之中, 它们以自然的、无规则和偶然性的审美形式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愉悦感, 是人在审美意识下的一种美感体验, 以人为意识形态的方式存在于大自然之中, 这种美是来自于人类对于自然万物的审美实践经验和人生需求态度, 主体与客体和谐统一。其次, 水墨人物画所表现出的自然美是源于生活而非生活再现的自然美, 是以艺术形式所创造出来的高于自然形态的美和所体现的人生境界的美, 是经主观创造后的艺术与自然相结合的自然美。水墨人物画的自然美是画家取于客观人物对象的自然美后进行的思维与技法创造, 表现的是客观的人物对象, 表达的是主客一体的艺术形象。这样的美包含了客观人物本身不可改变的外在与内在美, 也包含了绘画过程中纸、笔、墨、水结合后不可定的绘画效果美, 更包含了绘画之前与绘画之中画家的审美情怀美。这样的美是规则化与无规则化并存的。由创造的艺术形式、形象、内涵、韵律、意蕴所引发的美感, 它脱胎于自然万物的自然美而超越了自然美, 最终回归于一种纯真的自然, 从而体现的是一种不为时间、空间、观念、世俗礼仪所束缚的社会美的属性。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记载周昉、韩干为赵纵写真, “郭令公婿赵纵侍郎, 尝令韩干写真, 众称其善。后又请周昉长史写之, 二人皆有能名, 令公尝列二真置于坐侧, 未能定其优劣。因赵夫人归省, 令公问云:‘此画何人?’对曰:‘赵郎也。’又云:‘何者最似?’对曰:‘两画皆似, 后画优佳。’又问‘何以言之?’云‘前画者, 空得赵郎状貌;后画者, 兼移其神气, 得赵郎情性笑言之姿。’令公问曰:‘后画者何人’乃云:‘长史周昉。’是日遂定二画之优劣”.在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下的人物画定位是“气韵生动”“惟妙惟肖”“神形兼备”的, 它的“肖”不光是“得赵郎状貌”, 还是“得赵郎性情笑言之姿[5]”, 这样的自然美讲究的是主客观地、自由地、真实地流露真性情、真感情, 并反映生活、时代、人生态度的绘画作品。
中国艺术中, 单纯之自然美与艺术中创造之自然美都是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方式存在的, 并体现为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自然美。中华民族纯真自然的审美心理决定了水墨人物画的自然美, 这样的审美是艺术所表达的自由世界, 是真、善、美的感性生命形式。马克思说:“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水墨人物画中所要表达的人物形象涵盖了不同民族、时代、阶级、职业、宗教、家庭等各种因素, 归根结底, 它表现的人物形象都是社会现实中具体的人, 是绘画者感受到的人物与社会的缩影, 是由自然人的形象而激发的创作, 是“形象的直觉”后所引发的创作。朱光潜“无论是艺术或是自然。如果一件事物叫你觉得美, 它一定能在你心眼中出现一种具体的境界, 或是一幅新鲜的图画, 而这种境界或图画必定在霎时霸占住你的意识全部, 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 领略它, 以至于把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6]”.“天人合一”“师法自然, 中得心原”“无为而无不为”“大象无形”等, 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意识形态也影响了中国传统人物画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水墨人物画的自然美所表现人物的自然真实性是由“应物象形”来体现, “应物象形”并非对自然人的照搬、模拟与复制, 它源于客观人物对象的自然美, 同时也是绘画者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与表达, 以心应人, 移情于人, 以心造象。绘画中既要象形又要突破有限的形, 用绘画物质材料与绘画技法进行人物刻画, 做到不露人为痕迹而回归的自然美, 在追求意象造型的同时也兼顾写实, 在移情表现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客观再现, 营造“气韵生动”的整体气势, 追求“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意境, 达到神形和谐、生动自然的艺术境界。
在人类的艺术活动中, 中国画家更注重观察自然人在自然与生活中存在的过程, 善于抓住人物存在的本质与内心瞬间的美感, 从而产生绘画创作的灵感。这种灵感源于生活, 诱发着艺术的产生, 是一切艺术创造的必要条件, 是纯自然之美外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艺术之自然美形成的重要因素。水墨人物画的审美意识致力于绘画意象世界的经营, 将人这种自然界既成的自然客体进行绘画技法与绘画理念的意象化创造, 通过想象与意象思维创造出绘画的意象境界, 这个意象境界是无法复制, 也无法再现的世界, 如南宋梁楷《泼墨仙人图》。当然这样的意象境界并不是任意妄为、胡编滥造的, 而是基于对客观人物外相及内心的深入了解后, 真实表现人物的特征、性格、内心, 达到“应目”“会心”“畅神”的审美境界, 并体现自己的创作意向, 将主、客体二者完美结合起来的意象世界。这样呈现出来的艺术自然美是动人心魄的美, 它将主客体的人类世界用审美意象方式带出尘俗, 这样的美具有比普通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的自由境界。水墨人物画艺术自然美所呈现的世界是人类自己生命形式和生存状态的象征世界, 是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的自由表现, 是中国古典艺术审美意识影响下的不同的民族、时代、地域人群的不同反映。张彦远说“骨气形似, 皆本于立意”, “立意”是水墨人物画审美意识的根本, 是核心, 是创造艺术自然美的基础;“形似”是水墨人物画审美意识的指导, 是创造艺术自然美的参照;“形神兼具”是水墨人物画审美意识的最终目的, 是创造自然美的最高境界。
水墨人物画中所用的笔、墨、纸、水等绘画材料具有其特殊性, 虽然在绘画过程中要掌握好物质材料的特性所创造的笔墨特性, 但是在这过程中也会有许多不确定与不可知的绘画效果出现。将绘画过程中可预测性与不可预测性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后形成独特创作风格, 也是体现水墨人物画自然美的重要表现, 也是形成水墨人物画审美意识的一个部分。
结语
水墨人物画是把人作为绘画主体, 并给人欣赏、体验的绘画种类。在影像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我们很容易就能直接获取到人物、场景的照片, 而且照片来的更加直观, 更加真实, 可是照片却缺乏绘画的艺术境界, 没有那似是而非的想象, 也没有客观与主观的意象表达。所以, 水墨人物画艺术中追求的审美意识是再现与表现客观人物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是自然而然的又超越自然的自然美。
参考文献
[1]何新。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辩[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1-3页。
[2]顾恺之等撰。孟兆臣校译。画品[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5:3.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131.
[4]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1:5.
[5]杨辛等。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99.
[6]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