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的经济社会得到了有效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山区面貌得到改观.作为国家重点扶贫开发试点区域,在山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树立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显得极为重要.要实现贫困地区长期健康的发展,必须考虑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是否与资源存量、生态环境和社会水平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 原理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全部数据来源于2012年《湖南统计年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11年相关县市统计公报、政府及部门官方网站。利用主成分分析降维的思想,在尽可能不损失信息或减少损失信息的情况下,将选取的20个变量指标减少为可以高度概括大量数据的信息.有关资料数据运用SPSS19.0和Excel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出湖南省武陵山片区37个县(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
1.2 指标体系建立
根据科学性、全面性、可比性等原则,选取了具有相关性、代表性、便于度量的指标,建立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复合系统作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主要反映当前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状.由于某些相关指标数据的获得有困难,并根据模型的需要适当删减了个别指标,最终确定了20个项目作为评价指标,选取的各指标及指标内涵见表1.
1.3 评价方法
根据主成分分析原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构造原始数据矩阵、建立标准化矩阵、进行IMO和Bartlett检验、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得出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确定主成分个数和权重、最后计算出主成分的综合得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成分析结果
IMO检验值为0.689,球形的P值为0,可证明这20项指标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适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由旋转后的因了载荷矩阵可知,提取前4个主成分,第一个主成分F1在人均GDPC0.92)、农民人均纯收入(C0.883)、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00.8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0.829)、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00.758)、人均地方财政收入(00.745)的载荷较大,主要反映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其定义为“经济发展因了”.第二个主成分F2在任职教师人数(00.959)、在校学生人数(00.938)、从业人员数(C0.92)、每千人固定电话用户数(00.754)、医院和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人数(co.m6)这些指标上的载荷较大,主要反映各地区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状况,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人口素质,将该主成份定义为“人口素质因了”.第三个主成分F3在城市化(00.632)指标上载荷较大,主要反映的是城市化进程情况,将该主成分定义为“城市化因了”.第四个主成分F4在城乡人均存款余额00.823)、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00.644)的载荷较大,定义为“社会保障因了”.具体得分和排名如下表2所示,综合得分值高则表明可持续发展水平高。
2.2 武陵山片区县(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
综合以上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县(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且不平衡,可分为较高、较低、很低三个类型(层次);37个县(市)中超过50%的县(市)综合得分S<0,平均水平约为一0.06,约一半以上的县(市)综合得分低于平均水平。排名前3位和后3位的儿个县(市)的综合得分差距较大,分别达到6.31,4.67,4.05;整体呈现出白东向西、白北向南综合得分逐渐降低的趋势。
(1)第一类: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S>11)的县(市)。这一类包括冷水江市、吉首市、新化县、涟源市、石门县和淑浦县,其主要集中在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的东部。其中排名第一位的冷水江市的4个因子得分分别为F1=7.68,F2=-0.14,F3=6.66,F4=-1.53,排名第二位的吉首市分别为F1=3.45,F2=0.82,F3=5.72,F4=3.43,两个县(市)虽排名都靠前,但其发展有自身的特点。冷水江市的经济发展因子和城市化因子得分较高,表明其经济发展动力强劲,它是典型的依托资源型的工业化城市,第二产业的比重达71%,城市化率为75.84%,人均GDP达到55692元,远超全省平均水平,是一个主要依靠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工业城市。但其人口素质因子和社会保障因子得分较低,表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平衡。吉首市的4个因子的得分相对均衡,三产业结构由1982年的26.6∶29.8∶43.6调整为2011年的5.7∶35.4∶58.9.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从整体上来看,该类县(市)在整体水平上优于第二类和第三类,其中人均GDP分别是第二类和第三类地区的1.75和1.78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1.26和1.51倍。城市化水平是1.39和1.59倍,在校学生数分别是1.18和2.66倍,任职教师数分别是0.9和2.1倍,每千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分别是1.13和2.63倍,医院和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分别是1.01和1.08倍,固定电话数分别是1.35和2.64倍。
(2)第二类: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0<S<1)的县(市)。这一类包括永定区、隆回县、鹤城区、武冈市、洪江市、新邵县、安化县、邵阳县、洞口县、慈利县、沅陵县,主要集中在片区的中南部。该地区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均低于第一类地区,得分最高与最低者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其中,人均GDP约为15889.92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554.85元,城市化水平也很低,仅约为36%,教育卫生资源约占该片区全部的40%,从业人员数量与第一类地区相当。该地区几乎每个地区都有特产,如邵阳县的茶油、洞口的雪峰蜜桔、洪江市的甜橙、武冈市的铜鹅、安化的厚朴、慈利的杜仲、隆回的金银花、安化的竹子、桑植的黄柏。
(3)第三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很低(S<0)的县(市)。这一类包括辰溪县、花垣县、龙山县、武陵源区、中方县、泸溪县、桑植县、新宁县、麻阳县、绥宁县、芷江县、凤凰县、靖州县、永顺县、会同县、保靖县、新晃县、城步县、通道县、古丈县,主要集中在片区的西部,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区。除武陵源区、中方区在F1,龙山县在F2,慈利县、龙山县在F4因子上的得分高于1之外,其他各县(市)的因子得分几乎均为负数。这表明,这些地区在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城市化水平和社会保障各方面都处于劣势,落后于该片区的其他县(市),更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是需要重点扶贫的对象。这些地区人均GDP很低,地方财政收入不高(除武陵源区外),平均城市化水平仅为31%,教育卫生资源配置很低,仅占该片区的18%,从业人员数量较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极为不便,信息闭塞。但该地区平均森林覆盖率是第一类和第二类的1.28和1.12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优于第一类和第二类,且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省内重要的森林基地和生态源,在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草地资源、高峰资源、名山资源、峡谷资源、石林洞穴资源上占有绝对优势,为今后旅游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资源。
3 对提升湖南武陵山片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
在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测算结果中,经济发展因子占主导地位,其次是人口素质、城市化和社会保障,这种结果也是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的。贫困地区开发建设不足,经济总量落后,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有限,反而较好地保持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因此,根据测算结果可得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
对于少数几个工业占比较大的县(市)应高度重视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应积极推动经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落后、第一产业占比较大的县(市),应根据当地资源特点,以发展特色农业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将第一产业中的特色农业延伸至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二者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大力发展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不仅有利于吸附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还符合当地可持续发展低碳、生态的要求。
3.2 高度重视人口素质的提升
当地政府在重视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城镇和农村基层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提升和改善当地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精神面貌和观念更新。首先要积极推进普及普通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开展一系列的培训讲座,培养当地农民的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向农民普及科技知识,用发展大农业的思想来培育新型农民。第三,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乡镇卫生技术人员的引进力度,培养能够长期在片区扎根的基层骨干力量。
3.3 努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该地区仍有一些城镇发展规模小、人口不足,职能单一,整个地区缺少大中城市。截至2011年,该片区约1/3的城镇人口规模为20万~50万人的中等城市(大部分为上述第一类地区),1/3的城镇人口规模为10万~20万人的小城市(大部分为上述第二类地区),三分之一的城镇人口规模为10万人以下的小城镇(大部分为上述第三类地区)。小城市(镇)应根据区域和资源特点,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将产业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例如,可将旅游资源丰富的凤凰县打造成旅游型城镇,将龙山县、绥宁县等打造成土家锦织、竹子等特产型城镇,形成各自独具特色的产业。另一方面要加快消除交通壁垒,大力推进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的建设,实现国道的全面提速和与省级农村公路的接轨,消除省际、县际间的“断头路”,实现与外部交通网和内部交通网的对接,彻底打破地域界限,实现该地区与外界的物资、信息、人才的交流。总之要分阶段将现有的中等城市、小城市、小规模关镇和一般县镇推进发展为大中城市、小城镇和小集镇,逐步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城镇化对消费和投资的拉动作用,促进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群。武陵山片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J].武陵学刊,2012,(37):41-45.
[2]王俊文。我国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探讨[J].求索,2011,(5):67-69.
[3]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农业资源优势及区域产业化发展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3,(2):37-39.
[4]程宁。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J].台湾农业探索,2011,(1):55-58.
[5]吴振华,钟城,赖景生。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主成分分析[J].经济分析,2008,(3):57-60.
[6]欧阳涛,肖海燕,袁辉斌。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1):35-43.
[7]邓正琦。武陵山民族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探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9,(3):98-102.
[8]刘娟。贫困县产业发展与可持续竞争力提升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78-80.
[9]孙莉英,倪晋仁,蔡强国,等。中国县(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