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小型企业的数量日益增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整个社会极具创业的积极性,使中小型企业在我国迅速的发展起来,扩大了整个社会的就业深度和广度,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改革和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迸发出无限活力的中小型企业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积极的推动者。中小型企业的活力一方面代表了整个社会经济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整个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现如今我国金融领域的贷款渠道十分有限,尽管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由于其自身原因如规模较小、资本实力不足、市场知名度有限、优秀人才缺乏、财务制度不够健全、风险控制系统不够完善等直接导致了我国中小型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从国内众多的中小型企业角度来讲,如果资金不够充足,无论项目有多好都无法顺利的开展,因此融资难成为了近年来我国发展中小型企业最亟需解决的难题。
为了解决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作为我国首家专业型的担保机构于 1993 年成立,自此担保机构便开始以超过 50%的速度在增长,融资担保公司便成为了现今条件下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选择。经过不断地摸索成长,如今融资担保已然发展壮大,成为了一个初具规模、实力的新兴行业。融资担保行业成为了连接金融机构和中小型企业的桥梁,在我国经济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银行方面来讲,融资担保活动充分降低了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的风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既减少了管理成本,又提高了银行的工作效率;从中小型企业方面讲,融资担保公司增强了中小企业的信用,为他们提供了极大的融资便利以及保证,从而使中小企业顺利获得所需资金,社会资源得到了优化地配置,社会的融资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当前,我省的经济工作重心就是要把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核心要求,实现中原崛起,振兴河南,这也正是中小型企业实现飞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我国中小企业也被牵连其中,陆陆续续出现经营、融资难以持续的问题,作为关联行业的融资担保公司由于要帮助出现问题的中小企业偿还银行债务,代偿率迅速增长,损失惨重。为了弥补这些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巨大损失,中央财政在 2008 年 10 月底拨款 10 亿元对其进行了无偿资助。2008 年 12 月,我国工信部又下达通知,要求各个省份扶持担保机构以支持中小企业,于是各个省份便相继放开了对担保行业的限制。一时间河南省的融资担保机构遍地开花,到了 2010 年底,在河南省工信厅备案的担保公司已有 1383 家。这些发展迅速的融资担保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缓解了河南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开辟了一条民间资本投资的相对稳定的渠道。然而在融资担保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河南的金融环境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比如融资担保公司资本规模偏小,实力不足,风险把控能力有限,同时担保行业准入门槛低,导致一时间河南金融市场上鱼龙混杂、竞争无序。2011 年下半年,“火山”终于爆发了,几家投资担保公司资金链相继断裂,导致数十亿元无法兑付。受此影响,河南担保业挤兑狂潮相继发生,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司法机关立案查处了 28 家造成影响巨大的担保公司,逮捕了数十人,将近 200 家融资担保机构被当地政府划入高度危险范围。
对于河南省融资担保业来说,如何在经济调整、市场波动,鱼龙混杂的大形势下使各融资担保公司聚焦客户,聚焦项目,一如既往专注主业,做实做细担保业务,实现融资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真正体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组合,是融资担保行业需要关注的课题。
1.1.2 选题的意义
理论意义:
(1)研究融资性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助于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难题。研究河南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论意义主要并不是在于融资担保行业自身,而是基于融资性担保行业在经济活动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以及它所要承担的责任。融资性担保行业是因中小型企业融资而生,它服务于中小型企业,虽然中小型企业并不是直接从融资担保机构中获得贷款资金,但却是依靠融资担保机构的信用和资产保证来增加企业的信用水平,从而顺利的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所需的资金。因此,我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省中小型企业的顺利发展壮大,研究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小型企业融资难是我国各省都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小型企业在我国各省的经济结构中都占据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各省的地位都举足轻重。然而中小型企业本身的特点如规模较小、资本实力不足、市场知名度有限、优秀人才缺乏、财务制度不够健全、风险控制系统不够完善等,导致很难直接从金融机构获得所需的贷款资金。贷款难如今已成为限制各省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使社会资金得到最大程度、最高效的利用是各省普遍关注的课题。河南省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出现开辟出了一条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道路。因此,研究河南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在间接地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2)基于河南省的特点研究我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助发展中小型企业的融资理论。河南省中小型企业非常多,与其他省份相比有很多不同的特点。然而现存的关于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理论大部分是根据其他国家和省份的经验所总结出来的。因此,根据河南省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活动特征研究如何持续地发展我省融资性担保行业能够对中小型企业融资理论有所补充。
现实意义:
(1)探讨河南省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促进担保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自 1993 年起才成立了第一家专业性担保机构,至今也仅有二十余年经验,相关的研究文献也很少,在许多分支方面甚至还没有人深入研究过。本文希望通过对河南省融资性担保行业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研究,为发展我省融资性担保行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一个行业要想在社会中取得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必须做到可持续发展,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找到其核心竞争力。对于融资性担保行业来说,盈利性和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在满足一定的盈利需求和具备一定的安全保障基础上,担保行业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中小型企业所需要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争取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高的金融支持。最初期融资担保公司主要是提供基本的融资担保服务,在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可以开展保本基金担保、信托计划等私募产品担保业务,逐渐实现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多元化的业务品种保证担保行业的规模和业务收入的稳健提升,从而实现融资担保公司的品牌效应。本文通过对河南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出现的问题展开思路进行解决,从而帮助融资担保行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水平的提升,帮助融资担保行业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在我省形成良好的经济信用环境,意义重大。
(2)探讨河南省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间接缓解社会融资压力,调整金融机制的有力手段。融资性担保行业如果充分发挥其效用能够极大的促进社会效益的提升。我国建立担保公司这二十年来,融资担保行业在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上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缓冲作用。有了融资担保公司作为屏障,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放款风险,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成本,中小型企业也凭借融资担保公司带给其的信用增强顺利的获得发展和壮大的机会,由此可见,融资担保行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间接地缓解了社会融资压力,促进发展了区域经济。融资性担保行业可以进而形成自己特有的专业优势,把业务做精做优做强,积极促进金融创新,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组合。
(3)探讨河南省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促进政府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经之路。在 2014 年 12 月 18 日召开的全国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发展融资担保,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各级地方政府响应中央政府的指示,推动各地的融资担保行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实现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帮助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使我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在振兴中原的号召下发挥自己独特的效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主要是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了关于融资担保的研究,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融资担保问题,现在形成了信号传递与资信评价担保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关系贷款理论和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理论。
詹(Yuk-Shee Chan)和卡纳塔斯(George Kanatas)(1985)提出的信号传递与资信评价担保理论认为担保可以通过理性预期信号传递从而成为间接地、附加的信号源,在贷款企业和银行双方信息不对称时,通过担保提高银行的预期收益能力,在双方对贷款项目评价不同时,担保也一定程度会促使合约达成。
罗伯特·巴罗(Robert J.Barro,1976)针对担保和利率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认为由于银行处理担保品会产生一定成本,因此银行会在设定贷款利率时比基准利率高一些。
海斯特(Donald D.Hester,1979)提出了关系贷款理论,认为银行在给企业发放贷款之前一方面会考虑贷款的利率,另一方面也会考虑该企业与银行关系,稳定、良好的合作5关系一定程度上违约的可能性较小,银行获益的可能性较大。
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1981)提出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理论,认为在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中,如果银行对担保的要求越高,企业越不愿冒险,要求低一些,企业更愿意借款从而带给银行更多收益。但是由于存在逆向选择的问题,导致低风险的借款企业会被过高的担保要求逼出市场,同样由于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借款的企业会偏好高风险投资,导致银行风险也随之变大,收益变低。
Ong (2003)在评价马来西亚的信用担保经营效率的过程中运用了非参数线性规划模型,从而建立了线性规划模型进行评价。
Cardone-Riportella 等(2008)在分析了西拔牙金融企业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因素后认为,贷款担保对其影响是十分重要的,经过研究担保与担保费的关系,得出了担保成本在 0.68%左右,对于年销售额不足五百万欧元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十分适用。
Kang (2008)通过运用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分析了韩国的信用担保经营效率问题,其分析是由被担保企业角度出发,同时需要被担保的企业与被拒绝担保的企业的相关数据,因此较难操作。
1.2.2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融资担保行业的飞速发展,关于融资担保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担保行业风险控制
胡平东在《河南省投资担保行业风险控制分析研究》(2011)中分析了河南投资担保行业突出的风险问题并指出控制风险的要点,提出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主要从资本及财产的保障制度、投资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信息管理系统三个方面来构建。
张晨(2012)总结了担保公司风险的来源、分类和特点,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设计建立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用四个担保公司作为实证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各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
马利娜在《河南省投资担保公司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2013)一文中总结了河南省投资担保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河南投资担保业的现状,指出河南省投资担保行业正面临外部风险如信用、政策、监督、法律风险和内部风险如注册资本、内部员工、内控制度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员工素质素养,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议。
武志宏(2013)以 A 担保公司为例,从流程设置、存在问题、主要成因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其现有的风险控制业务,指出担保公司出现的评审流程繁琐复杂、审核内容严重重复、效率低下、公司制度缺陷等问题,并解释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对风险的过度防范,提出要对受理流程、审批流程和保后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从而规范对风险的控制流程。
(2)融资担保行业法律规范
齐欣(2011)总结分析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法律监管力度,指出该办法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的深远影响,同时探讨了完善融资性担保公司各项制度的法律建议以及法律对策。
宋庆阁(2013)认为融资担保公司频频出状况归根结底是因为它是刚出来的新生事物,法律监管和政策监督并不完善,各部门监管也存在疏漏的现象,导致一些融资担保公司钻法律空子逃避责任,做违法违规的业务,国家需要完善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以保障老百姓的权益。
秦中峰和申劲颖(2014)指出了河南省担保业出现的诸多法律问题,如担保合同不够个案化、法律调查过于业余、员工法律意识薄弱等,并针对河南投资担保业的内外部法律风险提出了规范和解决的对策。
(3)融资担保公司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3)认为中小型企业发展能带来极大的外部经济性,而商业性担保公司的经营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很难实现可持续性经营,如果想可持续性的发展融资担保公司,就要着力于发展政策性担保公司和互助性担保公司,建立健全担保机制,提升担保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谨慎投资。
曹黔然(2010)经过对商业性融资担保行业的财务方面、经营方面的不可持续性进行实证分析,又举例分析说明了 M 公司能够一枝独秀的原因,总结得出商业性融资担保行业可以发掘自己的内生优势,通过开展过桥融资业务突破财务限制,政府应该适当放松政策,允许融资性担保公司兼营小额度贷款业务。
刘建(2011)通过总结分析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现状的原因,指出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信用融资担保机构的作用不容忽视,分析了现今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的盈利模式,提出了实现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长久、持续发展的思路。
尚尔霄(2013)研究了融资担保行业与银行、中小型企业的逻辑关系,分别探究了融资担保行业运行模式、经营效率和风险管理三个问题,提出要从融资担保行业运行模式创新、经营效率创新和风险管理创新三个角度实现融资担保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阐述了论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融资性担保相关理论分析。本章阐述了融资担保的基本含义,指出融资担保在中小型企业融资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总结了融资担保行业几种主要的运行模式及各种模式的优缺点。
第三章,河南省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发展现状。本章阐述了我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省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现状,指出我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性,从而进行进一步分析。
第四章,河南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本章进一步从政策监管、银行、中小型企业、融资担保公司自身几个方面来找出上文所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加以分析,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五章,实现河南省融资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本章针对第四章所分析的融资性担保公司面临的问题原因,基于政策监管、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自身的基础上,提出对实现河南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本章针对上文做出结论,并进行作者展望。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文献归纳法
文献归纳法主要通过检索与本文研究融资性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融资担保理论,经过对其整理、总结并加以分析,归纳总结出对本研究有用的理论观点,利用这些理论观点使本文的研究更加的深入。
(2)归纳演绎法
在归纳现行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基本运营模式上,采用演绎的方法提出合适的运营模式来实现担保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1.4.2 创新及不足之处
目前国内对担保行业的研究大多数是针对整个中国来分析的,而且多数分析的是我国担保行业的风险控制和法律监管方面,对于一个地区的融资性担保行业如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文献较少,尚没有关于河南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文献,本文通过对河南省融资性担保行业的研究,具体分析了河南省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从政策监管、银行、中小企业和融资性担保行业自身这四个影响融资性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因素的角度总结分析担保公司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原因,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探讨了实现河南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通过政府等四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改变我省融资性担保行业所面临的困境,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我省融资性担保机构长久、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由于自身学问和能力有限,在文献的选取、文章的组织架构、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所提出的政策建议等方面肯定存在一定不足,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实现河南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带来一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