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工程论文 > 航天工程论文

网络环境下航天科技情报系统的设想和建议

来源: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张传军;侯宇葵;杨翠波
发布于:2020-02-07 共7762字
航天科技论文推荐最新范文10篇之第十篇:网络环境下航天科技情报系统的设想和建议 
 
  摘要:文章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航天科技情报服务中出现的信息收集广度和精度难以满足、情报服务难度加大、情报人员精力投放比例不合理以及情报产品时效性差等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对情报信息在推动科研创新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集网络信息资源采集、各渠道资源整合、信息资源初步分析和分类、协同工作平台等功能为一体的航天科技情报系统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科技情报; 科技信息系统; 情报服务; 网络环境;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and challenges to the aerospa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rvice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such a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ange and precision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increasing information service difficulties, irrational proportion of intelligence personnel energy and poor timeliness of intelligence products.The paper then discusses the role of intelligence and information in promo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nd proposes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such as establishing a complete set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which integrates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llec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of various channels, preliminary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collaborative working platform.
 
  Keyword:
 
  STI;STI system;information service;network environment;
 
航天科技
  航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程度普遍被认为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因此世界上有条件的国家都在倾力进行研究开发, 尤其是美、俄、日、欧洲等国家和组织。航天科学与技术正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 利用国外先进的航天技术经验, 不仅能给我国的科研人员带来灵感, 甚至能给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发展带来蛙跳式的进步, 因此航天科技情报在科研生产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充分满足科研人员对航天科技情报的需求, 是摆在每个航天情报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1网络环境下航天科技情报服务面临的挑战
 
  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航天科技情报的需求, 航天科技情报的需求日益旺盛。为了充分了解科研人员的情报需求, 笔者对与航天科技信息服务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 发现科研人员对科技情报的需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为情报服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1信息渠道纷繁复杂, 收集广度和精度难以满足
 
  据调查,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 信息收集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传统的纸质文献和会议文献等相比, 广大科技人员主要从互联网搜索、到单位文献资源服务部门查阅、在单位内有关网络搜索、去高校或公立图书馆检索等几种渠道收集情报资料。其中网络是利用最多的信息渠道。
 
  要完整准确地把这些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转变为科研生产中的有用情报, 这对情报人员的信息收集广度和精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为航天技术涉及众多学科和专业, 而每个型号的成功研制与发射及运行需要多学科和专业的相互配合, 所以航天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各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发展。科研人员在航天技术方面的情报需求所涉及的学科和专业种类本来就非常繁多, 情报人员已经面临众口难调的情况, 如果相关信息主要通过互联网搜集, 那么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更会让情报工作人员顾此失彼。
 
  1.2情报出现泛化情况, 情报服务难度加大
 
  多年前, 由于信息传播方式单一, 只要情报工作人员将图书馆中的纸质资源或数据库中的文章翻译出来提供给科研人员, 就是一份深受科研人员欢迎的情报;如果能编写出综合调研报告, 更是让科研人员获益匪浅。
 
  几年前, 笔者曾编辑《情报参考》等刊物, 并主动将信息资源推送到科研人员的桌面, 科研人员随时可以查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但由于科研专业人员关注的主题专一, 与情报工作人员相比, 往往他们所掌握的主题信息更及时、更完整全面。而且年轻的科研专业人员学历高、外语熟练程度也高, 所以即使情报工作人员像过去一样及时地把相关信息翻译出来或汇集起来, 也很难满足科研专业人员的需求。
 
  由于科研人员已能方便地使用互联网以及内联网上的数字资源, 并且他们的检索技巧也在逐年提高, 所以信息检索早已不再是情报工作者的专利, 可以说科研人员已具备了一定的情报专业知识。因此, 他们一旦向情报人员提出情报需求, 这个要求就不再是简单的检索、汇编、翻译的问题, 而是他们在经过情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精准问题。情报人员接到这样的问题, 必须对该问题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整理, 再进行消化、理解、分析, 最后才能提出他们所没能关注到的信息情报。情报人员消化、理解、分析了这一问题后, 就能检索出科技人员关注到的信息情报[1]。
 
  1.3情报人员工作精力投放分散, 强度增加
 
  网络环境下出现的信息爆炸往往使情报人员在信息检索和收集方面应接不暇, 检索范围扩大, 检索时间延长。而且随着收集量的不断增加, 情报人员在信息筛选、整理、翻译、汇编等初级情报服务阶段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而科研人员对情报需求的时效性强, 情报人员精力有限, 因此只能在理解分析和报告编制这个增值阶段减少精力的投入。各单位从事科技信息研究与服务的人员编制少, 却承担着项目研究、刊物编辑、信息服务等多项任务, 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因此, 从业人员即使想提高信息研究项目的深度, 提供高层次的信息服务有时也是有心无力。根据调查统计, 在网络环境下以传统方式提供情报服务时, 情报人员呈现出8/2漏斗工作状态:80%的时间用于信息收集和加工, 20%的时间用于情报分析。这是不合理的, 这种方式增加了情报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 并没有提高情报产品的质量。
 
  1.4网络信息瞬息万变, 情报产品时效性差
 
  网络信息瞬息万变, 虽然可以利用现有的各种强大的搜索引擎, 但结果往往是在情报人员编写或者翻译的某个专题报告或文章, 还没来得及递交到科研人员手中或刚刚发布时, 互联网上又有新的相关信息出现。更有甚者, 网络上常常爆传国外某个网站曾出现过某种重要信息但已被该国官方屏蔽, 而我们情报工作者对此却一无所知, 因为以传统的检索和收集方式, 情报人员对网络资源关注的时间和程度都非常有限, 不可能及时全面地掌握所有相关信息。
 
  1.5各单位对情报的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 情报研究工作被视为科研生产工作的辅助工作, 实质上, 作为科研生产工作的一部分, 情报工作的确做出了不可缺少的贡献。辅助工作并非对情报工作的轻视, 而只是表明了情报工作在整个科研生产工作中的分工。人们对市场意识、用户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的认识不够, 没有真正认识到情报研究的重要作用。
 
  2发展航天情报工作, 助推科研创新
 
  航天情报工作包括课题研究、文献研究、科技查新以及专题咨询研究工作, 等等。情报工作离不开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分析, 它是对信息的深加工。情报研究是针对特定课题 (或问题) 和需要对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定向选择和科学抽象的一种研究活动, 它主要由课题选择、情报搜集、情报处理、情报研究、成果表达和成果评价构成。科技查新工作通过专业的文献检索和判断分析, 帮助航天科研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对科研项目和高科技产品中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做出甄别, 使其在选择立项及奖励时减少了盲目性, 有了可凭借的文献依据。任何科研和企事业单位在其产品或技术的创新过程中, 都需要了解当前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知识产权分布状况, 查清创新项目在国内外是否已有人研发过, 目前国内外该领域的科技发展水平、研发方向如何、是否已研发或正在研发、研发的深度及广度、已解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等。航天情报工作也不例外, 这些工作的完成要与航天情报信息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情报信息工作的深度直接影响科研创新的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情报信息工作只有不断发展, 不断创新才能有助于科研生产, 有助于科研创新, 有助于航天创新工作[2]。
 
  2.1知识创新能力
 
  目前, 由于网络的便利, 各种文献信息数量增大, 要对其有效利用是非常困难的。因此, 各种航天科技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以及领导的决策都需要航天情报工作有力的支撑。信息的有效重组是在对源信息所含知识进行科学分析而得出新的信息, 它是实现信息增值的过程。而这种信息知识创新能力的高低体现了现代情报研究人员的综合素质。它包含情报意识、情报活动能力和情报专业研究的基础知识。它反映了情报研究人员对本专业科技领域发展动向的反应能力、洞察和捕捉信息的能力、高度整合加工信息能力以及掌握各种技能的能力。有效的知识创新不仅可以帮助领导做出方向性决策, 还可以使科研人员选准创新项目、避免重复劳动, 还可以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 提高工作效率, 加快科研工作的进程。
 
  2.2提高情报分析整合的能力
 
  由于信息量剧增, 可用资料也会相应比较多, 航天情报也是如此。通常搜集到的情报课题其有用信息都是零散的, 需要对信息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分析, 去粗取精, 而不是简单地把各种搜集到的情报信息整段地组合在一起形成报告, 这种组合形成的报告不仅篇幅增大而且可利用性降低。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情报分析, 需要加强情报人员的培训, 使他们不仅可以掌握较常用的比较法、归纳法、综合法和典型分析法, 而且应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 如系统分析法等, 以提高情报分析整合能力[2]。经过这样的过程, 整理后情报研究报告形式上更加短小精悍, 内容上更突出研究的主题, 更加有利于有针对性的项目创新点的挖掘。在这一方面, 航天情报工作还有很多路要走。
 
  2.3情报信息工作模式
 
  航天文献情报人员嵌入到科研项目中或直接参与各种工作方针和规划的制定, 成为其组成部分, 这种嵌入式工作方式应是航天文献情报部门未来的基本工作模式。可使情报人员了解有关航天科研与生产项目的具体内容, 使航天情报研究有的放矢。从项目的调研、论证、立项、开展研究, 到最终的结题, 整个过程需要大量深入细致与快速的情报信息。这项工作对于研究人员费时费力, 而情报人员对各类信息的整理、分析与研究可提供全程的、持续的、深入的工作, 因而可及时准确找到项目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3]。这种方式虽然较为理想, 但受各方面因素制约, 此项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需要各相关部门协力解决, 尤其是领导层的大力支持。采用嵌入式工作方式需要多部门间的合作, 各部门可各取所长, 提高研究的准确度和深度。而合作的成功需以加强交流为前提, 网络为情报人员提供了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交流环境。充分利用这种优势, 加强与各单位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才能更好地发挥情报人员服务于科研, 助推航天科研的创新作用。
 
  2.4需求牵引与自主研究相结合
 
  为航天科研型号现实需求服务应该是航天情报研究部门追求的目标, 这样可以使航天情报研究信息的使用价值和作用得到尽可能的提升, 而不会造成盲目选题, 脱离实际研究需要的情况发生, 这无疑是一种正确的决定, 也是情报部门多年的努力方向。但情报研究的本质在于发现新动向, 研究新技术和新理念, 把握新趋势, 从而为科研、管理和决策开拓新思路。当前巨大的信息量使情报人员能更加全面有效地跟踪分析国内外技术状况, 发现新的最富时效性的有用信息, 因而产生自主深入研究的活动。通过对大量新信息的筛选、分析和判断, 撰写成预测新技术的情报研究报告, 可以产生巨大的借鉴作用, 更加体现情报的价值。因此把现实需求与自主研究相结合, 将会更加主动地服务于科研生产, 引导科研创新。
 
  2.5加强科技查新
 
  科技创新是不能封闭发展的, 为适应航天发展新趋势, 应广泛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 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力度。科技查新工作的意义所在正是鼓励航天科学研究和技术的自主创新, 避免低水平重复, 提高航天科研和创新的效率。科技查新不仅为科研立项的成果评价提供文献依据, 同时还应不断拓展它的工作领域, 如新产品项目、创新基金项目、专利以及专利侵权等, 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2]。
 
  查新过程离不开与用户的沟通, 随时了解用户的查新需求, 主动与相关企业、用户及专家联络沟通, 并建立多方良好的协作关系, 做到互通有无, 才能使查新项目的内容与技术要点更加精炼, 更加准确直达主题, 才能更加有效地协助检索, 为查新项目的圆满完成打好基础。
 
  查新人员应把每一个查新项目作为学习的机会, 多向专业人员请教, 注重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 同时不断学习新的检索方法,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4]。
 
  3建立专门航天科技情报系统的设想和建议
 
  为了分析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应对航天科技情报服务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挑战, 需对国外一些先进国家的相关情况进行调研。调研发现, 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等通过信息技术尤其是数据挖掘技术在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应用, 促进了技术创新并保持对外界敏锐的洞察力, 其积极推行科技创新、情报先行的模式值得借鉴。
 
  由于保密的原因, 数据挖掘技术在国外国防军事领域中的应用目前未见报道, 但随着近年数据挖掘技术在美国、日本等国企业管理领域的兴起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情报工具逐步为各国所认识。数据挖掘技术已涉足汽车制造业 (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本田汽车美国公司等) 、银行和金融业、商业服务业 (MMA, Tixis Technologies公司等) 、能源和公共事业 (法国国家电力、美国通用电气、KeySpan公司、Salt River Project等) 、政府 (加拿大环保署等) 、医疗服务 (印度卫生部、丹麦国家卫生委员会等) 、传媒 (DDB Matrix公司、SaskTel公司、Guideposts等) 、零售 (可口可乐、摩托罗拉等) 、运输 (LOT波兰航空公司、美国西部航空公司等) 等领域, 尤其是跨国公司 (如西门子、三菱等) 。
 
  现在, 国内一些单位和企业也认识到数据挖掘技术对情报获取的重要性, 数据挖掘技术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公安情报系统、企业情报系统 (中国网通集团研究院、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中国银行、宝钢等) 均已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情报获取和分析领域。但数据挖掘技术在航天科技领域的应用未见报道。
 
  为此, 本文提出将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应用到航天科技情报工作中, 利用信息技术方面的成果, 建立一套专门的航天科技情报系统, 解决在网络环境下航天科技情报服务中出现的信息收集广度和精度难以满足用户需求、情报人员精力投放比例不合理以及情报产品时效性差等问题, 促进航天科技情报的发展, 为航天战线上的广大科研人员服务, 促进航天创新工作。
 
 
  图1 航天科技情报系统工作流程   
 
  3.1航天科技情报系统工作的流程
 
  结合航天科技情报的需求和特点、情报服务的经验以及情报服务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 可建立一套专门的航天科技情报系统, 从网络资源检索、采集/抓取、内外网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及利用、情报研究协同工作等方面辅助航天科技情报工作的开展, 见图1。图1中自有资源为除网络渠道外通过其他渠道所获得的资源, 即特殊情报渠道获得的资源。
 
  根据航天科技情报工作的特点和科研人员的需求, 确定监测需求, 初步选取监测对象, 包括内容监测和目的站点监测。利用情报采集技术 (如网络爬虫、信息雷达等) , 对下载服务器下达获取指令, 服务器将对相关数据进行获取, 形成本地化数据库[4]。
 
  对于获取的数据, 采用数据预处理等技术进行有效数据提取, 将其进行数据集成, 形成航天科技情报领域的监测数据库, 为监测分析做准备。然后结合监测需求, 运用技术组群识别、关键技术识别、情报挖掘技术等对监测数据库和所拥有的本地化数据库进行初步分析, 形成监测分析结果, 提交给情报工作人员。
 
  情报人员再根据自己的经验, 对监测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深层次的分析, 在相关领域形成情报信息的监测分析报告或情报简报, 提交给该领域相关方面的专家或主管领导审批。
 
  专家及主管领导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对分析报告进行评估, 再将评估意见反馈给情报人员, 对监测报告进行修订, 形成最终报告, 有效展示最终报告。
 
  这样根据情报人员的需求定期 (或实时) 对相关信息进行检索、初步分析, 可以解决信息的时效性问题, 同时节省情报人员在检索方面投入的精力。
 
  3.2对功能模块的要求
 
  3.2.1 采集模块应满足检索广度和精度的要求
 
  采集功能模块主要功能应包括:对指定网站和关键词/组合关键词的相关信息进行定期 (或实时) 跟踪和采集;对所采集的信息资源进行初步处理, 如分类、标引、整合。采集模块的功能应该满足广度和精度两方面的需求[2]。
 
  在广度方面, 通过关键词/组合关键词, 利用现有搜索引擎, 采集覆盖面能涵盖绝大部分网站内容 (如门户网站、行业网站、Web服务器日志文件、邮件等) 和多种保存格式 (如PDF, WORD, PPT等) 的内容, 能通过词典定义等方式对不同语种 (主要是英语、俄语、法语、日语等) 的多种信息进行定期采集[2]。
 
  在精度方面, 要求能对指定网站 (如指定免费网站、收费网络数据库、需注册才能浏览或下载的网站等) 进行实时的跟踪和采集。
 
  3.2.2 对信息处理功能模块的要求
 
  信息处理功能模块主要功能应包括:①对多个来源的信息资源 (如从网络采集的资源、内网资源以及其他渠道的资源) 进行信息查重、整合。②对所有信息按照情报需求和制定的规则进行分类、聚类, 将收集的信息有序化。③将不同类型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转换, 然后对已经有序化的信息进行标引, 生成关键词、摘要。④形成内部资源数据库。信息处理功能模块应能实现对同类信息资源的初步分析, 如数据对比、相同内容对比等。
 
  3.2.3 对情报协同工作功能模块的要求
 
  情报协同工作功能模块应是为方便情报工作人员开展情报工作而搭建的平台, 其功能包括:①辅助情报工作人员开展日常情报工作, 如简报工作。②辅助情报工作人员开展专项情报工作。③有利于情报工作人员资源管理与共享, 以及工作交流。④有利于情报工作的管理与实施。
 
  具体要求包括:①建立个人工作平台、内部资源数据库、工作组 (课题组) 平台、工具库等情报工作辅助工具等。②确保资源检索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检索结果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如支持模糊检索、多重检索、多条件组合检索等[4]。③确保对情报工作每个流程的有效监控, 包括对内容监控、进度监控、质量监控。④带有辅助翻译工具, 可构建专业词汇库, 具备词汇记忆功能。⑤带有多种情报工作的辅助工具, 如报告生成工具及其他的统计分析工具等。
 
  3.2.4 对情报工作发布功能模块的要求
 
  情报工作发布功能模块要实现对情报工作成果的发布。具体要求:①支持自动发布与人工发布功能和最新推送服务。②应具有情报知识树分类导航、情报预警、多途径检索、最新推送服务等功能。③支持用户评价及反馈功能。
 
  4结束语
 
  结合情报信息在推动科研创新工作中的作用的讨论, 提出了集网络信息资源采集、各渠道资源整合、信息资源初步分析和分类、协同工作平台等功能为一体的设想建设航天科技情报系统, 可以有效解决航天科技情报人员面临的资源收集广度和精度方面的难题, 情报工作人员精力投放不合理的问题以及情报产品时效性差的问题。同时通过协同工作平台, 可以充分了解科研人员的情报需求, 使情报服务更贴近科研人员的实际工作, 还可以利用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 提高情报产品的质量, 促进航天科技工作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吴华珠.立足科技查新开展企业竞争情报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20) .
  [2]高智琛.情报信息工作与科技创新刍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11) .
  [3]朱祥枝.科技信息机构业务定位和人才队伍建设探讨[J]情报探索, 2008 (11) .
  [4]赵玉洁.网络环境下的地方科技信息服务工作[J].河南科技, 2006 (6) .
点击查看>>航天科技论文(优秀范文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原文出处:张传军,侯宇葵,杨翠波.网络环境下航天科技情报服务系统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01):86-89+6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