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宏观经济学论文

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的来源及相关问题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1-03 共2785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来说,它的研究对象是宏观经济活动过程,考虑总收入、总体就业水平等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宏观经济学包括三大要件,即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宏观经济理论又包括经济周期理论、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消费函数理论等;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的目标、工具、机制,还包括经济政策的实施和效应.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则是用于理论验证、政策效应检验等.现代宏观经济学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管理.

  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控制理论被广为接受,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微观基础的缺乏.

  二、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的来源

  凯恩斯理论的出现将经济学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领域,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二者缺少联系,界限分明,许多观点截然相反.例如,凯恩斯主义认为导致经济出现失业均衡状态的原因主要在于有效需求疲软,跟不上生产要求.而新古典主义经济思想则认为价格机制是保证市场均衡的决定性因素.传统的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缺少联系.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是以总需求和总供给价格的方式进行描述的,因此并没有明确有效需求问题的本质,没有回答生产需求价格小于攻击价格的原因,没有表明如何决定企业成本收益计算,这些问题与价值决定密切相关.这就是说,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缺少微观基础.经济学家们将微观基础的缺失视为凯恩斯主义的根本性缺陷,消除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之间的隔阂,使宏观经济学获得微观基础是经济学家们的强烈愿望.可以说,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各种力量相互斗争的历史.在斗争中人们认识到,现有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不适宜用来研究宏观领域的问题,必须为宏观经济寻找新的微观基础.这也是当前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命题.

  三、微观基础的基本含义

  微观基础目前已经成为经济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但是,对于微观基础的含义学者们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对于微观基础需要局域怎样的属性、宏观经济学需要怎样的微观基础等根本性的问题也没有做出权威性的回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人为划分出来的学科领域,它们在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研究对象方面都自成一体,二者界限分明,这种情况导致一切将二者联系起来的努力都非常困难.通过为宏观经济提供微观基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两种理论相互脱节的现状.经过综合分析多家观点,我们认为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的含义包含着三大要点.首先宏观经济理论下需要定义个体行为的行为规则,从而使其具有微观个体行为基础,具体包括多种形式,例如风险形式、决策形式等等[1].其次,宏观经济基础需要具有适当的微观结构基础,微观结构基础是由许多重要假设组成的,比较常用的有完全竞争假设、一般均衡分析模式、完全信息假设等,这些假设构成了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宏观经济理论的参照标准.第三,与微观经济行为个体的表述方式相连接,即宏观经济在保证积累的前提下,宏观总体与微观个体之间依然保持密切联系[2].总之,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的目的是要在微观个体行为和宏观总体行为联系起来,使其具有相似性和协同性.从而使宏观总体获得合理的行为载体,通过对微观个体行为的分析来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并对宏观经济理论进行检验和完善.

  四、宏观经济学中微观基础问题的若干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微观基础所涉及的"代表性个体"、"预期机制"、"计量验证"等分析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代表性个体分析模式的问题分析.代表性个体是最为常用的模式之一,其目的是将微观分析加总转化为宏观总量,从而实现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微观基础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发现了这种分析模式中存在的问题[3].第一,作为代表性个体分析模式核心概念的代表性个体的假定就存在问题,因为这种代表主体的代表性意义只存于同质主体当中,但是众所周知,在现实生活中异质主体占有绝大部分,因此,代表性主体的代表性就受到质疑.第二,总量问题.

  退一步说,即使代表性个体假定是合理的,那么该分析模式中的加总行为依然存在问题.由于经济现象纷繁复杂,而且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很难具有绝对意义上的个体行为,因此将微观分析结论直接加总转换为宏观总量的方法在宏观上可能是不成立的,所得结论的精确性也是值得质疑的.第三,从物理经济学来看,社会个体是数量庞大,千差万别,代表性个体分析很难穷尽每个个体的行为和信息,因此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且由于社会个体情况复杂,仅从微观个体性质出发来推断宏观经济性质也必然出现较大误差.

  2.理性预期分析模式的问题.理性预期分析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建立起了桥梁.新古典学派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应该建立在个体行为最优化的的基础上,经济主体根据对宏观经济的判断选择最合理的行为.理性预期假说把经济人看成是对市场拥有清晰合理把握理性人,认为他们知道市场状态的真实情况,可以在明确的信息和目标条件下做出最优决策.该理论还认为,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对宏观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新凯恩斯学派也吸收了理性预期假说.后来,卢卡斯在理性预期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货币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原因是理性经济人没有预测到货币量变化.但是,实践经验所得到的数据多数都不支持这种理论.研究表明就业和产出的变化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具有很大的惯性.后来经过学者的努力又形成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该理论对理性预期理论进行了一些修正.理性预期分析模型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几乎是不存在的,个人只往往能在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后才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调整,而作出前瞻性的预期是非常困难的.

  3.计量验证分析模式的问题.经济学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是利用实证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往往通过引进或者建立函数模型,对经济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进行检验.由于数学本身具有严谨科学的特征,因此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对经济学问题进行演绎推理被认为是一种符合逻辑分析方法,用该方法得出的经济规律也容易被学界所接受.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问题.首先,关键要素的量化问题.在社会经济当中,许多关键性的要素是难以被量化的,例如政策法令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其次,随意性比较大.在计量验证分析中,许多要素信息的选择是由研究者主观确定的,因此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第三,前提假设存在问题.在经济模型中前提假设往往脱离实际,存在理想化的问题.

  五、结语

  在宏观经济学中微观基础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一大难题,本文对微观基础中的三个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当然这些分析还是粗糙的和浅显的,有的地方甚至存在争议.但是对于这样一个领域,需要大家勇于探索,从多个方面为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建设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姚先国,陈伶俐关于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若干问题[J].商业研究,2010,(4):5-9.

  [2]侯明亮.西方经济学流派对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的辨析[J].晋阳学刊,2012,(6):54-59.

  [3]李石新.从微观基础研究到宏观基础研究:后瓦尔拉斯主义的兴起[J].国外社会科学,2010(1):53-5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