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描述
中国外汇储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巨额贸易顺差;二是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大幅增加;三是外国贷款的持续增多;四是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热钱”流入。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收支连年顺差,国际范围内对中国形势的看好也导致大量外资流入。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外汇储备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实现了跳跃式增长,具体数据将在表1中体现:
对于表1,需要特别指出的几个时间点是:2006年2月,达到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上升到全球第一;2008年4月,达到17600亿美元,超过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G7的总和;2009年四月,则突破了200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个超过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独占全球外汇储备30%.2013年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82万亿美元。这一数据相比2012年末增长了5097亿美元,年增幅也创出历史新高。
二、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和规模结构分析
中国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资产为主,其主要原因是如下几个:
1、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经济活动要以国内经济为主,虽然美国占国际贸易的比例很大,但是与美国庞大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仍然比例很低,远远低于日本、德国、瑞士的相应指标,后者三国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外向型的,其货币价值容易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干扰而大幅波动,不利于保值;2、除美国外,日本、德国、瑞士的央行拒绝其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扮演更重要的作用;3、美元是历史形成的国际支付手段、交易中介、价值储藏手段;4、国际贸易中2/3以美元结算;5、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批发交易绝大多数以美元交易,各国央行的金融操作也是主要采用美元;6、各大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资产;7、国际银团贷款和国际债券市场的绝大多数交易都是美元或美元债券。
规模分析。
截至2006年2月底,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总额为8537亿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截止2008年4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到1.76万亿美元,比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的总和还多,有学者认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的总和。随后,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上升,截至2008年9月末,达到创纪录的19056亿美元。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美元、欧元、人民币汇率的波动,2008年10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降至1.89万亿美元以下,为自2003年年底以来首次下降,截至2008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达19460.30亿。2009年六月,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了2万亿美元,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外汇储备超过2万亿美元的国家。至2013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8212.9亿美元。
人民币汇率曾经采用盯住美元的做法,在人民币/美元购买力平价失衡、全球预期人民币将会相对美元升值的情况下,大量美元热钱涌入中国换取人民币,以求收买廉价资源并获得汇率波动收益。中国央行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不得不大量买入美元,加剧了中国外汇储备问题,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统计表明,2004年约有1000亿美元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人民币的汇率2005年7月21日改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另一方面,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9月底,中国已超过日本,持有美国国债达5850亿美元,成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
我的看法是,中国不应再用外汇储备来买美国国债,因美国未来的形势不明,应尽快实现分散投资,例如增加购买欧盟的债券。中国的外汇储备还可能在协助解决金融危机上扮演更多新角色,更重要的是,中国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外汇储备不能再以每年3000-5000亿元或者更多的速度增长。
三、大量外汇储备带来的利弊影响分析。
外汇储备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二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三是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汇率以及维持本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1、损害了经济增长的潜力。我国外汇储备流入的超常增长代表着超常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如果持续下去,将损害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2、带来了较大的利差损失。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若拥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再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此损失将会更严重。
3、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我国每年要引进外商投资,则国家要提供税收优惠;同时我国又持有大量的闲置外汇储备,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借钱给外国人花,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
4、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5、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据IMF的规定,外汇储备过多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
四、为改善我国外汇储备提出的几点建议
1、外汇储备的规模应当适度。
首先需要定义何为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关于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至今也没有各国应该保持多少合适的同一指标。就我国来看,外汇储备的规模应当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进口用汇的需要。鉴于人民币不是国际硬通货,我国只能通过持有外汇储备来应对净出口为负值时的情况,按照《国际金融》教材中的理论,满足三个月的进口额是衡量一国外汇储备适度的重要标准。虽然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我国的近几个月的顺差额在不断下降,但是中国外汇储备的总体规模还是过于庞大,使我们要面临很大的风险。
所以,针对现在国际经济衰退的情况和我国人民长久形成的”防患于未然“的思想观念,外汇储备满足六个月的进口需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干预外汇市场的需要。为了平抑短期内的汇率波动,国家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入市操作,其数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与市场交易吞吐量和汇率波动幅度。参考国际经验,同时按照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将其比例确定为该国外汇市场交易额的15%.
(3)国际政治军事的需要。因为从经验和实际上看,国际政治军事因素对国际储备需求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国际政治和军事风险应该在储备需求决定上占有关键而重要的位置。国际储备规模应该与一国发生国际政治军事风险的概率和程度成正相关。发生的概率越大、冲击的程度越深,则需要持有国际储备的规模就越大。
因此,我国的外汇储备应当在综合考虑以上几个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一个适当的数量,防止在面临金融危机的前提下我国的外汇储备面临成本过高,风险过大的问题。
2、扩大外汇储备的运用范围,提高外汇储备的使用率
(1)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黄金储备。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黄金非货币化的实施,各个国家已经将黄金储备降为二级储备,黄金储备在我国国际储备中所占的份额非常低,仅占我国国际储备的1.2%.因此,作为硬通货,适当的增加黄金储备,有助于改善我国国际储备结构,也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汇率风险,有助于人民币的币值稳定。
(2)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实物储备。将一部分外汇储备用于进口国内紧缺的能源物资,建立战略物资储备,创新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模式。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于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应当根据国际形势变化情况,选择价格波动的有利时机,积极扩大采购,进行战略性储备。进一步拓宽国家外汇储备的用途,分散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风险。
(3)将部分外汇储备应用到国内建设。通常外汇储备是储存在其他国家银行的,往往由于汇率的风险使其大受损失。我国应把一部分外汇应用于提高我国的居民生活水平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向商业银行注入外汇资本金,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3、加强外汇的结构管理
出于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盈利性等因素的考虑,我国改变了原来的盯住美元的货币政策而实施”一篮子“的货币政策,灵活性大大提高,安全系数也随之升高。但我国货币政策的体制仍然很不成熟,当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重还是非常之大。因此,我们更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适合我国经济现状的外汇储备结构。在”一篮子“的货币中加大欧元和日元的比重,同时,由于我国对亚太地区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密切,外汇储备中也应当适当的增加韩元、新加坡元、港元等货币的比重。
参考文献:
[1]张长全,蒋少华,陈洋林。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影响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8)。
[2]史祥鸿。基于现行汇率制度的外汇储备规模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8,(7)。
[3]祝恩民。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与对策[J].辽宁大学学报,2007,(11)。
[4]魏章友。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8,(9)。
[5]郑良芳。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