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宏观经济学论文

1994年-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历史回顾及效果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6-23 共2067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ic policy)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经济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原则、做出决策和采取的措施。宏观经济短期分析的基本内容是经济波动,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地平抑波动,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与首要目标相关的其他三个目标分别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二、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历史回顾及效果分析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1.1994 年 -2012 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回顾
  
  1994 年 -1997 年,面对我国由经济转轨而带来的严重通货膨胀问题,我国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双紧”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并最终顺利实现了软着陆。1998 年 -2003 年,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其中积极财政政策适度的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积极”的货币政策作用相当微弱。2004 年 -2007 年,我国采取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达到了稳定物价和抑制通货膨胀的预期目标。2008 年 -2012 年,我国采取的是稳健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到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刺激经济复苏。
  
  2. 1994 年 -2011 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定量分析
  
  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 GDP 增长率的影响为例,采用表 1 中数据并利用 stata12.0 软件进行最小二乘回归检验。所列方程模型公式(1)所示:。

论文摘要
  
  由表 2 实证结果可知,回归方程 R2为 0.6427,数值较高说明方程拟合度较好,结果能够反映实际问题。从解释变量系数来看,FC2即财政支出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一方面说明该变量在样本区间范围内,对我国以 GDP 增速衡量的宏观经济未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一实证结果也受到样本区间取值范围以及其他变量的影响。此外,FR2、M22两个解释变量均在 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两个变量的实证结果较为可靠,从系数分别为 0.0069、0.0037 可以得到结论:财政收入、货币政策 M2 增速对我国 1994 年 -2011 年间GDP 的影响呈倒 U 型分布,如下图所示:。

论文摘要  
  由上图可知,财政收入、M2 增速对 GDP 增长率的影响为“两头高、中间低”的状态,呈现“微笑曲线”分布。这说明无论对于财政收入还是 M2 增速来说,都存在一个阈值,超过阈值之后,两者对 GDP 增长率的影响为正向促进,而在未超过阈值时这一影响为负向。这体现了财政收入和货币M2 政策在实际操作中,欲对 GDP 增长率产生正向影响。此外,由 FR2系数值较 M22相比更大来说,所反映出的实际情况是财政政策在 1994-2011 年间对我国 GDP 增长率的影响更大。
  
  三、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总结过去的 2013 年,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还是不错的
  
  去年上半年整体经济下滑的压力较大,而在下半年经济有所回暖。展望 2014 年,我们还需从多方面加以努力才能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
  
  1.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2014 年,我国应该继续采取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稳固增长。财政政策减少财政预算赤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结构性减税,继续严控“三公”支出,同时保证与民生相关的支出如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教育支出等平稳增长。而货币政策方面同样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不放松也不收紧,综合运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工具组合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以保持适度的流动性。
  
  2.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全国两会强调“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是 2014 年需要把握好的原则和政策取向之首。当前我国仍然存在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因素,比如经济体制机制的弊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自然资源的流逝,环境污染的隐患,资源分配不均,城乡贫富差距明显等。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利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与市场自身调节相结合,才有可能把这些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好,以推动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外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立足于国情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不断面向世界市场与国际接轨,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水平与层次大幅提升,“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正是在国家外汇储备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以及国内市场和资源受到限制等宏观经济背景下所提出,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深化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走出去”战略的贯彻实施亦能促进经济发展水平与层次的提高:通过“走出去”战略,我国企业可以获得更多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在获得先进技术和资金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对外投资和引资的相互配合,能够促进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链的地位,逐渐扭转我国“世界工厂”的加工地位,进而优化国家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这都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层次与水平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原毅军主编.宏观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宋立.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几点看法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1(09).
  [3]林红斌.聂良.试析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J].审计与理财,2011(03).
  [4]丛明,朱乃肖.2009年经济形势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分析[J].财贸经济,2009(12)
  [5]丛明.2011年经济形势与 2012 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