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宏观经济学论文

货币均衡视域的凯恩斯经济学认识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18 共4607字
论文摘要

  理论经济学研究中存在大量关于 “回归凯恩斯”的研究文献,这些文献的共同点是反对以 IS- LM 模型为核心的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经济学的解读,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凯恩斯的重要贡献是将不确定性置于经济各阶段的中心,强调历史时间,即时间只能是从过去到未来,单向的,而且均衡的调整是在时间中进行的,不是瞬间达到的。在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中概率法则不适用,货币、传统和契约的存在有了额外的重要性 ( Davison,1972) .另一类研究认为凯恩斯革命的意义在于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即从以交换和资源配置以核心的瓦尔拉斯范式向以生产和社会关系为核心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范式的的回归 ( Pasinetti,2007) .

  本文认同这类文献的看法,同时认为凯恩斯是在对 “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中提出了另一种一般均衡理论---货币均衡理论。凯恩斯 《通论》 ( 2005)在第十七章中以货币和货币利息率的论述为要点,表明了异质资本品加总的方法,揭示了国民收入核算统计变量的真实含义,《通论》的革命性体现在对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否定和对新的均衡理论的倡导。本文认为理解这些要点对于理解凯恩斯的经济学革命是关键的。

  一、从微观到宏观:新古典经济学难以实现的跨越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构建了总量生产函数,并把宏观经济学完全建立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和索罗增长模型基础上,试图实现从微观到宏观的跨越。然而正如 “剑桥资本争论”所揭示的,总量生产函数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逻辑缺陷。

  ( 一) 资本加总问题
  罗宾逊 ( 1953) 最早指出了新古典总量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加总问题。由于不同资本品特性不同,量纲也不一样,只能用价值量进行加总。确定资本的价值量必须事先确定利息率,而根据新古典分配理论,利息率 ( 即资本的边际产品) 是由生产函数中的资本来决定的,因此,这里需要首先知道资本的数量。这就出现了循环推论。因此在新古典总量生产函数的框架内,无法加总出资本总量。

  ( 二) 技术再转折问题
  斯拉法 ( 1963) 表明,即便忽略资本加总问题,总量生产函数本身仍有其他逻辑悖论。根据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命题推论,资本与劳动之间存在单调的替代关系,即随着利息率 ( 资本品价格) 的下降,厂商将倾向于使用资本代替劳动,即采用更加资本密集型的技术,从而更低的利息率 ( 利润率) 与更高的资本 - 劳动比相联系,这种技术的替代被称为技术转折。问题在于,当把资本品的统一利润率( 或利息率) 的瓦尔拉斯均衡条件加入原有的表明各个市场供求均衡的联立方程时,资本和劳动之间不再是单调替代关系。即随着利息率的下降,厂商起初会选择资本更密集的技术,但当利息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厂商将可能重新选择更加劳动密集型的技术,从而出现了技术再转折,违背了新古典总量生产函数的基本命题。

  上述逻辑矛盾使新古典经济学从微观到宏观的跨越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境。相反,凯恩斯在 《通论》第十七章对货币的自己的利息率的阐述提供了资本加总的工具,从而可以不使用新古典的总量生产函数,得出了另一套解释宏观总量之间关系的理论。

  二、货币利息率: 从微观到宏观的桥梁
  
  ( 一) 货币资产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货币仅仅是一种交易媒介,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它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货币本身并无价值。在 《通论》第十七章中,凯恩斯首先认为并不是只有货币才有利息率,任何一项耐久性资产都有自己的利息率,而货币作为一种价值贮藏手段,是资产的一种。凯恩斯指出 “货币利息率只是一笔为契约合同所规定的将来支付款项超过其现值的百分比。”因此可以推论,每一种耐久性资产都有一个用自身衡量的利息率,即自己的利息率。自己的利息率可以用资产期货价格与现价的差额来表示,即:

论文摘要

  其中,Pt +1表示资产在 t +1 期的价格,Pt表示 t期的价格,i 是资产自己的利息率。资产的期货价格与其收益有关。一项资产的收益由三部分组成: ( 1)q,有些资产直接参与生产或提供服务,直接增加产出或提高消费者效用,这一部分用 q 表示; ( 2) c,资产持有人在持有资产时需要对资产进行维护,或资产自身的折旧等因素造成的持有成本,这部分用 c表示; ( 3) l ,资产的灵活性贴水,即资产持有人发现其他更有利的投资机会时,将投资由这一资产转移到其他资产的便利程度。因此,一项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收益是:R = q - c + l因此,虽然每一种资产都有自己的利息率,但不同资产由于自身特点不同,其 “利息”的组成结构也不同。比如正在使用中的工具资本 ( 一台机器)或消费资本 ( 一栋住宅) 的特点是其产值 q 超过其持有成本 c,而其灵活性可以忽略不计。而货币的特点是,其灵活性贴水 l 远远超过其持有成本,而其产值 q 则为零。

  凯恩斯在 《通论》中特别强调货币的核心作用,认为货币是过去与未来之联系,并且货币的利息率在限制就业量的水平上起着特殊的作用,因为货币利息率规定了一个标准,即一种新的资本资产要被生产出来,其边际效率必须达到这个标准。货币的特殊地位来源于其本身的特性: 一是生产弹性接近于零,即随着需求的增加,社会资源并不能更多的用来生产货币; 二是替代弹性接近于零,当需求增加产量不能增加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并不能由其他商品来满足。因此,相对于其他资产,货币的利息率下降最慢。在金本位条件下,黄金具有上述性质,而在货币经济中,货币的特殊地位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即: 一是资产抵押,即资产抵押作为主要的信用关系是信用货币的生产弹性和替代弹性接近于零的基础,因为货币信用需要资产抵押,货币供给将受到限制,且在资产价值变动时,没有其他资产能够取代货币; 二是现实经济中存在一套完备的契约体系,所有契约都规定货币是履行契约债务或支付的手段,这点保证了货币价值的稳定性。

  ( 二) 货币利息率
  由于每种资产都有自己的利息率,自己的利息率代表的是资本品的边际生产率,没有理由认为这里存在统一的利润率。不同资产的量纲不同,也就无法加总,这正是新古典经济学遇到的加总难题。

  凯恩斯的贡献在于指出我们可以选择任意一种资产利息率作为一般利息率来衡量其他资产的价值。货币的特殊地位使得货币利息率可以支配其他利率,成为 “利率之王”,货币成为衡量其他资产的标准。

  用货币利息率去贴现其他资产的收益获得资产价格,即资本品价格等于收益除以利息率。

论文摘要

  
  其中,Kj为 j 资产的资本存量价值,Rj是其收益,i 是货币利息率。这样,通过采用货币利息率来贴现资本品的价格,就获得了各种资本品的统一的价值单位,并且可以获得统一的收益率或利息率。假设存在社会一共有 n 中资产,社会总资本存量为 K,资本总收益为 R,则有:

论文摘要  

  通过将货币利息率作为一般利息率,我们得到了一种资本加总的方法,同时得到了统一的利润率,即货币利息率。这里的资本存量是使用货币价值计量的。同样,由于收入流量是资本存量的产出,收入流量也是按货币价值进行加总,即用相对价格乘以数量再加总。但是显然,这种总量值会随着所选择作为一般利息率的资产的不同而变化。因此,这种总量之间的关系和新古典一般均衡中的技术没有任何关系。下面我们将分析这种总量的意义。

  三、货币均衡理论: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
  
  假设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存在包括货币在内的 n种资产 ( 或称资本品) .货币作为价值标准,货币利息率作为一般利息率。按照凯恩斯的说法,我们把货币利息率定义为 “由契约规定的,一年以后付出的超过现有货币数量的比例。”因为货币是一种资产,把货币利息率的概念放大到宏观层面,则有:

论文摘要

  
  即,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等于货币利息率。其次假设社会资本存量为 K,资本收益为 R,则有:

论文摘要

  
  即社会统一利润率等于货币利息率。再假设在一个简单经济中,存在资本家和工人两个阶层,则Y = W + R = C + I我们采用 “资本家不消费”这样的古典假设,即有 W = C ,R = I ,则可以证明:

论文摘要

  
  假设工人可以和资本家就工资水平进行谈判,短期来看,资本家是通过一笔预付固定了工资和其他成本支出,要求剩余索取权,但长远来看,这是工人阶层和资本家阶层的博弈,工资份额占总收入的比例一定会围绕一个中心水平上下波动,这个中心就是工资与利润占总收入的固定份额。在一个实际均衡模型中,必然有:

论文摘要

  
  即,均衡时统一利润率、经济增长率、资本积累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都等于货币利息率。这就是凯恩斯的货币均衡理论。

  通过货币利息率将异质资本品加总,我们得到了一组宏观变量。这些变量所表示的比例关系既不表明人们消费的时间偏好,也不表示要素的稀缺性。与新古典一般均衡模型不同,这里的宏观变量和一般利息率,是在人们根据微观生产函数和消费偏好进行选择后,把货币的利息率作为一般利息率而得到的货币变量,这种货币价值计量的总量恰恰联系到现实市场经济的博弈规则。

  在现实中,货币是人们之间竞争的目的,也是支配他人的手段,货币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核心,所有的生产活动体现为企业家使用货币雇用劳动和购买生产资料,然后出售产品而获取货币利润。

  货币作为一般的价值尺度使各个生产异质产品的生产者可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比较。资本主义生产成为了一种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的特殊的竞争制度。

  另一方面,按货币价值进行加总正是现实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统计变量的由来,而这些统计数据在新古典的模型中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可以说宏观统计资料和技术关系是完全脱离开的,而只决定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卡尔多 ( 1978) 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六个程式化事实,这六个事实是:

  ( 1) 产出和劳动生产率以稳定的比率持续增长; ( 2)每个工人的资本数量持续增长; ( 3) 利润率水平从长期看是稳定的,但在短期是波动的并与投资的波动相联系; ( 4) 在长期,资本产出比率是稳定的;( 5) 利润在收入中的比率是稳定的; ( 6)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总产出的增长率在不同的国家呈现巨大差异。科赫 ( 2005) 研究发现这一经济核算上的事实到今天依然成立。将凯恩斯货币均衡的结论对照卡尔多程式化事实可以发现,只要附加工人数量增长率低于货币利息率的假设,则除去最后第一条我们的分析没有涉及外,其他全部相吻合。这是因为卡尔多得出其程式化事实的基础数据,即国民核算体系的数据全部是货币量值,包括资本存量、总收入、工资、利润都是货币价值的概念。因此,只有依照凯恩斯的货币均衡理论,才能正确解读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涵义。这正是我们强调要回归凯恩斯的原因所在。

  四、结语
  
  本文认为凯恩斯的 《通论》是试图在对 “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利率理论等教条的批判中提出另一套宏观货币理论。凯恩斯在 《通论》第十七章 “利息与货币的主要性质”中重点阐述的 “自己的利息率”提供了资本加总的工具。货币由于具有特殊地位而被选作价值标准,故可将货币利息率作为一般利息率,对其他一切资产( 或资本品) 的收益进行贴现,得到其他资产的货币量值,相加即得到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值,以此为基础还可推导出均衡时 “货币利息率 =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 利润率 = 资本积累率 = 经济增长率”的货币均衡。这样,凯恩斯通过赋予货币以价值并依其在经济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将在传统经济理论中分离的货币理论和价值理论融合在一起。

  凯恩斯的货币均衡还沿袭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古典均衡的分析传统,即是以社会关系为分析核心,把资本对利润的追逐从而出现统一利润率作为其经济均衡。现实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统计变量全部是以货币量值加总在一起的总量,这些货币量值的总量根本不代表生产的实物,而是社会关系。因此,本文认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深刻影响正是回归凯恩斯的一个契机,只有真正理解了凯恩斯的货币均衡理论才能正确理解现实经济的运行。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