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论文专业推荐10篇之第六篇:探讨国民收入的分配方式
摘要: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然而, 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影响, 我国现阶段国民收入分配存在着较大差距, 社会不公平问题较为严峻。因此, 国民收入再分配问题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对我国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国民收入; 分配方式; 再分配; 社会公平;
一、国民收入的分配方法
针对国民收入的分配方法而言, 大致可以分为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及三次分配三种。其中初次分配通常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领域展开。通过初次分配获得的收入也叫原始收入。本次分配通常在市场机制下进行, 政府部门通常并不直接进行干预, 只是通过税收杠杆、法律法规等进行调节与规范。国民收入二次分配也即再分配, 是在初次分配基础上进行的, 相关收入主体采取多种渠道完成现金与实物的再次分配转移。二次分配能够实现社会成员或集团 (不直接参与物质生产) 从其他社会成员或集团 (参与初次分配) 处得到收入。本次分配通常在政府调控机制下进行, 期间政府部门会发挥宏观管理与收入调节的作用, 从而确保社会的稳定与公正。国民收入分配除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部分国家慈善公益事业发达, 存在许多种不同形式的捐助捐赠活动, 因此部分人的财产会转移给其他人, 客观上也是一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这种分配也叫作三次分配。本次分配由于是人们的自发捐赠活动, 其所产生的影响既包括经济方面, 同时还包括社会、政治方面, 其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市场调节、政府调节无法取代的。
二、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意义及其基本途径
(一) 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
作为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取得原始收入, 然而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 若想取得收入只能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法加以解决。二次分配能够使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部分原始收入向非物质生产部门转移, 从而形成"派生收入", 并以此收入来解决我国行政、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国防等各职能部门发展问题。
2.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地区经济和各职能部门发展并不均衡, 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的经济发展速度、产业技术结构、企业生产规模等都存在较大差别, 因此自然存在一些发展薄弱环节和发展比例不协调问题。并且由初次分配取得的收入份额又未必能够符合它们的经济文化发展需求。这种情况下, 国家就要站在全局的视角进行宏观调控, 通过再分配的方式将国民收入进行有计划的调节使用, 加大重点建设的投入力度, 补充经济发展薄弱环节, 确保国民经济能够按照比例协调发展。
3. 有利于社会保证基金的建立
社会保证基金的内容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 此外还有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多项基金, 这些基金不仅由个人和企业所承担, 还需要由国民收入再分配来建立社会保证基金, 同时这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4. 有利于社会后备基金的建立
近年来, 我国范围内各类突发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问题频发, 为了解决这些应急需求, 国家必须建立专门的社会后备基金, 这就要由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加以解决。
(二) 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基本途径
1. 通过国家预算进行再分配
国家每年都会制定详细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最基本途径就是通过国家预算来实现。其要求将各职能部门的资金进行集中统筹, 从而得到预算收入, 再将这些资金以预算支出方式运用到经济建设、科教文卫、行政国防等各个方面, 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2. 通过银行信贷进行再分配
开展银行信贷时, 资金的所有权并不发生改变, 而只是将社会闲置资金与货币进行了集中管理, 并以发放贷款的形式有尝提供给有需求的单位、企业及个人。在此过程中, 使用资金主体、方向和时间都会发生改变, 达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目的;并且, 由于是有尝信贷, 其差别利率会给信贷机构带来丰厚利润, 此部分收入可以作为支付工资、提留基金等使用。对于存款者和贷款者来说, 其收入也会通过差别利率进行有效调整, 从而在企业、职工和居民之间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3. 通过劳务费用进行再分配
按照社会主义分工体系来看, 其中有一些劳动者通过提供劳务的方式满足人民生活的各种需求。而享受这些劳务的人们需要支付相关劳务费用。对于单位而言, 负责提供劳务活动的单位会将所得劳务费用以不同方式进行再分配, 包括支付劳动者工资及福利, 支付相关管理费用, 提留部分发展基金, 以及向国家缴纳税金等。
4. 通过价格变动进行再分配
虽然价格变动不会使国民收入总量发生变化, 然而却能使各部门、各行业、各阶层的分配发生改变。通过调整和变化价格, 会使交易双方的实际收入发生改变, 从而达到再分配的目的。如农副产品收购价如果提高, 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同时降低, 则农民收入就会增长;物价上涨, 消费品价格提高, 则居民实际收入就会相对减少等。
三、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作用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国家在提高经济效率增加国民收入的同时, 必须注重社会公平, 避免因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因此, 充分发挥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作用至关重要。
可以说国民收入再分配是确保社会公平的基本手段之一。具体而言, 一是其能够有效解决初次分配时因机会和规则等不同而造成的收入不公平问题;二是其能够有效解决初次分配时因个人能力和占有生产要素不同而造成的收入不公平问题;三是其能够通过社会保障、发展教育等方式使人们拥有相对公平的进行初次分配的条件与机会;四是其能够提升人们对初次分配的公平感, 有效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五是其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 尽管我国民间慈善机构等也能部分达到收入再分配的目的, 然而政府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却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其拥有绝对的权力与能力, 能够对群众的理念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在此过程中, 要求政府机构要制定再分配的相关政策, 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教育、价格等各种相关的制度体系, 同时确保各项制度有效落实。
四、确保国民收入再分配公平的策略
(一) 建立科学分配体系
针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必须本着公平为主的原则建立科学的分配体系。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根本目的就是解决初次分配可能导致的收入和财富差距过大问题, 避免两极分化严重, 确保人们平等拥有发展机会, 共同享受经济发展成果, 从而建立起公正的社会价值体系。
(二)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和市场之间分工明确, 市场追求效益, 政府负责管理社会公平。其中保障民生是政府的主要责任, 这就要求政府要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 协调好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贫富差距, 存在一些弱势群体, 对此, 政府机构应根据社会整体利益以及社会稳定协调为出发点, 做好再分配工作, 确保社会公平稳定。此外, 政府机构还要发挥主导作用, 做好宏观调控。科学规范与调节居民的个人收入分配, 打造出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公平合理的政策环境。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确保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保护。
(三) 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关键, 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必须在农村建立起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农村劳动力要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等服务, 为其提供求职信息, 以及建立法律维权服务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要在农村建立科学的医疗救助体系, 大力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要在农村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 确保农民能够老有所养;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 确保农民尽快脱贫致富等。
(四) 全面打破行业垄断
社会公平应当消除行业垄断以及行政垄断现象, 防止垄断利润成为不平等因素。在经济转轨期许多领域的经营权都很开放, 然而一些行业垄断和行政垄断却严重扰乱了市场, 破坏了竞争环境, 导致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存在明显差异, 收入分配不公平。作为政府部门, 应该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 引入竞争机制, 全面打破行业垄断, 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参考文献
[1]宋桂霞;齐晓安;;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03期
[2]易培强;;收入再分配制度建设刍议[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