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 言
经济决策者的两个目标是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但这两个目标往往是冲突的。例如,假定决策者想用货币或者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这一政策将会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到更高产出和更高物价水平。较高的产出意味着较低的失业,因为当企业产出更多是,需要的工人也就会增加。较高的物价水平意味着物价增长也就是通货膨胀。所以降低失业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增加,即低失业和低通胀不可以共存。
2、从总供给曲线函数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函数
总供给方程式为 P = PE+ C( Y - Y珗) ,将等式两段都减去上期的物价指数 P - p = PE+ C( Y - Y珗) - p ,左边形成了当年的价格指数的上涨,右边形成了当年的预期通货膨胀指数 + 总产出超过当年充分就业产出量乘以系数 C。将两边同时除以 p 左边形成通货膨胀率 N,右边形成预期通货膨胀率 NE+ C( Y - Y珗) ,N = NE+ C( Y - Y珗) 因为根据奥肯定律总产出的变化和失业率变化是反向的,所以 N =NE+ C( S - 珗S) 其中 S 表示当期失业率因为预期通货膨胀率难以获取数据,所以采用适应性预期将上期通货膨胀率作为当期在预期通货膨胀率。
3、建立计量模型
建立计量模型时要引入随即干扰项 V,N = NE+ C( S-珗S) + V,2001—2010 年的 CPI 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如下表:
表 1 2001—2010 年失业率
表 2 2001—2010 年通货膨胀率
表 3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对比
其中 Y 的含义为当年通货膨胀率减去去年的通货膨胀率,X3 的含义为当年失业率减去自然失业率,根据文献《中国自然失业率及其含义》中给出的自然失业率,确定中国在 2000—2010 年的自然失业率为 4. 4。对 X,Y 进行OLS 估计:
表 4 X 与 Y 的 OLS 估计结果
结果如下,可以看出 X3 的系数的 p 值不够小,回归的解释性不够强所以做出修正,令 X4 =1/X3 然后进行回归得到:
表 5 回归结果
可以看出 p 值明显缩小了,所以菲利普斯曲线更接近一条凸像 x 轴的曲线。
4、模型检验
4. 1、对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
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通货膨胀增加,失业率减去自然失业率的值就会减少,也就是当年失业率减小。这与经验判断和理论分析相一致。
4. 2、统计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 由表 2 中数据 R 可以得到: R2=0. 1433,修正的可决系数为 R2= 0. 036 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不好。
t 检验: x4 的系数的 p 值为 0. 28,x4 对 y 的影响不是很显着,但是较第一次回归显着的多。
5、模型检验
虽然两次回归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拟合效果,但是根据第二次回归的结果还是可以看出控制通胀和减少失业这两个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性的,中国经济符合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推导的结论,并且菲利普斯曲线比较接近于一条凸像x 轴的曲线而不是直线。
参考文献:
[1] 古扎拉蒂 . 计量经济学基础 [M]. 5 版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胡鞍钢 . 中国就业形势分析 [J]. 经济研究参考,2002( 59) .
[3] 邹薇 . 中国经济对奥肯定律的偏离与失业问题研究 [J].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