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而环境系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近年来,西部地区为改善农村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新农村建设加大环保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产业链发展壮大等。同时,新农村建设也给环境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实施环境保护战略是西部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区的战略要求,将有助于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1 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识别
1. 1 生态环境问题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过度、不当开发等人为因素,目前西部农村地区生态破坏问题突出,给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带来威胁。主要表现在: ①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林开发、公路铁路、城镇建设、露天煤矿、水利水电等造成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从区域分布来看,西部水土流失是最严重的区域,流失面积达到 296. 65km2,占全国的 83. 1%[1].水土流失的直接危害是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含水量减少,造成粮食减产。②土地荒漠化、沙化严重。我国荒漠化土地已达 262. 37 万 km2,占全国面积的 27. 33%.从区域分布上看,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等地,五省区荒漠化面积占全国面积的 95. 48%.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 173. 11 万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8. 03% ,仍主要分布在上述五省区,面积占全国沙化总面积的 93. 69%[2].可见,西部特别是上述五省区荒化和沙漠化最严重。严重的荒漠化和沙化威胁着生态安全,是西部经济落后、农民贫困的根源之一。
1. 2 农田面源污染
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污染源是 COD 的最大贡献者,排放量占 43. 71%.此外,农业源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 57. 19% 和 67. 27% ( 表 1)[3],可以说,农业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第一大污染源。
【1】
化肥施用: 为促进农业发展,化肥用量不断增加。
从总量看,西部大开发的起始年 1999 年化肥施用量为983. 4 万 t,上升到 2010 年的 1526. 4 万 t,是 1999 年的1. 55 倍,11 年间总共增长了 35. 57% ,平均增长速度为 0. 04,高于同期全国 0. 03 的增速; 施用强度从 1999年的 192. 17kg/hm2上升到 2010 年的 339. 63kg/hm2,11 年间增长了 43. 42% ,平均增长速度为 0. 05,高于同期全国 0. 03 的增速( 图 1) .化肥施用强度在发达国家的安全上限为 225kg/hm2,环保部制定的生态县标准为小于 250kg/hm2,但西部及其大部分的省份都超过了这两项指标值。由于不合理施用化肥,已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并影响食品安全。
农药利用: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西部农药施用总量由 1999 年的 20. 11 万 t 上升到 2010 年的31. 19 万 t,是 1999 年的 1. 55 倍,11 年间总共增长了35. 52% ,平均增长速度为 0. 04,高于同期全国 0. 03的增速; 施用强度从 1999 年的 3. 93 kg/hm2上升到2010 年的 6. 94 kg / hm2,11 年间增长了 43. 37%,平均增长速度为 0. 05,高于同期全国 0. 03 的增速( 图 2) .
自 1999 年以来,西部地区农药施用强度都远远超出了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 2000 年前后 2. 1kg/hm2的平均水平。过量和不当的农药施用,对土壤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同样构成巨大的威胁。农膜利用: 我国是农膜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
1999-2010 年的 11 年间,西部的农膜总量平均增速为0. 06,高于同期全国 0. 05 的增速; 单位量增加 1.17,同样高于同期全国 0. 83 的增速( 图 3) .地膜残留量较高,不易降解的残膜滞留于田间,造成土壤污染。
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种植业地膜残留量12. 10万 t,地膜回收率仅为 80. 3%[3].经调研发现,目前西部一些地区已开展对废地膜的加工处理,但存在回收网络不健全,利润较低,需政府扶持但缺乏政策,加工后的废水直接排放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秸杆处置: 据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种植业秸秆产生量为 88913. 31 万 t,丢弃量为 2680. 66 万 t,田间焚烧量为 12548. 7 万 t,丢弃和焚烧占总产生量的 17.13% .主要的秸秆处置方式有燃烧和还田,分别占到产生总量的 33. 56%和 31. 57%; 其次用作饲料和田间焚烧,分别占到总产生量的 15. 35%和 14. 11%.上述四种利用方式占到秸秆使用总量的 94. 58%[3].长期以来,西部各地农村普遍对秸秆进行焚烧处理,已成为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近年来,虽然加大了禁烧的力度,但仍时有秸杆焚烧导致严重污染事故的报道。
1. 3 畜禽养殖污染
据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源污染中比较突出的是畜禽养殖业污染,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 2. 43 亿t,尿液产生量 1. 63 亿 t[3].2010 年畜禽养殖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中 COD、氨氮排放量分别为当年工业源排放量的 3. 23 倍、2. 30 倍[4].在西部地区,内蒙古、四川等地的规模化畜禽养殖规模较大,COD 排放量也较大,云南、贵州、青海、西藏等地排放量较小[5].在畜禽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过程中,由于选址不当和处理的缺乏,给农民的安全供水带来巨大影响。
1. 4 生活垃圾污染
从调研情况看,虽然大多数地区把村庄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之一,但由于村镇规划不合理、环境基础设施缺乏、生活习惯、社会重视不够等多种原因,多数西部农村仍处于"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状态,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我国农村每年产生 2. 8 亿 t 农村生活垃圾,大部分生活垃圾未经处理,随意堆放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河沿、路边。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的垃圾采取露天堆放、焚烧或简单填埋处理。
1. 5 水环境问题
水源性缺水问题: 西部地区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人均数量的 10%左右,在一些山区对人畜饮用水也难以得到保证。西北有 1/2 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资源性的水资源短缺十分严重。西南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多,但因时空分布不均,加上调节和供水工程相对不足,使一些地区的工程性缺水问题较突出。
水质性缺水问题: 据测算,我国农村年产生生活污水约 90 多亿 t,年产生人粪尿为 2. 6 亿 t,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随意排放。2011 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 652. 1 亿 t,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 2499. 9 万t.其中,农业源占 47. 45% ,超过工业源和生活源位居首位; 氨氮排放总量为 260. 4 万 t,其中农业源占31. 72% ,仅次于生活源,高于工业源[6].从实际调查中发现,由于气候和人为活动等多种复杂原因,西部部分农村地区许多年前一直流淌的河流出现断流甚至消失,只剩下原有的水文监测站。
1. 6 农村工业污染问题
乡镇企业引发的环境问题: 尽管乡镇企业在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西部乡镇企业普遍存在布局规划不合理、技术工艺水平普遍较低、生产设备简陋、农副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和低水平加工业占比较大的问题; 加之,农村本身的环境监管能力薄弱,部分地区为了招商引资而降低环境门槛。这种情况下,西部农村地区便出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农村工业,分散布局、点多面广的乡镇企业以及一些小矿产开发,给农村环境系统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身体健康。
工业污染的转移: 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监管标准的提高和新农村招商引资的加速,部分在城市中难以立足的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下乡进村,城镇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有所加剧;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东部沿海的一些企业也有向西部转移的现象,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也随之转移到西部( 特别是西部农村) ,对当地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工业企业超标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已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一些城郊农村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渣的堆放地[7].
1. 7 土壤污染问题
土壤污染是上述各类污染的集中结果。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 0. 1 亿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 10% 以上[8].尽管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但对西部地区的长期影响也不可忽视。据调查,全国每年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 1200 万 t,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大约 200 亿元[9].目前,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较严峻,土壤污染通过食物链将影响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和区域的生态安全。
1. 8 盲目集聚化引发的环境问题
随着农村聚居点的不断集中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之集聚化在一些地区盲目扩展,但垃圾收集、污水处理、下水管道等基础设施没能跟上,致使新农村环境问题突出; 一些地区的村庄布局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和规划,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没有很好地协调起来; 有的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不顾农村原有的乡土文化特色,大肆进行拆迁、改造等。农村聚居点的集中使污染物由原来的分散状态转向相对集中,如果环境基础设施不齐全,将导致污染物排放强度超出区域的环境自净能力[10].
1. 9 乡村旅游带来的环境挑战
近年来,各地都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但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一些企业和农户较注重开发和利用本地资源,但对周边环境的保护重视不够,存在生活垃圾随处堆置和生活污水随地排放等不良现象; 有的地方超出旅游环境容量接待游客,出现游客超载等问题; 一些地方环境监管措施不完善,游客随意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
总体而言,上述环境问题西部都有,但具体到每个区域又各有特点。农田面源、农村集聚化、乡村旅游污染等引发的问题是共性问题,但各地严重程度表现不一。一般而言,西北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和饮水安全问题突出; 西南的石漠化等生态问题和工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需引起重视。
2 新农村环境问题的综合效应和特征
2. 1 综合效应
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诱导源。近年来,西部一些农村地区因环境污染危害农民健康和利益受损引发的农村环境突发事件甚至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有研究表明: 我国农村环境突发事件高发区总体上呈现出向中部和西部转移的趋势; 农村环境突发事件与贫困具有高度的重合性,与贫困互为因果关系,具有共生风险[11].目前,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人口问题等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并呈现交错的综合效应。因此,直面这些问题不能采取单一的措施,必须要综合统筹,实施综合的环境经济协同战略。
2. 2 环境问题的特征
原因的复杂性和影响因子的多样性: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客观因素,也有内外在因素; 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实矛盾[7].具体在某一类环境问题,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结果。新农村环境质量状况既有生产方式粗放、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因素,也有生活方式不文明、环境意识不高的因素; 同时受教育、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来源的广泛性和类型的多元性: 农村环境是开放系统,污染来源既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环境污染物,也有工业和城市环境污染通过产业转移、工矿废渣或生活垃圾倾倒在郊区等不同途径向农村转移污染物。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呈现点、面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生产污染叠加、新旧问题交织等特点[12].
时空的分散性和发生的随机性: 新农村建设中产生的各类环境污染物,因环境基础设施缺乏或环境监管不力,未经处理处置或处理不达标就排放,这样的污染物将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但其环境影响的位置、途径、数量等都难以确定,随机性较大,分布范围也较广。农村环境系统只要不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就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随着环境负荷的不断增大,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因一些偶然的因素会诱发农村环境问题发生。
影响的纵深性和治理的困难性: 新农村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农民健康、农村经济发展,还通过生物链和水污染、大气污染、农产品污染等渠道影响到城市人口,农村环境关系到整体的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的种种特性,农村环境问题的污染预防比较艰难,因果关系的确立也相对困难,同时涉及到政府、企业、农民等不同主体的复杂利益关系,致使治理具有困难性。
3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战略
3. 1 战略形势。
近年来,社会各界日益认识到农村环保问题的严峻性和重要性,农村环保在整个国家环保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08 年我国首次建立了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2010-2012 年共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120 亿元,支持宁夏、重庆、甘肃、青海、新疆等 15个省( 区、市) 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积极推进宁夏等 3 省( 区) 、贵阳等 9 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 2012 年 3 月又专题召开了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布局。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已全面推开,这些都为新农村环境保护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3. 2 战略思路
以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新农村为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既解决已有的农村环境问题,又积极防治新农村建设出现的新环境问题; 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和实施新农村环境保护工程为两大战略工程; 以生态创建、农村饮水安全、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垃圾处理和处置、土壤环境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为重点[13]; 以环境保护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构建农村环境保护的激励和约束政策体系。针对目前农村环保的"短板",着力加强农村环保能力建设,延伸环境监管到农村领域,统筹安排城乡环保规划和基础设施,研发和推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农村环保技术,不断改善新农村的环境质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安全保障。
3. 3 战略目标
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显着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进而不断增强农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治理新农村各类环境问题,遏制生态环境状况恶化的势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促进环境经济的协同发展,不断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
3. 4 战略重点
从广义上讲,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战略主要包括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两大方面,其中生态建设是整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为国家生态安全提供基本保障,环境保护要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规划之中,使之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
实施重点生态工程: 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应结合各地实际总结已有的生态建设经验,坚持创新驱动,提高各类生态工程建设的水平,使重点生态工程的建设成为西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带动领域。通过建设产业主导型生态工程、环境治理主导型生态工程和综合性区域生态工程,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恢复、改善、重建纳入到统一的人工-自然系统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过程之中,采用先进、适用、系统的工程技术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提高等可持续发展目标。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有: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治理、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移民等[14].
实施新农村环境保护工程: 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既要积极解决如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老问题,又要有效防治新农村建设出现的新环境问题[13].突出七大重点领域: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矿污染防治、土壤环境保护、面源污染防治[15],并以"以奖促治"为抓手,深入推进新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已有的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农村清洁工程等基础上,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导向,积极推进基于不同类型的美丽乡村建设,并实施区域化的美丽乡村创建模式。
总之,借鉴已有的经验及教训,如韩国新村运动、日本造村运动、欧美国家和我国浙江、广东等地农村环保的经验教训,从宣传教育、科学规划、技术创新、法律保障、能力建设和资金筹措等方面入手,构建多管齐下的环保新格局,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环保的一体化,实施环境经济的协同推进战略,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