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核医学论文

小肠病变影像学诊断中多层螺旋CT技术的运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2-20 共3141字
摘要

  小肠迂曲冗长、重叠较多、蠕动频繁,在基层医院一直以钡剂造影为主要检查方法。钡剂造影能显示病变肠腔内改变,但不能观察管壁及腔外变化。CT 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能力,配合低张小肠造影,能清楚显示小肠的肠壁、肠腔及肠外情况。随着多层螺旋 CT(multistice CT,MSCT)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其快速大范围的容积扫描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为小肠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了有力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3 年 6 月 1 日至 2014 年 12 月30 日临床疑有小肠病变患者 115 例,其中男 53 例,女67 例;年龄 36~79 岁;病程 7~28 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便秘、腹泻、恶心、呕吐、消瘦、腹部触及包块、黄疸、低热、乏力等。

  1.2 方法

  1.2.1 检查前准备 115 例患者均进行肠道清洁准备。

  空腹 12 h 以上,检查前 1 d 晚餐进食少渣饮食,晚餐后以潘泻叶 20 g 泡开水 1 000~1 500 mL 口服,排净肠道粪便,检查前 50~60 min 分 3~4 次(间隔 15 min)口服2.5%等渗甘露醇 1 500~2 000 mL,检查前 15~20 min 肌内注射山莨菪碱(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禁用)20 mg,待患者感口干后进行 MSCT 平扫及增强扫描。

  1.2.2 扫描方法 采用美国 GE16 层螺旋 CT 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一次性屏气完成腹、盆腔扫描。扫描参数:120 kV,140 mA,扫描层厚 5.00 mm,重建层厚 1.25 mm.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碘海醇(300 mg/mL)100 mL,流速 3 mL/s.注射造影剂后 25、60 s 以 5.00 mm 层厚分别进行动、静脉双期扫描,所得图像再薄层重建为层厚 1.25 mm 图像(在工作站进行重建),分别获取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或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后处理图像,综合原始轴位图像进行综合分析。

  2 结 果

  2.1 检查结果 115 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潘泻叶清洁肠道,未发生不良反应,口服 2.5%等渗甘露醇并肌内注射山莨菪碱后肠道扩张良好,肠壁显示清楚,MRP 及 MIP肠管、肠系膜及血管显示良好。115 例患者中发现病变46 例,正常 69 例。46 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测证实为肿瘤15 例,Crohn′s 病 3 例,肠结核 6 例,肠粘连 18例,动脉栓塞 4 例。

  2.2 正常 MSCT 表现 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扩张充盈良好。十二指肠管径为(23.7±2.8)mm,空肠管径为(25.9±3.2)mm,回肠管径为(22.1±1.9)mm.肠壁均匀,厚度均不超过 3 mm,密度均等,小肠系膜及血管显示清晰。

  2.3 肿瘤 MSCT 表现 15 例患者中十二指肠肿瘤 5例,空肠肿瘤 3 例,回肠肿瘤 7 例;病理类型:腺癌 7 例,间质瘤 5 例,类癌 1 例,淋巴瘤 2 例。腺癌 7 例患者中表现为肠壁增厚、僵硬 2 例,有菜花样肿块向肠腔内突出;分叶状肿块 5 例,大小 3.0~5.8 cm,同时有溃疡形成 2 例,增强扫描肿块轻至中度强化,肿块近端肠道梗阻性扩张。

  间质瘤 5 例患者中良性 4 例,恶性 1 例,表现为轻度分叶状肿块,大小 2.4~4.6 cm,肿块表面较光滑,块影内有斑片状坏死或钙化,管腔无明显狭窄,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CT 值为 50~70 HU,可见增粗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 3 例。类癌 1 例患者表现为空肠近端不规则肿块,大小 6.2 cm×5.8 cm,浆膜面毛糙,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淋巴瘤 2 例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表现为肠壁不均匀明显增厚,呈"夹心面包或三明治"特征,合并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1 例,增强扫描病变轻至中度强化。

  2.4 Crohn′s 病 MSCT 表现 3 例患者 均为多节段发病,累及空肠、回肠末段及回盲部 2 例,累及回肠末段、回盲部及结肠 1 例。表现为肠壁增厚、分层、5~14 mm,横断面呈双环样改变,管腔狭窄,肠壁周围蜂窝组织炎,肠管聚拢,增强扫描病变强化增加,系膜血管明显增多呈梳征改变。

  2.5 肠结核 MSCT 表现 6 例患者中发生于空肠 1 例,回肠远端、回盲部 5 例。表现为肠壁增厚,僵硬,管腔不均匀狭窄。溃疡形成 2 例,与周围肠管粘连、固定,近端有不全性肠梗阻。合并腹腔淋巴结增大及少量腹腔积液 1 例。

  2.6 肠粘连 MSCT 表现 18 例患者中发生于空肠 7 例,回肠 11 例。表现为梗阻近端肠管不同程度扩张,远端肠管正常或萎陷,移行处逐渐变细或呈鸟嘴样狭窄。粘连束带表现为小片状、条索状、三角形或不规则形高密度影,同时可见肠管卡压、牵拉或固定、成角、狭窄等征象。绞窄性肠梗阻 4 例,表现为肠袢明显扩张,呈"U"或"C"形闭袢 ,肠系膜及其血管呈旋涡状改变或聚拢成角、推移。增强扫描肠壁强化延迟及减弱。MPR 及 MIP可很好地显示肠管分布、梗阻移行点、肠系膜及其血管改变.

  2.7 动脉栓塞 MSCT 表现 4 例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3 例,肠系膜下动脉栓塞 1 例。表现为缺血肠壁水肿增厚,肠腔扩张,CT 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容积重建(volume reconstruction,VR)见栓塞动脉迂曲纤细不规则,并有钙化斑块,动脉分支减少或血管腔内见充盈缺损。

  3 讨 论

  3.1 小肠疾病检查方式比较 小肠迂曲冗长、蠕动频繁,在基层医院一直以钡剂造影为主要检查方法。钡剂造影能显示病变肠腔内改变,但对细小病变容易漏诊,且不能观察管壁及腔外变化。近年来,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技术提高了小肠疾病检出率,但其检查时间长,患者痛苦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且肠镜不能通过病变狭窄部位,无法观察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1].小肠为中空肌性器官,管腔较窄,自然对比显示差。作者通过口服潘泻叶有效清除肠道内粪便,消除干扰,通过山莨菪碱低张扩充肠管,减少肠蠕动,让肠管充分扩张,减少肠皱襞及假性狭窄,再通过口服 2.5%等渗甘露醇让肠壁、肠腔形成很好的对比[2],使细小病变得以很好显示 .本组 115 例患者均有效做好了检查前准备,顺利完成 MSCT 平扫、动态增强扫描检查,未出现明显不适及并发症,患者容易接受。肠道扩张良好,有效保证了图像质量。本组正常69 例、淋巴瘤 2 例、Crohn′s 病 3 例、绞窄性肠梗阻 4 例MSCT 表现与文献[3-6]研究结果一致。

  3.2 小肠低张造影检查技术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 常规腹部 CT 能很好显示腹部实质脏器、肠系膜和后腹膜情况,而在肠道萎陷情况下对肠腔内及肠壁情况却显示不佳。本组患者在常规 CT 检查时肠结核 4 例、肿瘤 2 例均因病灶过小或小肠扩张不佳而漏诊,肠粘连 10 例只显示了肠梗阻征象,无法找到梗阻原因及准确的梗阻点。

  MSCT 扫描速度快,一次屏气能进行全腹扫描,且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图像清晰度高,正常小肠壁在低张充良好情况下显示清晰,病变与正常肠壁对比分明,特别是 MPR、VR、MIP 等重建技术的应用,能清晰显示肠管形态、肠壁增厚程度及范围、肠壁周围组织受累情况,观察肠腔外、肠系膜改变、肿瘤侵犯实质脏器情况、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情况,准确进行临床分期,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通过动态增强扫描及 CTA、VR[7]

  可获得病变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多时相扫描图像,了解病变血供、强化程度、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等,有利于指导临床手术方案的制订。

  参考文献:
  [1] 斯洋,洪瑞镇,黄崇权。 多层螺旋 CT 低张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0):1482-1484.
  [2] 张联合,张士正,胡红杰,等。 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 CT 小肠造影的临床价值[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4):423-427.
  [3] 文明,张诗林。 成人正常小肠 CT 表现[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10(1):38-40.
  [4] 斯洋,潘杰,黄崇权,等。 MSCT 小肠造影与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 放射学实践, 2011,26(3):325-328.
  [5] 朱希松,章士正,毛明香。 多层螺 旋 CT 小肠造 影对 Crohn 病的诊 断价值评价[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6):860-865.
  [6] 吉学生,强金伟 ,贺成 ,等。 多层螺 旋 CT 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1):99-101.
  [7] 耿丽莉,李海波,孙划,等。 多层螺旋 CT 小肠造影在小肠疾病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18(5):340-34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