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而”用在主谓之间的作用
连词“而”的常见用法之一,是用在一句话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诚如王力先生所言,用在主谓间的“而”字,其作用仍是表示逆接即转折,[1](P449)但它和一般的转折又不一样,它所在的句子叙述的是事理上本不该如此却如此的事情。所以王宁先生解释说:“‘而’字加在主谓之间,使主谓之间形成了视觉上的间阻,听觉上的隔断,从而收到了对主谓之间本不应当存在的某种联系加以强调和突出的作用”。[2](P253)例如:
《战国策·赵策》: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
《论语·宪问》: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八佾》:管仲而知礼,孰不知礼?
《潮州韩文公庙碑》: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第一例十个人本不应该听从一个人却听从了一个人,第二例君子本应仁德却不仁德。这些句子逆接的意思很明显,句中的“而”字可以直接翻译为“却”。有些例句逆接的意味儿似乎并不明显,从本句小语境根本体会不到这种逆接关系,但若从整个文章大语境中去体会,其逆接作用就会凸显出来。
例如第四例的“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等两句,单从本句、本段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而”字逆接的作用,但联系下文“小康”社会的情况,就马上体会到逆接的意味来,“小康”社会中,奸诈之心、盗窃乱贼时有发生,都是正常现象,而“大同”社会却没有,这不是明显的逆接吗?
有时翻译这种句子,在句首加上假设连词“假如”后,能译得很通顺。例如:
《左传·宣公二年》: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陈氏而不亡,则国其国也已。
《诗经·鄘风·相鼠》: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于是人们就以为这种“而”字表示了假设。如王力先生解释这种“而”字,说它“含有假设的意思”,可以译为“如果”,并且补充说,这种用法仍然是和逆接的用法相通的“。其实这种”而“字并不含有”假设的意思,仍然是强调主谓之间不应当存在的一种联系。[3](P254)所谓假设的意思是由于“而”字所在的整个分句是个假设分句所致。试给分句“谏而不入”、“人而无仪”等句句首加一假设连词“若”,说成“若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若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则连词“而”字表示逆接即转折的作用马上就显示出来了。可见,用在主谓之间的“而”字并没有假设的意思。古书中有“既”在句首使用假设连词,又在主谓间用“而”字的用例,如:《史记·管晏列传》:“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句子主谓之间的“而”字绝无假设的意思,所以误认为表示假设,是由于翻译的缘故。这种句子往往可以很通顺地译为“假如……”,于是就误以为句中的“而”字表示了假设。可见研究虚词的作用不能只凭翻译。
不过,古书中确有“而”字用在主谓间没有转折意味,纯粹表示假设的用法,例如:《冯婉贞》: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这些例句无论从本句还是整个上下文语境看,都没有转折的意味儿,“而”字确表假设。这种纯粹表示假设的用法,很可能是由于语境的作用、积非成是而逐渐形成的。前言已及,最初“而”字是用在假设性意合分句的主谓之间表示转折。由于意合句语境的缘故,人们就把主谓间的“而”字误解为假设连词,经过积非成是、约定俗成的过程后,人们就正式把它当假设连词使用,这时它也就成为真正的假设连词了。这就提醒人们注意:遇到主谓之间的“而”字,就得认真分辨它到底是表示转折,还是表示假设(尤其是仿古作品),以免误解误读。
二、陈述语气词
“已”字作用探析语气词“已”字使用频率不高。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文选有“已”字的例子:
《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梁惠王上》: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孟子·滕文公上》: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解释这些“已”字的用法说“已通矣”。[4](P294)按照这种解释,从词的角度说,“已”和“矣”是同一个词。只不过古书的作者们在行文的时候用“已”字代替了“矣”字,因此凡用“已”字的地方,换成“矣”即可。进一步说,这个解释就等于说古汉语中根本不存在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尾语气词“已”。但是,这样推理又解释不了古书中句尾语气词“已矣”为什么可以连用的现象。古籍中有“已矣”连用的例子,如:
《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史记·游侠列传》: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
古籍中还有“也已”甚至“也已矣”连用的例子,如:
《左传·僖公三十年》: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论语·泰伯》:泰伯,可谓至德也已矣。
《孟子·离娄下》:此亦妄人也已矣。
如果“已”字确属代替“矣”字使用,那么“已矣”连用便毫无意义。因为古籍中除了“乎哉”连用有时表示相同的感叹语气外,其他句尾语气词连用,都体现它们各自的语法意义,只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在最后一个字罢了。古籍中既有“已矣”连用现象,就说明“已”并不等于“矣”,当然更不是“矣”字的通假字,而是两个不同的句尾语气词。所以我们认为“已”是一个和“矣”用法并不相同的句尾陈述语气词。那么“已”字有什么作用呢?
关于“已”字的作用,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测:
既然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认为“已”是“矣”的通假字,就说明他们认为表示陈述语气时“已”“矣”二字作用完全相同;既然“已”字可以用在前面和“矣”字连用、用在后面和“也”字连用说成“已矣”“也已”,甚至可以夹在“也矣”中间说成“也已矣”,那就说明“已”字也是一个独立的陈述语气词,它和“也”或“矣”的用法都不完全相同,但又接近。那么,我们就可以给“已”字的作用大致划定一个范围,并借鉴“也”与“矣”的作用来探讨“已”字的具体作用。下面分组分析一些用“已”字的例子。第一组:
《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梁惠王上》: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战国策·秦策》:虽舜禹复生,弗能改已。
《典论·论文》: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这组例句都具有明显的论断肯定性质,句尾用了“已”,表示对该推理论断的肯定。前三例似乎也兼表报道新情况的语气。后二例推理论断的语气更强些,报道新情况的意味儿似乎很弱。如第六例是追溯推论“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的原因是“惧乎时之过”,用“已”字具有明显的论断性质。第二组:
《庄子·天道篇》: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荀子·尧曰》:此三者,其美德已。
《荀子·富国》:入其境,其田畴秽,都邑露,是贪主已。
《史记·魏世家》: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天时已。
《汉书艺文志》: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
这组例句从句法结构上说都是判断句,用“已”字具有明显的表示肯定、帮助判断的意味儿,因此,其论断肯定性质也自不待言。第三组:
《孟子·滕文公上》: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史记·游侠列传》: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
《汉书·礼乐志》:自夏以往,其流不可闻已。
《史记·货殖列传》: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组例句都是单句,句中有“可”“得”“不”等词语,其论断意味儿也比较明显。
综合上述例句,我们认为,“已”字是个陈述语气词,其基本作用介于“也”“矣”之间,主要表示一种论断肯定语气,同时略含报道情况的意味儿,可译为现代的“了”。“已”字的这种用法,古代学者间或提到。卢植注《礼记》曰“已者,辞也”,颜师古注《汉书》曰“已者,语终辞也”。前者只说它是个虚词,后者说它是个用在句尾的虚词。但具体作用怎样,不能从中得知。清代学者王引之《经传释词》中说“已为语终之辞,则与矣同”,[5](P9)清末学者马建忠《马氏文通》也认为“已”字用在句末“与矣同意”。
[6](P259)当代学者杨伯峻先生《古汉语虚词》认为“已”单用字在前面举的那些判断句尾用法同“也”,单用在举其他句尾同“矣”。
[7](P254)我们不同意单纯“同也”或“同矣”等说法。既然“同也”或“同矣”,那么行文中用“也”或“矣”就够了,“已”字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杨树达先生说它是“语末助词,表决定”,[8](P358)第一次明确地表述了“已”字作为陈述语气词的作用。所谓“表决定”,我们理解,就是表示一种论断肯定的语气。所以我们认为“已”字用在陈述句句尾,表示的主要是论断肯定的语气,作用介于“也”“矣”之间的一个句尾陈述语气词,与“也”的作用更接近一些,与“矣”的差别稍大一些,所以能够“也已”或“已矣”连用,也能够“也已矣”连用,只不过其所显示的报道情况的语气因不同的语境而强弱有所不同罢了,绝不是单纯地同“也”或者同“矣”。
三、“若是(如彼、如此)其……”等说法的句法分析
古汉语中经常见到“若是其……”、“如彼其……”等说法。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文选中有如下一些用例:
《孟子·公孙丑上》: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韩非子·五蠧》: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
《礼记·礼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若是其货也。
《孟子·梁惠王上》:若是其甚与?
《孟子·梁惠王下》:若是其大乎?
除了这两种外,古书中还有“如此其……”等同类的说法,例如:
《晏子春秋·内篇》:夫子之家,如此其贫乎?
《史记·苏秦列传》:今齐魏不和如此其甚,则齐不欺秦。
《史记·苏秦列传》:秦祸如此其大也。
对于这些说法的句法结构,王力先生认为是谓语前置,如把“若是其靡”解释为“其靡若是的倒装”,[4](P208)把“如彼其专”解释为“其专如彼的倒装”,意即把谓语“若是”“如彼”等前置于主语“其靡”“其专”之前。王力先生的看法来源于《马氏文通》。马氏在例句“有君如是其贤也”后分析说:“犹云‘有君其贤也如是’,‘如是’乃表词也。今先乎静字,甚言其贤故云尔”。
[6](P150)对于这种分析我们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这种句子陈述说明的对象即主语并非本句中的“其……”,而是“如彼”、“若是”前面所叙述的内容。如第一例中,“如彼其专”陈述说明的是“管仲得君”这件事;“如彼”是强调“专”的程度的,同时有感叹的意味儿。全句的意思是说管仲得君很专一。
例二中“若是其异”陈述说明的是“上下之利”,“若是”强调“上下之利异”的程度,全句的意思是说上下之利很不同。可见“若是其……”、“如彼其……”等仅仅是一个句子的谓语部分,其内部的“如彼”“若是”等是作为状语来修饰后面的谓语中心语形容词“靡”“异”等强调其程度的。其间的“其”字并非人称代词,而是一个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
其次,古籍中还有“若是之……”、“若斯之……”之类的说法,与“若是其……”、“如彼其……”等说法表示的语义完全相同。例如:
《庄子·人间世》:是不材之木也,故能若是之寿也。
《史记·伯夷列传》: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第一例说这是一棵不成材的树,所以它能像这样地长寿。第二例是说“王者大统传天下”像这样的艰难。更有趣的是,《墨子·明鬼篇》中既有“鬼神之诛,若是其憯速也”的说法,也有“鬼神之诛,若是之憯速也”的说法,述说的是同一个意思。这个例子说明“若斯之……”、“若是之……”和“若是其……”、“如彼其……”的作用完全相同。既然“若斯之……”、“若是之……”不能解释为“之……若是”、“之……若斯”的倒装,那么与之相同的“若是其……”、“如彼其……”等怎么就能解释为倒装呢?这个例子也说明这类说法中的“之”与“其”的用法也相同,可以互换使用。在“若是之……”、“若是其……”等说法中,用哪个作用都一样,所以《论语·子张》“纣之不善,不若是之甚也”一句,汉代熹平石经就刻作“不若是其甚也”。可见当时人的心目中,用“之”用“其”都是一样的。这类说法中的“之”和“其”与“何其”“若(如)之何其”等说法中的“其”字用法都一样,通常认为都是音节助词。
再次,从语义表达特点方面看,“若是其……”、“如彼其……”等与“何其……”等说法有相似的语义表达特点,即都有强调程度、同时兼有感叹夸张的感情色彩。关于“何其”的用法,我们举下面的例子加以说明。
《论语·泰伯》: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
何其多能也!
《史记·鲁周公世家》: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料事揣情,何其工也!
《吕氏春秋·顺说》:先生之衣何其恶也!
这些例子,其句法结构与“若是其……”、“如彼其……”等完全相同,句中的“何”与“若是”“如彼”一样,都有强调后面形容词表示的性质状态的程度及感叹的作用。“何”字在“何其……”中无争议地被认为是用作状语。那么与“何其……”句法相同、语义表达特点相同的“若是其……”、“如彼其……”等,怎么能是主谓倒叙呢?又次,凡说倒装、前置等,都有相应正常的句法结构能与之对应,且所谓倒装、前置都是为了强调而临时前置句子的某些成分,在古书中既能看到这种倒装前置的句法,也必定能够看到顺装的本来的句法,并且顺装的说法应该是很常见的。可是有学者调查过多部先秦典籍,发现只见有“若是其……”、“如彼其……”所谓倒装前置的句法,却很少见有“其……若此”、“其……如彼”等所谓正常的说法。(如《史记·伯夷列传》: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可见“若是其……”、“如彼其……”等并不是“其……若是”、“其……如彼”的倒装,应该认为是两类性质不同的说法。
参考文献:
[1]王 力. 古代汉语(第二册)[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9.
[2]王 宁. 古代汉语[M].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2.
[3]王 宁. 古代汉语[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4]王 力. 古代汉语(第一册)[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