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大同方言数字崇拜与禁忌的现象及其原因探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1-19 共6598字
论文摘要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曾为三代京都、两朝重镇,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优秀的人文历史、灿烂的文化艺术、丰富的煤炭资源名载典籍,扬名中外。大同地区曾是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交汇的地方,其方言、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都融汇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

  方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不同的方言代表着不同的民族文化,数字方面的差异更是不同地区语言特征、宗教文化、神话传说以及民族文化心理差异的体现。对数字的崇拜和禁忌是中西方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民俗现象,更是先祖们流传下来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语言模式。其背后所依托的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1]。

  大同方言有关数字的崇拜与禁忌十分丰富,即使与同一省内的其他方言相比也相去甚远,那么大同方言的数字崇拜与禁忌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本文先从数字崇拜与禁忌的现象说起,再挖掘其成因。

  1 对单数的崇拜

  在山西尤其晋南地区,喜双不喜单,但在大同方言中却恰恰相反,人们更偏爱于单数。

  建筑方面:大同受古北京四合院建筑风格的影响,房屋建筑的数量一般是三间、五间、七间等单数,尤其大多数为五间。在以前大同的农村地区男女婚嫁的时候,五间大瓦房还是相当优越的条件。在盖房子的时候,尤其盖正房,人们忌讳双数,如果有四间房的地方,一般会盖三大间或五小间。如果两边还有空地,人们会盖几间耳房,盖的仍是单数,多为一间。

  服饰方面:以前人们穿的衣服大都是由裁缝或自己亲手缝制而成,衣服上所缝制的扣子则有特别的讲究,无论给大人还是孩子缝制衣服上的扣子绝对不能是四个或六个,一般都是五个,有时候小孩子的也可以缝制三个。

  礼俗方面:在男女婚嫁、老人丧事中,人们上礼钱以前是三块五块,现在是三百,五百,没有人送二百或四百的;在孩子出生后要过三天、七天、十二天、满月、百天、圆锁(十三岁生日),亲戚朋友探望时多送鸡蛋,一般送九十九颗或一百九十九颗等单数;办丧事的时候,有做三(烧纸)、做七(俗称开鼓,亲友前来吊唁)的说法,这时候会为亡灵超度念经,但却没有做四,做六的说法,贫穷的人七天或九天就下葬,有钱的人家从头七到七七,共49天才出殡;古时多在八月初三、十二月二十三日做祭礼(大同县);小孩子被吓着、生病神志不清的时候,大人抱着孩子围着自家的吃水井正转三圈,倒转三圈,边转嘴里边念叨着:“……(一般为孩子的名字)跟妈回家哇”。

  希望孩子尽快苏醒好转起来,俗称“叫魂”,转的圈数也是单数;在过节,婚嫁,来客人等重大节日中人们多吃油炸糕,由于大同丰富多彩的糕文化,以及人们热情好客,互爱互助的民风特点,刚炸出来的香脆可口的油炸糕必然要送给邻里之间互相品尝,在送的时候,大人叮嘱孩子千万不能送四个,有“人三鬼四”的说法(阳高),且其他地方都是送单数,不送双数。

  重大节日:逢年过节时,已订婚或结婚的男女,送双方父母、亲戚朋友月饼、粽子时,多送299,399,499个等;收到的压岁钱也多是599,799,999等;端午节的时候,凡是未满12岁的孩子们都要佩戴七节福,用七种颜色的纸编制而成,以保孩子平安健康的成长。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在大同的民俗文化中人们更偏爱单数呢?一些人说是由于在大同方言中,“双”和“丧”同音,所以油炸糕不能送双数,否则就成了“送丧”了;在送鸡蛋、月饼的时候不能送整数,要不就成“捉鳖”了,因为大同方言中“鳖”和“百”也是同音;“人三鬼四”的说法,有的人认为“四”的谐音为“死”,所以“死”就是鬼了。那么,“人三”又该如何理解呢?其实不难发现,这些语音方面的差异也仅仅是谐音的关系,它们的声调都是不同的,那么在其他方面还有没有差异呢,是否有更合理的解释?

  其实,这种对单数也就是奇数的崇拜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体现,尤其是在《周易》以及我国古代的数字学中。《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利用八卦图,以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由数得卦。

  “一、三、五、七、九代表奇数天,为天数,又为阳数;二、四、六、八、十代表地,为地数,又叫阴数。”这在《周易·系辞》中早已提到。后人受其影响,从不同角度对阴阳、奇偶进行研究探讨。其中《易传》发扬其刚强不息、积极向上的一面,有时也强调和谐统一的一面;而对其阴柔面大加发展的首属《老子》。

  维吾尔族等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中对奇数的崇拜则同样发展了《周易》中刚健的一面,这应该与他们粗犷豪放的民风特点是分不开的。汉文化中对偶数的偏爱则是由《周易》中事物的对立统一,阴阳和谐的一面引申发展而来的,尤其在中原(比如晋南)地区尤为明显,这与汉文化的包容、和合的思想有一定的关联。而位于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长期融合的地区———大同,更多的是二者的融合,这其中既有对奇数的崇拜(相对较多),也有对偶数的偏爱(相对较少)。大同方言中对奇数———阳数的崇拜和认可,在《周易》中也可见端倪:“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都是阳在前,阴在后,以阳为主,阴依附于阳。

  另外,在《周易》中“一为天,二为地,三为人。”

  且在天数三与地数四之间有一个阴阳界,阴界为鬼界,所以送东西的时候不能送四个,四个是送给死人的。“人三鬼四”的说法这样解释似乎更合理,这种传统的中国文化在大同方言中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古代的数字学中,更是忌阴重阳,认为阳性之数———奇数有吉祥如意之意。阴数则避讳不谈。

  2 对“五”的偏爱

  大同地区的人们不仅仅是喜爱单数,甚至对有些单数偏爱有加。比如“五”。建筑方面:旧式房院里的迎门照壁上通常都有蝙蝠的浮雕,且大多为五个,这里的“蝠”谐“福”,取“五福临门”之意[2]。意思是幸福、安康到。

  男女婚嫁:《大同县志》中记载:“婚嫁当天,男方要给新娘带一个瓶子,瓶子中插一根葱,名曰‘生根之后’,还要带一块五根肋骨的猪肉,叫做‘离娘肉’,名曰‘五方吉庆’”[3]。

  重大节日: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又叫送穷),破即为不吉,在大同风俗中,从除夕到大年初五,有许多禁忌,比如:忌针指、忌开柜,要打扫家、补窗罅等等。目的是送走贫穷,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富裕美满,所以忌破宜补。破五一过,诸多禁忌可破。直到现在大同地区仍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迎财神。即在初五这一天,迎东西南北中五路财神,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一年平平安安,出门顺顺利利。

  传说初五是五路财神的生日,人们提前占卜好哪个方向是财神必经之路(也是今年运气最旺的方向),在这一天各家老小穿戴整齐,到这一方向的空旷之地放鞭炮,迎接五路财神,以保平安健康,财源滚滚。

  第二天,市门面,各路商店便可开张,人们也可从这一天开始出门拜访亲戚朋友;端午时分,人们要佩带花线绳———五线绳———用五种不同颜色的线编织而成,以保平安吉祥;十月初一晚上,妇女们在自家门外十字路口或空旷的地方为死去的亲人烧五色纸,名曰“送寒衣”,希望他们在阴间也能暖暖活活的过冬。

  在大同的民俗中,为什么盖房子五间最好,缝制的衣服纽扣五颗最好,花线绳要五种颜色,烧纸烧五色纸,蝙蝠取五个,财神也是五路,给亲戚朋友送的油糕、瓜果也最好是五个,而且民间还流传这样的一句话“四六不成材”(应县),特别在孩子给别人送油炸糕的时候,家里大人会叮嘱:不能送四个或六个,四六不成材。为什么偏偏是四个和六个不行?这“四六不成材”的说法该从何说起?而“五”为何又如此特别?

  对于“四六不成材”的来源,各家说法不一。
  
  (一)有人认为“材”指的是房屋(可能认为与以前的房屋大多是木造结构有关)。受北京四合院的建筑风格的影响,大同地区的房屋建筑尤其正房多为五间,所以有些人认为“四六不成材”就是指无论四间或六间房屋都不能称为有吉兆、风水好的建筑。

  在邓云乡的《老北京的四合院/花鸟鱼虫》一书里的《“四破五”和“三合院”》一文开头就提到“四六不成材”专指这种房屋建筑,四间或六间都不成格局、犯忌,只能盖单数,所以慢慢地流行起“四六不成材”的说法。

  (二)有人认为“四六不成材”源自《左传·隐公三年》中的六顺、六逆。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这六顺一项不缺即为大顺,如果六顺只能占其中的四样或者更少,便不能称其材了,也就有了“四六不成材”的俗语。

  (三)也有人认为这是源自佛教中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而这六根缺一不可,缺了便不能成人,更不能成材。

  (四)该观点认为“四六不成材”来自《易经》,“《易经》中天四是阳爻的起点,地六是阴爻的起点。无论起点还是终点都没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好比一个树材的起点———树苗和终点———行将朽木都不堪重用,当然更不能成材了。”

  上述四种观点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总觉有些牵强附会。那么“四六不成材”到底源自哪里?是否与“五”有一定的关联呢?数字“五”在《周易》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五”为奇数,阳数,本身就有吉祥的意味,特别是五行理论提出之后,中国人对五的崇拜就达到了顶峰。五行在《周易》中就有记载,之后各家对其的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

  最早提出“五行”一词的文献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甘誓》;首次对这一概念做出明确、全面解释的是《尚书·洪范》,其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土,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4]。关于五行学说起源的观点有“五材五行说”、“五方五行说”、“五星五行说”、“五手指五行说”、“五时五行说”等等。而“五材五行说”则是目前关于五行说最传统、最经典的解释。历史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在现代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被广泛的采纳运用。

  因此,“四六不成材”的说法用“五材五行说”解释恐怕更为合适,“材”真正指的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材料,无论四种还是六种都不能构成和谐有序的世界,由此引申出的“四六不成材”被广泛运用于各个方面。自“五材五行说”理论提出之后,对“五”的崇拜模仿发展到了极致,不管在建筑、服饰、医学、音乐、天文、历法、美学、逻辑、宗教、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出现了众多用数字“五”命名的事物,比如:

  论文摘要

  不仅在以上方面,对数字“五”的崇拜在音韵学上也有体现,古代音韵学借五音代指汉语的发音,五音配以五行对应了土、金、水、木、火以及中、西、北、东、南。在中古汉语音韵学中,发音部位也是按照五音来分类,包括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唇音水肾羽,舌音火心征,齿音金肺商,牙音相干角,喉音土脾宫。”甚至在明末清初樊腾凤的《五方元音》中仍用五声: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入声之下几乎没有辖字,其实入声早在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中就已经消失,而樊腾凤先生故意用五声,并不是他没有发现入声的消失,更多的应是受五行学说的影响。在《五方元音》中,对《周易》中的数字运用不仅是在五声,还有天干、地支,十二韵等等。

  可见,五行学说提出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影响都很大,甚至在大同方言中一直流传着“四六不成材”的说法和对数字“五”的肯定与崇拜的习俗,这种传统的历史文化作为一种宝贵的遗产一直沉淀至今,值得我们去保护。

  3 对“九”的禁忌

  除了对数字“五”的偏爱之外,当地人似乎在年龄上对“九”特别忌讳。民俗方面: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流行“本命年”的说法,据说每到了人们所属的属相这一年的时候,整个一年都会特别的不顺,于是人们都会在这一年穿红色的衣服、袜子、系红色的腰带,来驱灾避邪以保这一年能够平平安安的度过。而在大同地区,流行的是“逢九”的风俗,尤其是年满十八岁之后,人们在年龄方面最忌讳数字“九”,有“明九”、“暗九”的说法:“明九”是指人的年龄里含九这个数字;“暗九”指的人的年龄是九的倍数。二者相比之下,当地人更忌讳“暗九”,据说每逢这一年,人们就会多灾多病,诸事不顺,他们大都不出远门,不兴土木,用红色来辟邪祈福。这一年来临的时候,人们会在除夕之夜,晚上十二点接神(祖先)的时候,穿上红色的内衣、袜子,系上红色的腰带,不说话围着自家垒的旺火正转三圈,倒转三圈,以保这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这些红色的衣服都是新买的,且穿在里面,别人看不出来,就没有人能利用年龄来害人了,正好与“暗九”相对。不仅如此,每当逢九时,大家对年龄都避而不谈,尤其在四十五岁的时候,更是忌讳,当有人问你今年多大了?回答者则说,“去年四十四”或“明年四十六”。现在全国各地有关“本命年”的文化正大肆袭来,可在大同地区仍一直沿袭老祖宗留下来的“逢九”这一习俗。

  在中国古代,“九”是人们非常崇拜的一个数字,可以和“五”相提并论,数字九是九头龙(或蛇)这种图腾物象的文字化,在十之内“九”是最大的阳数,在《易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列为第一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大有》卦之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乾》卦之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中孚》卦之上九:“翰音登于天”等等。可见,对九的崇拜达到了极致。由此产生的“九重天”“九品文武百官”“九洲大地”“九霄云外”等有关“九”的词语也数不胜数。

  除汉民族文化外,维吾尔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突厥族文化都对数字“九”有着特别的重视,他们的许多民间传说、建筑构造、宗姓制度、祖先来源等都与“九”有关,“九”被赋予多数、吉祥、高大、富贵之意。

  李树辉认为这些少数民族对“九”的崇拜及其这些意义内涵的附加,很可能是源自华夏文化,也可能是不同民族的相同心理使然[5]。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把皇帝奉为“九五之(至)尊”,对“五”的崇拜和对“九”的禁忌则显而易见。九五至尊———九乘五为四十五,是指皇帝,正如老百姓见了皇帝要下跪,低头不准看一样,要避讳。到了四十五岁避而不谈年龄的做法也就很正常了。“破五”“逢九”的说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种“九五之尊”对九、五的崇拜,在山西应县木塔的建筑结构中体现的恰到好处,山西应县佛公寺释迦塔高九层,外观五层,暗里四层,把偶数四放在里面,九和五则在外层。紫禁城房屋为9999间,天安门城楼也以“九五之数”为格局,面宽九间,进深五间。这样的建筑还有很多,这都是对“九”“五”之数的崇拜的体现。

  4 对某些偶数的偏爱

  虽然大同方言中对奇数的崇拜可见一斑,但对于某些偶数也有偏爱之处。

  婚嫁礼俗方面:在过去的婚嫁喜事中,流行八个碗八个盘,待客人、新媳妇流行四小盘;现在婚嫁喜事流行的是十冷十热,婚庆时装饰物、喜字、房间的摆设、贺礼也都是双数,取成双成对、双喜临门、十全十美之意。以至为了方便,现在的丧事中也是十冷十热,以前是大锅菜。现在给新人压岁钱时,也流行起了六百六十六、八百八十八等,取“六六大顺”“八八大发”之意,这应受了其他地方民俗民风的影响,尤其是对偶数偏爱的晋南地区。

  不难发现,大同方言中对某些偶数的崇拜大多体现在喜事婚庆方面,取好事成双之意,这一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事物的对立统一,和谐完美相符,汉民族历来视偶数为吉祥、美好、幸福、和谐之意。《周易》中六十四卦两两相互对应,阴卦和阳卦也两两相互对应,“谐”字贯穿始终,与大同方言乃至整个汉文化中对偶数的崇拜与喜爱不谋而合。

  “一千年文化看北京,三千年文化看陕西,五千年文化看山西。”真可谓名不虚传。《周易》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奇数的崇拜(少数民族)、对偶数的偏爱(汉民族)、对数字“五”、“九”的特别重视(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在大同方言中都有体现,可见汉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大同方言中有关数字方面的崇拜和禁忌在语言特征、宗教文化、神话传说、民族心理等各方面都有体现,其实这与我们传统汉文化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智智慧、包容和谐以及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密不可分。不光是数字语言,其他方面也都有体现,比如:现在在大同农村地区盖院落的大门时,不能与正房的门相对,且最好在东南方向,人们认为这样是风水好有吉兆的院落。

  这与中国人不张扬的性格特点分不开,这些在《周易》里都有提到。此外,中国这种传统的文化精髓,在山西省内其它地区、周边地区肯定或多或少也有所体现,大同方言中这种对奇偶、阴阳五行以及对“九”的崇拜和禁忌真可谓宝贵的遗产。但现在由于受新文化、外来文化和各地区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的影响,一些新的方言俗语也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刘彩霞.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习俗文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2]马文忠.大同民俗与谐音[J].语文研究,1993(2):41-45.
  [3]黎中辅.大同县志[Z].许殿玺,校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153.
  [4]贺娟.论五行学说的起源和形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7):437-447.
  [5]李树辉.突厥语数词toquz文化附加义探析[J].语言与翻译,1989(4):53-55.
  [6]刘景.中西方禁忌数字之略谈[J].价值工程,2011(27):318-319.
  [7]程国富.数字寓意与生活禁忌[J].汉字文化,2003(4):24-27.
  [8]闫丽萍.汉维语言数字禁忌文化差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1(4):82-86.
  [9]刘继峰.大同方言与大同春节年俗[J].华夏文化,2011(1):53-55.
  [10]李清恒.《五方元音》音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