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论文题目: 主观化与古代汉语"N所V"结构的双重身份
摘要:文章研究古代汉语"N所V"结构的表述功能和表情功能.当"N所V"结构表示判断、陈述一个客观事实的时候, 就体现了语言的表述功能;当"N所V"结构表示被动、表达一定的情感, 即表达不如意或如意的主观感觉时, 就体现了语言的表情功能.表示判断的用法最先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 "所"字的功能发生变化, 叙事视角发生改变, 导致说话人的情感发生转移 (移情) , 从而使"N所V"结构可以表达不如意或如意的主观感情, 这是"移情"这一主观化的产物.这种用法较多见于汉译佛典, 与梵文原典有直接的关系, 佛经翻译对于"N所V"结构表示被动的用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主观化; N所V; 判断; 被动; 移情;
一、引言
古代汉语有一种"N所V"结构, 如:
(1) 背施幸灾, 民所弃也. (《左传·僖公十四年》)
(2) 嗜欲在外, 则明所蔽矣. (《淮南子·说林》)
(3) 易初本由兮, 君子所鄙.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 由所杀蛇白帝子, 杀者赤帝子, 故上赤. (《史记·高祖本纪》)
关于这种结构的性质, 在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上面的"N所V"结构是一种表示施动关系的叙述句, 如:程亚恒;[1]144-156一种观点认为上面的"N所V"结构既可以表示判断 (如例 (1) 、 (4) ) , 也可以表示被动 (如例 (2) 、 (3) , 再如:董秀芳、[2]50-55方有国、[3]57-73何亮、[4]75-80朱冠明[5]1-9,95) .
同一种结构形式, 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观点, 这就充分体现出分析具有主观性的语言所采用的主观化结构形式的视角、态度是不同的.有的学者侧重它的历时, 有的学者侧重它的共时.
二、古代汉语"N所V"结构的双重身份
(一) "N所V"结构表示判断, 体现语言的表述功能
在汉语发展的历史上, "N所V"结构出现得很早.据董秀芳、[2]50-51方有国、[3]67-69何亮[4]75-76等学者的研究, 这些最早出现的"N所V"结构几乎都是用在判断句中表示判断.如:
(5) 所乐者, 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 贫贱夭恶也. (《庄子·至乐》)
(6)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论语·里仁》)
(7) 丘之所言, 皆吾之所弃也. (《庄子·盗跖》)
出现在判断句中的"所"与后面的V组成名词性的词语,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所"字结构, 其中的"所"是结构助词.
吕叔湘先生早在《中国文法要略》中就明确地指出, [6]115-117利用"所"字的词组 (也即"所V") 构成判断句式:一类是让含有"所"字的词组做句子的谓语, 如上举例 (6) ;一类是让含有"所"字的词组做句子的主语, 如上举例 (5) ;一类是句子的主语和谓语都用"所"字的词组, 如上举例 (7) .这些判断句式都是在陈述一个客观的事实, 不带有主观感情, 这就体现了语言的表述功能.
(二) "N所V"结构表示被动, 体现语言的表情功能
随着"N所V"结构的广泛使用, 有一些"N所V"结构用在含有消极意味、且表示受事的句子中时, 其中的"所"已不再是结构助词, 而是变成了没有任何词汇意义和明显的句法结构上的意义, [2]53成为一个表示被动的助词, "所"置于动词V之前.有以下几种情况:
1."N所V"结构的"N"是受事, 即"N受+所+V", N受作句子的主语.如:
(8) 嗜欲在外, 则明所蔽矣. (《淮南子·说林》)
"明所蔽矣"即"眼睛被遮蔽了"."明"是句子的主语, 是受事.
(9) 世火星月明, 日曜崑仑光.释梵殿所照, 是定明过上. (后汉支曜译《成具光明定意经》, 15/454c)
"释梵殿所照"即"释梵的宫殿被照亮"."释梵殿"是句子的主语, 是受事.
就目前文献所见, 没有歧义的"N所V"结构表示被动的句子, 当是《淮南子·说林》里面的一个例子.这样的用例在同期的文献中不多见, 后来多见于汉译佛典中.如上面所举的第 (9) 例就是早期汉译佛经的例子.
2."N所V"结构中的"N"可以承前省略, 只出现"所V", 即"所+V".如:
(10) 王有大臣, 最所敬重. (元魏慧觉等译《贤愚经》卷一, 4/354a)
"最所敬重"承前省略了主语"大臣", 句子的主语"大臣"是受事."最所敬重"即" (大臣) 最被敬重".
(11) 虽复读诵众经, 而不通利, 多所忘失.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一, 9/4b)
"多所忘失"承前省略了主语"众经", 句子的主语"众经"是受事."多所忘失"即"很多 (经典) 被忘记了"."所忘失"对译梵文antardhiyante.antardhiyante是梵语动词antar-√dhā (消失) 的第三人称、复数、现在时、被动语态.[7]110
3."N所V"结构中的"N"是"N受+N施", 即"N受+N施+所+V", N受是句子的主语.如:
(12) 犹如初月, 烟雾所覆, 无有光明. (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卷上, 3/58a)
"初月烟雾所覆"即"初月被烟雾覆盖"."初月"是句子的主语, 是受事;"烟雾"是施事.
(13) 是诸众生三毒所恼, 流转生死, 无有脱期. (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卷中, 3/63c)
"是诸众生三毒所恼"即"这些众生被三毒恼害"."是诸众生"是句子的主语, 是受事;"三毒"是施事.
(14) 一切饿鬼饥火所逼, 身心燋恼. (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卷中, 3/59a)
"一切饿鬼饥火所逼"即"所有饿鬼被饥火逼迫"."一切饿鬼"是句子的主语, 是受事;"饥火"是施事.
N施可以是具体的事物, 如例 (12) 的"烟雾", 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事物, 如例 (13) 、 (14) 的"三毒""饥火".
4. 在"N受+N施+所+V"中, N受作为句子的主语可以承前省略, 只出现N施, 即"N施+所+V".如:
(15) 王见惶怖, 疑解心伏, 即出诣佛, 叩头自悔:"禀性空顽, 恶意向佛.愚人所误, 幸唯原之." (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卷上, 3/461c)
"愚人所误"承前省略了受事N受, 只出现了施事N施.句子的主语是"我" (也就是"国王") , 承前省略了;"愚人"是施事."愚人所误"即" (我) 被愚蠢的人贻误".
(16) 朝禀暮讲, 经戒不释于口, 世尊所叹, 众智所敬. (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三, 3/11c)
"世尊所叹""众智所敬"承前省略了受事N受, 只出现了施事N施.句子的主语是"朝禀暮讲, 经戒不释于口"这种行为, 承前省略了;"世尊""众智"是施事."世尊所叹, 众智所敬"即"被世尊称赞, 被众多的智者尊敬".
(17) 尔时佛赞波斯匿王:"善哉善哉!于亲非亲, 心常平等, 贤圣所赞." (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一, 4/207c)
"贤圣所赞"承前省略了受事N受, 只出现了施事N施.句子的主语是"于亲非亲, 心常平等"这种状态, 承前省略了;"贤圣"是施事."贤圣所赞"即"被贤圣称赞".
(18) 山林之中是闲静处, 仙圣所乐. (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卷中, 3/59a)
"仙圣所乐"承前省略了受事N受, 只出现了施事N施.句子的主语是"山林", 承前省略了;"贤圣"是施事."仙圣所乐"即" (山林) 被贤圣喜欢".
5."N所V"结构中的"N"之前可以是一个句子, 即"S+N施+所+V", S的主语是受事.如:
(19) 仁德至重, 诸天所敬. (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卷下, 3/470c)
"仁德至重"是一个句子, 它的主语"仁"是受事, "诸天"是施事."诸天所敬"即" (仁) 被诸天尊敬".
(20) 大兄年高, 智慧明远, 国王臣民所共宗事. (后汉昙果共康孟详译《中本起经》卷上, 4/151c)
"大兄年高, 智慧明远"是两个句子, 它的主语"大兄"是受事, "国王臣民"是施事."国王臣民所共宗事"即" (大兄) 被国王臣民共同尊重奉事".
(21) 大婆罗门修清净行, 智人所赞. (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卷上, 3/52b)
"大婆罗门修清净行"是一个句子, 它的主语"大婆罗门"是受事, "智人"是施事."智人所赞"即" (大婆罗门) 被智人称赞".
(22) 佛必独大尊, 天神所敬, 非凡品也. (吴支谦译《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 3/479a)
"佛必独大尊"是一个句子, 它的主语"佛"是受事, "天神"是施事."天神所敬"即" (佛) 被天神尊敬".
上面所举的用例有些带有褒义的色彩, 如例 (10)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有些表示不幸、不愉快的语义, 如例 (8) 、 (11) 、 (12) 、 (13) 、 (14) 、 (15) .
当"N所V"结构表示被动时, 带有消极不如意、不愉快的主观感受或者表达赞赏、如意的主观感受, 这就体现了语言的表情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 受事N受出现, 但也可以承前省略;施事者N施可以出现, 也可以不出现.
三、问题讨论
(一) 关于"N所V"结构的性质
据戴庆夏、胡素华研究, [8]264-269在藏缅语中有一种强调式施动句, 施动助词放在施事者之后, 受事者可以不出现, 如果受事者出现的话, 受事者在施事者之前, 受事助词在受事者之后, 形成这样的句式:即N受+ (受事) 助词+N施+ (施事) 助词+V.程亚恒以藏缅语里面的这种强调式施事句作为立论的依据, 认为古代汉语的"N所V"结构是一种强调式施事句.[1]144-154其实, 用藏缅语里面的强调式施动句不能够解释古代汉语的"N所V"结构只出现受事者、没有施事者的句子, 如上举例 (8) 、 (9) 、 (10) 、 (11) .
对于这种只出现受事者、没有施事者的"N所V"句子, 程亚恒引用石毓智、李讷的观点"一个语法标记产生以后, 其应用的范围会扩大, 这也是语法化常见的现象"[9]121来解释, 并举例古汉语中的"S为A所V"式被动句.他认为"S为A所V"被动句, 最初主语S在语义上是V的受事, 但中古时期出现了少数主语S在语义上是V的施事的被动句式, 如:楚王少女为魅所病 (《列异传》) .有妇为魅所疾 (《列异传》) .比丘白言:"为病所恼." (《贤愚经》卷四, 4/375b) 他认为这几个句子跟《庄子·盗跖》中"申徒狄谏而不听, 负石自投于河, 为鱼鳖所食"之类的被动句颇有不同.由此推导出"所V"结构中的"所"也一样, 是它标志施动关系功能扩展以后偶尔出现在"受事+所+V"结构中的用例.
我们分析程文所举的四个例子, 四个句子的主语"楚王少女""妇""比丘""申徒狄"分别是动词"病""疾""恼""食"的受事, 施事者"魅""魅""病""鱼鳖"都出现在动词"病""疾""恼""食"之前, "楚王少女被魅祸害""妇被魅祸害""比丘被疾病恼乱""申徒狄被鱼鳖吞食".也就是说, 这几个句子的结构是:受事+为+施事+所+V.因此, 我们认为他所举的例证仍然不能解释古代汉语"N所V"结构中只出现受事者、没有施事者的文献用例.
事实上, 戴庆夏、李洁在《藏缅语的强调式施动句--兼与汉语被动句对比》一文中详细分析了哈尼语、景颇语、仙岛语、阿昌语、载佤语等语言的强调式施动句之后得出结论:藏缅语的大多数语言是没有被动句的, 这些语言通过强调式施动句表达被动语义, 但这样的句子并不是被动句.[10]112-117这些强调式施动句从语义上看, 它不是被动义, 更无遭受义.只是强调动作行为是谁发出的、谁接受的, 也就是表示施受关系的意义.在语法形式上, 大多数语言在施动者后面加上表示施动意义的助词, 如:景颇语加e、哈尼语加ne;也有少数语言在施事者后面不加格助词, 而是仅在受事者后面加上表示受动意义的助词, 如:拉祜语.表示施动意义的助词是一种语法标志, 但不是被动句的语法标志.因为加施动助词是为了使施受关系更加明确, 对施事者起到了强调、凸显的作用.也就是说, 这些语言的助词并不是被动的标志, 它要附着在前面的名词之后的, 即N+结构助词/+V, 而不是N/+结构助词+V.
在汉语里,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相当发达, 形式丰富多样.在甲骨文时代就出现了"见V"式、"V于O"式, 后来又陆续出现了其他形式的被动句, 如:为V、为……所……、所V、被V、叫V、吃V, 等等.
依据藏缅语有一种强调式施动句的语言现象就认为古代汉语的"N所V"结构只是一种施动关系, 类似于早年潘允中先生在《汉语语法史概要》中所说的现象.[11]245他说, 有的语法学家却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认为古汉语是没有被动式的, 而只有由施动形式表示受动意思.这也和历史事实不符.应当肯定, 古汉语先只有以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式, 后来逐渐产生几种表示被动的语法形式.
古代汉语的"N所V"结构具有双重身份:既可以表示判断, 也可以表示被动, 这不是孤立的现象."A为N所V"结构也具有双重身份:既可以表示被动, 也可以表示判断.[12]21-25,75[13]40-48
(二) 关于表示被动的"N所V"结构的来源
对于"N所V"结构的被动用法的来源, 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汉语"为……所……"式被动句的一个变式, 是"为"和"所"结合起来表示被动时偶然用"所"不用"为"的个别情况, 如:刘景农、[14]293何亮;[4]78-80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佛经原典语言影响的产物, 是汉外混合型结构, 如:朱庆之.[15]29-31,45
通过梳理"N所V"结构在古代汉语中的发展演变轨迹, 我们可以看到:"N所V"结构在上古汉语中主要用于表示判断, 表示被动的用法是后来才出现的.这种被动的用法或许基于上古汉语"N所V"结构之中固有的语义关系.如:例 (1) 中的"民所弃也", 当我们孤立地看待这个句子时, "民"可以看作动词"弃"的施事, 如果分析为判断句, "民所弃"就是"老百姓抛弃的";如果分析为被动句, "民所弃"就是"被老百姓抛弃".
通过调查历史文献, 最早的确切无歧义的"N所V"结构表示被动的用例当是见于《淮南子·说林》, 同期的中土文献少见而较多见于汉译佛经.从一些学者的梵汉对勘成果来看, 的确可以看到梵文原典的被动语态、过去被动分词、将来被动分词翻译成汉语时多选用"N所V"结构.如:
(23) 释曰, 是诸有为法, 有已正当行故名世路, 复次无常所食故. (陈真谛译《阿毘达磨俱舍释论》卷一, 29/162c)
"所食"对译梵文adyante.adyante是梵语动词√ad (吃) 的第三人称、复数、现在时、被动语态.(7)[16]190
(24) 愿得是乘, 三界第一, 诸佛所叹.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一, 9/3a)
"诸佛所叹"译自梵文yad (诸) buddhayānam (佛) sugatehi (佛) var?itam (赞叹) , var?itam是梵语动词√v? (赞叹) 的过去被动分词, 表示被动意义.[17]433
(25) 释曰, 若有余阴入界等, 于余经中说, 是彼如前所说, 阴入界中随彼性类, 此论中所说, 应善简择摄入其中. (陈真谛译《阿毘达磨俱舍释论》卷一, 29/166c)
前一个"所说"对译梵文ukte□u.ukte□u是梵语动词√vac (说) 的过去被动分词ukta的复数、依格形式.后一个"所说"对译梵文vihitam.vihita是梵语动词vi-√dhā (论述) 的过去被动分词形式.[16]192
(26) 薄德少福人, 众苦所逼迫.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一, 9/8b)
"所逼迫"对译梵文sampī?ita.sampī?ita是梵语动词sam-√pī? (逼迫) 的过去被动分词形式.[7]111
(27) 具足应言择所得灭. (陈真谛译《阿毘达磨俱舍释论》卷一, 29/162b)
"所得"对译梵文prāpyo.prāpyo是梵语动词pra-√āp (得到) 的将来被动分词形式.[16]192-193
(28) 若有众生饥渴所恼, 令得种种甘美饮食, 盲者得视, 聋者得听, 痖者得言. (北凉昙无谶译《金光明经》卷一, 16/338b)
它所对应的梵文原典是:
"饥渴所恼"对译梵文k?uttar?anipī?ita.k?uttar?anipī?ita (被饥渴逼迫) 是由k?uttar?a (饥渴) 和nipī?ita (被逼迫) 组成的复合词.nipī?ita是梵语动词ni-√pī? (逼迫) 的过去被动分词形式.
汉语今译:那些被饥渴逼迫的众生, 让他们得到种种食物;让盲人看见种种形象, 让聋人听见悦意音声.
(29) 人根名德, 生而具足;造成大道, 所作事胜;佛圣善行, 皆已得立;觉意如海, 而皆已入.诸佛咨嗟, 弟子、释、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 居维耶离, 矜行权道. (吴支谦译《维摩诘经》卷上, 14/520c-521a)
它所对应的梵文原典是:
(表示过去)
"弟子、释、梵、世主所敬"对译梵文sarva?akrabrahmalokapālanamask?ta?."sarva?akra brahmalokapālanamask?ta?" (被一切帝释天、梵天、世界主礼拜) 是由sarva?akrabrahmalokapāla (一切帝释天、梵天、世界主) 和namask?ta (被礼拜) 构成的复合词.namask?ta (被礼拜) 是由namas (礼拜) 和k?ta (被做) 组成的复合词.k?ta是梵语动词√k?的过去被动分词形式.
黄宝生译:他已经立志效力大乘, 做事善于思考, 保持佛威仪, 进入殊胜智海, 受到一切佛赞美、歌颂和称扬, 受到一切帝释天、梵天和护世天王敬拜.为了教化众生, 他采取方便善巧, 住在维舍离大城.[18]46
从梵汉对勘"N所V"结构和"N所V"结构在历史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来看, 如果说最早的确切无歧义的表示被动的"N所V"结构是出现在《淮南子》中的话, 那么, 汉译佛经中多见而同期中土文献少见, 这不能不看到梵文原典的作用.正是由于梵文原典的被动语态、过去被动分词、将来被动分词的汉译多选择"N所V"结构, 才使得"N所V"结构表示被动多在汉译佛典中出现.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佛经翻译对于古代汉语"N所V"结构表示被动的用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四、结论
古代汉语的"N所V"结构既可以表示判断, 也可以表示被动.表示判断的用法最先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 "所"字的功能发生变化, 叙事视角发生改变, 导致说话人的情感发生转移 (移情) , 从而使"N所V"结构可以表达不如意或如意的主观感情, 这是"移情"这一主观化的产物.这种用法较多见于汉译佛典, 与梵文原典有直接的关系, 佛经翻译对于"N所V"结构表示被动的用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文中所用缩略符号说明:
Ac.Accusative业格;adj.adjective形容词;adv.adverb副词;conj.conjunction连词;D.Dative为格;f.feminine阴性;I.Instrumental具格;impv.imperative命令语气;indec.indeclinable不变词;L.locative位格;m.masculine阳性;N.Nominative体格;n.neuter中性;P.parasmaipada, active-voice为他, 主动语态;pl.plural复数;ppp.past-passive-participle过去被动分词;pres.present现在时;pron.pronoun代名词;rel.relative-pronoun关系代名词;sg.singular单数;3.third-personal第三人称代名词.
参考文献
[1]程亚恒.从藏缅语施助词看古汉语" (N) 所V"句的性质--兼论古汉语" (N) 所V"句的来源[G]//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五辑.成都:巴蜀书社, 2012:144-156.
[2]董秀芳.重新分析与"所"字功能的发展[J].古汉语研究, 1998 (3) :50-55.
[3]方有国.上古汉语"所"字与所字结构再研究[G]//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辑.成都:巴蜀书社, 2000:57-73.
[4]何亮.汉译佛典中"所V"式被动句来源小议[J].古汉语研究, 2007 (3) :75-80.
[5]朱冠明."为N所V"被动式再分析[J].古汉语研究, 2013 (2) :1-9, 95.
[6]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42/1982:115-117.
[7]姜南.基于梵汉对勘的《法华经》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100-111.
[8]戴庆夏, 胡素华.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比较[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264-269, 261-267.
[9]程亚恒.《魏书》语法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12:121.
[10]戴庆夏, 李洁.藏缅语的强调式施动句--兼与汉语被动句对比[J].语言研究, 2005 (3) :112-117.
[11]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M].郑州:中州书画社, 1982:245.
[12]严慈."A为N所D"也是判断句式[J].古汉语研究, 1995 (3) :21-25, 75.
[13]岳中奇."A为N所V"结构的功能及其渊源[J].语言研究, 2012 (1) :40-48.
[14]刘景农.汉语文言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 1994:293.
[15]朱庆之.汉译佛典中的"所V"式被动句及其来源[J].古汉语研究, 1995 (1) :29-31, 45.
[16]王继红.基于梵汉对勘的《阿毗达磨俱舍论》语法研究[M].上海:中西书局, 2014:190, 192-193.
[17]龙国富.《妙法莲华经》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433.
[18]黄宝生.梵汉对勘《维摩诘所说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46.
注释
()1阿拉伯数字及英文字母分别表示引文在《大正新修大藏经》中的册数、页数、上中下栏 (下同) .
()2 当讨论"N所V"结构表示被动时, 这个用例被很多学者引用.
()3 胡萍在东汉的道教文献《太平经》中找到12个用例 (胡萍《太平经》被动式研究, 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年) .
()4 汉语是属于主语缺省语言, 主语空缺是符合语法的.
()5 "施事"原文作"系事".写作"系事", 不知道是何含义 (程亚恒《魏书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 2012, 第121页) .
()6 程亚恒在此处标为"卷202".实际上, 元魏慧觉等译《贤愚经》, 全经共有一三卷.他所标的"卷202"其实指的是经号, 也就是《贤愚经》在《大正新修大藏经》里面的编号 (参看《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册) .
()7 王书此处是"'所'对译的是动词√ad的语干带有被动语态第三人称单数语尾, 充当被动语态标记", 文中的"单数"当是"复数"之笔误 (王继红《基于梵汉对勘的〈阿毗达磨俱舍论〉语法研究》中西书局, 2014年190页) .
()8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简称BHSG) , by Franklin Edgerton, Vol.1.,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Private Limited, Delhi, 2004, §8.79."Nom.pl.-a", p55.
()9 suvar?aprabhāsasūtram (Buddhist Sanskrit Texts N0.8) , edited by Dr S.Bagchi, Published by The Mithila Institute of Post-graduate Studies and Research in Sanskrit Learning, Darbhanga, 1967.
()10 《梵藏汉对照〈维摩经〉》, Edited by Study Group on Buddhist Sanskrit Literature, The Institute for Comprehensive Studies of Buddhism, Taisho University, 2004.
点击查看更多:古代汉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