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鲤鱼、草鱼以及蟾鱼这是几种养殖频率较高的淡水养殖鱼类。但是因为部分养殖者没有采取科学的养殖方法,随着养殖环境的慢慢恶化以及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导致淡水养殖鱼类出现疾病的几率大大提升,带给了养殖者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研究以及探讨分析淡水养殖鱼类较为常见的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手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1 细菌性疾病的病症以及治疗方法
1.1 细菌性出血病
细菌性出血病是淡水鱼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病鱼在患病初期,其两侧、口腔、鳍基以及上下领则会发生轻度出血,若是病情严重,病鱼的体表则会出现出血症状,部分鳞片会竖起、腹部膨大等等。若已确定鱼类感染细菌性出血病,则需对鱼类进行更为严格的饲养管理,比如说使用增氧机、将氯立得均匀喷洒在食场外围、对所有的工具用消毒处理等等。若病鱼病情较轻,则可使用抗暴威以及菌毒克治疗,若病情较为严重,需使用延长抗暴威的使用市场,向鱼池内投放鱼血康宁。
1.2 细菌性鳃病
若病鱼患有细菌性鳃病,则其体色发黑,各鳍的边缘色泽逐渐的变淡,若是病情严重则病鱼的鳃盖表皮会出现充血症状,鳃丝肿胀。病鱼的反应会变得迟钝,行动会更为缓慢,会出现鱼体消瘦以及呼吸困难 , 等症状。为了防治这种疾病,需使用生石灰将整个水塘彻底的清理干净;发病季节需要将 0.3~ 0.5g/m3的菌毒克星喷洒进水塘中,喷洒间隔应为 10d;若鱼群已经出现病症,则需在鱼饵中添加鱼虾康或者是易服康,用 0.3 ~ 0.5g/m3的菌毒克星或者是 0.2 ~ 0.3g/m3的强力溴对整个水塘进行喷洒,一般连续用药 2 ~ 3d 即可。
2 寄生虫性疾病的病症以及治疗方法
2.1 小瓜虫病
若鱼感染小瓜虫寄生病,其皮肤会分泌出非常多的粘液,若不仔细观察则会感觉像是真菌感染所导致出现的菌丝样外观。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够在已经病 死的鱼与患病的鱼的头部发现较为明显的白点,就病鱼来看,病鱼的皮肤表面会有非常多的白色小点,就像是鱼身上覆盖了粗糙的一层盐的结晶,病鱼出现离群、没有食欲、反应迟钝等病症。
在治疗小瓜虫病时,需使用专门针对于虫体效果非常强的药物,而且该药物应当连续使用 3 ~ 7 个疗程才可以将虫体完全消灭,各个疗程之间应当有所间隔,间隔的期限需有实际的水温情况决定。通常若水温超过24℃,则需每天用药1次即可,;若水温在 1 ~ 24℃之间,只需隔天用药 1 次即可;若水温 13~ 23℃之间,则需要隔 2d 用 1 次药;若水温 8 ~ 7℃之间,则需要隔 3 ~ 4d 左右用 1 次药。下为较为常用的质量手段:
选用辣椒以及生姜混合剂。在整个池子中泼洒辣椒以及生姜混合剂,通常水深在 1m 的水池 1m2应当取 0.15g 的平姜片或者是0.75g的鲜生姜,与0.39g的辣椒粉混合,加15g的水之后煮沸,煮沸时长应当在 0.5h 左右,煮好后取药汁兑水均匀的洒在水面上;选用福尔马林。需配置浓度在 125 ~ 250mL/m 之间、温度在 21℃的福尔马林容溶液,将病鱼在溶液中浸泡 1h,需注意的是治疗浓度需< 167mL/m。在使用福尔马林对病鱼进行治疗时,应当充分充氧,治疗完成后需马上换清洁的水。也可以将浓度在 15 ~ 25mL/m 的福尔马林溶液均匀的洒在水池中,通常水深为 1m 的水池,每 667m2塘应当撒用 10 ~ 16L 的福尔马林。
2.2 粘袍子病
鲤鱼是最容易出现粘袍子病的鱼种。鲤鱼在出现粘袍子病时,其腮丝、腹鳍、尾鳍以及胸鳍等部位会出现颜色为灰白色的胞囊,若是病情严重,则病鱼的眼睛、肠道,甚至是大脑内会出现瘤状胞囊。为了防治这一病症,需使用漂白粉或者是生石灰对整个池塘进行清理,使用渔丰碘处理鱼种。病鱼可使用三亩灵、 渔丰碘以及菌毒克进行处理,发病时间不长或者是成鱼可使用渔丰碘、晶体敌百虫以及袍杀进行处理。
3 病毒性疾病的病症以及治疗方法
草鱼极易出现病毒性出血症,病鱼在发病的时候,其眼眶周围、鳃盖、上下颚以及头顶等部位均会出现充血情况,病鱼的整体出现暗黑色,若病鱼病情严重,其全身肌肉则会变为鲜红色,肠壁出现发炎充血症状。通常长度在 2.5 ~ 15cm 左右的草鱼出现这种病症的几率较大,超过二足龄的草鱼也会出现这种病症。若草鱼患上出血病,已经发病,则在 2 ~ 3d 之内,大约 70% ~ 80% 的鱼会死亡,在 10d 之后是死亡的高峰期。
现在还没有一种非常有效的药物能够治疗鱼类的出血症,只能够靠预防工作,像采用生石灰或者是漂白粉对鱼池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将鱼池内部过多的淤泥清理干净,选用更为健康的鱼苗种,对鱼苗种进行消毒处理等等。
4 结语
对淡水养殖鱼较为常出现的疾病进行及时诊断以及及时治疗,能够促使淡水养殖鱼类向着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能够提升淡水养殖鱼类人员的经济效益,所以不仅养殖者以及相关人员要掌握一定的淡水鱼疾病防范知识,另外当地相关部门还应当给予适当的物力、资金、人力以及技术上的倾斜,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诊断以及及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洪美玲 , 付丽容 , 王锐萍 , 史海涛 . 龟鳖动物疾病的研究进展 [J]. 动物学杂志,2003(06).
[2] 王吉桥 . 南美白对虾的健康养殖技术 [J]. 水产科学,2003(05).
[3] 黄印尧 , 吴文忠 , 方莹 , 陈信忠 , 颜江华 , 倪子锦 . 九孔鲍球状病毒病研究 [J]. 福建畜牧兽医,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