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渔业论文

浙江青田运用稻田养鱼的历史溯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10 共5081字
论文摘要

  青田地处浙江东南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在这块后来被叫做“青田”的土地上就有人居住。青田于唐睿宗景云二年( 公元 711 年) 建县,在建县之前,这里归属永嘉郡,上溯各个历史阶段,三国时期隶属临海郡,西汉时期属会稽郡,秦朝时期隶属闽中郡,春秋时期属古越( 瓯越) 地。

  也就是说,青田人的祖先属于“古越人”。根据《史记》记载,早在 2 000 多年前,“古越人”就有“饭稻羹鱼”的自给生活。

  一、“青田稻田养鱼 1 200 年历史”质疑

  2005 年 6 月,“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 GIAHS 保护项目试点。于是,有人提出“青田县的稻田养鱼有 1 200 多年历史。”其依据是青田建县于唐睿宗景云二年( 公元 711年) ,至公元 2005 年有 1 200 多年。

  在青田本土现存的官方史料中,最早直接记载稻田养鱼的是明洪武二十四年( 公元 1392 年) ,浙江省《青田县志·土产类》中记载: “田鱼有红黑驳数色,于稻田及圩池养之 ”; 其后,清·光绪版《青田县志·物产篇》中记载: “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而且已明确把田鱼与鲤鱼作为不同品种分别记载。如果按地方志“定史”,明洪武二十四年《青田县志》“田鱼有红黑驳数色,于稻田及圩池养云”说明至迟 600 多年前浙江青田已经开始稻田养鱼。

  早在元朝,青田人刘基就写过许多描述田鱼的诗。另外,刘基还在《古镜词》一诗里提到“青田鱼灯”。而众所周知,“青田鱼灯”是根据青田田鱼的生活习性为原型而创作的青田民间文艺,距今已近 700 年。

  早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列入 GIAHS 之初,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曾经提出异议: “报载青田稻田养鱼已有 1 200 多年历史,可能时间偏迟,应该不少于两千年历史。”

  “建县”是一种行政行为,必须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在建县前,肯定就有人居住,有人聚居就可能有稻田养鱼,所以,“青田稻田养鱼 1 200 多年历史”这一说法是不科学的。

  二、青田的地理环境与农耕文化历史

  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的山区,瓯江中下游。东邻永嘉、瓯海,南毗瑞安、文成,西连景宁、莲都,北接缙云。县境东西长 62 公里,南北 59 公里,地形平面呈圆形。瓯江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辖区面积 2 477 平方公里。青田山地多,平原少,故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地形属中低山丘陵区,地形复杂,切割强烈,千嶂万壑,层峦叠翠。青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既有显着的立体山地气候特征,亦有较明显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总的气候特点为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冬暖春早、雨热同步,垂直梯度气候变化大、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年平均降水量为 1 697. 7 毫米,年均降水日数166. 3 天,为浙江省雨量较多的地区之一。

  青田古代先民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修建了梯田和冲田。

  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期就有青田石璜,据此可以推定,青田早在新石器时期( 距今 4 900 ~5 800年) ,不但有人聚居,而且先人利用叶腊石雕刻佩饰青田石璜。“民以食为天”,要生存必然离不开农耕,而且农耕文化肯定比石雕文化更早。

  在春秋时期,青田县境属瓯越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征服瓯越、闽越后,在浙闽山地置闽中郡。

  汉朝时,青田地属会稽郡。三国时,属临海郡。东晋太宁元年( 公元 323 年) ,分临海郡地置永嘉郡,青田地始属永嘉郡。隋开皇九年( 公元 589 年) ,改永嘉郡为处州,分松阳县东乡地置栝苍县( 丽水) ,青田县境为处州的一部分,唐睿宗景云二年,青田建县。

  历史以来,青田人的粮食以大米、番薯为主,小麦、玉米为辅。而番薯原产于中美洲,后传至吕宋( 今菲律宾) 。番薯传入中国的时间是明朝万历二十二年( 1594 年) ,而小麦和玉米都是从中国北方逐渐“南迁”的。据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稻谷、谷壳、稻叶、茎杆等堆积层和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主要是骨耜; 大量鱼骨、有些骨镞( 当兼用于射鱼) ,其他渔猎工具还有木矛、骨鱼镖等,柄叶连体木桨,说明 7 000 前,浙江原始人类已进行水稻生产和渔捞活动。故青田在新石器时期,其先民所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当然,仅有水稻还不足以推定有“稻田养鱼”。我们先寻找我国最早的有“稻田养鱼”的史料记载,再探究其演变历史。

  三、我国稻田养鱼历史

  据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考证,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就已种植水稻和渔捞活动。

  《中国古代动物学史》里指出: “我国是世界上池塘养鱼最早的国家,殷商出土的甲骨文‘贞其鱼,在圃渔’、‘在圃渔,十一月’。这里的‘在圃渔’,即指在园圃之内养鱼,它证明我国殷商时代已开始池塘养鱼了,至周朝,池塘养鱼业更为流行昌盛。”

  春秋晚期( 公元前 460 年左右) ,越国范蠡在《养鱼经》一书里详细地介绍了人工养鲤的方法,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养鱼的专着。由于《养鱼经》的完整版已经失传,现今只靠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的摘录,得知它的部分内容。而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得出如下推论: 范蠡是越国着名政治家,而他居然潜心研究《养鱼经》,可见当时浙江一带的人工养鱼已是十分盛行。推测有可能利用稻田养鱼。

  早在新石器时期时代,在青田这块土地上已有人口居住。青田离范蠡的故乡诸暨相距不到200 公里,其人工养鱼习俗很快传到青田是自然而然的事。另外,从青田的地理环境属于山区,境内没有湖泊池塘,要人工养鱼,唯一的地方只能在稻田。

  春秋时期,江浙一带属吴、越国,吴越两国语言、风俗相同( 这个民族被史学家称之为“古越族”) 。在秦朝及西汉,“越人”是被汉人不信任并歧视的。为防止越人反抗,两朝的统治阶级曾多次强迫古越人北迁,与汉人融合。然后再让汉人南下,监视剩下的“越族”。这一来,剩下的“越族”便苦不堪言了。为生存大家纷纷外迁,在这些外逃的“越族”中,大体可分为三支: 一支东渡去了日本( 史学家称之为“外越”) ; 另一支迁移至如今广西、贵州一带( 史学家称之为“百越”,逐渐形成如今的侗族、苗族。) ; 还有一支迁移至江、浙一带的边远山区( 史学家称之为“山越”,至三国时期,“山越”逐渐融入汉族) 。古越族以前或住沿海地区或住多湖泊的平原地区,过惯了“饭稻羹鱼”的生活,而当他们被迫逃进山区成为“山越人”后,他们原先“饭稻羹鱼”生活中的河海鱼食,完全断了来源,原有的生活方式不能继续了。虽然在山区可以种植水稻,但鱼食只限于山溪水涧里的少量鱼类,实在无法满足需要。因而想到将它们放养于稻田里繁殖,经过反复的试养和驯化,终于从鲤鱼中选择出一种适宜于稻田饲养的“田鱼”。

  对于山越族的生活方式,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这样描述: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瑾之患,……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从司马迁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当时“楚越之地”,虽然生产技术处“火耕而水耨”的落后状态,却因“地埶饶食”,从而“无饥瑾之患”,“无冻饿之人”。人们吃着米饭,并以鱼为佐菜。那么,这“饭稻羹鱼”从哪里来呢? 当时的社会状态是“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山区闭塞,“无千金之家”,市场经济难以形成,唯一的办法只有自己种水稻,自己养鱼。而青田属山区地形,少有池塘,更没有湖泊。最佳的办法是在稻田里套养田鱼。

  据《魏武四时食制》记载: “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

  毋庸置疑,这里的“黄鳞赤尾,出稻田”当然是指稻田里养的鱼。《魏武四时食制》是曹丕时代魏国人所写的书,所记载的是曹操执政时代的中国美食大全,里面所说的“郫县”在四川成都。而此时田鱼已在蜀国的郫县的稻田里种养出名,并且又被载入魏国的食文化典籍。这说明早在三国时期,稻田养鱼在整个中国已是名声大震。而稻田养鱼的最早发祥地的( 古越) 浙江,在信息十分闭塞的 1 700 年前就能够推而广之,在整个中国都名声大震的事物,其形成过程必然要经历漫长的历史时间,其历史更应该再向前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从“青田璜”的发现,至各个历史时期青田的隶属建制可以推定: 历史上,这块后来被叫做“青田”的土地上,一直有人类在休生养息; 再从司马迁写《史记》( 公元前 108 年—公元前 86 年) 开始,上溯秦朝( 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6 年) 、西汉( 公元前 202 年—公元 9 年) 时期“山越族”外迁至江浙山区。纵观这段历史,可以推定进入司马迁视野的,有关“古越族”和“山越族”的“饭稻羹鱼”历史至少应该从秦汉时期算起,距今至少应该有 2 300 年历史。在这里加上“至少”两字,有两大理由: 其一是这块后来被称之“青田”的土地古属瓯越地,本身就属“古越族”,就有“饭稻羹鱼”习俗; 其二是司马迁生活的地点在长安,离浙江有万里之遥,在信息封闭的古代,从史实的形成到进入史学家的视野是需要较长的时间。再说,司马迁仅是对已经形成的“饭稻羮鱼”记载,并没有“秦汉以前无稻田养鱼”之说。所以说,青田的稻田养鱼历史还是应从范蠡编着《养鱼经》时期,距今2 400年的“古越”时期算起。

  四、青田民间习俗与信仰

  春秋时期,“古越族”因不堪汉族的歧视而外迁,除了东渡去了日本的“外越”,一支迁至形成如今的广西、贵州一带,形成侗族、苗族,另一支迁移至江、浙一带的边远山区,最后融入汉族。

  由于地处沿海,又是以捕鱼、养鱼为主要生计的吴越人,其生活和水休戚相关。在科学知识十分落后的时代,他们无法解释有关水的自然现象。他们认为水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是上天的恩赐,水给人们带来的祸害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他们无法驾驭水给人类带来的利弊祸福,一切只能依靠“神灵”的庇佑,从而他们对水有一种天然的崇敬意识,久而久之,形成吴越人独特的水神信仰。

  水神信仰是吴越民间信仰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吴越民间的主体性信仰。

  汉朝刘向( 约公元前 77 年—前公元 6 年) ,在《说苑》卷十二《奉使》里是这样描写越人: “是以剪鬟文身,烂然成章,以象龙子者,将以避水神也。”所谓水神,就是一种鱼类的图腾信仰。

  古越族的图腾是鱼,而汉民族的图腾是龙。尽管古越族早已演变为侗族、苗族或融入汉族,而在古越族后裔聚居的地方,依然保留着鱼图腾的信仰。在流行近 700 年而且名闻天下的“青田鱼灯”里,其 4 条“头鱼”的形象是龙头鱼身; 更早的是,在青田方山乡的松树下村,有一座名叫“悟性寺”的寺庙,据庙里碑文记载,该庙始建唐朝大中年间( 公元 847—859) ,虽然历代几经翻俢和重建,而庙顶上却至今还保留着龙头鱼身的雉尾。而贵州侗族鼓楼里陈列的龙,龙身是鱼身,龙头是鱼头,不像汉族龙头的大眼睛、长状两支大角、下巴有龙须的形象,还保留着古越族信仰鲛( 龙) 的形象。两者的相同处是都把鱼看作是至高无上的龙,而基本形象都是鱼; 两者的相异处是方山松树下悟性寺的龙的形象是鱼的身子,龙的头; 而贵州侗族鼓楼里陈列的龙身子和头都是鱼的形象( 只是名字叫“龙”而已) 。那是因为聚居在青田的古越族后裔早在三国时期开始逐渐融入汉族,而贵州的古越族后裔另行演变为侗族,对鱼文化的情结依然很深,认为龙就是鱼。

  在贵州的侗族和苗族的水神信仰中,至今还保留着这些习俗: 岁首要敬祭水神。这天,妇女到河里或水井汲水,必须先在河边或井旁点香烧纸,然后才能取水回家。榕江县车寨的妇女,还合办酒菜到井边祭祀,围在井边,歌颂并祭拜水井,祝愿井水终年长满,四季清甜。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核心区———龙现村,至今依然保留崇拜水神的民间信仰。龙现村村口,地形为两山对峙,左右山各建一庙,庙内供奉的是温州地区普遍信奉的“平水王”周凯为主的众神像; 村落中部建有名为“太阴宫”一庵,在庵顶脊背,有两条龙的雕像,庵内所奉的是东南沿海地区民众普遍信仰的“临水夫人”陈靖姑( 当地人称“陈十四娘娘”) 。该三处庙( 庵) ,至今香火甚旺。

  在村内地势高处,还建有“泗州大圣”庙。在村后山,原先还建有一座“龙母仙娘庙”,原是当地始祖所建,“龙母仙娘”是当地人传说中掌管雨水的女神,虽然如今庙已不复存在,而村里流传的有关“龙母仙娘”与水的民间传说却很多,也很美丽。这些庙( 庵) 和传说充分体现了龙现人对水的崇拜。

  因此,我们可以从刘向的《说苑》有关古越人水神信仰文化的记载,到青田方山乡松树下村“悟性寺”的雉尾的龙头鱼身雕像,再到贵州侗族、苗族的水神信仰习俗和龙现人的水神信仰宗教,印证贵州侗族、苗族和方山乡树下村、方山乡龙现村都是源自古越族,佐证两地“稻鱼文化”都是源于“古越族文化”,至今已有 2 400 多年历史。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稻田养鱼技术新进展.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0
  [2] ( 清) 雷铣. 《青田县志·物产篇》( 光绪版) 卷四·风土·土产. 民国廿四年重印
  [3] 夏如冰,王思明. 中国传统稻鱼共生系统的历史分析———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2009( 5) :245 -249
  [4] ( 明) 刘基. 诚意伯文集,卷十. 浙江书局,清光绪 26 年
  [5] 游修龄. 稻田养鱼———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之一. 农业考古,2006( 4) :222 -224
  [6] 郭郛,[英]李约瑟,成庆泰. 中国古代动物学史. 北京: 中国科学出版社,1999
  [7] ( 西汉) 司马迁.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六十九
  [8] ( 汉) 刘向. 说苑,卷十二《奉使》·《百子全书》第一册.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