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工艺美术论文

云渡桃核雕艺术造型、线条及韵味之美(本科)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11 共4161字

  题目:云渡桃核雕艺术造型、线条及韵味之美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一、引言     
  
  二、云渡桃核雕造型之美   
  
  三、云渡桃核雕线条之美  
  
  四、云渡桃核雕韵味之美  
  
  五、结语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要:核雕艺术发展于明清时期,我国大型雕塑艺术无大的发展,然而小件工艺品的装饰制作却富于创造性。其中核雕艺术被人们称作是“微雕神技,艺术奇葩”,以复杂的题材、巧妙的构思、细致入微的雕刻手法等艺术特点以及极高的艺术境界闻名于世。有“古桃源”之称的云渡,其桃雕艺术具有独特的民间工艺形式和民俗文化内涵。云渡桃核雕亦沉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观念以及桃文化的基本元素在其中,具有相当的历史参考价值和收藏价值。      
  
  关键词:民间艺术、 桃核雕、 美学特征       
  
  一、引言     
  
  泗阳古为“桃园县”是因其境内“夭桃千顷”为该县赫赫有名的“八景”之一。清康熙 年间,桃源县令萧文蔚,面对城郊大片桃林,曾写了这样一首诗:年来谁上状元墩,墩外桃花不计村。莫道避秦还有地,愿从花里扣柴门。早在明朝初年,泗阳桃园滩及黄河岸云渡口一带居民,除种地、植桃为主要生活来源外,还利用农闲季节,把人们随地抛掷的桃核捡起来,雕刻成桃篮、桃锁、桃船、桃猴等比较粗糙的工艺品,作为家庭副业收入。因本地的方言“核”与“猴”读音相近,雕品中又有猴子,故人们把所有桃雕通称它为“桃猴”。据当时的习俗,桃核有驱邪保人平安的用意,民间多把桃核雕成小猴等生肖动物系于颈上,作为吉祥和护身之物,从而使得核雕艺术得以广泛流传。云渡桃雕经过世代更迭,雕刻技艺不断创新,并日趋精湛,以其巧妙的构思、复杂的选材、细致入微的雕刻手法等艺术特点和极高的艺术境界,被人们称作是"微雕神技,艺术奇葩"。核雕作品“十入罗汉”、“八仙过海”、“采莲壶”??把人们带入艺术的境界。     
  
  二、云渡桃核雕造型之美   
  
  所谓"造型美"是指运用线条、形状、构图等多种形式因素,通过夸张、均衡、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法,创造出核雕的外观形式美。核雕艺术种类的独特性,决定了构图具有自身独特的法则,特别是镂空美核雕,如樱核雕、核桃雕等,在构图法则上要求更加的突出。缘由之一,区别质度,选定主体位置,是名作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核料表皮的质度是有差别的。所以在进行现代题材核雕的创作时,必须密切注意核料表皮质度来选定主体的位置。其二主体与环境相互联结、浑然一体是创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形成完整作品的核雕主要是靠物象与物象之间的联结,它有点类似于剪纸艺术,要求每一个点面、每一条线,都要连接在一起,不能断开。例如核雕作品《南湖红船》(图1),该核舟以嘉兴南湖画舫为原型,选用上好橄榄核为原料,细致入微的刻画了参加党的一大代表们,在画舫上共同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时刻。整个“南湖红船”共刻了12个人物、10扇小窗户、4个舱室、2个壶、2个杯皿、5个书籍文件、橹、炉、小桌各1个、1条链环、128个文字,另外12人中有5人还佩带了眼镜,在这小小的核雕上都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出来。因在设计核雕构图时,既要考虑物象之间的分,又要考虑物象之间的合。其三,创作成功的关健是切实体现疏密有致、透而不空,核雕的构图法则最忌讳的是"疏可走马,密不容针"。流密的变化,主要是随着主次物象的位置变化的,有规律地留出近似相等的空白或空间,大疏就使得画面散碎,大密则会使得画面无气。核雕作品《东坡夜游赤壁》(图2)就是在橄榄核上雕出苏轼、黄庭坚等人乘舟夜游赤壁的情景,不仅有人物的造型美、船只的造型美,就连小船的一条锚链,也是由40多个小如米粒、细如发丝的椭圆形小环连接而成的,环环相扣、转动自如、巧夺天工,舟上有人执卷吟诗,有人仰天望月,有的挥扇烧水,有的摇橹行船,充满了情趣,尤其是舟上的八扇微型雕花窗开合自如,令人称绝,创造出工艺美术造型美的奇迹。在核雕题材中,十八罗汉并不少见,但是将十八罗汉造型都汇集在小小的果核上,既要层次鲜明,又要形象生动,交代清晰就显得十分的困难了。此核雕排布妥帖,雕镂细腻,足见功力。最为不易的是:十八罗汉脸谱无一重复,喜怒哀乐皆有。核雕中的十八罗汉有的手秉太极,有的作降龙状,有的手拿葫芦,有的作伏虎状,神态各异,呼之欲出,惟妙惟俏,十分的生动形象。 
  
  三、云渡桃核雕线条之美  
  
  一副作品除了完美的内容和巧妙的构图处理之外,其中线条占着很重要的地位,线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主要手段,线本身在客观实际是中并不存在的,它是具体化的物象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产物,它是从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概括提炼出各种的线条,用来作为造型的手段。唐代张彦远曾说过:“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在中国画中,线条塑造形体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线条自身的品格特征与作者之间的沟通上。线条可以定全局这或许是中国式的艺术哲学手段,黄宾虹曾说过观其一之其全图,是非常有道理的。线条的特色恰恰也是画家的艺术成就,例如“高古游丝”的顾恺之,“一笔书”的陆探微,“曹衣出水”的曹仲达,吴道子的“吴带当风”等,都是以线的形式来标志画家的水平和风格。在云渡桃核雕中的线条一般可以分为直线、曲线和折线三种基本类型。每种线条都有它一定审美特性:直线表示稳定、刚强、力量和生气;曲线表示优美、柔和、给人以运动感;折线表示继续、突然、转折,折线形成的角度给人以下降、上升、前进的方向感。在核雕创作过程中,直线常用于描绘建筑或树木,以此表现“高标挺拔,坚韧不屈”的意蕴,给人一种充满力量和生气之美;斜线常常用来表现富于动态的形象,比如核雕作品《苏州园林》中的山石、树干、树枝等,常用折线表现,山石的形状、裂纹和峥嵘多姿、坚硬感就很明显的体现出来;而柔和的曲线不但常用来表现女性身体曲线的圆润柔美和衣服的轻柔飘动,而且还用它刻画湖水在微风吹拂下泛起的波纹、柳丝在春风中飘动的姿态、花草清新舒畅柔顺的叶子,天空中变化多姿的云彩,人物丰富多变的表情等。所以说一件好的核雕艺术作品,它的线条美应该符合两个条件:第一,线条的排列与组合不是东涂西抹、杂乱无章,二是要有一定的规律。第二,线条的运动应当自然流畅,否则会流于下乘。线条的审美标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已入高雅之境。林语堂曾形容说:“有了线条,中国画之艺术哲学——理、意、气、趣而后见。”的确,有了线条,作品的艺术生命得以在此安顿。     
  
  四、云渡桃核雕韵味之美    
  
  这里所说的“韵味”,并不像人们平常理解中的韵节、赋韵、韵脚之韵,而是核雕艺术品 中所内含的神韵和气韵。对于韵味,钱鈡书先生曾这样说过——“气”这“生气”,“韵”者“远出”。曰“气”曰“神”,所以示别于形体,曰“韵”,所以示别于声响。“神”寓体中,非同形体之显示,“韵”袅声外,非同声响之亮澈;然而神必托体方见,韵必岁声得聆,非一亦非异,不即而不离。如核雕作品《八仙过海》(图3)中,作者把形态各异八洞神仙集中雕刻在一个小小桃核上,张果老倒骑毛驴;吕洞宾斜背宝剑;蓝采和手捧花篮,曹国舅轻敲云板;铁拐李腰系葫芦,汉钟离手挥宝扇屈膝而坐;韩湘子吹箫引凤;何仙姑手持长柄莲花人物连接紧密浑然天成,刀工朴素浑厚,线条流畅。  “画之写景物,不尚工细,诗之道情事,不贵详尽,皆须留有余地,耐人玩味,椑由其所写之景    物而冥观未写之景物,据其所道之情事而默会未道之情事。取之象外,得于言表,‘韵’之所谓也。曰‘取之象外’,曰‘略于形色’,曰‘隐’,曰‘含蓄’,曰‘景外之景’,曰‘余音异味’,说竖说横,百虑一致。”尽管钱先生主要针对的是诗画,但是对于核雕艺术品也同样适用。同样的一个题材,有的局促,有的大气,有的味同嚼蜡,有的则惹人沉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艺术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韵味不同。就像中国画讲究抒情达意,“意”包含着及其复杂的文化内涵,它是画家主观世界的复杂反映,即各种感情、理想修养、气质等等。清代布颜图认为“意之为用大矣哉?故善画必意在笔先,宁使意到而笔不到,不可笔到而意不到。??故学之者必先意而后笔,意为笔之体,笔为意之用。”就如一枚《骑马关公》(图4),雕刻者利用一枚小小的橄榄核有限的体积,巧妙地构思布局,将关公的坐骑神马、衣着盔甲及其神态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关公所骑的赤兔马与他手持的偃月刀形神兼备,安排处理位置恰到好处。整件作品人物举止神态不乱一分,前后左右不虚一笔,细微之处不省一刀,区区微微一件核雕小品,没有混沌无序之嫌,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类似于“关公”这类题材的核雕因为艺人们经过数百上千回地雕刻与研习,早已熟悉它的布局和刀法,所制出的物品自然就耐人寻味,也就无可挑剔了。  
  
  五、结语    
  
  工艺美学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审美价值上面。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于作品的艺术美、 生活美、劳动美的三美合一。工艺品寄托着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近年来,喜欢、了解核雕的人越来越多了。对于核雕艺术,很多人以为是在追逐越来越小物体上的极限,这种观点就失去了核雕艺术的本意。凡事有技术和技艺之别,核雕是技术,能雕出品味才算是艺术。核雕创作不是以追求无穷小为终极目的,不能追求畸形美,“小”是核雕艺术的特征,但绝对不是为了小而小,以小媚世,使人初看时惊世骇俗,细看后就兴味索然。但也不应因核雕小而忽视它的艺术价值,艺术有优劣之分,而无大小之别,美来源于对比与和谐的完美统一。如今泗阳云渡桃核雕技艺日趋完善,已成为江苏两大着名核雕流派之一(另一流派为苏州“光福核雕”),以拙中见巧,平中寓齐而闻名于大江南北,并且被列入“江苏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项目”,成为我市惟一参与上海世博会“江苏活动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演项目。云渡村所在的临河镇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桃雕艺术之乡”。 云守阳作为云渡桃雕的领军人物,荣获了“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云渡桃雕也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珍品到国外参展,还出口到日本、泰国、印尼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核雕艺术会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稳坐属于它的那把金交椅。正如庄子所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传承是一种传统形式,传是传授、传递,承是继承、领纳。正是这一脉相承、代代相传的传承,才使得中国传统的民间技艺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图略】  
  
  参考文献 
  
  [1] 蔡倩. 江苏云渡核雕艺术研究. 民族艺术,2010.(4) 
  [2] 杨毅柳.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研究.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3] 付小彦.云渡桃雕(图集).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4] 史向华. 云渡桃雕:小桃核做大文章. 宿迁晚报,200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