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国民经济学论文

技术进步与机构变化与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13 共3013字
论文摘要

  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义为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产出的全部产品和劳动的价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一个最好的指标,其存在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财富值。而就当前的中国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主要是依靠高投入来实现的,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做法是我国的中间消耗大大升高。而只有通过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转换才能有效降低中间消耗,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促进的作用。

  一、中间消耗与投入产出的概述

  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看,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在进行相应的经济活动时,都必须要消耗掉一定的物质和劳动,生产或者提供具备了相应价值的产品和劳动力,以此来保证社会中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就是说,国民经济中的某个部门如果想保证生产和运动能够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下,就必须要具有一定量的投入,只有通过这种做法才能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而在该部门的这种投入和产出之间的联系,其实质就是中间消耗和最终产出之间的关系。

  中间消耗所反映的是国民经济中各个部门的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我国传统的物质生产的计算体系当中,仅仅计算出物质生产,而计算中间消耗也只是表示了物质上的消耗。但是新形势下的计算体系,不仅包含了简单的物质生产,还包含了服务生产,在这种条件下,中间消耗也得到了相应的拓展,不仅包括了物质上的消耗,还体现出生产中各项劳动力的消耗。

  中间消耗,从概念上来讲就是在社会生产的过程当中所消耗掉的物质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在这些价值中,物质和服务在生产的过程当中或者被消耗,或者转换成其他的形式,而有些物质在生产的过程中被其他物质所改变后产出又将重新投入在新的生产当中,比如铁矿石被生产成钢铁后又投入在汽车制造当中。

  社会生产当中的投入主要分为初始投入和中间投入,这种中间投入就是中间消耗。因此投入具体是指生产中所投入的各种原料、劳务以及资金等,而产出则是指生产活动中所生产的产品。

  投入和产出的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入和产出的比例能够完整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部门中生产结构的变化。通过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各个方面的因素对国民经济中间投入以及中间需求所带来的影响,能够有效降低国民经济中的中间消耗。

  二、技术进步与机构变化与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

  技术进步是指在生产中保持同等的条件下,通过技术创新的手段来提高产量的增加值。一直以来,如何运用技术手段来推动经济的进步一直是经济学领域中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以科技提高经济,是一个国家应该具备的长远眼光。

  技术的进步提高经济的增长,主要体现在其对于劳动生产率、单位的固定资本产出率以及产品中间消耗率的影响[3]。在具体的分析中,可以通过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来表明技术进步和结构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中间消耗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率。通过技术的进步和结构的变动来降低中间消耗率。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我国的三大产业中,农业的中间消耗比率是在逐年增加的,而工业和服务业的中间消耗比率却是不断下降的,并且服务业中的中间消耗比率的下降值要稍稍高于工业。因此从技术进步的层面来分析,对于服务业的改善是最大的,其次是工业,而在农业中应用技术的水平是在不断退步的。

  从静态的比较上来看,工业生产对各个部门的产品中间消耗的要求是最广泛的,服务业仅次于工业,农业是最小的。如果说总产出或者总投入一直保持在同一个结构不变的话,仅仅是每个直接消耗系数来发生变化,那么按照理论中的总投入和总产出结构来分析,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中间消耗系数也会随之降低,这就说明了技术的进步对于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率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但是根据实际结果来看,我国的国民经济中间消耗系数几乎没有下降的趋势,这和假设当中的结果有着很大差距,这就表明了结构的变化对于国民经济中间消耗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从部门结构为出发点,我国在近几年中长期加速工业化生产,部门结构的变动不但没有对降低国民经济中间消耗做出贡献,反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只有将技术进步和部门结构综合进行考量,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中间消耗值。技术的进步在这种综合因素中占据着主导性地位但是按照长期的发展水平来看,这种变化的幅度仍然很小,由此可以看来,促进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于投入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非技术的进步。

  想要通过技术进步来降低国民经济中间消耗值,提高经济水平,不仅要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去考量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还应该从经济的视角出发去考量产品的价格以及成本的关系。如果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当中,某一部门按照市场上的固定价格来计算的单位产品的中间消耗是减少的,但由于受到了市场的影响,这个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要低于中间消耗品,单位产品中的增加值的比重就会反而降低,那么生产活动当中的经济效率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下,就需要通过技术上的创新和进步,来抵消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中间消耗的提高。

  同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导致了其直接消耗系数不断增长,提升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单位产品中间消耗的比重。从一个层面上来说,表明了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使了工业生产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对于降低国民经济中的中间消耗、提升国民经济中的投入和产出的比重有着十分显着的意义。
 
  三、降低国民经济中间消耗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

  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犹如灵魂之于身体的存在,也决定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水平。而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首先要通过技术创新的手段。目前我国属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经济生产活动中的各个企业应该在这样的背景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此来实现自身的跳跃式发展。各个生产企业可以将创新能力转变为发展中的动力,研制出新工艺、新产品投入到市场当中,生产出更多的资本,这种做法是降低中间消耗的主要途径。

  (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近几年中,我国的经济水平逐年提高,但是传统的产业在改革过程中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和提升,经济结构依然是以工业为主导。这样的产业结构随着时间的发展愈发显露出其弊端。想要改变这种问题,重要的手段就是调整经济生产的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不断提高技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当中的比重,以此来实现传统产业结构当中的新型化转变。这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手段,也能够有效降低中间消耗值,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结论:想要使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就要有效降低中间消耗值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实现经济增长主要有两方面重要的途径:

  一是通过技术的进步来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二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扩大生产要素的投入规模。只有长期坚持这两种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经济的增长,提升国内生产总值,让我国的人民能够生活的更好,我国的国家能够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刘伟,蔡志洲.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改善国民经济中间消耗[J].经济研究,2011,4(11):4-14.
  [2]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6(02):50-56.
  [3]孟昌.产业结构研究进展述评——兼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产业结构研究取向[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1(08):97-104.
  [4]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6(27):50-56.
  [5]薛文骏,徐瑞扬.产业结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效率的异质性影响[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2(21):44-5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