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金融学论文

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体系建设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1-05 共7097字
论文摘要

  一、互联网金融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1. 增长迅速。 近两年,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爆发出强劲增长力。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2014 年 7 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 3.32 亿,较 2013 年底增加2962 万人,半年增长率为 9.8%。

  2. 集中垄断趋势明显。 互联网金融从一开始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经过市场残酷的竞争优胜劣汰, 少数几家资本实力雄厚、 技术先进的企业脱颖而出,成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垄断者,凭借着良好的信誉和不断扩展的外部性,客户越来越依赖于这少数几家企业, 互联网金融资源也越来越向这几家企业集聚。 这些企业通过原始积累,培养了广泛的客户忠诚度,积累了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先发优势,为后继者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设置了无形的障碍,在互联网金融市场结构相对成熟之后,实现突围的困难越来越大。

  (二)互联网金融取得迅速发展的因素分析

  1. 我国的金融现状倒逼而成 。 众所周知 ,我国的金融资源主要集聚在以工农中建交为代表的银行手中,这些银行垄断着我国的金融资源分配。虽然这些年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促进了金融资源的有效率配置, 削弱了银行的垄断,但是这一格局依然存在。在存贷的进口、出口端,作为普通民众的弱势地位十分明显。存款的利率基本为法定的基本存款利率,虽然这几年理财产品、信托丰富了选择,但是一般而言这些金融产品的门槛较高,少则 5 万,大则 100 万,20%的长尾人群很难有这样的资质,因而被拒之门外。 在出口端的贷款,银行的信贷资源主要投向大企业、国企、央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贷款通道十分狭窄,这些企业迫切需要其他方式的融资渠道。反观互联网金融,在进口端以互联网理财为例,门槛低,收益高,流动性强,操作便捷,为长尾的 20%人群提供了天然的投资理财渠道。在出口端,中小企业的贷款资质远远低于银行,贷款的条件也远少于银行,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放款时间快, 无需抵质押物, 例如阿里小贷公司的受理一般根据公司的交易流水数据、交叉数据和第三方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映射为企业的信用,可以在无抵押质押的情况下实现 3 分钟放款。

  2. 综合运营成本小。 互联网金融依靠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运作,无需建立物理网点,通过计算机的智能化运作,可以减少大量的人力劳动,从而减少人工支出,且一旦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如需扩容,边际成本非常小。

  3. 突破物理网点的时空限制。 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互联网金融可以让客户随时随地交易,突破物理网点的时间空间限制。

  4. 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基于民主化生产、个性化创造、网络互联、资源共享的理念基础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构建可以为供求双方更好的获取对方信息, 通过大数据、 云计算等技术以及新近推出的 C2B业务,供求方可以精确地了解需求方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一步降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产品服务的匹配性。

  5. 提升普通民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 。 互联网金融的门槛低 ,操作方便,用户体验性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将金融专业化、复杂化的产品转化为大众能普遍接受的简单产品,弱化了金融专业性,增强了金融亲和力。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初探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几下几种:

  1. 电商小贷公司。 电商小贷是指电商企业或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自身平台所积累的商务经营数据和其他第三方数据审核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而在网上进行借贷的融资模式。 我国电商信贷主要分为电商系和银行系,其中电商系在这种信贷融资中占据绝对优势。

  电商系的融资模式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自建小贷公司。 将信贷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向外融资, 加上自有资金通过小贷公司或者担保公司对外提供贷款。 第二种是与银行合作完成信贷。 电商利用网络平台对企业进行审核,后提交给银行,由银行进行放贷。

  银行系的放贷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自建电商平台,这种模式主要是国有银行,如交行的“交博汇”、建行的“善融商务”等。但是这种模式的不足在于由于银行系电商的流量不足,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模式很难做大做强。

  第二种模式是银行与电商企业合作,利用电商企业掌握的大数据作为网上贷款风险审核的信息。 但是它过于依赖电商而使得业务独立性大大下降,而且电商有自己的打算,它不可能将核心数据拱手相让从而失去在这一领域的独占性优势。

  第三种模式是与第三方数据提供机构合作, 利用第三方机构掌握的电商运营的数据包括电商 ERP、资金支付、物流、交易平台数据等链条环节数据,不但能较好的掌握客户终端的需求信息,还能较好的了解电商的运营规则,而这种模式也是未来主力开拓的方向。

  2. 在线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是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基础上,在贸易融资和支付结算领域通过虚拟的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的融资模式, 它的本质是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服务流的有效整合。 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使得银行利用大数据和大数据分析打破现有信贷评估系统信息不对称的有效工具, 通过模型构建和大数据分析了解企业和个人信用、 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情况,这样的模式往往比传统的抵质押物的风险控制力更强。

  3. 互联网投资。 互联网投资理财产品是指金融机构或者电商利用网络面向网络大众销售金融产品,互联网投资产品丰富,准入门槛低,手续灵活方便,而且能够突破区域限制,收益率较传统金融机构高,主要投资者为长尾分布人群。 参与互联网金融投资人群的理财资金少,往往被传统金融机构拒之门外,殊不知这一长尾人群数量大,市场前景广阔。余额宝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青睐,短短的几个月,余额宝作为一款实质性的货币市场基金其投资人数就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资产管理规模位居全球基金前五。

  4. 大数据金融模式。 代表性的企业有淘宝、京东商城、苏宁云商。 这些公司利用其构建的电子商务平台的海量非结构化数据, 通过大数据分析布局营销,实现精准销售。

  5. 第三方支付模式。 这一模式的典型企业主要有拉卡拉、支付宝、易宝支付、财付通、银联在线等。

  6. P2P 模式。 P2P 虽然发端于美国,但是自从传到中国以后,发展势头迅猛,在规模上已然超越了美国,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 P2P 模式———实质上的中国民间融资。P2P 的出现让小贷公司突破了不能融资、担保公司不能放贷的政策限制。

  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业务还包括众筹融资、虚拟货币等。

  三、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体系建设

  (一)金融机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紧迫性

  互联网金融从 2012 年兴起,经过急速的扩张和发展,通过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和行业的洗牌,已从完全竞争市场向寡头市场发展,互联网金融资源越来越向少数几家优势电商集聚, 而主要行业领导电商为了追求市场份额特别是行业垄断权、定价话语权和垄断利润,通过商业战略和技术手段为行业进入者设置了诸多的有形或者无形的壁垒。按照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源要素和产品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 后继者想要进入行业分取利润一杯羹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替代现有行业主导者成为行业新的霸主的难度可想而知。

  我国国有五大行以及主要的股份制银行都意识到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性,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应对策略,制定了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战略布局。

  银行纷纷试水互联网金融业务,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深藏于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 客观上,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科技发展的大势不可逆转;主观上,银行也已经意识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能否有效利用互联网金融关系到银行发展,因此纷纷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和主动应付的姿态,希望在互联网金融这一趋势潮中占据制高点,形成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银行的有效出击和抢占制高点策略为其他金融机构有效发展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也使得我们意识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力,能否在合适的时机应对关系业务的拓展,关系盈利的增长和盈利空间,关系能否突破现有业务模式、规模的束缚,关系公司整体的发展。因此,金融机构应该将积极有效的利用互联网金融上升为公司发展战略层面的高度上,为公司冲破束缚、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基础。

  (二)战略

  鉴于互联网金融的时代特征以及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为了实现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应把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和信息化列为公司的重大发展战略。 公司应注重线上线下业务的整合、协调、统一,实现线上线下业务的交错、互补,实现线上线下的相互促进,实现线上线下的两条腿协调行走。

  长期来看,公司要将线上业务作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力争将线上业务做大做强,做出具有高度信誉度、强大社会影响力、覆盖面广、技术先进、管理有效、商业模式新颖、客户认可度高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少数主导企业之一。

  短期来看, 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型金融机构在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过程中需秉承避实就虚的策略,尽量避免与优势电商的正面交锋,通过制定差异化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战略,利用公司在金融产品服务领域的优势,循序渐进、有步骤、有条件、有针对性的发展。在稳步发展 B2C 的基础上,主抓 B2B 的发展,特别是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以资产管理公司为例,在资产处置和资产收购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资产总量高、规模大、影响力强的大型优质客户。在公司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初期,要紧紧抓住这些客户资源,以他们为核心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实现短期内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这种发展战略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金融企业。

  (三)产品创新

  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产品上的创新,应该把握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在符合监管要求以及自身企业发展战略的前提下,按照资源最有效配置的原则,以现有业务和平台为核心和立足点, 通过互联网金融的渗透互补作用, 有重点、有步骤地向现有业务的上下游延生扩展,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线上线下的优势互补,弱势互抵,逐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提升盈利能力和盈利空间。 金融机构尤其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利用现有的金融资源服务优势选取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最为可行、符合公司发展战略、与现有业务优势互补的业务类型,包括 B2C、B2B 业务特别是供应链金融业务。
  
  1. B2C 业务

  B2C 业务是现有的电子商务主导企业的主营业务,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形成了几家大的电商企业垄断电子商务市场的局面。 作为后继者, 要想成为后起之秀, 按照常规的发展模式借鉴电子商务主导企业的经营模式显然很难成功。 如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金融服务优势, 将电子商务平台作为载体,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优势金融产品与服务融入交易当中,这样的商业模式可以避实就虚,在强化自身优势的同时,避免与大的电商正面交锋,采取迂回战略,实现快速发展。

  (1)搭建平台

  搭建一个服务质量高、客户体验好、汇聚人气大的电子商务平台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一环, 也是评判一个企业或者是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份额、市场地位的重要标志。 要想发展互联网金融,就要做实电商平台。 搭建平台的途径有自身研发、与现有的主导电商合作、或者是通过兼并收购等。 综合考虑发展的可行性和主动性两大因素, 收购现有电商企业成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理想之选。 尤其是可以选取彼此重复度低的平台联盟商,建立资源互补型的大电商平台。

  (2)发展平台

  在成功兼并或者收购一家或者几家电商之后, 要整合被收购企业的业务资源和优质资产,结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特色,制定进一步的互联网发展战略。 B2C 商城可以采用网盟和自营的双重模式,发展的初期推出限时抢购、限时抢批、降价竞购的策略促成交易量的攀升。同时,采取网络、平面广告等营销策略积极培育电商平台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价廉质优的大众受益下,实现流量的几何级增长,培育以社交网络为载体的外部性,在短期内实现对电商平台的感知-认知-吸引-依赖的过程,迅速提高电商平台交易流量,为公司的下一步发展———融入优势服务和产品、进行大数据分析打下基础,因为电商交易流量和交易金额的速度对互联网金融的成败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电商平台的功能界面要时刻体现民主化和方便快捷的操作理念, 早期可以通过自营、加盟甚至与其他电商合作的方式,通过吸引企业、分销商免费入驻的方式,免除传统电商企业的进场费和交易费,快速做大市场。

  B2C 的经营理念是贴近大众、贴近市场。 因此,在功能的设置上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有机结合,照顾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要让消费者意识到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是方便、快捷的。

  根据金融企业做电商平台的发展来看,电商平台的容量边际成本很低,但随着交易量的逐步上升,物流、仓储等问题就会显现出来。 与专业化的电商平台相比,线下的物流效率、仓储空间成为制约金融类企业创办电商平台的最大瓶颈。 其实,这一困扰多数金融类企业电商平台的难题并不是难以解决。 一方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与几家大型物流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保证物流的时间和效率。另一方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业务经营过程当中积累了物流基地的客户公司可以以这样的物流基地客户为突破口,建立基于诚信、合作基础之上的再度合作,租用物流基地客户的基地,通过此类客户寻找其他物理网点的基地信息, 在短时间内建立覆盖全国重要城市的仓储物理网点, 突破物流、仓储的短板限制。

  (3)融入产品和服务

  金融企业做电商平台不只是做电商平台, 更大的目标在于利用这样一个载体积极销售有特色、占优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样的载体可以将金融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融入到交易过程当中,从而提高社会认知度、扩大销售渠道,拓展客户来源,解决线下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约束,提高利润增长点。

  2. B2B 业务

  相比于 B2C 业务做流量, 搭售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策略,B2B 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应定位于重点突破、主次分明、采取连横合纵的策略。 所谓连横就是将当前盈利能力大、发展潜力好、利润率高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或者是在行业内影响力大、社会知名度高、财务经营好的企业整合成为优质客户和核心客户。 所谓合纵就是优质客户的上中下游关联企业连为一体。 综合金融企业的业务优势,发展 B2B 的商业模式重点应该放在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上,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有忠诚度高的龙头核心企业群。

  在核心企业的路径选择上,有重点分步骤展开。 首先,与现有的公司大客户洽商,将金融服务逐步引领到线上,实行企业进驻免费,同时简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流程设计,增加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开辟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定制通道,让企业亲身感受良好的线上金融服务质量,从而培养平台的认知度和认可度。第二,在做足现有客户线上金融服务的同时,应该开拓其他大型、重点客户来源通道,引进国内外知名产品生产企业和零售商、分销商以旗舰店的形式入驻商城,同时与国内知名大型电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丰富商城的吸引力。

  核心企业的进入是产业链金融的基础,在获得核心企业的认可后,通过核心企业的影响力推进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集体进驻,打造上下游一体化、企业间紧密相连的高度外部性电商平台。

  3. 融资类业务

  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外乎交易数据和数据分析能力。 交易数据建立在电商企业在互联网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之上, 表明电商企业的受认可度和影响力。 数据分析能力则表明电商企业的发展潜力, 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强弱表明电商企业进一步开拓金融服务的潜力大小。 拥有出色的大数据分析能力的电商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扑捉资金变化的机遇,通过大数据构筑金融业务的安全网。 互联网金融的融资类业务的本质是数据库、大数据分析和线上融资风险控制。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实现交易流量攀升目标的同时,加强数据的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实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再造。

  (1)数据库的建立

  公司在经历初期的爆发式增长达到一定规模后, 通过平台交易信息获取海量非结构化大数据,建立数据库。
  
  (2)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的分析是基于模型的基础之上完成的, 公司凭借电商平台近乎零成本的对平台客户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信息实现精确分析。

  (3)风险评价

  仅凭借交易平台数据可能存在失真的问题, 例如一些交易商通过虚假交易提高企业的交易量,在平台海量非结构化交易数据的基础上,应该引入第三方交叉验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然后通过引入网络计量模型将综合客户平台信息和第三方信息的客户信息映射为传统经营业态的函数和动态图景, 用以取得企业的信用评级。这种风险评价方法成功解决了小企业财报分析、不动产质押和风险敞口的问题, 在线的审查模式和基于计算机的信用评级模型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审查效率,节约了授信成本。

  (4)风险控制措施

  互联网金融的融资类业务的风控手段包括以下几步: 第一, 事前风险控制,排查、筛选借款人资质;第二,事中风险控制,通过大数据采集和网络模型分析,对借款人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进行准确评估;第三,事后风险控制,对违约的商户关闭网络店铺和账号,提高还款人的违约成本。

  成功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可以为资产进行准确定价,评判客户的信用等级,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从而了解客户的消费行为,这些信息为金融机构掌握客户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了真实的价值, 可以让金融机构在制定金融产品和服务时有的放矢,为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 廖理.互联网金融需按业态监管 P2P 和众筹是金融监管的最大挑战 [J].中 国经 济周刊 ,2014,(20).
  [3] 谢平.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J].新金融,2014,(4).
  [4] 龚明华.互联网金融:特点、影响与风险防范[J].新金融,2014,(2).
  [5] 陈志武.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多新[J].新金融,2014,(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