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本市场尽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阻碍市场发展、缺乏监管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市场趋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市场暴涨暴跌过于频繁,市场参与者和公众的满意度不高,监管活动和过程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等普遍存在。因此,研究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效果问题,对于发挥监管的应有作用和实现监管目标,确保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对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相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提法有了本质区别,这是在深入探索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重要指导思想,不仅为整个市场的运行指明了方向,也为资本市场的监管指明一个明确的方向。笔者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就增强资本市场监管政策效果,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监管理念要正确树立正确的监管理念是提高监管效果、维持市场平稳有序运行的思想基础。监管理念一定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观点作为指导思想。
1.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平台而不是工具
(1)我国资本市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建立的初衷只是看重其融资功能。其目的是为国企脱困服务和进行股份制改革。监管机构的监管目标是“为国有企业保驾护航”,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作为过渡阶段是必要的,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参与者多样化程度不断增高,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力日益重要,此时,资本市场应当服务于所有合法的市场参与者。再继续忽略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和投资功能,是不符合资本市场发展和运行规律的。
(2)要发挥并落实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理论和成熟市场的经验可以发现,资本市场最核心的功能是优化配置资源,包括筹资和投资,筹资是企业的目的,而通过投资获利是社会所有投资者的目的。要发挥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只是将资本市场作为国企解困的工具显然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个指导思想相悖。从国家的法制化建设角度来看,只将资本市场作为国企解困的工具显然有悖法律公正和公平,证券市场的本质是一个各方参与交易的公共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参与方在法律和规则上是平等的。
2.资本市场监管主体角色定位--裁判员
(1)改变职能。我国资本市场最初的监管主体的角色与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而建立资本市场的初衷相适应。在资本市场监管过程中,监管主体的定位应当是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监管主体超然于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利益之外,代表的是公共利益,监管者的主要责任是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矫正市场失灵,保证资本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监管主体应从资本市场发展初期的职责不清的多种角色中逐步转变成为资本市场监管者的单一角色。
(2)明确立场。维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监管者的立场必须是全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利益最大化。既要考虑监管者的利益,又要考虑被监管者的利益,更要考虑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管有多少种监管理论,监管的指导思想必须是公共利益论,出发点必须是公共利益,这涉及监管的价值取向问题。监管者是为公共利益服务和监管,而不是凭自己有限的经验,只服务于某些利益主体。
(3)保证相对独立性。资本市场建立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服务,这在当时确实具有它的合理性,并且现在对此也不能苛求,也不能完全不考虑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服务,这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和历史现实。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到现在,就不应当把为国有企业服务作为其最重要的功能,资本市场应当真正发挥它的资源配置和投资等正常功能,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必须服务于并且有利于所有合法的市场参与者。因此,监管部门就不应当只是国有企业的服务者,而应当是独立的裁判员,不应当带有任何倾向。这就要求通过立法等多种方式,使监管部门保持其独立性,使其成为一个超脱于市场利益之上、可以代表全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公共利益的机构。只有地位独立,立场才能独立,监管才能不带倾向;才能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才能真正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只有监管部门保持独立性,才能提高监管者的公信力,树立监管者的权威。
3.明确监管目标--保护中小投资者监管者
应当把精力和监管重心放在基本的监管目标上,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高度重视保护中小投资者,并把其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指数的涨跌当然也应当是监管当局考虑的重要目标,因为它涉及市场的系统风险,涉及到参与者的切身利益,也就自然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但监管者应该把重心放在优化市场环境以及市场的基础建设上,诸如做空机制等影响市场稳定和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政策何时、如何推出对市场更有利,新股发行到底应该如何安排,证监会与两个交易所之间的关系到底应该是什么关系等内容。这样,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市场参与者没有倒逼监管者出台调控指数的政策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市场的暴涨暴跌。
强化制度约束
1.用制度约束参与者的行为,最根本的是完善监管的法律制度,切实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保证所有市场参与者能够分享市场长期发展带来的利益监管目标和监管方案执行者自身的特殊利益有时会有冲突,对于资本市场中的监管政策,由于监管方与被监管一方处于不同的环境、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如何能确保双方激励相容就成为监管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作为资本市场的被监管方,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都希望有一个明确的预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被禁止,需要统一的体制和法律法规平台,需要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而且这是被监管一方最迫切希望的。
2.建立起一套健全完善的监管法律法规来对市场进行监管,才是监管与被监管双方真正的集合点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因此,加强制度导向,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在这个平台上实施监管,才能使监管行为遵循最基本的准则。如果说利益引导让市场参与者愿意执行政策,则制度约束强调让市场参与者不敢不执行政策,而且,制度约束保证参与者能够分享市场长期发展带来的利益,这对于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极为重要。
慎用行政手段
1.作为一个拥有大量行政资源的特殊利益主体,应该管住自己的手,管住动用行政资源的冲动,慎用行政资源和手段监管者应该保持相对独立性,但现在的监管部门不是独立和中立的,而是一个与市场的其他利益主体对应的、有自己利益目标的特殊利益主体,并且有着丰富的行政资源。以往的研究发现,与监管者的主管部门角色和过度自信相对应,监管部门总是试图调控市场,而且经常以实际行动表达其调控市场的意图,不断地强化政策市的预期,这种方式效果不明显。
2.要落实、遵循、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要真正尊重市场的规律,要深刻认识到,资本市场只能监管,不能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