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魏禧诗文中对田园山水的畅游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28 共3112字
论文摘要

  对于明代遗民而言,华夏大地的山河胜迹是时时萦绕在他们心头的。 从用世的角度来看,对故国山水的凭吊与游览是意图复明者“经营”的重要内容,无论是顾炎武的往来海上、出入塞外,还是顾祖禹奋力着书以求民族光复,他们心中的故国山水,与时代风云紧紧结合在一起。 魏禧在四十岁前隐居宁都翠微峰,曾在甲申之变后谋划起兵勤王,也曾凭借天险举家抗击流贼。故乡的山水,对于魏禧而言,最初的意义同样是军事实践。 但伴随着第一代遗民的渐渐老去,故国山水也逐渐淡化了政治的色彩, 人们徜徉山水之间,或是怀着避世的寄托,或是追求情感的享受。

  在 1662 年以前, 魏禧的生活主要是在宁都翠微峰中躬耕自给,同时与易堂彭士望、林时益等人切磋学问,创作文章,他的足迹始终在家乡宁都附近徘徊。 在这个时候, 易堂九子的名声已经渐渐被海内文人所知晓,但魏禧并不满于现状,他决定走出翠微峰,走出宁都,去最为富庶、学者文人云集的江淮地区游历一番。

  “出游”是清初遗民非常普遍的生存方式,遍访山水与名士, 甚至图谋恢复是当时许多遗民的共同行为。 但与其他遗民不同的是,魏禧的出游始终被一件事情所困扰着,那就是他的健康状况。

  魏禧在《脉学正传叙》中曾经回顾其长久以来的病痛:予十四得羸疾病,自是至今三十六年,行必以药裹。

  ①375魏禧在出游途中时时在吴门羁留,有很大的原因就是要求助于当地名医,他在吴地的好友有很多是医者,如刘紫谷、迮旦庵,甚至其门人熊颐也颇通医术。

  正是因为长久以来的病痛折磨,魏禧的出游充满了艰辛, 这使得他对于劳累的行程往往充满了冷淡的态度。 1662 年的第一次江淮之游,持续了两年时间,随后他便返回山中。 1670 年他再一次游历江淮,着名的旅行家与文人李淦邀请他游览京口南山,魏禧走到半途便萌生退意:

  ……视南山无足当意。

  予欲返,李子强予终游莲花洞。

  ①469虽然最后的结果自然是领略到了别样的美景,但通过他冷淡的反应可以看出魏禧实在说不上是一个脚力强劲的人。 纵观其一生足迹所及,至北不过淮河,至南亦不及两粤,西南更是未曾顾及,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心中勃勃不能自遏的游历欲望。例如,对于岭南的风土与人物,魏禧一直是怀有深切的期待的:

  吾乡与岭南接壤,予尝以谓不足游,故吾伯、季皆客之,予独未往……近与顺德陈元孝诸子为神交,则欲往而未暇。

  ①634所谓“未暇”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叔子无力南行,在易堂诸子中,魏际瑞、魏礼、曾灿都曾有过岭南之行,魏禧与陈恭尹、屈大均等人的联系也是由曾灿等人牵线而完成的。 因此,魏禧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下,更多通过“神交”“想象”的方式去完成心灵的旅途,而无论是“神交”还是“想象”,最好的媒介便是诗文。 关于诗文与山水的关系,魏禧是这样理解的:山水之有诗文,所以使人闭户而游千万里之外,意气飞扬,精神寂寞,各得其性情所至。

  ①458魏禧认为,诗文具有性情,所谓性情其实就是诗歌与文章的气质,反映山水风貌的诗文自然需要和景致的特点所契合,这样就可以使人通过阅读诗文来达到悠游山水间的效果。疾病缠身的魏禧的确有时候是通过诗文来“闭户而游万里之外”的,在这个时候,想象帮助他完成了欣赏。

  魏禧的好友洪亭玉在无锡城外三十里的耒湖筑有别业,当魏禧侨居吴门的时候曾为洪亭玉作的《烟波钓艇图》题诗,颇希望能够游览耒湖,欣赏美景。 而当魏禧来到无锡之后,却因为疾病缠身,耒湖之行无望。 魏禧对洪亭玉的《耒湖诗》颇为推重,认为其诗高秀幽闲,有储、王、韦、孟之风。凭借着对《耒湖诗》的欣赏,魏禧通过想象完成了一次远行:

  今客锡山,又以病不得偕往,尝闭门伏枕,想象景光:

  日照其楹,月临其槛,湖光浩渺,进而与之相接。

  ①533无独有偶,《汪秋浦诗引》则记叙了他另一次的神游之旅,他写道:

  歙汪子秋浦好为诗……予卧疾章门,每令门人唱叹之,如泛木兰于百尺之溪,林花篱落亭舍映带左右。

  ①488在魏禧看来,吟咏诗篇如同坐行千里,脑海之中想象形成的美景同样能够给他以舒适的享受。魏禧在文中说汪秋浦诗歌的风格是“清”,就文章风格与表现内容的关系上,魏禧认为“淑清之气与山川云物相接,故其言尝浮于世而不没” 。

  ①488虽然没有能够看到汪秋浦诗歌的面貌,但从魏禧的描述来看汪诗的主题大多是山水田园。 自陶、谢、王、孟之后,隽永优美,恬静淡雅的山水田园成为许多隐居者偏好的主题,魏禧是颇为推许这种“清”的诗歌风格的,而他自己也往往有类似的心境:寒月不肯落,远山时有音。 (《勺庭冬夜闻林舟之弹琴》)①1332抑或是:秋庭半在树,碧水一于烟。 (《秋夜回文》)①1334虽然作诗非魏禧所长,但宁都翠微峰毕竟风光秀丽,魏禧四十年隐居“勺庭”之中,躬耕读书于山间,时时与山川云雾相伴,自然是能够体会到山水所带来的清新气息。 因此,他对山水田园诗歌的阅读与欣赏必然会受到自己生活经验的影响,他之所以推许汪秋浦诗歌“清”的特点,是否是因为吟咏山水的同时也使他想起了山中的岁月?

  但当想象遇到现实, 又让魏禧有了错愕与思考。

  魏禧自幼孜孜不倦于学习, 名篇佳句早已烂熟心中,诗文中的山水早已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因此他对翠微山外的世界一直抱着美好的憧憬与想象:

  予幼诵宋人“山外青山”之句,又见人衣吴绫织作西湖诸胜,不禁羡慕,私念“吾身安得至此”?

  长览《西湖志》,益神往……①536西湖自古以来就是颇受文人墨客垂青的游览胜地。 1663 年,这一年魏禧四十岁,他终于在走出山中的第二年来到杭州一睹西湖芳容。 在来到杭州之前,他脑海中对西湖的印象来自于优美的诗歌,来自于精美的吴绫,来自于地方志的详细描述。 这些想象拼凑出了一幅幅关于西湖的想象,早已悬挂在魏禧的脑海当中,让他感受到美的享受。 但当他真正来到西湖的时候,他看到的景象却让他失落了很久:

  ……予爽然若有所失。

  盖平日所欣羡若六桥桃花、垂柳楼台之胜,士女之纷华,一无所有,与少壮时传闻画然为两地,意不怿者数日。

  ①536魏禧来到杭州的时候已经是冬季,桃花、垂柳自然是不会有的,他的抱怨与其说是缺乏常识,倒不如说是因为想象中图景的破灭使得他感受到巨大的失落。 当他最初看到水阔波清的湖面,他问友人是不是离西湖不远了,但他得到的回答却是“这便是西湖”。

  当他仔细打量西湖的时候,发现脑海中关于西湖的片段完全和现实匹配不上,诗歌带给他的想象就像传说一般, 而眼前的现实却是他没有心理准备去接受的。

  毕竟四十岁方才出游吴越,魏禧对走过的每一片土地都怀着深深的憧憬, 希望看到山川风物最好的一面,而冬季萧索寒冷的西湖给了魏禧沉重的打击。但魏禧毕竟有着一颗感性的心灵,在寓居西湖半月之后他还是运用想象的力量为自己找到了解脱的理由:

  往者花柳楼榭,繁华掩映,吴宫之西子也。

  今之山水,苎萝若耶之西子也。

  ①536其实,魏禧没有真正看过“花柳楼榭”的西湖,他的脚步也未曾到达苎萝山去一睹西施故乡的美景,因此,魏禧的西湖之行仍然在想象的帮助下画上了句号。

  魏禧一生四次出游, 但因为饱受疾病的困扰,他的足迹一直在扬州周边与苏州周边徘徊,并且最终病死在旅途之中。 他在文章中时常提到自己的病痛,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对于游历的执着与对山水的热爱。 尽管与同时代的很多人相比,魏禧不是一个行动力强的游历者, 但他通过对诗文的体会与创作,在精神层面完成了一段丰富而精彩的旅行, 这样的“神游”未必不具有意义。

  注释① 魏禧.魏叔子文集[M].胡守仁,姚品文,王能宪,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3:375.

  参考文献
  
  [1] 魏禧.魏叔子文集[M].胡守仁,姚品文,王能宪,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3.
  [2] 陈柱.中国散文史[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3]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 邓之诚 . 清诗纪事初编 [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5] 温聚民.明魏叔子先生禧年谱[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6] 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