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美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我们熟知的诗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都蕴含着震撼人心的悲剧意味。《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其悲剧意蕴主要是人类童年时代面对无可奈何的困苦、难以解决的矛盾时抒发心中的郁结而产生的咏叹。
《楚辞》中最具悲剧意蕴的是《离骚》,《离骚》的悲剧意蕴主要体现在屈原对楚国及人民命运的担忧与哀伤。古典文学发展到汉赋时,悲剧意蕴更为复杂,有揭示统治者残酷的,有反映下层人民疾苦的。唐诗中的悲剧意蕴更为深广,宋词中的悲剧意蕴更为直接,将悲剧美与忧患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元代是悲剧性的时代,作品中的悲剧意蕴更为苍远恢宏。明清时代各种文学体裁都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当代社会的危机,其悲剧意蕴成为时代主流。《聊斋志异》是最具代表性的文言小说,由于时代大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蒲松龄自身的特殊经历,不管是反映现实社会,还是歌颂理想世界,作品中都带有浓郁的悲剧意蕴,形成自身特色。
一、《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体现
《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的高峰代表,不管是反映现实生活,还是歌颂理想世界,都带有浓厚的悲剧意蕴。
(一)爱情悲剧
爱情一直是文学作品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爱情悲剧主要来自恋爱双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长相厮守在一起而产生的困惑、无助等。《聊斋志异》描述了大量的爱情故事,塑造了很多痴男怨女,他们陷于爱情中不能自拔,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包括《花姑子》《宦娘》《阿宝》《香玉》《连城》等。《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悲剧既有追求而不得的悲,又有相恋中的悲。《花姑子》中的安幼舆追求花姑子而不得,寝食难安,后来在寻求花姑子的过程中被蛇妖所迷惑,差点丧命。
《宦娘》中的温如春深得宦娘的心,但宦娘是女鬼,不能享受这份福气。在不能与心上人白首偕老的情况下,忍痛割爱为温如春安排美满姻缘。我们从她的善良中懂得了爱情的本质,读出了爱情的凄美。《阿宝》中的穷书生孙痴对爱情执着痴迷,对有天壤之别的富翁之女阿宝一见倾心,因为阿宝的一句戏言竟然断指险些丧命,最终也未能如愿,但一直没有放弃。
他对爱情的执着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在追求不得的情况下一直坚持,以致身心遭受摧残,甚至威胁到生命,但不言放弃,加重了爱情的悲剧意蕴。相对于单方面的爱情悲剧来说,恋爱双方因受到重重阻挠不能相守的悲剧更为震撼人心。《香玉》中的香玉与黄生是人花相恋的故事,虽然他们之间有着重重阻碍,但深情似海,虽不能同生,但求同死。他们对爱情的痴迷,正是他们执着的动力,但最终也没能改变悲剧结局,使悲剧更带有伤感意味。
(二)家庭悲剧
《聊斋志异》是以民间故事为原型创作的,关注的是人的日常生活,构成日常性的家庭矛盾冲突,产生了家庭悲剧意蕴。由于受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女性一直处于被奴役的地位,夫弃之怨一直是文学作品的主题之一。《聊斋志异》赋予夫弃之怨独特的色彩,作品中的夫妻大都是人与异类的结合,这从根本上动摇了夫妻关系的稳定性。《葛巾》中的常大用因为钟情于牡丹,打动了花妖葛巾,葛巾与妹妹分别嫁给了常大用和其弟弟,她们各育有一子,后来因为常大用怀疑她们为花妖而造成悲剧。《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与丈夫的分离多是主动的,她们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而被迫分离,这种怨既是对男性情义不够慎重的怨恨,又是对命运无奈的情绪。
(三)科举悲剧
《聊斋志异》批判科举制度,使浓郁的悲剧意蕴向纵深方向发展。《叶生》中的叶生有着出众的才华,但时运不济,抑郁而死,死不瞑目。后来他的魂魄跟随丁公而去,辅导丁公之子,公子中了亚魁。叶生荣归故里,却不知自己已死。这个故事中同样的文章产生不同的效果,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结局更是悲惨。叶生一味地追求科举,生前未能如愿,死后还是不懈地追求,竟然忘记自己已经死了,荣归故里后打破了所有的憧憬,精神立刻溃散,可见叶生内心的沉痛,也反映了科举之路的艰辛。同时蒲松龄也用喜剧的形式表现科举制度的悲剧,《贾奉雉》中的贾奉雉落榜后,朗生略施小计,再考时只记住劣等文章,没想到高中。这则故事用喜剧的形式表达出士子的无奈,这是读书人的悲哀,贾奉雉在现实面前做出了不得已的选择,只能离开世俗。科举制度不合理,文人士子们一味地追求而不得,在追求的过程中意识到不合理,但也无法放弃,这是他们的宿命,注定要走向悲剧。
(四)世情悲剧
世情悲剧是指人处在社会环境中,与社会发生冲突,在冲突的过程中丧失人的本性。现实社会中黑暗的官场、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等都会给善良的人们带来不可避免的悲剧。封建社会里,老百姓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忍受着统治者的层层剥削,承受着沉重的苦难。《席方平》中的富室羊某为富不仁,迫害席父到阴间受罪。席方平在告状中受到了种种非人的折磨,深刻地暴露了现实社会的黑暗,统治者主宰着平民百姓的生死。《婴宁》中的婴宁是人狐所生,有着纯洁无瑕的心,天生爱笑。开始见王子服,一直笑而不止,这是她天真烂漫性格的体现,是美好自然人性的象征。但她表现出来的美好与现实相冲突,她的超凡脱俗与世俗的立法规矩相冲突,后好色之徒欲对其行不轨之事。此事后婴宁不再笑,她的纯真为世俗所不容,她的本性为封建社会关系所扭曲,严酷的社会生活导致了人性毁灭的悲剧。《聊斋志异》描绘了不合理的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悲剧。
(五)命运悲剧
《聊斋志异》中的很多人物受超自然规律的制约,这就是命运。花妖狐魅是异类,他们却想打破这层隔阂,无拘无束地生活,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也预示着他们命运的悲剧性结局。《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有一些带有宿命思想,即命运是上天注定的,人只能顺从命运的安排,不能违背。《诸城某甲》中的诸城某甲在寇乱中被杀,头坠胸前,只连一线。后来被家人救回后复活,十年后因为俯仰而刀痕爆裂,头坠血流而死。这个故事充满着宿命论思想,生死皆由天定,人是无法抗拒的。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在控制着人类的一切,这种力量很强大,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诸城某甲的死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让人难以琢磨而心生恐惧,便产生了强烈的无助感,人们意识到神秘色彩的存在,但又无法逃脱,自然产生悲剧意蕴。
二、《聊斋志异》悲剧意蕴产生的根源
《聊斋志异》不管是对现实社会,还是对浪漫的幻想世界的反映,都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蕴,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时代大环境和蒲松龄自身的境遇,可以说,这部作品既是时代的缩影,也是作者心灵的寄托。
(一)作者心灵的寄托
《聊斋志异》倾注了蒲松龄的心血与情感,可以说是他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蒲松龄一生致力于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怀才不遇,长期过着愁苦寂寞的生活。现实又缺乏公正廉明,理想难以实现,现实的不公平又使他厌烦,理想与现实的反差造成了他对世界的愤恨。长期积聚于内心的痛楚、悲哀,正需要一个途径来抒发,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诉诸于笔端成为他宣泄内心苦闷的方式,这成就了《聊斋志异》的悲剧美。虽然他写作时是一时快意的宣泄,但留下来的是深深的感伤。蒲松龄曾在《聊斋自志》中指出:“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若此,亦足悲矣!”《聊斋志异》创作时作者已年近 40,饱尝人间冷暖,他强调寄托“孤愤”与当时的境遇是分不开的,必然会被感伤的情绪所笼罩,决定着小说的整体美学风格。蒲松龄的人生充满着悲苦,生命中的悲苦被艺术地反映在小说中,他把创作当成寄托满腔悲愤的最好工具,作为一代知识分子,他经受了种种困难,让他的内心无比苦闷,他在思考自己的种种不幸后,找不到出路,将这种“孤愤”融入作品中,洋溢着悲观的情绪,成就了《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二)时代环境的影响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战乱、自然灾害、地主阶级的剥削等导致政治、经济、文化都呈现出衰亡的迹象。直到康熙年间,社会状况才有所好转,但随之而来的土地兼并激化了社会经济矛盾。同时文化思想斗争也越来越激烈,封建制度束缚,禁锢了思想的发展,虽然有民主思想在慢慢蔓延,但由于统治阶级的打压,刚刚萌生的进步思想遇到了挫折,使得整个时代笼罩着一股伤感的情调。明清时期的很多作品受此思想的影响,带有不同程度的悲剧意蕴。《聊斋志异》创作于清代初期,是这一思想影响下的重要杰作。清朝延续了明代的科举制度,加强了文化专职,当时的知识分子找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对下层人士来说,不管朝代如何更替,生活都是穷困潦倒的。
因此向往功名的愿望更为强烈,蒲松龄执着于考取功名,他的孤愤根源主要在于怀才不遇。他把自己的时代感触写进作品中,《叶生》等即是对八股取士制度的嘲讽。社会现实的不公,怀才不遇使他潦倒终生,在孤独寂寞中感伤,形成了《聊斋志异》的悲剧美。
总之,《聊斋志异》充满着悲剧意蕴,这些悲剧故事,都起于作者的一腔孤愤,却超越了时代限制,通过美好事物的毁灭来揭露丑恶,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铸就了其独特的审美风格。
参考文献:
[1]杨海波.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
[2]张德瑞“.孤愤”的吟唱,人性的悲歌:论《聊斋志异》的悲剧美[J].蒲松龄研究,2005(3).
[3]管文茜.小议《聊斋志异》的悲剧色彩[J].文教资料,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