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历史教学论文

《近代史纲要》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8-23 共2736字
论文标题

  "十二五" 纲要规划中关于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指出:"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总是在实验室和工厂的车间里才被激发和调动的,而是在对任何未知领域的好奇与探索中形成和培养的. 从这个角度上讲,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 任何一次亲力亲为的实践都可以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过程中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所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教学同时具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历史教学的双重特点,历史学科形象性的特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抽象性的特点结合在一起, 对于培养大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多侧面、多角度探究问题、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

  一、《纲要》教学在创造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整体记忆, 没有记忆的民族没有方向, 不会继承更谈不上发展和创新. 《纲要》课程从教学目的上是要使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这种教学目的的实现是以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为基础的, 正确历史观的确立和创造性的历史思维的形成,在《纲要》教学中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影响和启发着学生,激发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继往开来."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学习纲要,并且将近代中国的发展放在广阔的世界背景中去理解, 可以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和全局性看问题的观点,加深对现实问题的理解.

  当代世界, 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交往日益密切,人类创造性的历史思维, 就是善于突破一般性思维的常规,多向性地思考问题,善于归纳分析、敢于质疑,大胆联想. 学习纲要,可以使学生从组织材料入手,设想当时的历史情景, 介入事件发生的时代、分析当事人的利益、价值和观点以及他们所作的选择, 尤其是把近代中国与世界历史联系起来, 试着分析找出对那些问题的不同处理所产生的影响, 找出对那些问题产生影响的历史条件和对当代的影响, 这种学习过程无疑会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时代的创造型人才, 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不断增长着的智慧,把实践中新积累的、分散的、零碎的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和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探测事物的发展趋势,阐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 历史学科包罗万象,政治理论课程理论性强,纲要课程的教学是在历史教学的多样性中将政治理论的针对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能够帮助学生将有形的知识转化为无形的智慧.

  二、《纲要》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

  就纲要课内容而言, 有相当一部分是对中学阶段历史知识的重复学习. 但是就纲要课要达到的目的而言, 又是中学阶段历史教学不能全部完成的. 为了不使学生重复学习,使纲要课能"与中不同",需要在纲要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进行创新. 这种创新体现在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帮助、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可在讨论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促进思维的活跃性. 首先,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 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着作或文章,这是一个课前要完成的学习过程, 是课堂学习的准备阶段, 这也是一个值得相当重视的学习阶段. 教师要求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做笔记、写心得,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都将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得到培养.

  课堂环节, 教师是一场节目的主持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不注重探讨历史事件本身的过程, 而是就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和产生的影响进行讨论, 就某些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总结和评价. 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学习环节,不同的观点将在这里争鸣、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这样一种交流必不可少. 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得到了体现,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思想才能开放,创造力才能被激发出来.

  学习的过程, 如果没有对问题的反思和总结、整理,总是支离破碎的. 课堂讨论不能代表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已经形成的认识所达到的理论水平进行评价. 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 这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繁重的劳动. 当然,这一过程的学习可以有些针对性,毕竟,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成为理论者.

  三、《纲要》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纲要》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纲要教学不仅是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认识历史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提高学生用历史意识、 现实政治考察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能力,用历史智慧认识人生和世界. 因此,教师不能只是强化学生对大量史实的记忆,而是要通过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察方法、 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历史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以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 注重培养学生对宏观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 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教学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功能.

  第二,在《纲要》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转变"考试万能"的片面的历史教学观.在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方面应该进行探索和尝试,不是看学生记住多少,而是看能够理解多少、运用多少. 知识的掌握可以马上获取, 可是智慧的运用却不总是那么立竿见影. 当前教育,一定要摆脱急功近利的心态,要"风物长宜放眼量". 课堂教学中,要改变那种"教师一言堂"、学生静悄悄的课堂局面, 改变老师讲、 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单向的教学模式.教学相长, 在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学生自学、 教师点拨的启发式教学中,思想的火花的碰撞,教师和学生才能共同进步, 培育出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潜力成长的土壤.

  第三,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只有主动探索式的学习而不是通过外力迫使性的学习, 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发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质疑. 如果学生一开始的质疑缺乏思考、 问题过于简单和幼稚, 教师也不能一概予以否定、尤其不能冷嘲热讽. 对于有质量的提问,最好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开拓思路.

  也会有些问题,教师也弄不准,这时,教师更不能回避问题, 而是实事求是地说明需要共同学习. 身为人师,首先要懂得自己在学生面前, 也应该有一种谦卑的心,否则,越想树立权威,其实越不能拥有权威, 因为,"学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己". 在教师谦虚谨慎的教学风格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无止境,更激发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决心和热情.

  《纲要 》课程 ,为学生传授历史知识 、确立科学的历史观,帮助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提高大学生的理论修养、 坚定大学生的政治方向,但是,这些并不是纲要课程的全部. 纲要课程,只有在教师"教书育人"这种使命情怀的激励下, 在教师孜孜不倦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改进的过程中,才能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