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是人类最古老的学科,始终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为人类发展贡献着力量。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是,历史学的功能是否一成不变?
其众多功能的价值定位是否永远固定? 同时,为实现历史学功能的历史教学是否应该一味因循不变? 本文对此试作探讨。
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学的社会功能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首先,“资治”的功能在淡化。“资治”是史学重要的社会功能,史学作为人类的经验载体曾经为社会活动的组织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从孔子的《春秋》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曾为王侯将相提供过统治社会的历史启示。然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向“经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使之日新月异,变化莫测,致使原有“经验”难以应对。科学技术丰富着认识手段,使之绚丽多彩,应有尽有,致使原有“经验”黯然失色。当前,尽管历史学依然在资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学、社会学、未来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计算机、因特网的冲击下,史学“资政”的主导地位已被若干新兴的科学所弱化,为少数人服务的专家之学陷入了困境。
其次,育人的功能凸显。培养人才是史学的另一重要功能。史学可以“畜德”,所谓“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这个德包含了“明是非,别善恶,观成败”.史学可以“明智”,所谓“疏通知远,书教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强化了史学的育人功能。第一,在市场大潮冲击下,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常常忽视了对道德情操的陶冶,唯利是图、尔虞我诈、贪污腐化等现象沉渣泛起,社会发展呼唤廉洁奉公、诚实信用的社会风气,要求遵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行为规范,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 第二,随着开放的扩大,世界各种意识形态蜂涌而入,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难辨,新的形势要求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观念; 第三,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历史已经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更多的人具备了学习历史、运用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能力的条件。所有这些为史学育人的功能提出了更强烈的需要,也创造着较好的现实条件。为此,江泽民同志曾强调:“对小学生、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其国情教育。”
据此,部分史学家从“亲民学者”变成“大众情人”.社会要求史学通过普及实现育人功能。
再次,休闲功能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精神食粮的巨大需求也在增长。双休日、早九晚五,带薪休假等制度的相继实施给予人们更多的休闲时间。这些也都向史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并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历史体裁热在文艺界如火如荼,相关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从孙武到毛泽东,从秦王朝到康熙帝国,更有众多“戏说”作品。当前旅游热方兴未艾,文化旅游、风俗旅游、历史旅游丰富多彩,历史旅游资源在满足人们的闲情逸致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着巨大的财富。目前,文物热悄然兴起,收藏与鉴赏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陶醉于汉镜清瓷。所有这些热点都与史学结下不解之缘,只有在史学的推动与引导下,这些时尚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健康发展。因此,现实要求史学通过普及满足人们的休闲需要。
二
面对时代大潮的迅猛发展,史学教育都反应迟缓,现状不尽人意,令人担忧。
首先,理念滞后。相当一部分史学工作者,无视史学危机的呼声,仍然反对史学为现实服务,依然沉浸在为历史而历史的漩涡中自我陶醉,忘记了社会绝不会支持无用之事,赡养无用之人.更多的人承认史学应发挥社会功能,但他们的研究和教学仍然囿于规律总结和宏观决策,对于历史知识的普及不屑一顾,忽视了时代变化带来的史学功能的转化,忽视了普通人对历史学的迫切需要,尚没有认识到史学要有生命力,要发展,只有提高没有普及不行。这些人仍然留恋史学为专家之学,拒绝让史学成为大众之学.
其次,内容狭窄。我国高校历史教学绝大多数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历史系以两门通史为骨干课程,以阐述规律为主要内容。通常两门通史课的课时达到专业课时的 80% 以上。选修课同样以资政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以政治史、经济史、革命史为主干。对于丰富多彩的文化史、风俗史、社会史、科技史却少人问津,课程较少。其他专业则常常对历史知识实行闭关政策,比如外语系不学世界史,中文系不学中国史,政治专业不学政治史,史学被限制在历史系,当然无法成为群众之学。教学内容的狭窄源于学科研究领域的偏颇。近年来,尽管史学研究的领域有了较大的拓展,但是由于理念的滞后,科研并不能适应时代与群众的需要,产生这种情况与现行体制密切相关,搞所谓“高深”的课题,认为这是做学问,而通俗普及的成果被视为“小儿科”,不务正业,不算科研成果.狭窄的研究领域反过来又约束了教学的内容,尽管有些同志开始意识到教学内容与现实需求的差距,希望进行普及教育,却苦于没有资料,没有时间,这样,史学知识普及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普及只能是一句空话。
第三,方法陈旧。陈旧理念在限制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也制约着教学方法的更新。内容决定形式,既然教学内容相因不变,那么上课满堂灌,下课背笔记,考试抄笔记的旧方法就不能发生根本的变化。考试答案千篇一律,论文抄袭的现象屡禁不止,有些同学甚至对这种抄袭行为不以为耻,图书馆报刊上被堂而皇之地写上“某某班已用”.这不能仅仅责怪同学的学术道德,也应检讨我们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同时,对于身边活生生的历史教材却无动于衷,有的同学对于周围的历史遗存竟一无所知。陈旧方法从另一角度捆住了普及知识的翅膀。
三
为了实现史学功能的转化,必须正视现实,实施历史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改革应是观念的更新。史学工作者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思维方式,提高责任感,强化时代感。僵化的思想、陈旧的选题、落后的方法、呆板的表述都会影响史学社会功能的发挥。“生活之树长青”.史学工作者在坐冷板凳,钻故纸堆,在研究史学的同时,应该热情关心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生活,把握社会的跳动的脉搏,让自己的观念与时俱进。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让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这样便会从世界史学界叙述史学东山再起和中国传记史学卷土重来的现象中,看到史学功能的转化,认识到普及历史的重要和可能。
科研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基础。首先,改变研究的目的,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史学研究不仅要总结客观规律和历史经验,为“资政”提供参考借鉴,更要利用历史科学知识面广量大的特点去培养各类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不仅要为社会组织者提供启示,更要利用史学生动活泼的长处,给予广大群众乐趣,并在乐趣中富于启迪。其次,要改变研究选题,应根据史学功能的转化的要求,适当地增加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课题,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如社会风俗、文化文明、人口迁徙、宗教信仰、城市历史、心理历史等方面的课题。同时必须进一步探讨科研、教学与史学功能的关系。
调整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第一,区别层次确定内容。应区分不同培养目标,看其是以科研为主,实践为主,还是以教学为主。确定教学内容应区分不同学历程度,针对博士、硕士、学士,制定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内容。在难以明确区分之时,应照顾大多数以适应普及的要求。
因材施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则。原来运用的教学方法以讲大课、满堂灌为特征,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依赖性,不善于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教学变成了简单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完全变成一种传授知识的工具。改革这种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在教学中应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方法,不要限定一种方法。
第二,加强非历史专业的历史教育。历史和现实是不能割裂的,美国学者鲁宾逊就认为: “历史最大的功能就是了解现实和推测未来,同时还能培养和发展人的智力水平”,而“每一门科学的生命都是从其他科学中汲取来的,而且它所取得的进步绝大可能性也都是有意地或无意地靠着其他科学的帮助”,因此建议根据各个专业发展的需要,安排不同程度的简明通史和专门史课程教学.
第三,加强热点、区域史的教育。将历史与时政热点、区域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很多时政热点往往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将历史与有关的时政热点巧妙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的眼光关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世界趋势的变化,认识和理解当代现实问题,可以使历史的生命活力得到延伸。国际时事热点,如欧洲债务危机、韩美联合军演、泰国红衫军、恐怖主义等问题的来龙去脉; 社会生活热点,如文物鉴赏、旅游景点介绍、诚信理论、道德规范等问题的历史渊源; 社会发展区域史包括国史、省史、市史、乡史等离我们身边最近的社会发展过程。这些内容有的可以涵盖于通史之中,有的则应专门开设选修课程或讲座。
改革教学形式是教学改革的又一关键。必须从过去陈旧的封闭型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采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走近实物,走近实践,让历史学的绚丽花朵更多地以不同形式充分绽放。
当前,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我们需要研究自己的过去,需要丰富的历史知识,需要对历史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社会需求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也是推动史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发现需求,并主动适应它,满足它,史学之树才能长青。
[参 考 文 献]
[1]《周易》,中华书局,2006 年版,第 48 页。
[2]王文锦: 《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 年版,第 28 页。
[3]《中国教育报》,1991 年 7 月 27 日。
[4]《中国史研究》编辑部: 《基础历史学与应用历史学》,重庆出版社,1986 年版,第 32 页。
[5]王学典: 《向内转: 市场经济背景下历史学的应有选择》,《史学理论研究》,1994 年第 2 期。
[6]雷戈: 《走向自身的史学》,《求是学刊》,1995 年第 6 期。
[7]( 美) 鲁宾逊: 《新史学》,商务印书馆,1964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