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历史教学论文

中国古代史视野中的区域历史教学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3-15 共6586字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讲授内容为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历史。但因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及其办学定位的不同,各个院校在内容取舍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河西学院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是兰州至乌鲁木齐近 2000 公里间唯一的全日制综合性本科院校,学校定位是立足河西、面向甘肃、辐射周边,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就生源结构来看,虽然已面向全国10 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但历史学专业学生则全部来自甘肃。因此,我们在中国历史教学中,对某些涉及西北、甘肃和河西的重大历史问题,可适当增加篇幅,进行重点讲授,以使学生对西北和河西区域历史有较多了解。
   
    一、河西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中突出河西是非常必要的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咽喉。不仅孕育了距今 8000 年之久的大地湾文化、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甘肃彩陶文化、作为北朝隋唐文化系统渊源之一的五凉文化,而且在河西各地还保存了许多中外闻名的历史遗址、遗迹和遗物,如世界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汉明古长城、张掖大佛寺、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和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武威白塔寺等。许多国际性“显学” ( 如敦煌学、简牍学、西夏学、蒙古学、藏学等) 和长城文化、丝绸之路文化,都与河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或者就是从河西发端的;至于植根于河西的 “五凉文化”更是独树一帜,在中国历史上具有 “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之功。因此,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突出河西是非常必要的。
   
    河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地东连关陇,西通西域,北当匈奴( 后为突厥) ,南接西羌( 后为吐谷浑、吐蕃) ,恰似中原王朝的一支手臂,在历代政治军事、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其地跨越边塞,保阻险”、“河山襟带,扼束羌戎”.中原王朝据有河西,就等于切断了北方游牧民族与河湟羌人( 吐谷浑、吐蕃) 的联系,故汉代就有 “天下要冲,国家藩卫”、“隔绝羌胡,断匈奴右臂”之说; 隋唐时期则肩负着 “断隔吐蕃突厥”的重任,被视为 “心腹”之地而大力经营。明人顾祖禹称河西为 “强兵足食之本”,“欲保关中,先固陇右”,“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河西不固,关中亦未可都也”.
   
    即使在中原扰攘纷争之时,河西也是 “举足左右,便有轻重”的要区。因此,河西就成为历代中原王朝( 特别是建都关中的王朝) 和西北游牧民族政权争夺的焦点之一,诸如张骞出使西域、李广利征伐大宛、赵充国平定西羌、魏晋经营楼兰高昌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隋炀帝西巡、唐蕃和战、甘州回鹘与归义军政权、西夏崛起与元朝统一、明设九边重镇与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等,无一不与河西走廊息息相关。如果中原王朝失去河西,就如同被斩断手臂的巨人,只能被动地承受来自北方和西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打击了。北宋的情况正是如此,故 “宋时河西没于夏,夏以富强。元置行省于甘肃,而西域诸国悉为附庸。明初冯胜出兰州,略甘肃……抵瓜、沙州,分布戍守,扼塞关隘而还……成化以后,哈密为土鲁番残破,嘉靖中徙其部落于肃州近境,而弃其地于土鲁番,自是西域隔绝,嘉峪关以西声教不至矣。”反之,一旦游牧民族控制河西,则可凭借地理优势,北通大漠,南连河湟,西控西域,东进陇右、威胁关中。“西夏复凉州,故能以其物力侵扰关中,大为宋患。然则凉州不特河西之根本,实秦陇之襟要矣。”
   
    因此,讲授历代西北边防形势与政局演变、民族关系和中西交通、丝绸之路与中西方经贸文化交流等历史,就不能不讲河西走廊。河西农牧业经济素称发达,自汉代以后很长时期都是西北政治经济中心。在四坝文化的墓葬中,随葬有大量的马、牛、羊等家畜骨骼,有的墓随葬羊竟达44 只之多; 而几乎每一座沙井文化墓葬都有牛、马、羊头骨和趾骨随葬,足见河西畜牧业之盛。战国秦汉之际,河西是月氏、乌孙、匈奴等游牧民族的乐园,尤其是祁连山、焉支山,“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失此二山后,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卷110《匈奴列传》“索隐”引《西河旧事》)汉代更有“凉州之畜为天下饶”之说。到西汉后期,经过武帝以来一百多年的经营,河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当地屯田所得甚至还可接济内地灾区,《汉书》卷 28《地理志下》称: “其俗风雨时节,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东汉初年,光武帝更盛赞河西 “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即使在动荡的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也因相对 “独安”的社会环境,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盖张轨领凉州之后,河西秩序安定,经济丰饶,既为中州人士避难之地,复是流民移徙之区,百余年间纷争扰攘固所不免,但较之河北、山东屡经大乱者,略胜一筹。”及至隋唐时期,河西进入了汉代以来的第二个大发展时期,农业生产已非常发达。武则天时的陈子昂就认为: “甘州地广粟多……仓庾丰衍,瓜、肃以西,皆仰其餫,一旬不往,士已枵饥。是河西之命系于甘州矣。”( 卷107《陈子昂传》)故有 “屯修于甘,四郡半给; 屯修于甘、凉,四郡粗给; 屯修于四郡,则内地称苏矣”说。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河西已是农桑兴旺的富庶之区。史称: “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乐”;宋人司马光更认为: “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汉唐时期中原王朝北上或西进,都离不开河西走廊的人力、物力支持。在西北历次重大军事行动中,河西都是军队集结基地和军需供应据点。宋夏对峙期间,“河西作为西夏的后院和粮仓,支持西夏立国达一百九十年之久。”正是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农牧业经济,河西遂成为西北政治中心。汉唐间中央派往西北处理方面事务的凉州刺史、护羌校尉和河西节度使等官员,其治所均在河西。就连西域事务也常由敦煌太守、凉州刺史等河西地方官员参与或主持; 汉晋间不置西域都护,代理都护职权的西域长史即常驻敦煌,许多对西域的军事行动甚至就是由敦煌太守主持的; 十六国时期的五凉政权曾分别以敦煌、酒泉、张掖、武威( 姑臧) 为都,其中前凉、后凉均建都武威,西凉初都敦煌后迁酒泉,北凉先后以张掖、武威为都,南凉亦曾都于武威; 九世纪末期以后曾一度控制河西的甘州回鹘则以甘州为牙帐; 西夏以凉州为西凉府,地位仅次于都城兴庆府,故有 “辅郡”之称; 元代甘肃行省、明代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和“九边重镇”之一的甘肃镇,其治所均在甘州。而甘肃行省就是取河西地区甘州和肃州的首字而得名。所有这些,都使河西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二、古代河西的历史,与中原王朝和周边地区政治军事形势、经济文化发展及民族关系演变、丝绸之路兴衰等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史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政策演变或制度变迁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代河西的历史,正与中原政局的演变、丝绸之路的兴衰、中西方经贸文化交流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突出河西地域特色,有利于对中国古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
   
    甘肃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而河西走廊更是丝路交通咽喉。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内地经河西走廊与新疆及更远的 “西域”之间就已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 Serice) ,欧洲学者将这条连接中西方的交通路线命名为 “丝绸之路”,并成为国际上的通用名称。尤其是汉武帝元狩二年( 前 121 年) 河西归汉以后,河西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和文化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为丝绸之路的畅通繁荣奠定了基础。自此以后,丝路贸易更加活跃,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虽然不同时期丝绸之路的走向屡有变化,但河西走廊则是唯一不变的交通孔道。如果以敦煌为界,可将丝绸之路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长安西行纵贯河西走廊至敦煌; 西段自敦煌西行,经过今新疆至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东、西两段均有南、北、中三条线路,其中东段北线自长安沿泾河西北行,经平凉过六盘山,西北沿祖厉河而入靖远,渡黄河后再由景泰过武威、张掖至敦煌; 南线出长安后沿渭河西行,经秦安、通渭、陇西、渭源、临洮,再沿大夏河北上,在炳灵寺附近过黄河,西北经青海民和、乐都、西宁,北过大通河,由扁都口到张掖、敦煌。中线自长安至临洮段与南线同,此后再北上兰州,渡黄河后沿庄浪河西北行,过乌鞘岭,经武威、张掖到敦煌。可见,不论东段路线如何变化,河西走廊张掖至敦煌段都是必经之地。
   
    东段如此,西段亦然。丝绸之路西段分别经由鄯善、伊吾和高昌进入内地的南、北、中三条线路,亦皆 “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而且“海通以前二千年来,中国与外国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文化上之交光互影,几无不取道于此。”因此,河西的历史是与丝绸之路的兴衰紧密相关的。“由于河西……处在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主干线上,并且是古代各族文化交往的十字路口,它就不仅仅是一条文化交流的河道,而且也是一座文化交流的枢纽站。”不论是中原文化的西传还是西域文化的东渐,均在河西碰撞交汇。尤其自汉代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繁荣,东来西往的使者商旅络绎不绝,讲经求法的高僧大德接连不断。他们或在河西短暂停留、补给休整,或者长期定居,他们在衔命出使或从事商业贸易、讲学译经等活动的同时,也将所在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文化习俗传入河西。这些域外文化既对河西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受到河西本土文化和风俗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河西就成为各种文化交融汇集和传播之地。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扼守中西交通咽喉,经济繁荣,人文兴盛,不仅各种 “外来宗教如佛、如祆、如景、如摩尼,皆先后集其间”,而且东西方多种文化在此交融汇集。正如季羡林先生所云: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 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 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河西不断接纳域外其他文化并从中吸取营养,再将带有本地特色的、已经改变或发展了的形式,流向中原或其他地区,从而使河西文化交流枢纽站的地位更加突出。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动荡不安,经济文化遭到很大破坏。河西走廊作为天下 “独安”之地,不仅吸引了大量流民,而且有大批硕学宿儒来此讲学传道,以致 “区区河右,而学者埒于中原”.他们 “子孙相承,衣冠不坠,故凉州号为多士”.
   
    河西也成为当时中国北方汉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在保存发扬汉魏以来河西本土文化和中原传统文化并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 “五凉文化”,进而成为北朝隋唐制度的渊源之一。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论: “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 北) 魏、( 北) 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然后始知北朝文化系统之中,其由江左发展变迁输入者之外,尚别有汉、魏、西晋之河西遗传。”隋炀帝西巡张掖,不仅是河西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而且对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丝绸之路的畅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大业初,“西域诸蕃,多至张掖,与中国交市……但突厥、吐浑分领羌胡之国,为其拥遏,故朝贡不通。”隋炀帝 “甘心将通西域”,遂于大业五年( 609 年) 亲巡河右,经大斗拔谷( 扁都口) 至张掖,在焉支山下接见高昌王麹伯雅、伊吾吐屯设及西域 27 国首领和使者,随后又设置了西海、河源、鄯善和且末四郡,并 “大开屯田,扞御吐谷浑,以通西域之路。”
   
    隋炀帝不远万里西巡张掖,显示其经营西域和丝路贸易的决心,进一步凸显了张掖居中四向的关键地位。1247 年,蒙古西凉王阔端与西藏萨迦派领袖萨班在凉州会谈,见证了西藏地方正式纳入蒙元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此次会谈,堪称西藏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并由此从法律上确定了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凉州会谈不论在西藏和藏族历史上,还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三、利用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平台优势,通过平时作业和学年论文,开展研究性学习自2011 年以来,结合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历史学( 辅修地理) 专业基础上设置历史学基地班,并分别制( 修) 订了历史学基地班和历史学( 辅修地理) 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利用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平台优势,强化研究性教学,为学生毕业后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在课程设置上,历史学基地班不再辅修地理课程,而代之以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专业特点的选修课程,如以敦煌学史、敦煌文书与石窟艺术、河西史地为核心的 “敦煌学概论”,主要对古代敦煌与丝绸之路、敦煌学的产生与发展、敦煌文书的主要内容、敦煌石窟及其艺术特色、敦煌学与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敦煌学与中国古代民族、宗教、教育科技、语言文学研究等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分析; 以河西简牍、墓葬壁画与碑铭资料研究为核心的 “西北出土文献研究”,着重介绍河西各地 ( 主要是居延、敦煌、武威等地) 出土简牍的主要内容、魏晋墓画像砖及各类墓志碑铭资料,以弥补传世文献记载的缺漏; 以西北地区民族融合发展为中心的 “西北民族史”,系统讲述先秦以来至明清时期生活在河西地区的月氏、乌孙、羌族、匈奴、氐族、鲜卑、回鹘、吐谷浑、吐蕃、党项、蒙古等众多民族生息繁衍、交流融合的历史; 以历史时期河西重大历史事件和制度沿革为中心的 “河西史专题研究”,则具有明显的研究性,选择的内容都是在河西和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如霍去病进兵河西与河西四郡的设立、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五凉政权兴衰与五凉文化、裴矩与隋炀帝西巡、安史之乱与吐蕃占领河西、敦煌归义军政权与晚唐政局、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明代甘肃镇与西北边防等等; 以河西走廊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为中心的 “河西走廊历史地理”,主要介绍古代河西开发与人口、河西水利工程兴废与绿洲农业盛衰、自然环境与交通路线变迁、政区沿革与古城镇兴废等; 以丝绸之路和中亚历史为中心的 “中亚史专题研究”则侧重以古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
   
    通过开设这些选修课程,旨在突出丝绸之路与中外经贸文化交流、西北边疆开发与多民族国家发展、敦煌学与简牍学研究、河西历史及其重要地位等内容,以期进一步拓展中国古代史课程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加深对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随着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形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首先,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以知识讲授为主,而是在理清基本历史线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尝试研究性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自修相结合,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查阅各类资料,掌握基本历史事实,了解相关问题的学术史和研究动态,进而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探究意识,学会在阅读中发现问题,通过交流研讨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识水平。其次,改变以往闭卷考试为主的课程考核模式,而代之以课外作业、课堂讨论和课程论文相结合。根据教师给出的选题要求,课程论文可由学生“自主命题”,不预设 “标准答案”,但求能自圆其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提倡运用新材料、新方法,提出新观点、新认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实践教学与课外学术活动。积极倡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教学内容和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田野调查,如对河西地区或自己家乡某一古城遗址或文物古迹进行实地调查,进而结合文献记载和碑铭材料等对相关问题进行考证分析,厘清一些模糊认识,以加深对区域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此外,还根据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河西史地与文化研究中心”的建设规划和研究实际,结合本科高年级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及“河西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引导学生围绕丝绸之路或河西历史文化确定论文选题或研究对象,收到了明显成效。自2010 年以来,历史学专业中国古代史方向的本科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绝大多数选题都集中在河西或甘肃范围内。本专业历年入选河西学院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或在全校及全省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论文竞赛中获奖者,也基本都是河西历史研究领域的选题。
   
    总之,在历史学专业教学中突出河西区域历史文化内容,是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区位优势以及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也是积极响应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国家构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初步尝试,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