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理财产品兴起的原因
首先,居民财富积累加快,高收入群体增加,人口老龄化初见端倪,老人在理财上一般是保守心理,追求绝对收益。其次,理财产品的兴起使得资金从银行体系分流出来,通过非银行渠道流入实体经济,这会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为高收益产品和其他金融创新提供空间。第三,近年来的金融创新和市场变化为绝对收益型的产品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市场细分导致同质性太强。很多创新产品多是模仿国外或同业的创新产品进行产品研发。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产品研发前粗线条的市场划分对客户需求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银行推出的单一产品往往面向的是所有的客户群,无法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来满足其多样化需求,未能按照符合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设计理财产品。就中高端客户而言,他们需要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服务,但目前个人理财普遍倾向于对客户资产提供有关储蓄和国债方面的静态的理财建议,有关投资方面的动态理财建议,则仅限于银行本身代理的几个基金和保险。
门槛设置过高导致客户流失。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定位于少数高端优质客户,理财产品门槛过高,一般是 5 万起购,有的甚至是 50 万起购,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以建设银行的理财产品为例,“建行财富”50 万起购,“利得盈”5 万起购“,乾元”5 万起购,其他银行的也大多如此。而对比保险、证券、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很多都是千元起购,如建设银行代理的“平安理财宝家庭投资型保险产品”是 5000 元起购。如今网上理财也成为一种时尚,余额宝、招财宝、零钱宝等几乎是无门槛的,而且取用灵活,是银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理财产品创新中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深层次原因是产品创新管理架构不完善,理财服务系统发展滞后。比如理财产品设计机制不完善,没有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进行产品开发和投资组合设计,产品归口管理模式和分散营销模式,不利于产品研发和营销中的信息沟通。银行服务系统相对滞后,没有个性化的理财服务技术系统支持,以业务和账户为中心的信息系统无法对客户的资产、负债及其它相关情况有全面了解,难以得到深层次的分析结果,客户的意见和需求不能得到及时反馈。
三、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的发展策略
完善创新体系。商业银行可成立金融产品创新部门,结合银行自身特点及市场定位来确定产品创新规划。根据客户的业务量、资金量、信誉等方面的情况分层管理,有选择地为不同市场中的客户设计差异化产品。将银行现有的全部产品录入产品库,便于对产品进行盈利状况、市场反馈、发展态势的评估,并将金融产品按不同类别划分为多级标准化模块,在需要时从中抽取适用的模块进行组装设计,实现创新产品与传统产品的互动,提高产品创新效率。
重视网上理财。网上理财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越来越多的客户形成了使用网上银行进行投资理财的习惯,很多银行退出了“网银专享”理财产品。对投资者而言,网上购买理财产品大大节省了时间,能在家享受 24 小时服务,随心在“网银超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且产品的申购条件、基本要素一目了然,交易灵活自由,十分方便快捷。对商业银行而言,网络销售减少了网点柜面压力,降低了经营成本。
丰富产品种类。既要满足大众客户的服务要求,又要重视为高端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由产品差异化。一是产品设计基础资产的差异化,将基础资产由原来的金融债、央行票据拓展到企业短期融资券、一般性金融债等,还可将资产组合的基础资产延伸到境外股票和结构性产品等等。二是期限多样化,合理配比收益率,实现流动性选择基础上的期限收益最佳搭配。三是收益多样化,在不同的风险水平上打破固定收益的管理模式,收益浮动,让客户有更多选择。
改革现有产品。保本型产品可在提升灵活性上做改革,如基金净值达到的最高价值的 90%被保值,市场上升时基金的最低价值不断上升,下降时最低价值保持不变。还可开发双保障共同基金,将产品与几个共同基金产品挂钩,除到期偿还本金外,每个月付息一次。存款类理财产品也可以尝试收益率的改革,在监管允许的情况下,开发梯级存款证产品,分区段计算利息,对于存款达到不同金额的客户分别给与奖励,在存款到期前有一次延长期限以提升利率的机会。
开发理财工具。银行应开发专用的财务管理工具,为客户提供投资服务设计,客户可以在财务管理工具上查看自己的现金、基金、股票、债券等资产各有多少,从而调整自己的投资分配,将资金在高收益的股票市场与低风险的财政债券之间进行分配。理财工具不仅能根据科学算法和市场数据为客户提供组合投资建议,也可以提供人工个性化服务,由理财师根据客户对风险、收益、期限等的要求作出最适合的投资方案,投资后跟进反馈,享受全方位的理财顾问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岩岫。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国际金融,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