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个人公司理财论文

余额宝对扬州市居民理财行为的改变(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7-03 共3182字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余额宝用户的类型

  调查结果表明参与调查人员的男女分别占 44.6%和55.4%.其中 55.1%的人年龄在 20 岁到 30 岁之间,在 30 岁到 40 岁之间的被调查者占总数的 19.6%,13.1%的被调查者年龄在 40 岁以上,其余小部分比例为 20 岁以下。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年轻人群居多,被调查人群的职业以学生和普通职员为主。其中个体户、职员以及学生的占 85%,剩余 15%为下岗人员或者其他职业者。被调查人群的月收入大多集中在 5 000 元以下,收入 5 000 元以上的仅占 15.8%,属于少数人群,由此可知我们的调查对象主要为普通收入群体。

  (二)余额宝的知名度有待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有 24.1%的人不知道余额宝,这些被调查人员会连续问我们同样一个问题“余额宝是什么”,所以在此番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即使余额宝上市已有一年,但依旧会有一定数量的人并不了解余额宝的实质以及它的存在意义。被调查者中有 40%的人知道余额宝,但没有使用过,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也帮助余额宝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宣传普及。在被调查人群中,存款以 1 000 元以内者居多,占34.5%;存款 1 000 至 5 000 元之间的用户占 32.3%;存款在50 000 元以上者只占 3.6%,整体来说余额宝用户大多还是较为理性的投资者。

  四、结语

  通过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余额宝的出现促进了金融工具创新,为民众带来了更多金融工具的选择。

  显然余额宝的出现是金融工具创新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仅完善了金融市场的类型,更推进了国家金融工具的创新,更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的经济体制。就同行业机构而言,它们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可以看成是“理性经济人”,会有越来越多的同行业金融机构模仿这种余额宝模式以期获取更多的利润。事实也确实如此,目前已经有许多基金公司联合网上金融平台推出类余额宝产品。

  因此,通过“经济人”假说也能够预见会有更多的类似余额宝的网上金融产品出现。余额宝的出现之所以能够引起这样的轰动,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能让民众的闲置资金的效用最大化的金融工具并不多。

  (二)余额宝需加强自身宣传力度,民众需要提高理财创新意识。

  我们发现扬州居民对余额宝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通过对扬州居民的调查可以分析出余额宝目前现状,即很多人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余额宝,余额宝的宣传力度有限,因此,我们小组认为余额宝应增强宣传力度来吸引投资的人群。余额宝作为金融工具创新的产物,它有着不可剥夺的优势,门槛低、收益高、方便快捷、平民理财等特色,我们认为这些都是余额宝吸引人们眼球的亮点。一个金融产品渴求长期发展需要的是用户的长期支持,并且有更多新的顾客愿意来尝试,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余额宝的出现虽然对金融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余额宝,虽然趋利是人的本能,但是许多人对新事物存在着抗拒心理,不愿意去了解和接触,宁愿墨守成规,也不愿意去思考去改变。正是在这个时候,需要向他们宣传并且引导他们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崇志。余额宝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9)。
  [2] 马广奇,赵芬芬。余额宝的金融创新及其影响分析[J].互联网金融,2014(3)。
  [3] 邱 勋。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启示[J].金融创新,2013(9)。
  [4] 王 莹。余额宝的流动性、收益性及风险分析[J].电子商务,2013(12)。
  [5] 陈小欢。 互联网理财时代余额宝成功背后的故事[J].金融,2013(7)。
  [6] 邱 勋。互联网基金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政策[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