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是现代经济命脉,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强则城市强。近年来,伴随着宁夏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薄弱,金融市场不够活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亟待增强。
一、宁夏金融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宁夏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有力支持了宁夏地方经济提质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
(一)银行业稳健发展。
1、银行业金融机构门类数量大幅度增加。中信银行、浦发银行等入驻银川市,为金融体系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银行业机构网点不断下沉,金融资源逐步向县域和偏远地区倾斜,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存贷规模逐年扩大。2014年末,宁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209亿元,同比增长8.8%,宁夏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578亿元,同比增长17.1%;全年新增贷款654亿元,同比多增86亿元。
3、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改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渠道充实资本,不断增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3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施理财业务事业部制、同业业务专营部门改革;村镇银行业务经营保持健康,资金实力快速增强;新增小额贷公司12家,总数达219家;新增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110个,总数达1230个。
(二)证券创新业务加快发展。
1、证券机构加快完善网点布局。截止2014年共有15家证券公司在辖区设立33家分支机构。各证券机构积极开展融资融券、资产管理、证券发行保荐及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承揽等各类创新业务,在帮助企业发行私募债、城投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积极推动新三板挂牌。新三板挂牌试点扩大至全国后,宁夏积极推动辖区企业到新三板挂牌,目前已经有上陵牧业、早康枸杞、晓鸣农牧、国龙医疗、红山河等17家企业先后在新三板挂牌,不仅提高了企业知名度,提升了企业品牌形象,规范了企业运作,而且助推企业实现了多种方式融资,促进了企业发展。
3、推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截至2014年,陇夏红、天人和等25家企业成功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犇褋源农牧、福之源生物油脂两家企业在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宁夏爱飞翔畜牧也在上海股权托管中心成功挂牌,宁夏中小微企业利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三)保险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保险业务稳步发展,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保险服务网络。农业保险持续快速发展,大病保险试点扎实。率先在石嘴山市、固原市启动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责任保险覆盖了所有道路运输承运人,学校、幼儿园,旅行社和公立医院。
(四)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经过多年努力 ,宁夏征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9家村镇银行获准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6家慈善园区开展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推动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宁夏第一家信用评级机构。同时,以生态移民地区为重点,加大对金融生态环境薄弱地区的征信宣传力度和信用建设,使支付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宁夏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规模总量偏小。改革开放以来,全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宁夏金融市场也伴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壮大,但与全国相比,宁夏金融市场特别是融资规模是全国最小的省份。自2011年起公布全国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之后不难发现,宁夏融资规模排名靠后,2011年广东、北京、江苏、山东、浙江和上海等东部六省融资规模合计占全国比例为37.9%, 2013该六省市年融资规模分别为13826亿元人民币,12556亿,12070亿,10838亿,8345亿及7964亿,而宁夏社会融资规模最少,仅664亿元,其中广东是宁夏的20.8倍。与中部和发达地区相比,宁夏经济总量小、底子薄,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薄弱并且缺乏,在国家大型金融机构金融资源的分配中不具有优势,造成了全区金融资源总量规模偏小,实体经济多元化融资渠道匮乏。
(二)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导致融资手段单一。宁夏金融市场虽然发展快速,但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严重。从业态看,银行业发展速度较快,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了社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问题,2013年宁夏社会融资总量中,银行信贷占85.5%,显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4%,2014年宁夏全区对人民币贷款的依赖程度依然达到70%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区域性融资结构失衡、融资手段单一等问题严重。
(三)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从1994年宁夏出现第一家上市公司至今,20年间仅有12家公司在主板上市,不到全国上市公司数量的1%,从融资规模上看,以2011年为例,宁夏辖区上市公司再融资44.42亿元,这一规模相当于前18年累计再融资的总和;债券融资具有种类多、规模大、期限长等特点,融资成本普遍低于银行贷款,是企业理想的融资选择,但是宁夏的各种债券的发行规模及发行频次也十分有限,2013年,宁夏实现各类债券发行30亿元,2014年上半年实现债券融资90.7亿元,从规模来看,公司债、城投债、私募债、集合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过度依赖间接融资,致使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高企,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反过来又制约了本地金融业的创新发展。
(四)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宁夏中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6.7%以上,由于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中小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有限,担保公司规模小能力弱,加之大多数中小企业自身制度不完善,导致银行对企业融资用途的监控、经营风险的分析判断困难,很少有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基建和技改贷款等长期性融资,而在直接融资渠道中,中小微企业很难达到市场的上市条件,从而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时间难以解决。
三、大力发展宁夏金融市场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简政放权。十八大后,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得以确立,政府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的程度将会逐步弱化,政府应逐渐转变观念、简政放权成为制度的提供者、秩序的维护者,最终成为市场经济的“守夜人”.在完全市场环境下,资金同原材料、劳动力、技术和土地一样,均为市场要素,其供给和需求符合市场规律,价格由供需决定,资金所有者,他们组建什么样的机构,推出什么样的产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怎样定价均由其依据市场供需自主决定。
(二)做强实体经济,改善融资环境。作为第一、二产业的农业、工业实体经济是金融服务的落脚点。只有以持续发展的、健康的实体经济为基础,才能发展健全和创新的金融市场。近年来,央企对宁夏地方国有企业形成兼并潮,原有区属重点企业均已成为央企的子公司,所剩区属国有企业从规模、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方面同国内同行业企业相比均处于劣势,其发展后劲、盈利模式均不能得到市场认可,企业市场估值较低,无法获得资本募集。宁夏应针对现存国有企业进行了深度改革,打破原有格局和条块分割的部门利益,重新整合资源和资产,组建有竞争力的专业投资集团和产业集团,在主板市场证券市场上发挥募资优势。对特色农业产业化公司和科技类中小企业给予税收、技术、企业管理咨询、人才培养和中介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秩序环境,促使其规范运营,争取在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募集发展资金。
(三)集中资源,完善金融体系。区域性的地方金融机构规模小、业务单一、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是宁夏地方性银行的共性和困境,而地方性的证券、信托、基金、保险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是空白,现有的机构均为全国性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因此,组建地方性证券、基金公司,增加地方银行的金融产品,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宁夏金融市场发展的重点。宁夏应立足现有地方性股份制银行,加大其他民营资本引入力度,并同时丰富现有银行的经营业务,增加金融租赁及投行业务,形成较完善的金融体系。金融中介结构的薄弱是宁夏金融发展的短板,因此应多方位加强中介机构建设。第一、培育宁夏本地区的相关机构快速健康成长;第二、在条件许可时设立自己的投资银行,它是金融市场中最具活力和创新性的行业,是资本市场中所有从事有偿中介业务的金融性机构,是提供融资中介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资本运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一是大力引进、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业人才。企业金融资本运营,需要熟练掌握资本运营知识,富有实战经验的高素质的资本经营人才。但宁夏能开展资本运作的人才奇缺,导致企业资本运营基本无法开展。对高素质领军人才要采取“引进来”的办法,对骨干人才要采取自身培养和“送出去”相结合,对一般的业务人员则加大自身培养力度。①建立起金融人才需求目录,把各类金融机构、各类金融市场组织和各类新的金融业态,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编成目录;②开发建立宁夏金融人才网,搭建金融人才供需平台,重点引进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意识的金融人才。此外,不光要注意吸引人才,还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大对人才的激励。二是搭建政府、商会、银行、民营企业的信息交换平台。加快民营经济资信制度建设力度,发展诚信企业,依法合理地从银行、工商企业、政府机构等部门收集和发布信用信息,依次对民营企业和个人进行信用等级评定,为民营经济融资和提高市场信誉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资本市场建设的若干意见》2014年
[2]《2014年宁夏金融运行报告》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