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公共关系学论文

探讨使用微信“分组”发布功能的人际传播动机

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作者:周婷
发布于:2021-02-25 共3716字

  摘要:微信已成为人们铺设社交网络的必备工具,各种人际传播活动发生于朋友圈中。其中,微信朋友圈“分组”发布功能成为用户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这对个体进行人际传播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分组”发布功能,来探究该功能的使用反映出的人际沟通动机。

  关键词:微信分组; 人际传播; 动机;

  一、引言

  根据《2019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截至2019年9月,微信月活跃账户数已达到11.51亿,同比上升6%。此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得知,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结合两者数据可知,微信已然成为中国网民必备的社交软件。利用微信传送短信、发布图文信息,更新朋友圈视频和转发各种链接成为人们线上社交的重要方式。相关功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人际沟通行为。

  人际传播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信息传播活动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随着技术的发展,传播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电子媒介的使用让人际传播不再局限于以物质场所为基础的场景[1],建构并延展了新型人际交往网络。在新媒体人际传播研究领域,关于人们使用媒介进行人际传播的动机已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作为人们使用频率较高的社交软件,微信软件内的各种功能也对人际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针对微信“分组”功能使用动机的研究仍较少。本文采用媒介传播研究领域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拟剧论等相关理论,探讨人们使用微信“分组”发布功能折射出的人际传播动机。

  二、个体的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由E·卡茨于1974年提出,强调受众是有选择地、积极地、主动地选择使用特定媒介或文本,并以目标为导向。该理论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及所满足的需求考察大众传播对于受众的影响。在新媒体人际传播环境下,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实践中被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一)精准化人际交往需要

  在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受众使用“分组”发布朋友圈功能是为了满足精准化人际交往需要。在解释新媒体人际传播中的媒介使用时,受众使用媒介的倾向正由传统的“以信息搜索、娱乐内容为中心”向“以沟通、互动为中心”转变[2]。“分组”行为顺应了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使用媒介动机的转变趋势。每一次“分组”都是个体对朋友圈受众的一次分类整合,目的是将信息更好地传达给相关受众,满足沟通交流需求。个体“分组”发布朋友圈,然后与使能看见信息的受众评论、讨论。这种互动交流模式排除了无关受众的干扰,是个体对人际交往网络进行精准化管理的表现,满足了精准化人际交往需要。

  (二)信息的生产、发布与管理

  在以往的使用与满足研究中,尽管受众拥有选择媒介的自主权,但使用与满足仍建立在媒介中心的传播方式或亲身交流的基础上[2],故使用与满足理论也常被运用于大众传播领域研究。在微信人际传播过程中,发布朋友圈信息,属于依托社交链传播的关系型分发[3],与媒体信息生产分发环节有异曲同工之处。此时,个人成为自媒体。朋友圈分发满足了个体生产发布信息的需求,将部分话语权从大众媒体过渡给个人。根据家人、朋友、同事等分类对朋友圈受众针对性地发布信息,是个体对所发布信息的管控,体现了个体生产发布信息时的分众化需求。此外,针对不同受众选择不同的文字表述方式、照片内容也有助于个体完成个性化、高场景度的信息表达。

  三、“分组可见”中的拟剧分析

  “分组”后的朋友圈是个体为不同观众导演的“戏剧”。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拟剧理论,认为人们日常交往中的行为如同戏剧表演。为了在他人心中创造良好的形象,人们根据交往对象的反应不断调整表现以满足他人预期,如同演员根据剧本完成舞台演出。而“分组”发布朋友圈,正是个体针对不同观众表演的戏剧,涉及剧本、角色、表演区域等不同要素。

  (一)“分组”人际传播中的剧本期待

  面对不同“观众”,个体在发布朋友圈时会选择不同的剧本,“分组”行为协助完成了剧本选择。舞台表演需要剧本,朋友圈内的自我呈现也需要剧本。观众的喜好影响剧本的选择,朋友圈不同的观者影响个体发布的朋友圈。个体拥有多重社会身份,在扮演“同事”“师长”“家人”和“伴侣”等角色时需要在不同的剧本框架下发挥。在要求个体保持理性、专业形象的职场语境下,其与伴侣、家人亲昵的朋友圈图文展示会变得格外突兀。此时,“分组”功能可协助个体区分不同的观众,以便其完成剧本选择。

  此外,“分组”功能也是成本较低的剧本管理工具。在编辑朋友圈时,个体如同编剧。通常来说,撰写出让多种受众都满意的剧本,对编剧的要求较高。而个体在快节奏社会中生存,精心编辑朋友圈所付出的时间成本与获得的人际传播利益间的投产比难以衡量。此时,选择使用“分组”功能可有效节省个体“编剧”花费的时间成本。只需要在编辑朋友圈时选择使用该功能,个体便无须花费大量时间考虑所使用表达符号的普适性。

  (二)“分组”人际传播中的角色突破

  “分组”功能帮助个体实现角色突破。前文提及,在不同的角色框架下,个体会根据观众的角色期待进行表演。然而,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小圈子”社交的传统印象被打破,人们可能添加许多关系疏远的微信联系人。在熟人社会中,个体需要根据角色期待扮演好熟人印象中的“自己”。一旦打破熟人对于自己的角色认知,可能对个体的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而面对关系疏远的朋友圈受众,个体拥有了摆脱惯常人际交往印象、重塑角色的可能性。为了降低打破角色认知产生的风险,“分组”功能有利于个体将熟人排除于展示信息之外,帮助个体完成角色突破。

  (三)“分组”人际传播中的舞台伪装

  “分组”人际传播让表演前台伪装成后台。根据戈夫曼拟剧论,戏剧表演区域可分为前台和后台,通常认为后台是演员展现真实自我的区域。相对微博等社交平台,微信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朋友圈常常被看作个体展现真实自我的场域,能引发观众的关注与好奇。为了塑造多面形象、满足观众的期待视野,个体需要适度展现后台状态以丰富人物角色。然而微信联系人众多,不分对象地展现真实状态风险较大。此时,通过“分组”选择表露自我的程度,能给观众创造一种伪装的后台状态。

  四、自我表露与隐私边界

  个体使用微信进行人际交往的动机之一是自我表露。研究表明,适度自我表露能换取他人好感,促进与沟通对象信息的交换[4]。技术的发展让媒介形态变得多样,个体拥有多种表达自我的渠道与方式,其自我表露的欲望也不断增强。在一对一沟通之余,微信朋友圈的出现让人们拥有了更多自我表露的机会。

  然而,如何处理个人隐私边界成为难题。一般来说,传统人际沟通中的自我表露发生于二元关系中。随着关系的深入,自我表露的信息越发丰富、深层次。而微信朋友圈、微博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人际传播中的二元沟通局面。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许多人的微信联系人不仅包括现实中的朋友,还包括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此时,在朋友圈中不加分组地自我表露具有公共行为的特征,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可能被个体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公之于“众”。

  “分组”功能让个体在自我表露与隐私边界中寻找平衡。在传统隐私管理中,个体可以通过有选择的表露来管理隐私,或是在互动中授予他人不同级别的可接近性[2]。微信朋友圈“分组”发布信息的功能,在新媒体开放性的基础上整合了传统隐私管理策略,让个体找到自我表露与管理隐私的平衡点。通过“分组”管理,可以让不同受众按照组别接触到不同的信息,防止部分较为隐私的信息无意中被不太熟悉的人获取,实现不同层级的信息披露。

  五、反思:“分组”的利与弊

  在微信众多功能当中,“分组”发布信息功能满足了个体人际交往需求,增强了个体对于交际网络的管理能力,能有效协助个体满足人际交往预期,让个体在自我表露与隐私边界中寻找平衡。可以说,该功能是个人形象管理的利器,也是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人际沟通的必备工具。

  同时,人们也不应忽视“分组”功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便捷的功能让个体能够快速对受众进行分类,使得角色扮演流程顺利进行。人们不断强化角色认知,根据“分组”印象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切换。在这个过程中,“分组”可能让个体陷入自己创造的“信息茧房”。由于“分组”按照一定的标准执行,所以接收到信息的受众具有相似的社会地位或性格特征。这可能导致分组朋友圈互动具有高度相似性、片面性,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他人对于个体、个体对于自身的刻板印象,让个人沉迷于“角色扮演”中,不利于个人形成全面自我认知,可能影响其日后的人际沟通交往。此外,“分组”的标准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由于只有个人参与“分组”标准的制定,受主观认知影响,个体可能失去部分与他人沟通的机会,不利于个人亲密关系、职场关系等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六、结语

  如今传播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人际传播可以摆脱时空限制。微信的广泛使用,给人际传播提供了新渠道。朋友圈多样的分享方式,让人们展现多样性格成为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微信“分组”功能对于个体人际传播活动影响较大。技术无罪,个体应学会如何灵活使用该功能进行人际传播,并积极反思其可能带来的问题,让个体更好地管理个人信息系统,让人际传播活动变得更加精准、高效。

  参考文献

  [1] [美]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4.

  [2] 沈荟,王学成.新媒体人际传播的议题、理论与方法选择——以美国三大传播学期刊为样本的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2(12):81-100+128.

  [3] 喻国明,韩婷.算法型信息分发:技术原理、机制创新与未来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8(04):8-13.

  [4] [美]迈克尔·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M].王江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70.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原文出处:周婷.微信朋友圈“分组”发布的人际传播动机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5):73-74.
相关标签:人际沟通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