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 阴阳思维是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 阴阳五行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内涵。本文基于对中国传统阴阳五行思想内核的研究, 把其丰富的管理思想应用到现代管理学研究中, 提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传统文化背景的管理原理与管理方法。
关键词: 阴阳五行; 相生相克; 管理;
管理的核心问题有四个方面, 其一是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结构;其二是如何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三是如何对管理者及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与约束;其四是如何有效地进行组织内部及外部的沟通与协调等。这四方面的内容在中国传统阴阳五行思想中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1 阴阳五行思想概述
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其思想构成了传统哲学的基本思维范式。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就是宇宙的法则, 自然的规律。道也是和谐, 中国人从来重视和谐, 追求和谐, 和谐就是阴阳、刚柔、仁义的对立与统一。和谐包含了自然的和谐、人类的和谐, 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凡是运动、外向、上升、明亮、兴奋、刚强的等都属于阳;相对静止、内敛、下降、晦暗、阴柔的等都属于阴。在阴阳思想的基础上, 演化出的五行原理, 是中国人在世界观与方法论上的一大进步与深化。五行就是通过取象与类比、归纳的方法, 把物质世界的构成要素分为五类, 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五种元素之间的关系是既相生又相克, 即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形成了相互克制与约束的系统;相生是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相生的关系也产生了滋生、促进与扶持的循环系统。
五行中的每一种元素都具有不同的属性, 《尚书·洪范》说:“水曰润下, 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 金曰从革, 土爰稼穑”。五行学说是按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 归类方法一是按取象比类法, “取象”是从事物的形态中找出能反映其本质的特征;“比类”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 与某种事物的特征和性质相比较, 以确定其五行的归属;二是演绎归纳法, 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 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 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属性。
2 阴阳五行组织原理——天地定位, 构建企业的制度结构
应用阴阳五行思想进行管理要把握三点, 其一, 阴阳的本源是道, 即无极, 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阴阳两仪;其二, 阴阳的核心是对立统一, 互根互生, 互动和谐;其三, 五行的实质是相互激励与约束, 企业组织结构的构建就是企业的孕生, 是企业生长、发育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建立起有效率的组织结构, 企业才有发展壮大的基础和条件。如何构建有效率的组织结构?阴阳五行思想告诉我们, 孤阴不长, 独阳不生, 万物负阴而抱阳。有效率的组织结构需要建立起一套自我监督、约束、激励、修正与完善的机制。
根据阴阳五行及《周易》的太极八卦的生、化、制、克原理, 作为组织最高权力机构与决策机构的太极, 包含了阴阳两仪, 阴阳两仪既对立又统一, 既相互制衡, 亦相互促进。太极相当于公司的董事长, 两仪则是助手, 四象是公司的中层管理者, 八卦则是基层管理者。从权力制衡与约束看, 组织结构尽管是自上而下的, 但对权力的约束既有平行的制衡, 也有自下而上的监督, 使高层的管理者不敢懈怠和渎职。
根据阴阳五行管理原理, 阴阳重视的是高层的权力约束与制衡, 以防止权力的滥用, 五行则是部门之间以及管理过程的激励与约束, 这样便构成了对组织结构运行的制衡及权力制衡与约束。
从五行角度分析公司组织结构, 关键是在组织内部形成相互激励与约束的机制。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之间是平等的,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只有属性、职能与职责的不同。相当于公司的职能部门是平行的关系, 各部门的分工与职能职责各不一样。一方面, 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首先是“相生”, 即相互支持、促进、激励、服务等;另一方面, 部门之间也存在相互监督与约束, 如财务部要对公司的生产成本、营销费用、收益等进行预算约束与使用监督, 生产部要对营销部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进行监督等。
3 五行生扶——激励原理
根据五行原理, 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机理, 相生就是孕育、滋生之意;相扶则是相辅、相依之意等。相生相辅是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相生的关系产生了滋生、促进与扶持的激励循环系统。有效率的组织结构必然是能够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修正、自我扶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就是组织结构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数千年的文明史, 人们建立起了各种不同的制度结构, 形成了相应的制度规范。制度形成与完善的过程, 也是不同制度间不断的竞争、博弈的过程。正如组织结构从早期的金字塔型逐渐演化为扁平型、网络型一样, 经历了实践的检验与不断的纠错, 最终有效率的组织因获胜而扩展开来。制度安排总是存在着相互依存性和关联性, 这就要求构成制度结构的要件要相互协调和平衡, 要符合五行的相生与相辅原理, 才能从不同角度来激励与约束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
4 五行相克——规范与约束机制
如何对组织与管理者及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与约束, 是组织运行及行为合乎规则的必要要件, 所以管理工作实质上是激励与约束问题。相克即相互制约、监督、制衡, 既包括对权力的约束与制衡, 也包括了组织结构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监督与约束, 以及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及市场交易的流程进行有效地监督与约束。
根据阴阳五行原理, 一个和谐的组织实质上是要使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达到动态平衡, 太极包含着两仪, 两仪就是阴阳, 阴阳是两种相反的力量, 当正反力量达到势均力敌时就实现了平衡。监督与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当采取某项措施时, 就要考虑到相反的制衡力量对其行为的影响, 还要建立起对组织及成员活动过程的监督、控制与约束机制。五行之间的相克关系更多地体现在管理过程中的监督、控制与约束, 无论是生产过程的程序控制还是质量控制等, 既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又互相监督制衡, 形成生克制化的循环系统。
5 五行制化, 山泽通气——沟通与协调原理
如何有效地进行组织内部及与外部的沟通与协调, 《周易·说卦传》云:“天地定位, 山泽通气, 雷风相薄, 水火不相射, 八卦相错。数往者顺, 知来者逆, 是故易逆数也”。从管理学角度诠释这段话, 天地定位就是构建组织机构, 确立目标、方向、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山泽通气则是指沟通与协调;雷风相薄指的是市场竞争;水火不相射则是指相互制衡与监督、约束;八卦相错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数往者顺, 知来者逆, 是故易逆数也, 则是强调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 洞察发展变化的趋势。
管理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有效沟通, 无论是人际沟通还是组织运行等都离不开沟通。沟通是信息、思想、情感的交流与互动的过程, 沟通是双向或多向的。沟通的构成要素包括沟通的内容、方式、方法、目的、程序等。有效的沟通必须是上下、左右的互动, 形成畅通的沟通网络系统。
根据中国传统阴阳五行思想, 协调即和谐思想, 易学中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的逻辑体现的就是和谐与均衡、对称与统一的思想。儒家的中庸思想其实也是一种协调与和谐的理念, 《中庸》中“不偏之为中, 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争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对“中庸”的解释是“中者, 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之名。庸, 平常也”。从管理学角度诠释, 中庸就是不偏不倚, 就是和谐, 即协调一致。
6 阴阳五行决策原理
决策是现代管理的中心, 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一个发现或提出问题, 收集信息资料, 确定目标, 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根据阴阳五行原理进行决策, 要把握阴阳的本质是平衡、和谐、对立统一。应用《周易》智慧, 按照象、数、理、占的逻辑决策, “象”指的是观象, 即调查研究;“数”是指分析各种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是指事物变化、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占”则是做出判断, 即进行决策。如进行市场决策就要了解市场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就是对立统一的阴阳体。如果不了解市场需求而做出盲目扩大规模的决定, 必将导致供给大于需求, 产品积压或只有降价销售。
在人事决策上, 不仅要考虑阴阳的平衡与和谐, 如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性别平衡, 还要重视个性之间的激励与互补。如木型人与水型人的互补性, 金型人与木型人的约束性等。
7 阴阳五行系统管理原理
从系统论角度讲, 阴阳、五行、天、地、人三才等就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的动态平衡与和谐的系统。应用阴阳五行思想进行管理, 首先必须要明确管理的目标是追求和谐, 适应环境的变化, 以达到盛德大业的道德愿景。所以管理者要循道, 即遵循天、地、人三才之道, 让自然、社会、人类和谐一致。应用阴阳五行系统管理思想, 要把握五点内容。其一, 阴阳五行组织系统具有动态性, 在交互作用中达到均衡。其二, 阴阳五行系统是由不同的五个子 (金、木、水、火、土) 系统构成, 各子系统的特征与属性各不相同, 子系统之间既相互激励又约束。其三, 阴阳五行系统是开放性系统, 不仅能够与外部系统进行能量交换, 还能进行物质交换。其四, 阴阳五行系统具有自组织系统特点, 能够自我修正与自我完善。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功能确保了系统能够自我修复、自我校正, 相互促进, 相互激励与约束。其五, 五行相生是相互激励与支持、帮扶, 相克是相互约束与制衡、监督。
8 阴阳五行管理哲学原理
阴阳五行管理哲学追求的是和谐之道, 即由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构成。从哲学角度理解仁、义、礼、智、信, 就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其一, 仁者爱人。体现了以人为本, 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 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提供成才的机会与平台。管理者要有仁爱之心, 多为他人着想, 多关心多帮助别人。其二, 忠义尊贤。管理者要尊贤重德, 进德修业, 见利思义, 以义统利。其三, 礼和敬人。礼是人际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 谦和端庄, 敬人为礼。在组织中形成尊重个性、人格、选择、情感、隐私、权利的文化氛围与价值理念, 使群体成员工作、生活在舒适、舒心的环境里。其四, 尊知重智。知识与智慧很重要, 管理者要善于构建学习型团队, 崇尚知识, 追求真理, 明辨是非。其五, 诚实守信。一诺千金为信, 君子以诚为贵。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之根, 安身立命之本, 也是兴业之道, 治世之宝。
参考文献:
[1]王世.尚书 (译注) [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2]孔颖达等注疏.名家批注周易[M].万卷出版公司, 2008.
[3]朱熹集注.四书集注[M].岳麓书社,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