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管理学原理论文

管理学的科学属性与研究不足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2-01 共3615字
  本文拟从科学视角和人文视角下的管理学进行了分析,对管理学的学科属性及定位进行初步判断。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管理学的科学属性与研究不足”的管理学原理论文。
  
管理学的科学属性与研究不足

  原标题:试论管理学的属性与学科定位
  
  摘要: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然而将其纳入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的学科归属问题还处在激烈的争论之中。本文拟从科学视角和人文视角下的管理学进行了分析,对管理学的学科属性及定位进行初步判断。
  
  关键词:管理学;科学;属性;学科定位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当美国人泰罗开始使用秒表研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法国人法约尔思考着组织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的时候,管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系统理论和方法的科学便开始了其学科化的过程。关于管理学学科属性的理解,主要有两类代表性的观点: 一类是以管理学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者两个范式作为研究对象和划分标准,提出将管理学划分到社会科学的范畴中去,或者将管理学定位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认为管理学“比社会科学更加偏离自然科学,而更加靠近人文学科。以下笔者将通过对这二种观点的剖析来说明管理的科学属性及其定位
  
  一、管理学的属性
  
  ( 一) 科学视角下的管理学。首先,我们必须再次明确科学的含义。今天我们所说的”科学“多数时候指的是现代自然科学,即自然科学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科学的代名词。但是,从科学概念的渊源和演化路径上来看,科学的含义是不止于现代自然科学的。科学的早期概念来自于古希腊文明的精神遗产,即把理性和知识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管理学诞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尽管今天的管理学在研究内容上早已不局限于对大工业企业改进绩效方法的探求,研究目的也更不仅仅是为企业服务,但是必须承认,现代管理学对其它学科知识成果的借用,使得管理学看起来更象一个”研究项目报告大拼盘“.在相当多的学者眼中,这种面貌与”科学“二字相去甚远。有学者指出,应当区别对待管理学中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技能,前者当以科学来对待,而后者当以艺术或技能来对待; 这些学者还认为,所谓管理学中的原理部分乃是由系统论和控制论构成的,这才是管理学科学性所在,而除此以外,管理学所借用的其它学科的内容( 如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 都不是管理学的内容。回答是否定的。管理学的确借用了其它学科的许多研究成果,这些内容不应当划在管理学的”功劳簿“上,这一点笔者是赞同的,但同时笔者认为,尽管各种理论有不同的适用条件、不同的表述方法,但却常常采用类似的研究途径,存在着客观的研究对象和相似的原理。我们之所以在众多的管理理论面前感到迷茫甚至有时无所适从,正是因为我们对这门科学掌握的程度还远远不够。管理学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把这些不同的思想、原理融会贯通起来,整理出一套系统完整的管理知识体系,从而使管理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我们不能以当前我们还不能完全掌握一门科学来质疑其本身的科学性。
  
  ( 二) 人文视角下的管理学。管理学最初的研究目的是帮助企业提高绩效。从研究的功利性上以及研究过程的价值中立性上看,管理具有一些科学的属性。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管理学有这样的特殊性: 即它的研究对象涉及到人。尽管很多时候,企业和组织作为人的集合可以被当作客观对象来研究,但是当研究不断被深化和具体化的时候,又必然触及人性方面的内容,这个时候,价值倾向性的介入不可避免。例如,当管理学学者们看到某种管理理论支持下的管理政策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组织中每一个人的(以至组织外许多人的) 生活的时候,作为人类有知识的一员,研究者本人的价值判断便不由自主地加入到研究中来。泰勒倡导的科学管理曾经试图以冰冷的科学化方法解决一切企业生产问题,但是后来,这种冰冷的科学化管理方法被行为学派具有人文关怀的理论所改造。
  
  总之,由于管理对象中涉及人的因素,因而管理学研究体系中不可避免地渗透着人文知识的微妙影响,这一点与科学是不同的---科学无法将人文知识内化,即在一般自然科学体系中,人文内容是绝对被排斥在外的,人文知识体系只能存在于科学体系之外发挥其批判和反思的作用; 而在管理学知识体系中,人文精神是可以被内化并且也有必要被内化的---这一点也说明了管理学与自然科学学科根本上的不同。违反人类个体自我发展的人文追求而去谋取企业和组织的经济目标,这显然与人类发展所有文明的初衷是相违背的,这种人类文明对人类自身的背叛在原子弹身上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这个新的管理学知识体系将仍然以企业、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知识体系中包括相关的原理,也包括具有相对普适性的技巧、方法,更包括管理中所涉及的人文关怀。
  
  二、管理学的定位
  
  管理学中具有科学特质的部分应该将其归入社会科学的范畴,而管理学中具有科学特质的部分则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这样,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位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将管理学定位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其本质是”人“这一要素在管理学中的地位比社会科学更加偏离自然科学,而更加靠近人文学科。从研究对象来看,如果我们把管理当作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则对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现象的”管理“的研究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是没有太大的差异的,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研究获得关于管理现象的一般发展变化规律,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普适性。而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活动的”管理“的研究则与前者不同,因为”人“的因素在这一领域中被凸显出来了。管理学研究对象中的人---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是具有各自价值观念、感情和偏好的”思想的人“,并且都是个性化的人,这不仅是难以对象化、定量化的,而且研究者对这种管理活动的认知与研究是离不开”理解“与主观判断的,这实际上已经与科学方法相去甚远。
  
  因而,管理学必定是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混合体。正是由于”人“这一要素在管理学中的独特地位,使得管理学既无法成为真正的社会科学,也无法成为真正的人文学科。从这样的学科属性出发,管理学的发展也必然要兼顾科学与人文的根本特质,既探求人类管理活动的一般运动规律,又重视对”人“这一要素的关注。惟有如此,管理学才能逐渐建立起独特的理论体系。
  
  三、当前我国在管理学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一,在选题上,我国管理学研究存在着严重的文本主义、关门主义和纵向主义。文本主义体现在不注重对问题的实际思考,而是一味延伸西方言论,提出的数据和理论缺乏信服度,影响力不强,语言拖沓,但是实际提炼的科学问题很少。关门主义主要是我国的管理学研究涉及的圈子窄,研究者几乎都是在确定研究题目之后闭门研究,导致研究成果具有主观性和不全面性,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不大。纵向主义则是我国的企业界与学术界之间互动少,因此,其研究缺乏一定的方向,没有企业的支撑和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其研究领域不宽。
  
  第二,在选择文献的时候,没有全面了解,因为很多文献具有重复性,交叉现象普遍。年代久远的文献也采用,造成和社会发展脱节的现象。在研究中没有可信的分析,很多成果都旱现出重复性和倒退性。研究者之间没有互相分享和交流成果,一般不引用同行研究者的资料。在评价成果的问题上,没有一定的标准,因此不利于规范管理成果。
  
  第三,管理学研究缺乏创新性。管理学研究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因此在研究领域中对于学科设置和专业划分等,其基调都基本一致。高校中所设置的课程和专业雷同现象常见。因此缺乏一种差异化培养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导致了人才缺乏应有的专业思想和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紧迫需求。在进行实践指导时,管理界往往给出共同的基础理论、思想或者基本的语言词汇等来解决不同的问题,因此,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质量低下,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和生命力,不利于促进企业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第四,管理学研究中逻辑性不强。主要体现在: 研究的成果中没有体现逻辑性。目前我国在管理学研究工作中虽然加强了假设和实证方法的确立,但是在撰写理论从建立到成果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严重的逻辑缺失。
  
  第五,我国的管理学研究在应用上也存在着较多问题。首先,其分析数据的方法的是否科学合理,缺乏一定的检讨。尤其是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往往不注重对研究者所研究项目特点和其技术专长进行考究,而是一味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实证,这种问卷调查方式存在着明泉的不足之处,如其代表性就值得质疑,而问卷设计的科学性,最终研究成果的真实性等也存在着较多的缺陷,从而使得研究成果在应用时专业性严重缺失。其次,在研究中,没有创建良好的基础数据,或者是数据收集不足,没有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并且没有将事实的思路梳理清楚,导致其应用的不可靠性。最后,在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时,其集成度不高,对案例和经验的应用不注重。
  
  总之,只有明确了管理的属性与定位,才能使我们在研究和教学中采用正确的方法,取得更大的成绩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2]林曦。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6(3)
  [3]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