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管理心理学论文

顶岗实习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调查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12 共3918字
论文摘要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他把自我效能感看作是个体的一种生存能力,是个体将自我认知、社会、情绪和行为等各种技能整合在一起,以达到某种特殊目的,并且个体在不同情境中会表现出强弱不同的自我信念.

  随后Schwarzer等研究者进一步提出了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即当个体应对不同环境挑战时,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

  国内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当个体在面对任务挑战和困难时,自己对自我能力能否胜任的判断和信念对行为结果的成败起关键作用,如果个体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认知,不能采用正确的应对方式,就可能出现不良的应激反应,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这一结论包含了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两个心理学概念,并指出了两变量存在关联.

  研究者将应对方式定义为个体面对有压力的情境和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种,其中积极应对是个体主动寻找支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而消极应对则指个体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采取回避和发泄等不成熟的行为方式.

  国外Butow等研究学者指出,当个体面对大量来自躯体、社会和心理的应激事件时,采用何种应对行为,将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曾天德对大学生的研究同样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显着相关,高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地应对方式有关,低自我效能感与消极的应对方式有关.

  目前国内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研究多集中于青少年和组织中的员工,对大学生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顶岗实习生的研究几近空白.

  近年来,河南省各师范院校承担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有大批在校本科生参与顶岗实习,他们不仅要承受工作与学业的双重压力,而且陌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将成为新的挑战.顶岗实习生如何既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自身面临的冲突情境,又能确保在不耽误学业的前提下出色完成顶岗任务,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关乎被置换教师能否无后顾之忧安心培训,因此对顶岗实习生心理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较多,针对顶岗实习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对他们的心理微观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作为对顶岗实习生研究的心理学变量,通过探讨这一特殊群体在两变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顶岗实习生的心理状况,为今后顶岗实习生的选拔、教育与管理提供心理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被试为河南省某师范院校的顶岗实习生,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问卷349份,有效问卷331份,有效率91.94%.其中男生162人,女生169人;大二77人,大三121人,大四133人.

  1.2 测评工具

  1.2.1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由德国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共同编制的.

  此量表共10个项目,采用的是李克特4点计分方式,即:“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或“完全正确”,分别计分1,2,3,4.

  1.2.2 应对方式量表应对方式量表(Coping Style Scale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CSSMSS)主要由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余华等人编制.CSSMSS共30个项目,分6个分量表: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和忍耐.CSSMSS采用5点记分法:1表示基本不采用,2表示偶尔采用,3表示有时采用,4表示经常采用,5表示基本都采用.

  1.3 程序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调查的一部分为现场调查,另一部分为邮寄委托施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管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顶岗实习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2.1.1 顶岗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对不同性别的顶岗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表1】
论文摘要

  对不同性别的顶岗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男生、女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t=-0.211,p>0.05).

  2.1.2 顶岗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的差异对不同年级的顶岗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差异分析,结见表2.【表2】

论文摘要  
  对不同年级的顶岗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顶岗实习生在各年级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上有显着差异(F=6.007,p<0.05).因此要对不同年级间顶岗实习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做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见表3.

  对不同年级的顶岗实习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事后多重分析发现,大三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极其显着的高于大四学生,其它年级之间差异不显着.【表3】

论文摘要  
  2.2 顶岗实习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2.2.1 顶岗实习生应对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

  对不同性别顶岗实习的应对方式总分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4.【表4】
论文摘要
  
  对顶岗实习生应对方式总分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男生、女生在应对方式总分显着不显着(t=0.685,p>0.05).

  2.2.2 顶岗实习生应对方式在年级上的差异【表5】
论文摘要

  对不同年级的顶岗实习生应对方式总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年级在应对方式总分上的差异不显着(F=0.743,p>0.05).

  2.3 顶岗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对顶岗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分析,见表6.【表6】
论文摘要
  
  对顶岗实习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被试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忍耐这一因子呈显着的负相关,与退避和发泄呈极其显着负相关,与问题解决和求助两因子呈极其显着的正相关,与幻想这一因子无相关.

  2.4 顶岗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对顶岗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7.【表7】
论文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以一般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以应对方式总分及各因子分别为因变量,对顶岗实习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及各因子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应对方式总分的预测力为31.4%,对问题解决、求助、发泄、退避、忍耐5个因子的预测力从大到小依次是41.2%,14.1%,8.0%,7.3%,1.8%.

  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应对方式的预测力较高,其中对问题解决这一因子的预测力最高.

  3 讨论

  3.1 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得分差异
  
  研究表明,顶岗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得分在性别这一人口学变量上无显着差距,这一结果与现有的研究不完全一致,原因可能与取样范围及数量有关.

  本研究只对河南省某师范院校进行了调研,范围有局限性,样本也相对较少.因此,继续拓宽这一研究领域,建立全国性的顶岗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常模十分必要.研究发现,应对方式在年级上没有显着差异,说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会采用相似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应对方式是个体稳定性因素与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大学生还未真正走进社会,始终处于学校环境中,因此应对方式趋于稳定.

  本研究还发现,大三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极其显着高于大四学生.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并且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失败则会使效能期望降低.

  而大四学生正经历考研和找工作,本研究被试为河南省某二本师范院校的学生,他们考研和找工作的成功率都不高,难免会有学生遭遇反复的挫折和失败,应对这些打击他们往往会无所适从,如果身边再无朋友或家人的帮助,就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和无助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不自信,自我效能感也会随之降低,这些可能是导致大四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最低的原因.

  3.2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本研究对顶岗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顶岗实习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忍耐这一因子呈显着的负相关,与退避和发泄呈极其显着负相关,与问题解决和求助2因子呈极其显着的正相关,与幻想这一因子无相关.

  对顶岗实习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顶岗实习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变量对其会采取何种应对方式具有一定预测作用.此结论与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结果相一致,即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突发事件,结果也更有效.

  李惠萍和申艳娥等人的研究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应对方式具有间接和直接的预测作用,不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其应对方式也有不同,高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更多采用问题解决、求助等积极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应对挑战性的生活事件,而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更有可能采取忍耐、退避、发泄和幻想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

  佟月华在对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中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存在显着正相关,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越可能采取乐观、问题解决和求助等积极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应对各种挑战性的生活事件.

  一般自我效能感变量影响应对方式的作用机制在于,它包括一种广义的“激活成分”,允许个体通过随机应变适应环境,以完成任务.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会过多想到自己的不足,并把困难看得比实际更严重,把注意力更多的转向不好的结果上,这样的想法会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而不是如何积极解决和应对;相反,高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则多关注于如何解决目前面临的情境,并激发出更大的努力动机.

  研究发现,在进行顶岗实习生的挑选时,选取大三的学生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由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学校可以从提高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可以通过小成功来培养大成功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这不仅关乎到“国培计划”能否顺利进行,更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今后融入社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4 结论

  1)顶岗实习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在性别上无显着差异,但大三和大四年级间被试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差异显着;2)顶岗实习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显着相关,并且顶岗实习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回归极其显着,一般自我效能感变量对应对方式具有预测作用.表现为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学生会更多地采用问题解决和求助等积极地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越低,学生则更可能采取发泄、退避和忍耐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