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背景
心理危机理论的发展主要来自社会精神病理学、自我心理学和行为学习理论,它最早于20世纪40年代由LINDEMANN提出,他认为悲哀的行为是正常的、暂时的,并且可通过短期危机干预技术进行治疗.随后CAPLAN将心理危机的结构扩大到整个创伤事件,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困境,而个体先前的危机处理方式和常用的支持系统无法应对眼前的处境,即当个体必须面对的困境超过了个体自身的能力时,个体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KANEL认为,心理危机包括3个基本部分:①危机事件的发生;②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苦;③惯常的应付方式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较突发事件发生前降低.这种定义全面且准确地概括了心理危机的过程及其实质,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综上所述,心理危机是指当某一事件或境遇在个人资源和应付机制无法解决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心理应激状态,这是一种心理严重失衡的心理疾病,可能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心理危机持续的时间一般在4-6周,由于处理危机的手段不同,个体的人格特质不同,所获得的支持不同,危机发展的结局也不相同.一方面,危机是危险的,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包括杀人和自杀;另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会,它带来的痛苦会迫使当事人寻求帮助,如果当事人能够利用这一机会,则危机干预能够帮助个体成长和自我实现.
心理危机干预是给处于心理危机的个体提供有效帮助和心理支持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到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帮助个体获得新的技能,以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危机干预应从个体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着手,除了考虑心理资源和应对方式外,还涉及到个体以外的情境,如同伴、家庭、职业对其影响,并测定与危机有关的内外部困难,帮助员工选择替代他们现有行为、态度和使用情境资源的办法,从而帮助员工将适当的内部资源、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情境资源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对自己生活的自主控制.
心理危机干预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自杀、性暴力、家庭暴力、化学物质成瘾、丧失亲人、工作中过劳等诸多方面.由于危机理论涉及诸多理论流派,如公共卫生、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等,因此危机干预的应用领域甚广,目前危机干预理论已经成为临床心理服务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研究假设如下:
H1不同的危机脆弱性得分在自我弹压能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上的差异均显着;H2自我弹压能力与危机脆弱性有显着的负相关;应对方式与危机脆弱性有显着的相关关系;社会支持与危机脆弱性有显着的负相关;H3自我弹压能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危机脆弱性都有显着的预测力.
2、研究方法
该研究随机抽取了武汉市11家中小企业的员工,共回收有效问卷510份.其中,男性298人,女性212人;大学本科以下151人,大学本科298人,硕士50人,博士生及以上11人.
研究选取的测量工具包括心理学家G·帕里的"危机脆弱性"问卷;自我弹压能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研究表明,各问卷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并且适合我国人群使用.
该研究用SPSS11.5forWindows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3、结果与结论
3.1危机脆弱性状况
企业员工在危机脆弱性上的平均得分为11.00±4.14分,水平偏高.结果表明,得分在5分以下的占4.9%;得分在5~10分的占44.5%;得分在11~15分的占28.0%;得分在15分以上的占22.6%.总的来说,具有危机脆弱性倾向的企业员工占到了总体人数的50.6%.
该研究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每日工作时间、婚姻状况作为自变量,危机脆弱性作为因变量,分析不同群体的企业员工在危机脆弱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的企业员工在危机脆弱性上差异显着,年龄在20岁以下组危机脆弱性得分显着高于其他组;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每日工作时间、婚姻状况的企业员工在危机脆弱性上无显着差异.
3.2不同危机脆弱性得分组在各因变量上的差异
以不同危机脆弱性得分分组为自变量,以自我弹压能力、应对方式各个维度和社会支持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自我弹压能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上,各组差异均显着,事后检验发现得分在5分以下和5~10分的组得分均显着高于16分以上的组,说明面临危机时越脆弱的人自我弹压能力越差,越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越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少.
3.3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为了解危机脆弱性、自我弹压能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Pearson(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企业员工的自我弹压能力与危机脆弱性的相关系数为-0.288,p<0.01,危机脆弱性与自我弹压能力有显着的负相关;企业员工的危机脆弱性与积极应对方式的相关系数为-0.336,与消极应对方式的相关系数为0.350,p<0.01,危机脆弱性与积极应对方式有显着的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有显着的正相关;企业员工的危机脆弱性与社会支持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328,与各子维度都有显着的负相关.相关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
3.4不同因变量对危机脆弱性影响的多元回归
为了考察自我弹压能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武汉市企业员工危机脆弱性的影响程度,该研究使用逐步多元回归的方法,结果如表2所示.被选入回归方程式的变量有4个: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客观支持和自我弹压能力.这4个预测变量的联合解释量为28.8%,其中消极应对方式对危机脆弱性最具预测力,单独解释量为12.3%,而积极应对方式、客观支持和自我弹压能力则对危机脆弱性有着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其解释量分别为9.3%、4.7%和2.5%.
3.5不同因变量对危机脆弱性影响的路径分析
该研究从自我弹压能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3个方面对危机脆弱性的影响进行了路径分析,得到最终路径分析模型,企业员工危机脆弱性受到其自我弹压能力、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客观支持程度的显着影响.其中,自我弹压能力受到积极应对方式和对支持利用度的显着影响,积极应对方式受到自我弹压能力和主观支持程度的显着影响,消极应对方式也受到主观支持程度的影响,成为影响企业员工危机脆弱性的中间变量.
4、结论
根据该研究结论,企业开展对员工的心理危机干预,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开展预防心理危机工作,降低员工危机脆弱性.为了更有效地开展预防心理危机工作,企业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是关键.心理危机预警是一种超前的管理,其措施包括:充分运用各种途径确定预警的对象和范围;进行重点预警对象的筛选,筛选重点预警对象;评估预警信息,发布危机警告;进行实际的心理危机干预;危机干预结束后进行跟踪帮助.
(2)注重对员工自我弹压能力的干预和培养.首先,员工需要一种被关爱的感觉,公司必须树立关心每一位员工发展的观念,使员工感觉到公司是将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来培养的.其次,要为员工提供完成有意义的任务的机会.各种能增加员工的自尊和自我效能的任务都是有意义的,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员工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而且能够培养员工对公司的责任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3)加强对员工合理选择心理危机应对方式的指导.不同的应对方式对于个体心理危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需要改变员工的认知方式,危机能否对员工构成心理危机主要取决于个体的认知.其次,在情感上,企业应让员工学会自我情感的调整,能积极调节不良情绪.面对困境时,引导员工正确评价自我,理智调节情绪,学会宣泄,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体验等.最后,在行为上,倡导和鼓励员工采取积极、合理的应对方式,减少或避免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4)建立和完善员工的社会支持系统.首先,建立和完善员工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网络,公司是员工主要的活动场所,因此公司除了需要尽可能地给予员工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外,还需提供丰富的业余活动,让员工进行各种形式的交往,扩建和完善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其次,训练员工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能力.社会支持网络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员工具备利用社会支持的技巧,如通过倾诉寻求帮助等.
参考文献:
[1]LINDEMANNE.Symtomatologyandmanagementofa-cutegrief[J].AmericanJournalofPsychiatry,1994(101):141-149.
[2]CAPLANG.Principlesofpreventivepsychiatry[M].NewYork:BasicBooks,1964:32-98.
[3]KANELK.Aguidetocrisisintervention[M].Califor-nia:MarcuSBoggs,2003:10-103.
[4]张风华,方来坛,高鹏.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的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8(4):504-508.
[5]GILLILANDBE,JAMESRK.危机干预策略[M].肖水源,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54-129.
[6]C·帕里.战胜危机[M].梁庆峰,孙红,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6:81-82.
[7]FAHADAN,MARKMA.Evaluatingresiliencypat-ternstheER89:acasestudyfromKuwait[J].SocialBehaviorandPersonality,2000,28(5):505-514.
[8]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2):114-115.
[9]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2):98-100.
[10]刘取芝.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图书馆,2005.